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治疗胃功能与胃癌的成果

中医治疗胃功能与胃癌的成果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历代医家皆重视保护胃气,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胃气下行,故水谷下降,以便消化、吸收与排泄。胃属燥土,脾属湿土,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运化过程。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症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中医治疗胃功能与胃癌的成果

一、中医对胃功能的认识

中医学将胃的消化功能称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故有胃为“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故有“胃以降为顺”的说法。若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时,则会出现口臭,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嗳气酸腐,呃逆,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之所以能受纳饮食与腐熟水谷,主要是依靠“胃气”的功能。胃气一般泛指胃的消化功能。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灵枢》篇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历代医家皆重视保护胃气,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述。

(一)胃的生理特性

1.胃气宜降 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下行,故水谷下降,以便消化、吸收与排泄。它与脾气宜升的特点相反相成。若胃失和降则出现胃气上逆等病症,如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

2.喜润恶燥 胃属阳,喜润恶燥;脾属阴,喜燥恶湿,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发挥生理功能。根据胃喜润恶燥的特点,易出现伤津少液,故而临床上多见胃阴不足、胃热、胃火诸症,如口干喜饮,舌干少津,饥不欲食等症。“胃阴”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胃汁”,由水谷化生而成。

(二)胃与脾的关系

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有赖于精微物质的濡养,“五脏得胃气则生”,胃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亦与五脏功能正常运作密切相关,其中与胃关系最亲密的五脏属脾,脾与胃同居中焦,与胃以膜相连,两者经络互为络属,构成表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土,脾属湿土,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运化过程。生理上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运输精微物质以濡养全身。《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病理上两者又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症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另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气的运化功能必须要肝气来协助输布。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横逆犯脾临床称肝气犯脾,轻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同样会累及到胃,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所以千万不要生气,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三)胃与六腑的关系

包括胃在内的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过脾的传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的水液,经过吸收后,成为膀胱中尿液的化源,经过气化作用排出体外;其浊者为糟粕,下达于大肠,经过传导与燥化,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饮食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三焦的气化功能,推动和支持着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因为六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因此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烧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亦可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总之,五脏六腑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为基础,在生理功能上互相联系,在病理变化上互相影响。

二、胃与经络的关系—足阳明胃经

(一)足阳明胃经的分布与走行(见下图)

足阳明胃经的分布与走行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挟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精明穴),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过承泣、巨髎,进入上牙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着发际,到达额前(头维穴)。

分支:从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过膈肌,直属胃,而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来自缺盆的直行之脉汇合,而后下行于股前外侧,经过下肢胫骨前缘外侧下行至足背,进入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www.xing528.com)

(二)胃经的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胃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三)胃经主治概要

利用胃经所属的腧穴可主治胃肠病,头面、鼻、口、牙痛、神志病及胃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三、胃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既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为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说气血津液也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1.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脾升胃降,纳运相得,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微,靠脾之传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若中焦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源不足,往往导致血虚

2.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脾胃关系密切 胃主受纳腐熟,赖游溢精气而吸收水谷中部分精微。脾主运化,赖脾气之升清,将胃肠吸收的谷气与津液上输于肺,而后输布全身。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使津液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即脾有“灌溉四旁”的功能,即《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的作用。

综上所述,以脾胃为枢纽的人体脏腑,互相协调,共同保障消化功能的顺利进行,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保障人体内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进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脾胃功能失常,纳入的饮食物不能转化为水谷精微,则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出现障碍,继而引起其他脏腑产生相应病理改变,气血津液不能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导致人体功能紊乱,产生各种消化道及全身性疾病

四、中医对于胃癌的认识

熟悉了脾胃的喜好,自然要投其所好,规律饮食,饥饱适中,饮食有节,一旦反其道而行之,脾胃就会失调,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症状,最严重的就像王先生一样,得了胃癌还不知道原因在哪。

胃癌为现代医学的名称,传统中医并无此病名,但根据症状和体征,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噎膈”“胃反”“伏梁”“胃脘痛”等相类似。如《内经》中就记载有“食饮不下,隔食不通,邪在胃上”“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以及张仲景金匮要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的论述,都类似于现代医学中食管癌、贲门癌、胃窦部及幽门部肿瘤梗阻等病症的临床表现。

胃癌病位虽在胃,但以脾胃功能失常为其核心,因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纽。任何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的失常,引起气血津液代谢的紊乱的不良因素,均有可能致病,最常见的如饮食劳倦,情志不节,外感六淫等。

《景岳全书》云“饮食之滞,留蓄于中……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日常生活中人体以五谷为充,五菜为养,胃主受纳,受盛水谷。若长期进食煎炸厚味,酒食不节,饮食偏嗜,饥饱失常等种种不良饮食习惯,如书中的王先生一般,必然伤及脾胃,影响运化功能。脾气亏虚,一则运化失司,水湿内停,痰留中焦;二则津液输布失常,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聚而成痰;三则摄纳无权,水液泛滥中焦,变生为痰。最终导致湿结痰滞,痰浊与气血搏结,变生肿块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乃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应,当突然、强烈或长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可引起脏腑气机功能的紊乱。脾胃病乃心身疾病,与情志的关系密切,尤其与生气、忧思为最密切。当你生气的时候,则可能伤及到肝,因为肝在志为怒,肝失疏泄,或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灼炼津液成痰,或肝气犯胃,肝脾不和,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均可生“痰”而致病。倘若过度思虑,俗话说“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机不畅,推动乏力,痰瘀互结,积于胃脘,而成胃癌,又使生化乏源,气血大亏。明代李中梓认为“忧思悲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嗝所由成也”。

外感邪气也在胃癌的发病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体为外邪所侵,气血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受到影响,可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内停,积久而成结聚。六淫中“寒”“湿”二邪,相互结合侵袭机体,导致脾阳不振,失于温煦,痰湿内聚,阻滞气机,气血停滞,积块成瘤。总之,外感、内伤既久,痰、气、瘀、毒相互搏结于中焦,是形成胃癌主要原因,其中痰浊内阻是病机的关键。胃癌的发生及转移均与“痰”邪密切相关。“痰”之为物,既有凝聚一处,固定不移的表现,又有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的特点。其易聚与胃癌的大体形态多为肿块,局部可形成的淋巴结肿大等相似,其易行则与胃癌的转移浸润相关。

综合以上,胃癌的病机不外气滞、痰凝、血瘀、毒聚和正气虚弱等方面,而尤以痰浊与胃癌的关系为密切。无论饮食不节,还是外邪入侵、情志内伤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其最基本的病理环节之一就是痰浊内阻。

五、痰与胃癌生长转移

经过20余年的消化道肿瘤的诊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魏品康教授认为胃癌由痰而生。对于痰,将其分为良痰与恶痰,这里所说的痰,并非现代医学所指呼吸道的分泌物(痰),而是指体内的代谢产物、病理因素。肿瘤是特殊形式的痰—恶痰。根据胃癌发生、生长、复发、转移的特点以及恶痰的特性,可分为“痰核”“痰浊”“痰络”3部分。“痰核”即肿瘤细胞;“痰浊”即细胞间质,是肿瘤赖以生存的环境;“痰络”即供养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三者共同构成整个肿瘤组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痰核处于痰浊环境中,受到痰浊所含物质的影响与作用,如黏附分子、肿瘤坏死因子等;而痰核又分泌肿瘤相关物质进入痰浊,参与肿瘤生理病理变化,影响痰浊的物质代谢;痰络作为肿瘤血管,起到了桥梁和输送管道作用,既提供了痰浊内众多物质的代谢通道,也提供了痰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更是痰核转移的直接途径。在这三者中痰浊提供了物质代谢转换的有效场所,包含众多肿瘤相关异常物质,是最为重要的肿瘤内在环境,可以说痰浊环境是对正常组织的一种污染,即“痰污染”环境,其直接导致了正常细胞的恶变和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

目前对于胃癌首选手术治疗,临床中胃癌患者虽施行根治术,但术后5年内多复发转移,生存率较低,虽经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措施亦没有有效控制复发转移情况出现。这是为何呢?因为手术去除的只是局部肿块,只要造成胃癌发生的内在病理物质基础存在,即痰污染环境的存在,肿瘤仍旧可死灰复燃。胃癌由痰而生,我们把肿瘤局部视为痰主污染区,而肿瘤近端则为次主污染区,肿瘤远端为次污染区,整个胃部仍旧存在痰浊浸润,存在肿瘤相关物质的代谢紊乱和表达异常,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了痰核新生、痰络生长的合适环境,直接可造成胃癌的复发和转移,痰核或随气升降,或沿痰络播散。这如同蘑菇生长,潮湿环境下生长的蘑菇被摘除以后,只要潮湿环境不改变,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又会长出新的蘑菇来,并且随着蘑菇孢子的播散,在其他潮湿部位还会出现其他新生蘑菇来(见下图)。

胃癌恶痰结构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