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则阳丘里之言与道共有

则阳丘里之言与道共有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丘里之言,指丘里之民所公认的意见。“水”即“象众水并流”,故可合之以为大。众人之论,各有所偏,合之一体,即为至公。故十二月即为一岁。有名则有偏私,道不偏私,故不当有名。言“道”为天地、阴阳所共有。

则阳丘里之言与道共有

少知问于大公调

【提示】

这段对话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万物的起源,和人们对它的认识,其中包涵了十分丰富深刻的哲理,表现了相当鲜明的辩证法思想。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特别是分析外杂篇的哲学思想,此乃必须深入研讨的内容。

【原文】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

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此之谓丘里之言。”

少知曰:“然则谓之道,足乎?”

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以号而读之则可也,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辫,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

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

少知曰:“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遍于其理?”

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徂。死生非远也,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极。”

【注释】

①少知、大公调:均寓托之人名。“大”亦作“太”。寓意为:知识少(少知),广大公正而调顺万物(大公调)。

②丘里:乡里。“丘”“里”均指人群聚居之处。丘里之言,指丘里之民所公认的意见。

③十姓:指家族。百名:指人数。此乃概略之言。“合”则为同,“散”则为异。

④百体:指马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头、尾、腰、蹄等,若单指其一,则不得称之为“马”。系:拴着。立其百体:言马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出现在眼前,即合百体之异以为一体。

⑤合水:亦作“合流”。“水”即“象众水并流”(《说文》),故可合之以为大。“积卑为高”“合细为大”,均有以局部聚为整体之意。合并:使偏邪相就。众人之论,各有所偏,合之一体,即为至公。

⑥有主而不执:有主见,但不执著。

⑦有正而不距:“距”通“拒”,虽身怀中正,亦不拒绝他人之见。此二句均指要兼容并包。

⑧殊气:气候不同。赐:给予。岁:周年。古以岁星纪年,《说文》:“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故十二月即为一岁。

⑨五官:指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为直接对天子负责的五种重要官职。私:偏。

⑩文武大人不赐:“文武”下,宣颖补“殊材”二字,王叔岷说补“殊能”二字。不赐:赐则有偏,故不赐。

⑪道不私,故无名:《老子》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四十一章:“道隐无名”。有名则有偏私,道不偏私,故不当有名。此句明确阐述老子思想。

⑫祸福淳淳至:淳淳,流行之状,言祸福不断浸渍人体。“至”字旧注多属下读,以提上为宜。拂:违逆。宜:适宜。

⑬自殉殊面:殉,逐;面,向;言各自追逐其所向。正:正确。差:失误。

⑭比:及,至。泽:水草聚生之处,其间杂木并生,故有“百材”。皆度:各居其宜。或说“泽”本作“宅”,指大屋。

⑮坛:台基。言树木与石头同处一个台基。

⑯足:指足以表明其全部道理。

⑰期:必,限定。号:名号,“万”为名数之大者,故曰“万”。读:称。

⑱公:共。言“道”为天地、阴阳所共有。

⑲因其大以号而读之:指少知所谓之“道”,言其如“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万物”一样,姑且称之。已有之:一说指有“道”之名;一说指“万物”,当以后说为宜。比:并提。(www.xing528.com)

⑳斯:此。指万物。辩:分辩。不及:不能相比。

㉑相照相盖相治:相映照,相覆盖,相克治。相代相生相杀:相更替,相孕育,相灭杀。或说“盖”当读为“害”,言相侵害。

㉒欲恶(wù):欲望与憎恶。去就:远离与接近。桥起:如桔槔之翘起。“桥”即桔槔,见《天地》篇注。片合:合两半为一体。《玉篇》“片,半也。”庸有:常有。

㉓相易:相更替。相摩:相逼迫。

㉔纪:识别。志:亦作“alt”,记载。

㉕随序:事物变化因果相随之序列。桥运:即桔槔之运行。其横木悬系于中,故两端之运行乃此上彼下,循环往复。下言“穷则反,终则始”即此。“随序之相理”亦如是。这都是物质世界所具有的现象。

㉖极物:尽物。“言”与“知”只能穷尽于“物”而已。

㉗睹:见。随:追逐。废:止,终结。原:溯源。起:起始。既睹于道,即无可再议,故曰“议之所止”。

㉘季真,接子:均为战国时期齐稷下学者。莫为:无人所为,即认定万物皆出自然,没有造物主。或使:言万物之生,有主使者,即承认造物主的存在。正:合。遍:读“偏”,成疏作“偏”。

㉙自化、将为:均指“鸡鸣狗吠”所欲表达的意向,人的语言与思维均难表达,故曰“不能以言读”、“不能意”。

㉚斯:离析。旧注多训“斯”为“此”,非。此处由“斯”而“析”有递进之意,《尔雅·释言》、《说文》、《诗·毛传》,均训“斯”为“离”为“析”,当用是解。精:细微。伦:类。“无伦”即无可类比。不可围:言其至大。未免于物:未能超脱于物。过:失当。

㉛实:太拘泥。言其明确肯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虚:太缥缈。指将物之所出归之于虚无。

㉜物之居:物之所在,即物之实有。物之虚:物之所无,即虚无之境。

㉝疏:远。“言”不尽“意”,故“言而愈疏”。

㉞忌:禁,阻止。徂:存,留住。旧注多因以“徂”训“往”,于义难通,故改“徂”为“阻”。不必。《尔雅》于“徂”字有二训,其一为“往”,其二为“存”;既已死灭故不可存留,正切文义。

㉟理不可睹:言生之与死虽极切近,然而何以由生至死,则难见其理。

㊱疑之所假:假,借;言“或使”与“莫为”都不过是因为有所怀疑而借以解释物之生死的假说。

㊲本:往古,本始。末:未来,终结。往古与未来均无止境。

㊳言之无也:“无”字或当为“末”字之误。理由:其一,“无穷、无止”乃指物质世界,相对于“道”或造物主,自当为“末”;其二,上言“观之本”“求之末”,本末相对待,下文亦言“言之本”也,同相对待,故亦当为“末”。“末”既为物质世界,故能言“与物同理”,“本”乃指造物主,主物之生灭,故言“与物终始”。

㊴假:借。“道”本无名,乃借之以行。

㊵一曲:一隅。胡:何。大方:大道。

㊶足,不足:均指论道。语言如果足以论道,则可“终日言而尽道”;如果不足以论道,则只能“终日言而尽物”。“言而足”、“言而不足”的“而”字,均为假设连词

㊷道物之极:道之极与物之极。言默:即或言或默。载。盛载,指表达。

㊸极:止。

【评】

“万物之所生恶起”,是这段话所讨论的实质性问题。这里表明了三种观点:

(一)“季真之莫为”。“莫为”者,言万物之所生所灭,皆非任何人或物所为;它否定一切主宰,认定物之生生灭灭,皆自然而然。——很明显,这是一种以自然界自身为本原的哲学观点,它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主义性质。

(二)“接子之或使”。“或使”者,言万物之所以生灭,皆或有所使也;它肯定造物主的存在,虽然它并未明确指出造物主为谁。——也很明显,这是一种以自然界之万物为派生物的哲学观点,它乃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三)“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这一观点,实为对“万物之所生恶起”这一问题自身的否定。它认为,“或之使,莫之为”,皆“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都未能超脱于物质世界,因而终究摆脱不掉“物”的牵累,又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或使”之“过”,就在于“实”,在于它明确肯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莫为”之“过”,则在于“虚”,在于它断然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而肯定造物主也罢,否定造物主也罢,都首先要承认“物”的存在,这就是“在物一曲”。如此,何能通达于“道”?由于“道”不可名,不可言,人们所称之“道”,也只是“所假而行”。“道”之极,“物”之极,“言”或“默”都不足以表达,因而只有“不随”、“不原”,止其所议。这显然代表了庄周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庄周虽然否定了“万物之所生”的原本问题,但在论及万物之生灭时,亦不乏精彩之论:“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安危相易,祸福相生”,“雌雄片合”而生万物;都表现了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当深刻的认识。其所叙“丘里之言”,“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也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庄周既对物质世界有相当清醒的认识,他又一心超脱现实的物质世界,这就是其精华与糟粕杂糅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