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虽然是一部词典,但在它的文字不多的训释之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社会各方面的知识,也是我们考证、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尔雅》的内容很丰富,这里不能一一详述,只能选择部分内容略作介绍,使大家能够知其大概的情况。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莫过于亲属关系。亲属的称谓古今是有不少区别的。《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古代父母亲在世时分别称为父或母,假如父母亲去世了,则不称父母,而要分别称为考和妣了。古代讲礼制的书里面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现在父母在世与去世时称呼已经没有这种区分了,假如称呼自己去世的父亲,一般称为“先父”,不称“考”了。不过,这种古代的称谓还保留在成语之中,《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如丧考妣”意思就是像死了父母亲一样的悲痛,这一成语现在仍在使用。
现在男女恋爱成婚,新郎称新娘的母亲为“丈母娘”,但古代却不是这样称呼。《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舅、姑本是敬老的尊称,因为妻子是从外娶来的,所以加上“外”字。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着一夫多妻制,直到民国时期尚有这种残余。我们称那些非原配夫人为小老婆或姨太太,《尔雅》里面则有另外的称呼。《释亲》:“父之妾为庶母。”庶者,众也。所谓庶母,就是许多母亲的意思。汉刘熙《释名》曾对“妾”和“庶”作过解释:“妾者,接也,以贱见接遇也。庶,摭也,拾摭之也,谓拾摭微贱待遇之也。”从这里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社会中妇女微贱低下的地位和命运。
在四世同堂的家庭中,现在还会用到曾孙的称谓,曾孙即孙之子,但曾孙之子呢?曾孙之孙呢?这些,老年人恐怕还知道,青年人中知道的就不多了。这些,《释亲》中均有解释:“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如果从祖父算起,那么依次的称谓是:
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
这样把十代人之间的关系都搞清楚了。这些称呼,在我们祭扫先祖的灵墓时,还会用到。
其他如我们现在还常用的兄、弟、姐、妹、姑、舅、甥、姨、壻等称谓均可在《释亲》中找到解释。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今天的许多称谓是由古代沿用下来的。
2.建筑
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有关建筑方面的名称和知识在《释宫》中有详细的介绍。在我国原始社会中后期,房屋建筑已开始由穴居式和地面住房建筑向建筑群发展。据《史记·周本记》记载,早在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时,已“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1979年第十期《文物》杂志发表了周原考古队的《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根据简报介绍,凤雏的基址是一座带封闭性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建筑群,是周武王伐纣前的遗迹,它采取南北对称布局,以堂为中心,前建壁、门、塾,后建室、房,左右有厢房。这里提到的建筑名称在《释宫》中多有解释,这样,考古资料就可以和书面语言互相印证。
《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可见古代开始时宫与室并无区别。到了后来,随着建筑的发展,“宫”成了用封闭式围墙围起来的一群建筑的总称,从而成为帝王居住的专称,“室”则成了宫中某一具体的居住单位。如秦代的阿房宫,“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31】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奇迹。
我们现在称家庭为“家”,为什么称家呢?《释宫》:“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东西墙谓之序。”郭璞解释说:“今人称家,义出于此。”扆为门窗之间画有斧形的屏风,其内谓之家,就是门窗以内。《说文》卷七宀(miǎn)部云:“家,居也。”就是说,家是居住的地方,那么门窗以内当然就是放置床铺,居住休息的地方了。
我们平时旅游,常常去看些名胜古迹,会遇到许多楼阁庙台,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究竟如何区分呢?《释宫》里面也多有介绍。如:“室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我们在参观宫庙和陵墓时,常常看到有在门前或墓前立双柱的情况,这种双柱称为“阙”。《释宫》:“观谓之阙。”阙何以用观来解释呢?因为阙在门的两旁,于宫中可以向外观望;外面也可以观望宫门,因为宫门上常常贴有官府的告示。
3.服饰器物
《尔雅·释器》里,提到了一些有关古代服饰方面的名词,这些名词现在大多不用了,但却有助于我们了解有关古代服饰的情况。《释器》云;“衣裗谓之,黼领谓之襮,缘谓之纯,袕谓之褮,衣眥谓之襟,衱谓之裾,衿谓之袸,佩衿谓之褑,执衽谓之袺,报衽谓之,衣蔽前谓之襜,妇人之袆谓之缡缡也,裳削幅谓之襥。”这里提到的(ní),是指衣襟下的装饰物。襮(bó),是指绣有花纹的衣领。纯,是指镶边的衣服。褮是指上衣开孔。襟,在这里指交领的衣服。裾,在这里指衣服的后襟。袸,是指衣服的结带。褑(yuàn)是指佩有结带的衣服。袺,是指提起衣服前襟用以装取物品。(xié),是将衣襟掖在腰带上用以放置物品。襜,是指遮蔽膝盖的围裙。袆,是指蔽膝的衣裳,相当于今天的连衣裙。襥(bǔ),是指古代深衣的下裳,深衣是古代诸侯、大夫和士在家时所穿的衣服,因为衣裳相连,前后深长,故称深衣。
《释器》篇中还记载了中国纺织印染的工艺。《释器》云:“一染谓之縓(quàn),再染谓之赪(chēng),三染谓之纁,青谓之葱,黑谓之黝(yǒu)。”这里讲的反复染色的方法,证明了我国古代印染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如1959年青海省都豆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出土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毛布和毛布制品,系以染色的羊毛线织制而成,其颜色有黄、褐色,也有灰黑、红、蓝、黄、褐等色织成的美丽的条纹。【32】
其他像饮具礼器,如豆、笾、登、缶、鼐、鼒、鬲等,金属,如、锡、银、镣、鈏等,笔札文献,如毕、笔、点等,《释器》多有记载,内容极为丰富。(www.xing528.com)
4.音乐
《尔雅·释乐》中有许多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特别是乐器的知识。《释乐》中已有中国古代五声音阶的记载。所谓音阶,指的是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到其八度音,按照音高次序排列而成的音列。按照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而称之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原始的音阶也许只包含二、三个音,以后逐渐增加。例如希腊最古的音阶只有三音,其后发展成四音,即为四声音阶。我国古代五声音阶分别称为宫、商、角、徵(zhǐ)、羽。《释乐》云:“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那时,人们对音的高低尚缺乏科学的认识,所以往往比拟于自然的声音或动物的声音。如《管子·地员》篇中说:“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病以清,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这显然有些牵强,但是古人能够发现五声音阶之间的区别,这就不容易了。不仅如此,《尔雅》已经认识到五声音阶是以宫音为主的,所以将宫音放在首位。唐代徐景安在《乐书》中曾引用了汉代刘歆的话,刘歆说:“宫者,中也,君也,为四音之纲,其声重厚如君之德而为重。”《国语》伶州鸠答周景王问:“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弟已及羽。”这些记载可以同《尔雅》相互证明,相互补充。
《释乐》中还有许多有关乐器的知识。《诗经·周南·关雎》有这样两句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中提到的“琴瑟”在《释乐》中均有解释:“大瑟谓之洒”,“大琴谓之离”。琴瑟均为弹奏乐器。以瑟为例,瑟有大小之分,弦的数量为二十五弦至四十弦不等。弦各有柱,可以上下移动,以定声音的清浊高低。传说瑟是由原始社会的神话人物庖羲所创制的。洒,《说文》卷十一水部解释说:“洒,涤也。”意为以水喷散。因为瑟用双手弹奏,技巧变化很多,可用右手弹、挑、滚、勾、抹、扫、划,也可用左手按、吟、煞、推,其音的多变如同喷散出来的水一样,所以《尔雅》以洒训瑟。
5.天文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各种纪年的方法,如干支纪年,生肖纪年、黄帝纪年、星岁纪年等等,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不失农时,正确计算日期,同时也表明我国古代观测天象已达到较高水平。其中的星岁纪年法,星是指岁星,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古代天文学者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古人又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十二次,岁星每年行经一次,十二次的名称分别是星纪、玄枵(xiāo)、诹訾(zōu zǐ)、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岁指太岁,由于十二次的方向由西向东,与人们熟悉的十二辰方向相反,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便,于是有人便设想出一个太岁,与真的岁星背道而驰,让它的方向由东向西,用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尔雅·释天》对太岁纪年的十二个太岁年名均有详细记载:“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è)、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这种纪年的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很有帮助。比如屈原《离骚》,开头有这样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据《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则可以知道屈原出生是在寅年。此外,《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都有太岁纪年的记载,可以把群书的不同记载互相比较,进行考证。
《释天》中还有许多年月的别称,这些年月的别名,不仅在古代文献上常常出现,即使在近、现代的著作中也时有提及。因此,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6.地理
在《尔雅》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篇中,记载了丰富的地形分类知识。如《释地》篇中有“下湿为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释丘》篇中则按外形将丘分为四种,即“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按地理地貌条件而分的丘更多,如称近水的为“陼丘”,泽地中的为“都丘”等等。《释山》篇中称一重的山为“一成,坯”,“山大而高,嵩”,“山小而高,岭”,“大山恒”,“独山蜀”。《释水》篇对河各地貌进行了解释,如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对水体的类型也有专门的汇集和解释。如“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这是根据水体形态和大小来进行分类和命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我们的祖先逐渐认识到分布在各地的动物有差异,《释地》中就有有关动物地理分布的记载。如:“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dié)。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其名谓之蹶。”
以上这些知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学史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
7.植物
《尔雅》的《释草》、《释木》篇中记载了大量的植物名称,反映了我国古代植物栽培的情况,以果树为例,有桃、李、梅、枣、棘、檖、杜、甘棠、唐棣、苌楚、椒、桑椹、荷、瓜、梨、柤、、楙、栭、楔、刘、棪、柀、葥、荎、藨、芍、、薯等,其记载果树品种之多,超过《诗经》、《夏小正》、《周官》、《礼记内则》、《山海经》中的记载。如枣有不下十个品种,桃有山桃及冬桃,李有无实、接虑、并李三个品种。《尔雅》对“杜”及“甘棠”的训释,使我们可以看出杜与梨嫁接的痕迹。
8.动物
目前世界上已知动物有一百余万种,研究动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称为动物学。在《尔雅》中,动物学还比较原始,它偏重于动物形态和分类的观察和描述,它所采用的是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尔雅》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畜等类分篇训释,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动物分类学的详尽资料。《释虫》、《释鱼》、《释鸟》、《释兽》为野生动物,《释畜》为饲养动物。其中《释虫》所包含的八十多种动物名称中,绝大多数是节肢动物,其余是软体动物,这部分的动物相当于现在动物分类学上的无脊椎动物。《释鱼》列举的动物名称有七十余种,种类较为复杂,其中以鱼类为主,其次是两栖类、爬行类、节肢动物、扁虫类和软体动物。这部分的动物大部分相当于现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凉血动物。《释鸟》中列举的动物约九十多种,除蝙蝠、鼯鼠应入兽类外,其余均属鸟类,大致相当于现在动物分类学上的鸟类。《释兽》中列举的动物名称有六十多种,与动物分类学上的兽类同义。
从《尔雅》动物名称的排列顺序上,也可以看出《尔雅》有较上面更为细致的分类知识。如《释虫》中把蜩(tiáo)、蚻(zā)、蠽(jié)、蝒(mián)、蜺(ní)等动物的名称排列在一起,表示它们同属一类,这些不同种类的蝉,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同翅目蝉科。值得一提的是,《尔雅》中还出现了“属”的分类概念。在《释兽》中有寓属、鼠属、齸属、须属,《释畜》中有马属、牛属、羊属、狗属、豕属、鸡属等。如“马属”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名称的马达四十种之多,基本上相当于动物分类学上的马科。
《晋书·蔡谟传》中记载了一件趣事:“谟初渡江,见蟛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后诣谢尚而说之,尚曰: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劝学》死”,成为古今笑谈。这一故事从侧面告诉了我们《尔雅》一书的功用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