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 痈疡常用方剂
痈是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局部化脓性疾病,临床以局部红、肿、痛为症候特点。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筋骨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组织的化脓性疾患。
李某,男,30岁,干部。起病缘于患者上唇左角生一疔,初如米粒,患者以手挤之。至高热寒战,左侧面部肿胀,经用青霉素、氯霉素及氢化可的松每日静脉滴注,体温不降(39.3~40℃)。1999年2月12日疑诊败血症收内科。急请中医会诊,见患者上唇及左面部肿胀,触之较硬,诉左面部麻木,开口一指,因开口困难而进食减少,尿量少而赤,诊脉弦数有力。急投清热凉血解毒之剂: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野菊花各30g,紫花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各15g,生地黄、生石膏各30g,知母、黄芩各10g,赤芍、茜草、连翘各12g,通草、竹叶各6g。1剂,嘱急煎,连夜服用3次。第4个住院日,患者告知服中药后寒战已除,尿量增多,诊见唇部生疔处出血结痴,肿势消减,脉象仍弦,但较昨日稍弱,开口一指,查舌质红、苔薄黄有津。效不更方,继守上方再进1剂,煎服3次。第5个住院日,上唇及左侧面部肿势大消,左面部感觉恢复正常,体温降至37℃,精神好转,面呈笑容,脉舌同前,中药宗前方加减连用4剂康复。[金亚诚.陕西中医,2002(9):848]
本例患者初见左唇上角生疔,随之出现面部肿胀硬痛,伴局部焮红麻木、寒战高热、尿赤脉数有力等,为中医锁口疔,属外痈的范畴,辨证为热毒蕴结,属阳证痈疡,治以清热凉血解毒重剂,四剂而愈。
痈疡属外科化脓性疾病的一种统称。中医常根据病变的部位、病灶的大小、病因病症特点等有不同名称,常见的有痈、有头疽、无头疽、疔、疖、发、流注、发颐、瘰疬、丹毒、流痰等。
一、概 述
(一)病机及辨证
痈疡是人体组织器官化脓性疾病的一种统称,临床常见的体表痈疡有痈、疽、疔、疖以及丹毒、流注、痰核、瘰等,内痈有肺痈、肠痈等。痈疡的致病原因不外乎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三大类。内因包括劳倦内伤、七情郁结或恣食肥甘辛热之物,致热、湿、寒、痰内生。外因有寒温不适,外感六淫时邪;不内不外因主要指外来伤害,如烫伤、金刃伤、跌打损伤及虫兽咬伤等,损伤经络,壅遏气血。这些病因常可导致经脉阻滞,气血不畅,久积化热、热蒸肉腐,肉腐成脓;或是寒湿痰来自内生,流注于经脉、肌肉,或附着于筋膜关节之间,凝聚不散,化腐成脓。中医在痈疡病证的辨证中首先强调辨阴阳,凡表现出局部红肿热痛,肿势高突,根盘紧束,易于化脓,脓水稠厚,溃后易于敛口的痈疡为阳证;表现局部漫肿无头,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不变,局部酸痛或微痛,不易化脓,化脓后脓水清稀,不易破溃,溃后不易敛口的痈疡为阴证痈疡。其次要分清阶段。根据痈疡病机症候特点把痈疡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初起以邪毒蕴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为主要病机,临床表现为局部肿、硬、痛、木、痒;成脓期以瘀久化热、腐肉成脓为主病机,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甚至灼热痛甚,疼痛拒按,按之软,有波动感,皮薄光亮;溃后以脓毒外泄、正气耗损为主要病机,临床表现为疮疡破溃,溃处有脓液排出,根据脓液的质地、气味、色泽等辨预后顺逆。
(二)常用治法
痈疡治疗根据不同阶段,治法用药有别。初起未成脓时采用消法,使痈疡得以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一切痈疡初起的治法总则,包括解表、通里、清热、祛痰、行气、活血等;成脓期采用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溃后采用补法,就是用补养的药物,补益气血,扶助正气,助养其新肉,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补法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精神衰疲,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敛,补法是治疗虚证的法则,所以外科疾病只要有虚的证候存在,特别是疮疡的生肌收口期均可应用。各个阶段除内服药外,还可配合外治法,如外敷围药、外贴膏药、手术切开及挂线等以增强疗效。内痈病在脏腑,治法是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逐瘀排脓为主。
(三)使用注意
首先应辨清病证,分清阴阳,明了顺逆,辨明初中末三期,据证确立适当的治法方药。当体表痈疡火热炽盛时,应禁温补。
二、常 用 方 剂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用法】 白芷3g,贝母3g,防风3g,赤芍3g,当归5g,甘草6g,皂刺3g,穿山甲(代)3g,天花粉6g,乳香3g,没药3g,金银花9g,陈皮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痈疡肿毒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黄,脉数有力。
【方析】 本方主治的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而成。《黄帝内经》云:营卫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故治用清热解毒,通经活血,消散痈肿的方法。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以消致病之因;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陈皮理气疏壅,以助消肿;防风、白芷辛散祛邪,兼能排脓止痛;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穿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甘草解毒和中。全方具有清热解毒之中兼能活血、行气、祛痰、通络散结,使热毒清,痈肿消,体现疮疡初期治疗的大法——消法。故本方为治疗阳证疮疡初起的首选方剂,正如罗天逸所云:“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
【辨证要点】 痈疡具有红、肿、热、痛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外科感染、阑尾炎脓肿等证属热毒壅盛者。
【加减变化】 根据痈疡所在部位,适当加入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如在头部加川芎;颈项加桔梗;胸部加瓜蒌皮。
【使用注意】 疮疡溃后,不可再服;脾胃虚者慎用。
附方: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12g,野菊花10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火毒结聚所致疔疮。疮型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舌红,苔黄,脉数。亦可用于其他阳证痈疡者。
透 脓 散(《外科正宗》)
【组成用法】 黄芪10g,当归9g,炙穿山甲(代)9g,皂刺6g,川芎9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托毒透脓。痈疡肿痛,正虚不能托毒。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或酸胀热痛。
【方析】 本方所治痈疡,是由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致脓成难溃,毒亦难泄。故其临床表现为内已成脓,外不易溃,漫肿无头。故采用托毒透脓之法,方中的黄芪益气托毒;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穿山甲、皂刺走窜之品,透脓外泄。全方共起托毒透脓之功,体现痈疡中期脓毒已成的主要治法——托法。(www.xing528.com)
【辨证要点】 以痈疡红肿热痛,质软脓成,不易溃破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体表化脓性疾病属邪实正盛、酿脓难溃者。
【加减变化】 热毒炽盛、红肿热痛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脓甚胀痛者,加桔梗、薏苡仁、冬瓜仁排脓消肿;正气亏虚者,可加人参、熟地黄等益气养血;虚寒者可加鹿角霜、肉桂、炮姜等。
内补黄芪汤(《外科发挥》)
【组成用法】 黄芪、熟地黄、茯苓、麦冬各10g,人参、当归、白芍、远志、炙甘草各6g,川芎、官桂各5g。现代用法以生姜大枣水煎服为主。
【功效主治】 补益气血,生肌敛疮。痈疽溃后,气血两虚。症见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饮食无味,自汗口干,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析】 本方所治主证系由气血亏虚,无力祛腐生肌,故症见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饮食无味,自汗口干、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气血两虚之象,所以治宜补益气血、生肌敛疮。方中人参、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健脾补气;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滋补营血;黄芪、肉桂益气温阳,托毒外泄;麦冬养心除烦;远志宁心安神,并能长肌肉,治痈疽。诸药合用,可使气血充盛,新肉复生,疮口得敛,体现疮疡溃后的主要治法——补法。
【辨证要点】 痈疽溃后作痛,倦怠懒言,饮食无味,舌淡苔薄,脉细弱。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痈肿疖疮、深部脓肿等属气血两亏者。
【加减变化】 痛甚者,加乳香、没药;肿硬者加穿山甲、皂刺消肿溃坚;脓水较多者,可加白芷、贝母、桔梗等排脓。
【使用注意】 本法忌用于痈疽肿毒属阳热实证者。
【组成用法】 大黄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仁30g ,芒硝9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泻热逐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或善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身热恶寒,舌苔薄腻而黄。
【方析】 本方主治的肠痈证多由肠道为湿热郁蒸、气血凝聚而成。少腹肿痞是由湿热于气血互阻,内结成痈。湿热郁蒸气血凝滞故按之即痛如淋,而小便自调,故治用泻热破结、散结消肿。方中大黄泄肠中湿热瘀结之毒;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促其速下;桃仁、牡丹皮凉血、散血,破血逐瘀;冬瓜仁清利湿热,排脓消痈。纵观全方,使肠痈初起之证可除。
【辨证要点】 本方以右少腹疼痛,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属于湿热瘀滞者。
【加减变化】 若热毒重者,可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疼痛较剧者,加元胡、川楝子、木香、枳壳,甚至乳香、没药等以行气活血止痛;若为慢性的,表现局部肿块,可加红花、牡丹皮、赤芍、穿山甲、皂刺等以活血散瘀,消肿散结。
附方: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组成:薏苡仁30g,附子6g,败酱草15g。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温阳化湿、排脓消肿。主治:寒湿肠痈,内脓已成。症见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胀,脉数。
小 结
痈是外科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病位、病性、表现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续表)
【病案赏析】
例1 张某,男,23岁,学生。1998年9月1日会诊。3天前因突发右下腹持续性胀痛8小时,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穿孔,术后给予头孢塞肟钠、灭滴灵等药抗感染3天,仍发热伴右下腹胀痛。查体:体温38.2℃,热性面容,右下腹麦氏点部位见一4.0cm长新手术瘢痕,并触及2.0cm×3.5cm大小包块,有明显压痛。症伴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数。B超显示右下腹2.5cm×3.8cm实质性包块,考虑炎症可能性大。辨证为热毒瘀结肠道,腑气不通。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味。处方:金银花30g,白芷10g,赤芍10g,归尾10g,皂角刺10g,炙穿山甲(代)10g,乳香10g,没药10g,天花粉10g,陈皮10g,浙贝母6g,防风6g,枳实12g,生大黄(后下)5g,败酱草30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药服3剂,右下腹包块明显缩小。连服5剂,热退身爽。B超复查未见实质性包块,病获痊愈。[胡蔓青.江西中医,2001(11):46]
例2 某男,24岁,手掌肿痛5天,于1997年5月20日就诊。5天前因木刺扎伤手掌,当时未处理,后渐感疼痛,且逐渐加重。就诊时见右手掌心肿胀,掌凹消失,压痛明显,手背水肿,第3~5指呈半握位,伸指时疼痛。舌苔薄黄,脉弦数。体温37. 8℃, 血白细胞14×109/ L。诊断:右掌中间隙感染。证属热毒炽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气祛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蒲公英各30g,紫花地丁、野菊花、连翘、板蓝根各15g,赤芍、黄芩、天葵子各9g,川芎、生甘草各6g。水煎服,日1剂。外敷大青膏(院内制剂)。3剂,痛止肿消,体温正常,原方继服3剂,病愈。[孙贻安.山东中医杂志,1999(11):373]
例3 患者王某,男,40岁,于1991年10月3日以左胫骨开放性骨折入骨科,行骨折复位,清创缝合术后7天拆线,见患者伤口愈合差,范围约3cm×4cm,脓液黄绿色,给予抗炎治疗。局部换药治疗5天后,脓液变少,又同法治疗10余天后,伤口范围未明显缩小,表面灰白,脓液清稀,自诉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查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即停内服抗生素,外敷生肌玉红膏等治疗,给予局部清创,内服内补黄芪汤加味:黄芪10g,麦冬10g,熟地黄10g,人参10g,茯苓10g,甘草3g,白芍3g,远志5g,赤芍5g,官桂5g,当归5g,金银花、连翘各15g。1日1剂。2剂后,患者自觉患肢发热,换药见伤口新鲜,范围明显缩小。3天伤口结痂,痂脱而愈。[张梅.甘肃中医,1995(3):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