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是指痰饮内停,流窜肌肉经络筋骨,侵犯五脏六腑,扰乱气机,阻滞血行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因其所犯部位不同,痰的性质不同,病证各异,见证不一。因痰所致疾病广泛,中医有“怪病多由痰做祟”之说。
李某,男,50岁,1998年5月10日初诊。素体肥胖,常饮酒如茶,口多流涎,每午后精神不振,进而困倦易睡,寐至天明不解,多方服药不效。证见头目昏沉,肢重脘痞,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滑。辨证:属痰湿困脾所致多寐。治以燥湿化痰、芳香醒脾。方用导痰汤加味,药用:法半夏12g,陈皮15g,茯苓20g,苍术、枳实、石菖蒲各10g,荷叶、葛根、胆南星、防风各6g,甘草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其戒酒为宜。二诊:服药后口中痰涎减少,头目昏沉、肢重脘痞减轻,仍午后困倦易睡,但呼之可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前方加丝瓜络10g,再服10剂。三诊:服药后饮食可,痰涎除,头目清不思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嘱用薏苡仁50g煎汤代茶调后。[王炜.新疆中医药,2000(3) :62]
本例患者因过饮酒醪,酿生痰浊,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故见肢困脘痞,头晕嗜睡,舌苔白腻脉沉滑亦为痰湿壅盛之象。故治以燥湿化痰之法,使痰消神清,诸证若失。
痰既是病理产物,亦可作为第二致病因子为祸于人。所以痰证较为复杂,既包括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的咳嗽、咳痰、喘证、哮证,也包含有因内生痰浊干犯脏腑,流窜经脉,蒙蔽清阳,阻滞气血引起的疾病,如心悸、怔忡、胃痛、泄泻、胁痛、头痛、眩晕、肢痛、痰核、瘰疠、癫、痫、狂、痴呆等。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脂肪肝、高脂血症、精神分裂症、内耳性眩晕、高血压、不孕症、肥胖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等疾病。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痰是指人体津液代谢失常引起的一种病理产物,有形征可见的为有形之痰,无形征可见的为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中质地稠厚的为痰,清稀的为饮。痰证是指因痰浊侵犯脏腑,流窜四肢肌肉筋骨,阻滞经脉,壅遏气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痰证的形成有因外感六淫之邪,伤及肺脏。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若邪在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则聚而生痰;或是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劳倦内伤等,伤损脾胃,使运化不健,水液输布失职,则生湿生痰;或是房劳太过,大病、久病伤及肾脏,肾失气化,水液代谢失常,聚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随气流行,变动不居,四处泛滥,外至肌肉腠理,内至五脏六腑,无所不到,因而临床病证复杂。目前临床上根据痰的性质不同,把痰分为以下五种:湿痰、寒痰、热痰、燥痰、风痰。
(二)常用治法
凡用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为祛痰剂。根据痰的临床分型,相应的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剂、清热化痰剂、润燥化痰剂、温化寒痰剂、熄风化痰剂五大类。
1. 燥湿化痰剂 适用于湿痰证。症见痰多色白易咳,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滑或弦滑。湿痰之生,主要责于脾虚。素体脾胃虚弱,又过食肥甘、生冷之品,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上归心肺,反停聚为痰。若思虑过度,劳倦伤脾,生活失节,以致中土虚弱,运化无权,水谷精微不归正化,也有生痰之弊。若久居湿地,或冒雨淋湿,湿邪外侵,内应于脾土,湿土之气同类相召,脾土不能制湿,湿聚为痰。湿痰为病,变化多端,在肺则咳嗽痰多,在胃则恶心呕吐,胸膈痞闷,在脾则肢体困倦,阻塞清阳不得上升则头眩心悸。痰多色白易咳,或成块状,舌苔白滑而腻,脉濡缓,俱为湿痰内蕴之证。燥湿化痰剂,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南星、白芥子、白前等为主组成。常见的配伍用药有:配伍理气药,湿为阴邪,痰因气滞,故燥湿化痰剂常配伍理气药;配伍健脾渗湿药,湿浊之生,主要责之脾虚,故治湿痰又常配伍渗湿健脾药,既能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又可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配伍扶正之品。多痰者,血必少,加之温燥化痰药常有易伤阴血之弊,故配伍扶正之品,是祛痰而不伤正。
2. 清热化痰剂 适用于热痰证。症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咳,及由痰热所致的胸痛、眩晕、惊痫等。热痰之生,由水湿、津液与热邪搏结为患。心为火脏,火热之气通于心,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二脏均与津液代谢相关,故热痰与心肺关系密切。如七情内伤,五志化火,或过食肥厚之品,火热内生,心火炽盛,或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致肺热内盛,或大病、久病,耗伤心肺,阴虚火旺,均可令水火相搏,火热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内生。同时湿痰、寒痰郁积日久亦可化为痰热。痰热为患,其症百出。痰热壅于肺,可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咳;痰热闭阻胸阳,可致胸痛、胸闷;上蒙清阳,可见眩晕、惊痫等;痰火扰心,蒙闭心包,可见神昏抽搐等。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为其共性。清热化痰剂,常用清热化痰药如瓜蒌、胆南星、竹茹、贝母、礞石等为主组成方剂。组方配伍常用的药物有:配伍健脾渗湿药;配伍清热药;配伍理气药。
3. 润燥化痰剂 适用于燥痰证。症见痰稠而黏,咳之不爽,咽喉干燥,甚则呛咳、声音嘶哑等。燥痰之成或因外感或因内伤。燥痰之成,多责之于肺。肺畏寒畏热,火热熏蒸,炼液成痰,燥胜则干,易伤阴液,故见痰稠而黏,咳之不爽,咽喉干燥。肺司宣降,肺受火刑,则清肃之令不行,故出现咳嗽阵作甚则呛咳。苔厚少津,脉细滑等均为燥痰之征。润燥化痰剂,常用润肺化痰药如贝母、瓜蒌、花粉、知母等。常用组方配伍药物有:配伍理气宣肺药;配伍清热养阴药。
4. 温化寒痰剂 适用于寒痰冷饮证。症见咳喘,痰多清稀色白,或有泡沫,或呕逆水饮,胸闷痞塞,食少难消,舌苔白滑,脉滑等。寒痰的病机为本虚标实,阳虚为本,饮盛为标。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脾、肾为寒痰生成之根由,肺为寒痰稽留之所在。温化寒痰剂,常用温肺化痰药如干姜、细辛、白芥子等为主组成。常用的配伍药物有:配伍温阳药;配止咳平喘药;配收涩之品;配伍消食化积药。
5. 治风化痰剂 适用于风痰证。风痰为患,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夹痰,多责肺、脾。肺居五脏之巅,不耐寒热,易受邪气侵扰。脾居中州,运化水湿,饮食不节或过食厚味,脾失健运,内生痰浊,稽留于肺脏。外风多夹寒邪,侵袭肺脏,内外合邪,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引发咳嗽。临证可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等证。外风夹痰,治宜辛散疏表化痰,常用宣肺解表药与化痰药相伍,如荆芥等解表以外散风邪,用辛润和平之紫菀、款冬花、白前等以化痰止咳平喘。内风夹痰,多涉肝、脾。肝脾二脏,肝主升主动,藏泄并主,具刚柔曲直之性。脾运化水湿,具喜燥恶湿之性。生理上,脾运赖肝木之疏,病理上,若肝旺乘脾,或脾虚肝乘,都可生痰生风。症见眩晕头痛,脑转耳鸣,呕吐痰涎或发癫痫,甚则昏厥,不省人事等。内风夹痰,治宜熄风化痰,根据痰的性质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如半夏、茯苓、胆南星、贝母等。常用的配伍药物有:配伍平肝熄风药;配伍健脾渗湿药。
(三)使用注意
1. 明辨生痰之源。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与脾失健运甚密。
2.遣方用药宜注意攻利药、滋腻药、涌吐药的施用及体质特征。
3.祛痰剂一般不宜用蜜丸,以防助湿。
二、常 用 方 剂
二 陈 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 半夏、橘红各15g,白茯苓9g,炙甘草6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析】 湿痰之证,多由脾肺功能失调所致。脾失健运,湿无以化,聚而成痰。湿痰中阻,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致令咳嗽而伴痰多色白;痰阻气机,胃失和降,肺失宣发,则见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痰浊中阻,脾气不运,清阳不升,故见肢体倦怠、头眩心悸之症。
故治当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橘红为臣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橘红与半夏相配,燥湿化痰与行气消痰同用,体现治痰当先理气之法。佐以茯苓健脾渗湿。其与橘红相伍,则脾健湿化,既祛已成之痰,又绝生痰之源。生姜降逆化痰而止呕,用为佐药,既可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和胃止呕;又能制半夏之毒。诸药相合,燥湿化痰之中兼以健脾理气,体现祛痰组方配伍大法,为治痰的基础方。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湿痰的代表方剂。临证以咳嗽痰多易咳,舌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或痰阻气机者,均可加减变化应用本方。
【加减变化】 本方除用祛湿痰,亦可用于治疗其他痰证。若风痰加胆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热痰加黄芩、胆南星等以清热化痰;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食痰加莱菔子、神曲等以消食化痰;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附方:
涤痰汤(《奇效良方》)组成:二陈汤去生姜、乌梅,加姜制胆南星、枳实、石菖蒲、人参、竹茹。用法:水煎服。功效: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温 胆 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组成用法】 半夏、竹茹、枳实各6g,陈皮15g,炙甘草3g,茯苓4.5g。现代用法:生姜水煎服。
【功效主治】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心烦不寐,触事易惊,或夜多异梦,眩悸呕恶,或癫。
【方析】 其证由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痰热上扰神明,则心烦不寐或夜多异梦;胆受其病,失于决断,则触事易惊;痰浊上蒙清窍,则作头眩,甚者发为癫;痰湿内阻,胃气上逆,发为呕恶。
治宜祛痰理气,清胆和胃。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臣以竹茹清化热痰,除烦止呕。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消,故佐以枳实,破气散结,使气顺痰消。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既可助半夏祛痰,又助枳实以行气。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煎加生姜,既可助君臣祛痰止呕,又可解半夏之毒。诸药相合,使痰化热清,胆复温和清静,胃气和顺,诸证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痰热内扰,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加减变化】 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使用注意】 若痰热重者,本方力不足,当随证化裁。
茯 苓 丸(《全生指迷方》)
【组成用法】 茯苓6g,枳壳3g,半夏9g,风化朴硝3g。现代用法:以姜汁糊丸,每服6~9g。
【功效主治】 燥湿行气,软坚化痰。痰停中脘,流于经络。两臂疼痛,手不能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等。
【方析】 本方所治两臂疼痛,或四肢浮肿之证,为痰停中脘,流于经络。脾主肌肉四肢,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痰饮流于四肢,则四肢疼痛,甚则浮肿。
故本方针对以上病机特点,治当燥湿行气,软坚化痰。方以半夏燥湿化痰为君,以茯苓健脾渗湿化痰为臣。佐以枳壳理气宽中,气顺痰消;风化朴硝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使结滞之伏痰消解而下泄。用生姜汁煮糊为丸,不但取其制半夏之毒,且可化痰散饮。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湿痰为病,以两臂疼痛,舌苔白腻,脉沉细或弦滑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湿痰者,可加减变化用之。
【加减变化】 用于臂痛或肢节肿痛,可加通络活血之品,如桑枝、地龙等;用治咳嗽痰稠时,可酌加海蛤壳、瓜蒌等。
【使用注意】 本方应中病即止,虚人慎用。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组成用法】 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30g,胆南星、制半夏各45g。现代用法:姜汁为丸,每服6克,每日3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痰热咳嗽证。痰稠色黄,咳之不爽,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 本证多因脾失健运,津液凝滞,为火邪煎熬而成痰热,故见痰稠色黄,咳之不爽。痰阻于肺,则肺气失宣而见咳嗽;有碍于胃,则胃气不降而见呕恶;阻塞气机,则气不得行而见胸膈痞闷。
故本方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方中胆南星清热化痰为君。黄芩善清泻肺火,瓜蒌仁清热化痰,二者合用,泻肺火,化痰热,以助胆南星之力为臣药。枳实行气化痰,消痞除满。陈皮理气宽中,兼可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均为佐药。以生姜汁为丸,一则可解半夏之毒,二则可助半夏降逆化痰;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热痰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肺炎、支气管炎,见有发热.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以本方加减变化治之。
【加减变化】 若肺热较盛,见有身热口渴者,可加石膏、知母以清热泻火;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等以清泻肺热;若热结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以泻热通便。
【使用注意】 证属脾虚寒痰者,不宜应用本方。
滚 痰 丸(《泰定养生主论》)
【组成用法】 酒大黄、酒黄芩240g,礞石30g,沉香15g。现代用法:水泛为丸,每次6~9g,每日2~3次。
【功效主治】 泻火逐痰。实热老痰证。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塞烦闷,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方析】 实热老痰,久积不去,变幻多端。若上蒙清窍,则发为癫狂,或为昏迷;扰乱心神,则发为惊悸,甚则怔忡、梦寐怪状;痰热壅肺,则咳喘痰稠,甚则噎塞烦闷;痰阻气机,则胸脘痞闷;痰火上蒙,清阳不升,则发为眩晕,壅塞清窍,则耳鸣时作;痰热留于经络、关节,则口眼蠕动,绕项结核,或骨节卒痛。
本方为治疗实热老痰之峻剂。礞石为君药,下气消痰,攻逐陈积伏匿之顽痰。大黄苦寒泻下,逐痰泻火,开痰热下行之路。其与礞石相伍,攻坚涤痰泻热之力尤胜,用为臣药。黄芩苦寒,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佐助大黄清热泻火以治热痰。沉香行气开郁,降逆平喘。四药合奏泻火逐痰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专治实热老痰之证。以癫狂惊悸等,证见大便干燥,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www.xing528.com)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多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肺感染、慢性结肠炎、病毒性脑炎等,辨证属实热老痰为病者。
【使用注意】 中气不足、脾肾阳虚、脾胃虚弱水泻者以及孕妇禁用本方。
附方:
定痫丸(《医学心悟》)组成:明天麻、川贝母、姜半夏、茯苓、茯神各30g,胆南星、石菖蒲、全蝎、甘草、僵蚕、真琥珀各15g,陈皮、远志各4.5g,丹参、麦冬各60g,辰砂9g。现代用法:水泛为丸。功效:涤痰熄风,清热定痫。主治:痰热痫证。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则抽搐,目斜口歪,痰涎直流,叫喊作声。亦用于癫狂。
消 瘰 丸(《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 蒸玄参、煅牡蛎、醋研贝母各120g。现代用法炼蜜为丸。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瘿瘤。咽干,舌红,脉弦滑略数。
【方析】 瘰疬多因肝肾阴亏,水不涵木,以致肝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阴液亏乏,故咽干舌红。脉弦滑略数为痰火郁结之象。故治当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方中以贝母为君,清热化痰,消瘰散结。牡蛎软坚散结。玄参滋阴降火,既能助贝母、牡蛎软坚散结,以消痰核瘰疬;又可滋阴降火,与牡蛎为伍柔肝平肝,共为臣药。三药合用,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为主,滋阴降火为辅。使热除痰消结散,则瘰疬、痰核自除。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痰热郁结之瘰疬、痰核等。临证以颈项结块,或如串珠,伴咽干、舌红、脉弦滑略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结结核、单纯性淋巴结炎辨证属痰火凝聚者,可用本方加味治之。
【加减变化】 若肿块大而坚硬,宜重用牡蛎,酌加海藻、昆布、夏枯草等以软坚散结;痰火盛者,宜重用贝母,酌加瓜蒌皮、海蛤粉、海浮石等以清热化痰散结;阴虚甚者,宜重用玄参,酌加生地黄、麦冬等以滋养阴液;肝火旺者,酌加牡丹皮、龙胆草、夏枯草等以清泄肝火;兼肝郁气滞者,宜加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等以疏肝理气解郁。
【使用注意】 应用本方时宜戒恼怒,煎炒等物。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 贝母5g,瓜蒌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干口燥,苔白而干。
【方析】 肺喜清肃而恶燥。由于肺受火灼,炼津成痰,故成燥痰之证。燥痰在肺,肺失肃降,而见咳嗽痰黏;津伤液少,气道干涩,则咳痰不爽,涩而难出;肺燥阴伤,燥胜则干,故见咽干口燥。
故治当润其燥,清其热,化其痰。方中以贝母为君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瓜蒌为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通胸膈之壅塞。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桔梗宣利肺气,共为佐药。诸药相伍则肺得清润而燥痰化,宣降有权则咳逆止。
【辨证要点】 本方为润燥化痰之代表方,以咳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变化治之。
【加减变化】 兼风邪犯肺者,加桑叶、杏仁以疏风宣肺;喉中作痒者,加前胡、牛蒡子以宣肺利咽;肺火较盛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泄肺热;热重阴伤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咳痰带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仙鹤草、白及以凉血止血。
【使用注意】 虚火上炎、肺肾阴虚之干咳、咯血、潮热、盗汗等症不宜使用本方。
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组成用法】 茯苓12g,甘草9g,干姜9g,细辛3g,五味子5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肺化饮。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析】 寒饮或由脾肾阳虚,温运失职,寒饮内生;或因寒邪犯肺,津失敷布,聚生痰饮。寒饮犯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饮阻胸阳,阳气不布,则胸满不舒。
故方中茯苓为君,健脾利水,使脾旺而水湿无由以生,已成之水饮从小便而去,体现了“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的治法。臣以干姜温脾阳以化湿,细辛温肾阳以化饮。二者相伍,温化肺中寒饮。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佐以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止咳,防辛热温燥伤气耗阴,为佐制之用。使以甘草,润肺和中,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共奏温肺化饮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寒饮犯肺之证,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寒饮者,均可以本方化裁治之。
【加减变化】 咳喘痰多,邪偏在肺,可酌加紫菀、款冬花、杏仁、苏子等宣肺降气止咳;喜唾清涎,邪偏在胃,可加半夏、陈皮、白术、生姜等健脾温中降逆;寒饮引动冲气上逆,症见呕逆心悸眩晕者,可加桂枝平冲降逆;外兼表寒或由表邪引动内饮者,可加苏叶、荆芥、生姜。
三子养亲汤(《皆效方》)
【组成用法】 白芥子9g,苏子9g,莱菔子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祛痰,降气,消食。痰壅气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析】 本方用于治疗老人气实痰盛之证。因年迈中虚,脾运不健,津液不布,易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浊阻滞,气机壅塞,肺失肃降,则咳嗽喘逆,胸膈痞闷。脾不健运,水谷停滞于胃,加之湿浊困阻,故食少难消。根据以上病机特点,立化痰消食之法。白芥子行气畅膈,苏子降气行痰,莱菔子长于消食导滞,行气祛痰。三子均能温化寒痰,平治咳喘。合而用之,可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自平。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痰壅气滞证,临证以喘咳痰多色白、食少脘痞、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凡证属寒痰壅盛、肺气不利者,均可用本方化裁治之。
【加减变化】 以食滞脘满为主,则重用莱菔子,酌加枳实、白术、神曲等以助化食行滞;如以气滞气逆为主,则重用苏子,酌加厚朴、杏仁、沉香等以助行气降逆;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使用注意】 体虚脾弱之人不宜久服本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 半夏4.5g,天麻、茯苓、橘红各3g,白术9g,甘草1.5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析】 本方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证。其病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阻清阳而致。脾虚肝旺,即成肝风内动,夹痰上扰清空之证。风性善行而数变,主动摇,肝风内动,则头眩物摇。
所以治之当化痰熄风。故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善平肝熄风而止眩。半夏、天麻相伍,治风痰眩晕头痛。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相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橘红。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共成健脾祛湿之功,以绝生痰之源;橘红善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助半夏化痰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能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效。使风熄痰消,眩晕头痛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为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用于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见上述证候者,均可随证加减变化。
【加减变化】 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者,加钩藤、代赭石以潜阳熄风。
【使用注意】 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之眩晕,不宜应用。
止 嗽 散(《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l0g,甘草4g,陈皮5g。现代用法:水泛为丸,每次6~9g,每日2~3次。
【功效主治】 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咳嗽。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析】 本方所治之咳嗽,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药后咳仍不止者。风邪袭表,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表邪未尽,内传入肺,肺气郁而不宣,则咽痒咳嗽;津凝不布,故咳嗽咳痰不爽。
针对以上病机特点理当化痰宣肺止咳,并佐以疏散之品,以祛未尽之邪。方中紫菀、百部为君,止咳化痰。臣以桔梗、白前,一宣一降,复肺气之宣降,以增强君药化痰止咳之力。佐用橘红理气化痰;荆芥疏散风邪,祛邪外出,以利肺气宣降。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效,用为佐使药。诸药配合,可收宣肺止咳,疏风散邪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之用当以咳嗽咽痒、咳痰不爽、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风邪犯肺之咳嗽者,皆可以本方加减变化治之。
【加减变化】 若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表证较重者,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若痰多稠黏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燥湿化痰;若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
【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等无表邪者,忌用。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小 结
痰证是指津液代谢障碍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之分。痰浊可四处走窜,内而脏腑,外而筋骨肌肉,临床见证复杂。治疗宜用消法以祛痰。常用治法、方剂比较如下:
(续表)
【病案赏析】
例1 明某,女,75岁。2年前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右肺有一2cm × 2cm大小之包块。后经几家医院CT等相关检查,疑诊为肺部良性包块,要求剖胸探查。病员畏惧手术,抗菌消炎治疗1个月,包块未见缩小,遂经他人介绍来中医药治疗。自觉无所痛苦,精神食欲皆佳,舌脉亦无异常。余以痰气凝结论治,用指迷茯苓丸加减:姜制半夏60g,茯苓30g,枳壳15g,风化硝7.5g,浙贝母30g。因是高龄病人,加之初诊,故药量只用原方的一半。嘱每日1剂,先服3剂,以观进退。二诊,未见不适,继用前方,药量加至全量。嘱若无明显不适,则坚持服用1个月。三诊:前方共服35剂,查胸片示包块缩小一半,但服药后大便日行2~3次,质稀,稍感乏力,脉象较前软弱。继予原方,减风化硝至5g,加党参30g,炒白术15g,30剂。病员求愈心切,服20剂时便又复查胸片,包块已经消失,为进一步证实再行肺CT检查,肺仍为正常。改用六君子汤加桔梗、枳壳调理。近因腹泻而来余处诊治,检查胸片,未见包块。[黄九龄等.四川中医,2004(3) :37]
例2 王某,女,48岁,2005年2月8日初诊。心慌、气短1年。患者于1年前开始出现心慌、气短,自觉心跳快,难以忍受,时发时止,伴胸闷、恶心、纳差、肢体倦怠。检查动态心电图后,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诊见:除上症外,体形偏胖,面容憔悴,舌苔厚腻,脉沉滑。中医诊为惊悸,证属痰浊中阻。治以燥湿化痰、理气宽中、宁神定志方以二陈汤加减。处方:半夏、陈皮、远志各10g,茯苓15g,当归、石菖蒲各12g,朱砂(冲服)1g,甘草6g。服5剂,症状减轻。续服5剂症状消失。[张雅萍.新中医,2007(5):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