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章:耶稣被钉十字架

第四章:耶稣被钉十字架

时间:2024-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和科学文明的符号,那么,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则是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标志。尼采以一句“上帝死了”令世人震惊并且闻名遐迩。尼采当年的落寞失意也就可想而知了。尼采自称为“敌基督者”。[1]在《瞧,这个人!》结尾处,尼采留下这么一句话:“——人们理解我了吗?——狄奥尼索斯反对被钉十字架者……”濒临疯狂的尼采的最后告别之言,可以视为我们理解尼采一生思想的引线。

第四章:耶稣被钉十字架

如果说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科学文明的符号,那么,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则是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标志。从学科上说,前者代表着哲学(存在学/本体论),后者代表的是基督教神学。尼采以一句“上帝死了”令世人震惊并且闻名遐迩(已成世界名言)。尼采是在19世纪80年代说这个“狠话”的,当时欧洲的宗教势力犹在,民众的宗教感也还普遍比较强烈,说这种惊世“狠话”自然是有严重的“政治问题”的,更是有道德风险的,不受理睬便是最好的结局和待遇了。尼采当年的落寞失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也看到,如果说苏格拉底是尼采《悲剧的诞生》时期的主角,是科学乐观主义的“祖师爷”和“理论人”的典型,那么,19世纪80年代以后,尼采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迁移,苏格拉底不再是尼采文化批判和思想史考察的核心人物(虽然苏格拉底—柏拉图主义批判始终是尼采哲学的要务之一),而耶稣(以及使徒保罗)成了尼采思想的关键人物,以耶稣为标志的基督教和“宗教人”成为尼采文化批判的主要任务。

尼采自称为“敌基督者”。在《敌基督者》中,尼采写下了他对于基督教的巨大诅咒:“只要有墙,我就会写上对基督教的这个永恒的控诉,——我拥有即便盲人也能看见的字母……我称基督教为一个巨大的诅咒、一个巨大的内在腐败、一个巨大的复仇本能,对于这种本能而言,没有什么手段是足够有毒、足够隐蔽、足够秘密、足够小人的,——我称基督教为一个抹不掉的人类污点……”[1](www.xing528.com)

在《瞧,这个人!》结尾处,尼采留下这么一句话:“——人们理解我了吗?——狄奥尼索斯反对被钉十字架者……”[2]这差不多是哲学家尼采留给世人的最后之言,因为不久以后,尼采即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虽然还苟延残喘,但不再能以思想家身份发言了。濒临疯狂的尼采的最后告别之言,可以视为我们理解尼采一生思想的引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