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综合治疗原则-中医综合

医综合治疗原则-中医综合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章治疗一、治疗总论(一)针灸治疗原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菀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虚则补之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症。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为适宜。此原则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根本原因或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医综合治疗原则-中医综合

第4章 治  疗

一、治疗总论

(一)针灸治疗原则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菀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1.实则泻之 “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实则泻之”。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例如对高热、中暑、昏迷、惊厥、痉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等实热病证,在正气未衰的情况下,取大椎、合谷、太冲、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等穴,只针不灸,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即能达到清泻实热之目的。

2.虚则补之 或“虚则实之”,是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该用补法。补虚就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组织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病邪。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如果正气不足,并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其证候表现为虚证。如大病、久病或大汗、剧吐、久泄、久痢、大出血之后耗伤阳气,损及阴血,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功能减退。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气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量少、色淡,性功能低下,舌淡、少苔或无苔,脉微弱无力。若偏于阳虚、气虚者,针用补法,加灸;偏于阴虚血虚者,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血虚也可施灸。若阴阳俱虚,则灸治为上(《灵枢·官能》篇曰:“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常取关元、气海、命门、膏肓、足三里和有关脏腑经脉的背俞穴、原穴,针灸并用,补法。达到振奋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的化生、益气养血、强身健体的目的。虚则补之适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病症。诸如精神疲乏、肢软无力、气短、腹泻、遗尿、产后乳少以及身体素虚、大病、久病后气血亏损、肌肉酸软无力、肢体瘫痪失用等等。

3.陷下则灸之 “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灵枢·禁服》篇曰:“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所谓“陷下”,有多种含义:一是指中气不足,失于固摄而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有关组织下垂;二是指血络空虚,《灵枢·经脉》篇曰:“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即是谓此;三是指脉象沉伏无力,唐·王冰在注解《灵枢·经脉》篇中说:“脉虚气少,故陷下也”,明·张介宾注为“沉伏不起也”;四是指阳气暴脱、脉微欲绝之危象。针灸临床对于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其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气虚病证,如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及其他内脏下垂等,常灸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失血过多、大汗不止、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血压下降、脉微欲绝的虚脱危象,更应重灸上述腧穴,以升阳固脱、回阳救逆。

4.菀陈则除之 “菀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菀”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菀陈”泛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血实者决之”含义相同,也即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的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素问·针解》曰:“菀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唐·王冰注云:“菀,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络脉瘀阻而引起的病症,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例如由于闪挫扭伤、毒虫咬伤、丹毒等引起的肌肤红肿热痛、青紫肿胀,即可选用局部络脉或瘀血部位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如病情较重者,可以施行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这样可以排出更多的恶血,促使病愈。其他如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也属此类。

5.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并非病症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为适宜。当针下得气后,再行均匀的提插捻转(即“平补平泻”)手法,使本经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正常。

6.热则疾之 热指邪热亢盛。或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脏腑阳盛郁结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的局部热证。根据“热者寒之”、“热则疾之”的治疗原则,诸热证皆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例如热邪在表的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到清热解表之目的。

7.寒则留之 寒指阴寒过盛。或为外感风寒引起的表寒证,或为寒湿闭阻经络的寒痹证,或为脏腑功能衰退、阳气不足的里寒证。根据“寒者热之”、“寒者留之”的治疗原则,诸寒证皆适宜用灸法施治。因为艾灸能温通经络、益阳袪寒。针刺则应深刺久留,以候其气。如风寒湿邪为患的肌肉、关节疼痛以及寒邪入里之证。

8.急则治标 在疾病过程中,当标病甚急,如不及时处理,则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疾病的治疗,必须抓紧时间,抓住病机,尽快解决标病。例如,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大小便不通,则当先通其大小便,然后治其本病。张景岳说:“盖大小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9.缓则治本 在标病缓解之后或无明显危重证候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发病的根本原因或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此原则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根本原因或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故此,其对慢性疾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意义。

10.标本同治 标病本病并重之时,必须两者兼顾,而不能舍本治标或舍标治本。例如,由肝病引起的脾胃不和,可在治肝的同时兼调脾胃。又如,正虚邪实的鼓胀病,单纯扶正或单纯祛邪是片面的,惟有攻补兼施,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1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时辰的特点,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法。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春夏之季,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体表,病邪伤人亦多浅表;秋冬之季,阴气渐盛,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亦多在深部。治疗上运用针灸,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人体气血流注呈现出与时辰变化相应的规律,针灸治疗注重取穴与时辰的关系,强调择时选穴,即根据不同的时辰选取不同的腧穴进行治疗。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均是择时选穴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此外,因时制宜还应把握针灸治疗的有效时机,例如,治疗疟疾多在发作之前2~3h针治,治疗痛经一般宜在月经来临前开始针治等。

12.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特点也有区别,治疗方法亦有差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说明治疗方法的选用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和疾病性质有密切关系。

1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因为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尤其是对于妇女患者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治疗时均须加以考虑。年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亦不同,治疗时应予以考虑。《灵枢·逆顺肥瘦》说:“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又载:“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二)针灸治疗作用

1.调和阴阳 针灸治疗疾病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的平衡状态,若因六淫七情以及跌仆损伤等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失去相对平衡,导致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穴的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内庭穴,针用泻法;由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属阴虚阳亢,治宜育阴潜阳,取太溪,针用补法,配行间,针用泻法。又如,阳气盛、阴气虚而导致的失眠,阴气盛、阳气虚引起的嗜睡,可根据八脉交会穴的特点,取照海和申脉穴进行治疗,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则应补阳泻阴。还有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等法,都具有调节阴阳的作用。

2.扶正祛邪 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清除致病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实质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盛邪祛则病情缓解,正虚邪盛则病情加重。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的基本法则。

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临床治疗还需根据正邪消长的转化情况,区别病证的标本缓急,随机应用扶正祛邪的法则,坚持补虚泻实原则,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一般而言,扶正适用于正虚邪不盛的病证,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证,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正邪相搏,正虚为主宜扶正兼祛邪,邪盛为主则宜祛邪兼扶正。病情较重,正气虚弱不耐攻伐时,应先扶正后祛邪,病邪强盛,正气虽虚但尚可攻伐时,宜先祛邪后扶正。

3.疏通经络 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通过十二经脉和它连属部分的分布,十五络脉的联络,沟通了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的通路,它们“内灌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各脏腑器官得以营养。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出现病理变化,引起疾病发生。

经络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等。针灸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在腧穴部位针刺艾灸,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排除病理因素,促使气血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处方选穴规律

1.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包括局部选穴和邻近选穴。局部选穴就是围绕受病肢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局部选穴,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病症这一作用而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多用于治疗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症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例如头痛选百会或太阳,鼻病选素髎或迎香,面瘫选颊车或地仓,脱肛选会阴或长强等。此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作为选穴的主要依据,尤其对那些针感不明显的患者,从加强局部的刺激作用来看,更加适宜。例如临床上对各种关节疼痛、痿证以及扭伤、皮肤病、腱鞘囊肿、甲状腺肿大等在局部选穴,用围刺法施针,其疗效就比较理想。

邻近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例如目疾、耳病选风池;牙痛选太阳或上关;鼻病选上星或通天;痔疮选次髎或秩边等。前后对应选穴法即身前有病在身后选穴,或身后有病在身前选穴,也属于邻近选穴。前者如视物昏花选风池、翳明;舌强不语选风府或哑门;胃脘疼痛选至阳或胃俞;前阴有疾选次髎或肾俞。后者如肩背疼痛选中府;脊柱强痛选人中;肛门脱出选气海;腰骶损伤选膻中等。前后对应选穴法除了可以选腧穴之外,也可以选对应的阿是穴。方法是先在胸腹(或腰背)部探明阳性反应点,然后向腰背(或胸腹)部划一水平弧线,在与阳性反应点相对处定穴,前后各斜刺一针。此法多用于治疗胸腹或腰背疼痛性病症。

2.远部选穴 远部选穴即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这种选穴方法紧密结合经脉的循行,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特别适用于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选穴,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症。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四总穴歌》之“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远部选穴的典范。如咳嗽、咯血属肺系病症,可选尺泽、鱼际;胃脘疼痛选足三里,同时可选与胃相表里的脾经络穴公孙,必要时还可选与胃有关的心包经腧穴内关等;面部疾患选合谷;目赤肿痛选行间;久痢脱肛选百会;急性腰痛选水沟等。这些都是远部选穴的具体运用。对此,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都属本法范围。

3.对证选穴 对证选穴,也称随证选穴,或称辨证选穴。临床上有许多病症,如发热、昏厥、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贫血、月经不调等均属于全身性病症,因无法辨位,不能应用上述按部位选穴的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症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例如失眠,若属心肾不交者,归心、肾二经,在心肾二经选穴;属心胆气虚者又归心、胆二经,则在心、胆二经选穴;若属肝胃不和者肝、胃二经,也就在肝、胃二经选穴。再如月经不调,若因肝气郁结引起者,归属肝经,在肝经、任脉选穴;若因脾气虚弱引起者,归属脾经,在脾经、任脉选穴。

4.对症选穴 对于个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随症选穴。例如发热选大椎或曲池;痰多选丰隆或中脘;贫血选膈俞或足三里;恶心呕吐选中脘或内关等均是。由于这种随症选穴法都是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疗效较高,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经验选穴”。

以上几种选穴原则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应用。例如治哮喘实证,可选取膻中、尺泽、列缺、中府。取中府为近部取穴,取尺泽、列缺为远部取穴,取膻中为随证取穴。

(四)常用配穴方法

1.本经配穴法 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他脏腑、经脉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选取本经脉的腧穴配伍成方。例如肺病咳嗽,以手太阴肺经中府、列缺、太渊、尺泽相配;少阳头痛,以足少阳胆经率谷、风池、足临泣、足窍阴相配待。如《灵枢·厥病》所载“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等,均属本法的具体运用。

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作为依据的配穴方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制定的。具体方法是某一脏腑、经脉有病,除选取其本经脉的腧穴以外,同时配以其表里经有关腧穴。例如心绞痛手厥阴心包经内关配手少阳三焦经外关(可采取透穴形式);肝病以足厥阴肝经期门、太冲配足少阳肝经阳陵泉胃痛以足阳明胃经梁门、足三里配足太阴脾经公孙;遗尿以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肾俞配足少阴肾经太溪等。《灵枢·五邪》记载“邪在肾则病骨痛……取之涌泉、昆仑”,也是病邪在肾而以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腧穴配伍应用的实例。

3.同名经配穴法 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例如牙痛、面瘫、阳明经头痛以手足阳明经的合谷、内庭相配;落枕、急性腰扭伤、太阳经头痛以手足太阳经的后溪、昆仑相配;耳鸣偏头痛、胸胁痛以手足少阳经的支沟、阳陵泉相配;失眠、多梦以手足少阴经的神门、太溪相配等。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所谓:“手太阴、阳明之上有病,宜疗足太阴、阳明……足太阴、阳明之下有病,宜疗手太阴、阳明。”不但是同名经配穴法的早期应用,而且还是把同名经选穴与上下颠倒选穴有机结合的范例。

4.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灵枢·终始》篇所说的“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结合在一起综合应用,就成为上下配穴。例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胸腹满闷,上取内关,下配公孙;头项强痛,上取大椎,下配昆仑;子宫脱垂,上取百会,下配气海等。

5.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前为阴,后为阳,故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灵枢·官针》所指“偶刺”法和俞募配穴法,均属本法范畴。凡脏腑疾病均可采用此法,如胃脘痛,前取中脘、建里,后配胃俞、胃仓。例如迎风流泪,前取睛明、承泣,后配风池、翳明;胃脘疼痛,前取中脘、梁门,后配胃俞、筋缩;咳嗽、气喘,前取天突、膻中,后配肺俞、定喘;中风失语,前取廉泉、承浆,后配风府、哑门;脊柱强痛,前取水沟、龈交,后配脊中、身柱;遗精、阳痿,前取气海、关元,后配命门、肾俞。凡此种种,均属于前后配穴法。

6.左右配穴法 由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与《灵枢·官针》中的“巨刺”、“缪刺”相类似,故又称“交经缪刺法”。经络在人体呈左右对称分布,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如果一侧虚而不足,另一侧就显得实而有余。反之,如果一侧实而有余,另一侧就显得虚而不足。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来补虚泻实。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标幽赋》曰:“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左右配穴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对称取(左右同取)。此法对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扭伤以及面瘫、半身不遂等病症常有独到之处。疼痛发作针对侧,痿证后期刺健侧,以调节左右气血,促使经络平衡。左右交叉配穴多用于治疗头面疾患,如左侧面瘫取同侧地仓、颊车,配右侧合谷、手三里;右侧偏头痛取同侧太阳、头维,配左侧外关、足临泣。左右对称配穴多用于治疗内脏疾患,例如胃痛取双侧梁门、足三里;咳嗽取双侧肺俞、膏肓等。

(五)特定穴的应用

1.五输穴 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的简称。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方向排列,每经5穴,十二经共有60穴。五输穴除治疗局部病症之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如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12-18,表12-19)。

表12-18 阴经经脉五输穴

表12-19 阳经经脉五输穴

(1)五输穴主病:关于五输穴的主病,《黄帝内经》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如“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总结最为全面的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即“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根据《黄帝内经》的经旨,又结合经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总结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主病范围。

(2)子母补泻: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

本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因此,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胃(经)五行属土,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所以胃的虚证宜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再如,足厥阴肝经五行属木,肝(经)之实证、热证,本着“实则泻其子”的法则,应取本经行间穴泻之,因为行间为“荥火”,乃木之子穴;肝之虚证,按照“虚则补其母”的法则,应取本经的曲泉穴补之,因为曲泉为“合水”,乃木之母穴。

异经取穴法:异经取穴法系按十二经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例如肺的虚证宜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肝实证应泻心经本穴少府(属火);肝虚证宜补肾经本穴阴谷(属水)见表12-20。

表12-20 五输穴子母补泻具体应用

(续 表)

在运用五输穴进行子母补泻时,若遇到井穴补泻,可以采用“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的变通之法。“泻井当泻荥”首见于《难经·七十三难》之“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因为井穴皮肉浅薄,又很敏感,不适合施行补泻手法。按五输穴的排列次序,井生荥,荥为井之子,泻荥相当于泻井。“补井补合”则见于元·滑伯仁《难经本义·七十三难》之“若当补井,则必补其合”。按五输穴的排列,合生井,合为井之母,补合相当于补井。

因时而用:《难经·七十四难》曰:“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是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的方法。春夏之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也是以五输穴为取穴依据的时间针刺法。

2.募穴 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位于胸腹部,与相应脏腑的位置接近。如果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常常会以多种不同形式的阳性反应从所属的募穴上表现出来。例如肺结核患者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膀胱结石患者可在中极穴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等。

募穴的治疗特点是驱邪泻实,有通调脏腑、行气止痛之功。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实证。如中脘通调腑气,治脘腹疼痛;期门疏肝理气,止胁肋疼痛;关元、天枢调理肠道,止腹泻腹痛;中极清利膀胱,治癃闭、小腹胀痛。

3.俞穴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俞穴全部位于腰背部足太阳经夹脊第一侧线上,故通常又称之为“背俞穴”。《灵枢·背腧》篇曰:“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说明背俞穴往往是内脏疾患的病理反应点。其表现可有压痛、敏感、迟钝、麻木、皮下组织变异等等,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很好的调治内脏疾病的作用。背俞穴的治疗特点主要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功能,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同时,“五脏俞”还可用于治疗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如肝俞治肝,肾俞治肾,心俞、肺俞调理心肺,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俞即可治疗筋病和目疾;肾主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俞即能治疗骨病和耳疾、前后二阴病变。肺俞治疗咳嗽、气喘,属于脏腑病;肺开窍于鼻、系于咽喉、外合皮毛,故肺俞又分别治疗鼻病、咽喉病和皮肤病。脾俞主治腹胀、腹泻,属于脏腑病;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四肢肌肉,故脾俞又分别治疗口唇和四肢病变。湿痹久治不愈,致四肢关节、肌肉肿胀疼痛,也可以根据“脾主湿”之理,取脾俞时行治疗。

俞募相配: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寓“阴病行阳、阳病行阴”之义,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如咳喘前取中府,后取肺俞;胃病前取中脘,后取胃俞等。

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颇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即阳病行阴,其治在腹募穴;从阳引阴即阴病行阳,其治在背俞穴。可见,腹募穴偏治腑病、阳证、热证、实证;背俞穴偏治脏病、阴证、寒证、虚证。这只是一般规律,因胸膈以上的背俞穴也可主治外感热证、喘急烦热、胸背引痛等阳性病证;腰脐以下的腹募穴也可主治虚劳羸瘦、遗精阳痿、崩漏、中风脱证等阴性病症(表12-21)。

表12-21 脏腑的俞、募穴

4.原穴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输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原穴与三焦密切相关。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关系着整个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着很大的意义。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说明原穴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对本脏腑、本经脉及其连属的组织器官,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作用。刺灸原穴,可以和内调外,宣上导下,通达一身之原气,调节脏腑的各种功能,促使阴阳平衡。总而言之,原穴对本脏腑、本经脉的急、慢、虚、实证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5.络穴 “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作络穴。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穴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穴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胃之大络虚里位于乳根,共16穴。

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曰:“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说明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例如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既治本经的咳嗽、气喘,又治手阳明经的头项强痛、牙痛、面瘫。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治本经的腹胀、泄泻,也治足阳明胃经的胃脘疼痛。

十六大络均有各自不同的主治病候,当十六络脉气血异常,出现相关的病候时,都可以取相应络穴加以治疗。例如手少阴心经之络,实则胸膈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其络穴通里,虚补实泻;足太阴之络,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可取其络穴公孙,虚补实泻。任脉之络散布于胸腹部,故胸腹之病症可取任脉之络穴鸠尾调治;督脉之络从脊柱两旁经腰背上行散布于头,故腰背部和头部疾患可取督脉之络穴长强调治。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故全身疼痛不适可取脾之大络大包穴及胃之大络虚里(乳根)穴调治。

原络配穴:针灸临床上,病变经脉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为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主治表里两经的病变,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外感之人又患腹泻或便秘,应以肺经原穴太渊配大肠经络穴偏历或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肺经的络穴列缺宣肺止咳、调理肠道。肝郁化火而致胆之相火亢盛出现烦躁、口苦、胸胁苦满等证候,选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的络穴光明或胆经原穴丘墟配肝经的络穴蠡沟疏泄肝胆之郁火(表12-22)。

6.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8个腧穴。它们是列缺、后溪、公孙、足临泣、内关、外关、照海、申脉。八脉交会穴是人体四肢部的要穴,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表12-22 十二经原穴与络穴

八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所通奇经病症的首选腧穴。如后溪主治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的督脉病变;公孙主治胸腹气逆而拘急、气上冲心的冲脉病变。

八脉交会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伍应用。为增强疗效,临床常将八穴分为四组,配成四对简易处方。组合的方法是内关配公孙、列缺配照海、后溪配申脉、外关配足临泣。一个上肢穴配一个下肢穴,为上下配穴法的典型代表。阴经两对按五行相生关系配伍,偏治五脏在里之疾;阳经两对按同名经同气相应关系配伍,偏治头面肢体在表之病。

内关配公孙: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联络心包、三焦二经,调理三焦,宣上导下;穴通阴维脉,阴维脉从足至腹,行于胁肋、胸膈和咽喉,既主一身之里,又是手足三阴经之纲维。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联络脾、胃二经,调理脾胃,疏通肠道;穴通冲脉,冲脉亦行于腹、胸、咽喉部位,发病时,气从少腹上冲,状如奔豚,胸腹胀满,胃脘疼痛。二穴合于心、胸、胃,并主治相应病变。如胃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呃逆、腹胀、腹痛、气上冲心等。

列缺配照海: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属肺络大肠,系于咽喉。穴与任脉相通,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达咽喉。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通于阴跷,肾经和阴跷脉均与胸、膈、肺系和咽喉相通。二穴合于胸膈、肺系、咽喉,并主治相应病症,如胸中满闷,咳嗽气喘,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或失音、梅核气等。

后溪配申脉: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与督脉相通。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阳跷,二穴在体表均与眼、耳、头项、肩胛、腰背等相联系,故共同主治耳、目内眦、头项、肩胛及腰背的病症。由于二穴所在的经脉均与督脉相连,通达于脑,故也要主治心、脑、肝、肾的病症,如头晕、头痛、失眠、癫狂、癔症、神昏、抽搐、面瘫、面肌痉挛等等。

外关配足临泣: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与阳维脉相通,阳维脉主一身之表。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通于带脉。两穴之经脉均连系于耳、偏头、胸胁,故共同主治目外眦、偏头、胸胁的病症以及外感风邪引起的疾患,见表12-23。

表12-23 八脉交会穴配伍与主治

7.八会穴 “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穴。八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悬钟)。人之一身,本以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大组织组成。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其中脏与腑互为表里,一阴一阳,共同主持机体的各种活动;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凝;筋为脉之使,筋动则脉急,筋静则脉缓;骨为髓所养,髓充则骨实,髓虚则骨软。由此可见,八大组织的生理表现和病理变化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凡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也都可取其相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如腑病取中脘、脏病取章门、气病取膻中、血病取膈俞等。

8.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及阴阳跷、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在病理上也是脏腑、经脉病症的反应点。

郄穴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在诊断方面,许多急性或慢性病会在郄穴出现不同反应,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例如心痛、胸闷患者,往往在患侧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出现压痛;月经不调、痛经患者常常在足太阴脾经郄穴地机有压痛;急性胃痛会在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出现压痛;大肠经郄穴温溜压痛,可提示消化道穿孔;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出现压痛,可见于肺结核咯血或哮喘急性发作。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例如胃经郄穴梁丘主治急性胃痛;心经郄穴阴郄、心包经郄穴郄门用于治疗心绞痛、呕血;小肠经郄穴养老治疗急性肩背疼痛、落枕;脾经郄穴地机用于治疗痛经、崩漏、便血;肺经郄穴孔最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咯血、痔疮下血等(表12-24)。

表12-24 各经郄穴

9.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即大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上巨虚,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下巨虚,三焦下合于足太阳经之委阳,胃下合于本经之足三里,胆下合于本经之阳陵泉,膀胱下合于本经之委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合治内腑”,《素问·咳论》篇曰“治腑者,治其合”,指出下合穴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变。六腑多实证,治疗则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下合穴是手足六阳经之经气内通六腑之所,故临证用下合穴治疗急腹症,以通降腑气,多获良效。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痢疾、阑尾炎,下巨虚治疗小腹痛、腹泻,阳陵泉治疗黄疸、胆绞痛,委中、委阳治疗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尿频、癃闭等。

10.交会穴 交会穴指2条或2条以上经脉相交会之腧穴。人体全身的交会穴约有90个左右。其中,有的是在体表交会,有的是在体内贯通。主要用于治疗交会经脉所属脏腑、组织的病变。例如大椎为诸阳经之交会穴,能通一身之阳;头维是足阳明、足少阳两经的交会穴,可同时治疗足阳明、少阳两型头痛(即偏正头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调理脾、肝、肾有独到之处;关元、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故能广泛用于治疗属于任脉、足三阴经的病变。

二、治疗各论

(一)内科病证

1.头痛

治法:疏经活血,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①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穴、合谷、内庭。

②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穴、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③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申脉、昆仑。

④厥阴头痛: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⑤偏正头痛: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

⑥全头痛:百会、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风池、外关。

方义:头痛乃头部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或经络气血亏虚不荣所致,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远部取穴为辅(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配合使用,共奏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之功,使头部经络之气“通则不痛”。

经络辨证:见表12-25。

表12-25 经络及部位

2.面痛

治法:疏通经络,袪风止痛,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

方义:四白、下关、地仓、攒竹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面口合谷收”,与太冲相配可袪风通络、止痛定痉;内庭可清泻阳明经风热之邪。

经络辨证:眼部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证;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病证。

3.落枕

治法:疏筋活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大椎、落枕穴、阿是穴、后溪、悬钟

方义:大椎穴属督脉,位于项背部,与阿是穴合用疏通局部经气,使脉络通畅,通则不痛;后溪属手太阳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针之可疏通项背部经气;悬钟为足少阳经穴,能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落枕穴为治疗落枕的有效经验穴,有活血通络、解痉镇痛作用。

经络辨证:若痛在项背,头部俯仰受限,项背部压痛明显者病变以督脉、太阳经为主;若痛在颈、臂,颈部不能左右回顾和向两侧偏斜,颈的侧部压痛明显者病变以少阳经为主。

4.漏肩风

治法: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

方义: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袪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袪,筋脉疏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经络辨证:本病若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属太阴经证;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者属阳明、少阳经证;以肩后侧肩贞、臑俞穴处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属太阳经证。

5.腰痛

治法: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谳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经络辨证: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证;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证。

附: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疼痛剧烈者,在上方基础上可针人中,用泻法。

6.痹证(附坐骨神经痛)

治法:根据痹证性质、发病部位,分部循经取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疼痛剧烈者可兼用揿针或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采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

处方: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足三里、商丘;热痹:大椎、曲池。

分部: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肘部: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夹脊;髀部:环跳、居髎、悬钟;股部: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方义:行痹为风胜,取膈俞、血海,有活血、养血作用,含血行风自灭之意;着痹取商丘、足三里,是因水湿停留,必先由中土不运,运脾为治湿之本,取之以健脾胃而化湿;痛痹久延,可致阳气衰惫,取关元、肾俞以益火之原,振奋阳气而驱散寒邪;大椎、曲池清热解表以治热痹。分部处方,主要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旨在疏通经络气血的阻滞,使营卫调和则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遂解。

附:坐骨神经痛

治法: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①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②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

方义: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

经络辨证:沿下肢后侧疼痛属足太阳经,沿下肢外侧疼痛属足少阳经。

7.面瘫

治法: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面口合谷收),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袪风通络。

经络辨证: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8.痿证

治法: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者,清热袪邪、通行气血,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者,补益气血、濡养筋脉,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颈、胸夹脊。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丰隆、风市、阳陵泉、三阴交、腰夹脊。

方义: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阴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夹脊穴位于督脉之旁,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穴相通,可调脏腑阴阳,通行气血;外关、风市分属手足少阳经,辅佐阳明经通行气血;阳陵泉乃筋之会穴,能通调诸筋;三阴交可健脾、补肝、益肾,以达强筋、壮骨、起痿之目的。

9.中风

(1)中经络

①半身不遂

治法:滋养肝肾,通经活络。一般取病侧穴,病程较久者可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即“补健侧,泻患侧”。

处方: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方义:风病多犯阳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扶助,使机体功能逐渐恢复。根据经脉循行路线,分别取手足阳明经穴位,以达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

②口角斜

治法:调理阴阳,通经活络。

处方: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

方义:手足阳明和足厥阴经均上达头面,取地仓、颊车穴疏调局部经气,合谷、内庭、太冲乃循经取穴,以调本经经气。

(2)中脏腑

①闭证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

处方: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方义:十二井穴点刺出血、泻水沟,开闭泄热,醒脑开窍;泻太冲,降肝经逆气以平熄肝阳;丰隆穴宣通脾胃气机,蠲化痰浊。

②脱证

治法: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神阙。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以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用以回阳固脱。

10.眩晕

治法:风阳上扰者平肝潜阳、清利头目,只针不灸,泻法;痰浊上蒙者健脾除湿、化痰通络,针灸并用,平补平泻;气血不足者补益气血、充髓止晕,针灸并用,补法;肝肾阴虚者补益肝肾、滋阴潜阳,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

方义: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无论病因为何,其病机皆为髓海不宁。故治疗道选位于巅顶之百会穴,因本穴入络于脑,可清头目、止眩晕;风池、头维、太阳均位于头部,近部取穴,疏调头部气机;悬钟乃髓之会穴,充养髓海,为止晕要穴。

11.痫证

治法:豁痰开窍、熄风止痉,实证只针不灸,泻法;虚证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水沟、长强、筋缩、鸠尾、丰隆、阳陵泉。

方义:水沟为督脉要穴,可醒脑宁神;长强属督脉,鸠尾属任脉,两穴乃任督之络穴,合用能交通任督、调整阴阳,是治疗痫病的重要组穴;阳陵泉为筋会,配以筋缩可舒缓筋肉、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诸穴合用,共奏豁痰开窍、熄风止痉之功。

12.不寐

治法:宁心安神、清心除烦。心脾两虚者补益心脾,心胆气虚者补心壮胆,均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肝郁化火者平肝降火,痰热内扰者清热化痰,均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方义:失眠一症,主因为心神不宁。治疗首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之络穴内关宁心安神,为治疗失眠之主穴;百会穴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清头目宁神志;安眠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诸穴合用,养心安神,恰合病机。

13.郁证

(1)梅核气

治法:疏肝解郁,清火化痰。

处方:太冲、膻中、丰隆、鱼际、神门。

方义:本证由肝气郁结导致火郁痰郁而成,故以太冲、膻中疏肝理气为主,鱼际、丰隆清火化痰。又因情志之郁总由心,故取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

(2)脏躁证

治法:滋阴益气,养心安神。

处方:膈俞、肾俞、心俞、内关、三阴交。

方义:心藏神,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气不足则悲,血不足则恐。故本方取膈俞、心俞、内关补养气血,宁心安神。脾气虚则津液失布,故取三阴交心脾同治。肾阴虚则不制心火,虚火妄动,故取肾俞心肾同治。

14.心悸

治法:养心安神、宁心定悸,针灸并用,补法(阴虚火旺者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以心经、心包经腧穴和相应俞、募穴为主。

神门、内关、通里、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

方义:神门为心经原穴,宁心安神以定惊悸;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功在宁心通络、安神定悸;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分别为心和心包之俞穴、募穴,两对俞募配穴可调补心气以定悸。

15.感冒

(1)风寒感冒

治法:祛风散寒,解表宣肺。

处方:大椎、风门、列缺。

方义:本证起因寒邪束表,卫阳闭阻,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功可疏风散寒以解表邪;外感风寒先犯太阳而伤肺部,故取风门解表宣肺,疏调太阳;列缺乃肺经络穴,用以宣通肺气而止咳。

(2)风热感冒

治法:疏散风热,清肃肺气。

处方: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方义:大椎为诸阳之会,取之疏散外邪以解热;曲池为手阳明合穴,清热解表;外关通利三焦,疏散热邪;合谷为手阳明原穴,疏利阳明,宣肺利窍,透邪于外。诸穴合用可宣散风热,清肃肺气。

16.咳嗽

(1)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毒,宣肺止咳。

处方:肺俞、列缺、合谷

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手太阴与手阳明互为表里,取前者络穴列缺,后者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

(2)内伤咳嗽

①痰湿侵肺

治法:健脾祛痰,宣肺止咳。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

方义: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取肺经原穴太渊与脾经原穴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因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为标本合治之法。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取之以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②肝火灼肺

治法:泻肝清肺,祛痰止咳。

处方: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方义: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泻肝胆二经热邪,以免肺阴受灼。

17.哮喘

(1)实证

治法:祛邪肃肺,止哮平喘。

处方:肺俞、膻中、天突、尺泽。

方义:外邪袭肺,肺气失宣,壅塞气道,取肺之背俞穴以宣发经气,祛邪外出;膻中乃气之会穴,宽胸理气,舒展气机;天突降逆平喘止哮;尺泽为肺经合穴,肃肺化痰,降逆平喘。

(2)虚证

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处方:肺俞、肾俞、膏肓、太渊。

方义:肺主气,肾纳气,肺肾两虚,气无所主,宣降失职,取肺俞、肾俞补益肺肾之气;膏盲理肺补虚,太渊乃肺之原穴,补益肺阴,使肺气上充,上有主而下能纳,气机得以升降,哮喘自平。

18.呕吐

治法:和胃降逆,行气止呕。

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义:中脘为胃之募穴,和胃行气;内关乃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宽胸理气,降逆止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

19.胃痛

(1)实证

治法:疏通瘀滞,和胃止痛。

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

方义: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气,导滞止痛。(www.xing528.com)

(2)虚证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处方: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方义: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取胃之募穴中脘,健运中州,理气止痛,配胃俞,俞募相合,和胃健脾;脾俞乃脾经背俞穴,温运中焦;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调理脾胃,理气止痛。

20.腹痛

(1)寒证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中脘、神阙、足三里。

方义:中脘乃腑之会,胃之募,升清降浊,调理胃肠,配足三里健运脾胃,灸神阙温暖下元以消寒积。

(2)热证

治法:清热导滞,行气止痛。

处方:中脘、上巨虚、内庭。

方义:中脘升清降浊,调理胃肠气机;上巨虚乃大肠下合穴,疏通腑气,行气消滞;内庭为胃经荥穴,可泻热邪,釜底抽薪。

(3)虚证

治法:温运脾阳,缓急止痛。

处方:脾俞、胃俞、中脘、章门。

方义:取脾俞配章门,胃俞配中脘,俞募相合,振奋脾胃阳气,脾阳得复,健运有权,气机得理,疼痛自除。

(4)实证

治法:通调肠胃,行气导滞。

处方:中脘、天枢、太冲。

方义:中脘调理胃肠气机,升清降浊;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肠胃,行气祛瘀以止痛;太冲是肝经原穴,疏肝理气,解郁消滞,缓急止痛。

21.泄泻

(1)急性泄泻

治法:除湿导滞,疏调肠胃。

处方:天枢、阴陵泉、上巨虚。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传导功能;阴陵泉乃脾经合穴,疏调脾气,健脾利湿;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通调胃肠气机,运化湿滞。

(2)慢性泄泻

治法: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22.便秘

(1)实证

治法:清热理气,通导肠腑。

处方:天枢、支沟、曲池、内庭。

方义:天枢乃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泄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曲池清泻大肠热邪;内庭乃胃经荥穴,宣散肠胃积热。

(2)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温阳通便。

处方: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

方义:大肠俞乃大肠腑气转输之处,配其募穴天枢,调理气血,疏通腑气;支沟宣导三焦气机,通调腑气;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有“合治内腑”之意,调理腑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

23.癃闭

(1)实证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三焦。

处方: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方义: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疏通膀胱,促进气化,通利小便;三阴交通调足三阴经气血,消除瘀滞;阴陵泉清热利湿。气化疏利,癃闭可愈。

(2)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启闭。

处方:肾俞、脾俞、三焦俞、关元。

方义:命门火衰,中气不足,治以温补脾肾为主,取肾俞、脾俞以振奋脾肾气机;脾肾不足导致三焦决渎无力,取三焦俞以通调三焦气机;关元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温补下元,鼓舞膀胱气化,以达启闭通便功效。

(二)妇儿科病证

1.月经不调

(1)月经先期

治法:清热调经。

处方:关元、血海。

方义:本方重在清热活血,通调冲任。关元为任脉经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为调理冲任之要穴;血海调理血分。两穴相配,冲任调和,经血按时而行。

(2)月经后期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

处方:气海、三阴交。

方义:气海为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会。气为血帅,脾司统血,两穴相配具有和血调经之功能。

(3)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调补肝肾。

处方:关元、三阴交、肝俞。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又是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三穴共用可调理经血。

2.痛经

(1)实证

治法:散寒逐瘀,通经止痛。

处方:中极、次髎、地机。

方义:本方通调冲任,行瘀止痛。中圾为任脉经穴,可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之经验效穴;地机乃脾经郄穴,可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三穴合用,以达通经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处方: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关元、气海为任脉经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调理气血;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补益胃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气血充足,胞脉得养,冲任自调。

3.经闭

(1)血枯经闭

治法:养血调经。

处方:关元、脾俞、肾俞、足三里。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助精血化生;足三里为胃经合,配合脾之背俞穴脾俞,可调补脾胃以资生化之源而养血;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则精血旺,故取肾俞以补肾。

(2)血滞经闭

治法:舒肝理气,温经散寒,健脾化湿。

处方:中极、太冲、三阴交、合谷。

方义:中极为任脉经穴,能理冲任,疏调下焦;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肝、脾、肾三经而理冲任,通胞脉;太冲疏理肝气,活血通经;合谷行气以通经。

4.崩漏

(1)实证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行瘀。

处方:关元、三阴交、隐白。

方义:关元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可以调理冲任脉之气,以加强固摄,制约经血妄行;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增强脾统血之作用,为治疗妇科病之要穴;隐白为脾经井穴,是治崩漏之经验穴。

(2)虚证

治法:补虚调经。

处方: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方义:气海穴是任脉穴,又为气之海,可补肾气;配三阴交穴以健脾益肾,调补肝血;又与肾俞相配加强补肾固摄作用;足三里调补中气,使固摄有权。诸穴配合,以达补益脾肾、固摄经血之作用。

5.绝经前后诸症

治法:滋补肝肾,调理冲任。以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处方: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方义: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气海为任脉穴,可补益精气,调理冲任。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脾俞、肾俞三穴合用,可调补肝脾肾三脏。

6.阴挺

(1)脾虚

治法:益气升阳,固摄胞宫。取督脉、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

处方:百会、气海、维道、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百会为督脉经穴,位于巅顶,是下病上取、陷者举之的意思;维道为足少阳、带脉之会,能维系带脉、收摄胞宫;气海属任脉,通于胞宫,可调补冲任、益气固胞;足三里、三阴交健脾益胃、升补中所了。诸穴相合,具有益气升阳、固摄胞宫的作用。

(2)肾虚

治法:调补肾气,固摄胞宫。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

处方:关元、子宫、大赫、照海。

方义:关元合大赫、照海,可补益肾气,固摄胞宫;子宫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阴挺的有效穴位。

7.带下病

(1)脾虚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止带。取任脉、带脉、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

处方:气海、带脉、白环俞、三阴交、足三里。

方义:本方有健脾利湿,调理任带的作用。取带脉以固摄本经经气;气海调理任脉,理气化湿;取白环俞助膀胱之气化,利下焦之湿邪;足三里、三阴交,健脾利湿。脾健湿除,带脉固摄,则带下自除。

(2)肾虚

治法:温补肾阳,固摄任带。取任脉、带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刺补法,重用艾灸。

处方:关元、带脉、肾俞、次髎、照海。

方义:本方取关元、肾俞、照海,重用灸法,有补益肾气,温暖下焦,固摄带脉的作用。带脉、次髎施以艾灸,为治疗带下病的有效穴位。

(3)湿毒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袪邪。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辅以足厥阴经穴。针刺泻法。

处方:带脉、中极、阴陵泉、下髎、行间。

方义:取带脉、中极清泻下焦湿热,调理任带以行约束之权;下髎为治疗湿热的有效穴位;阴陵泉可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8.遗尿病

(1)肾阳不足

治法:温补肾阳。取背俞、任脉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

处方: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太溪。

方义:关元、肾俞、太溪补益肾气;肾与膀胱相表里,故又取膀胱俞和中极俞募相配。肾气充实,则膀胱约束有权。

(2)脾肺气虚

治法:补益脾肺。取任脉、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

处方:气海、太渊、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本方用足三里、三阴交补益中气;太渊补益肺气;气海属任脉,能调补下焦。诸穴相配,使脾气能升,肺气能降,膀胱得以制约,则遗尿可止。

(三)皮外伤科病证

1.瘾疹

(1)外感风邪

治法:疏风和营。取督脉、手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也可用皮肤针叩刺。

处方:肩髃、阳溪、大椎、鱼际、三阴交。

方义:“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配大椎以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又取鱼际清宣肺卫,三阴交调脾和营,使风热得解,营卫调和,则风疹可消。

(2)胃肠积热

治法:清热和营。取阳明、太阴经穴。针用泻法。

处方:曲池、足三里、血海、列缺。

方义:本证总属胃肠积热不得疏泄透达,怫郁于皮毛腠理之间所致。故取曲池、足三里清泄阳明积热,列缺宣肺透表,血海理血和营。

2.蛇串疮

治法:清热燥湿,解毒止痛。

处方:局部(围刺)、夹脊、合谷、曲池。

方义:局部围刺、针夹脊以疏调局部经气,合谷、曲池疏导阳明经气,清热解毒。

3.痄腮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处方:翳风、颊车、外关、合谷、关冲

方义:本病患部属少阳经,治宜清泄少阳经郁热为主。取颊车、翳风宣散局部气血之郁滞;外关配合谷既能疏风解表,又可清热解毒;关冲点刺出血利少阳气机,可奏清热消肿之功。

灯火灸法:

选穴:角孙。

方法:单侧者取同侧,双侧者取双侧角孙。先将穴处头发剪去,常规消毒,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快速触点穴位,闻及“叭"的响声,立即提起。一般灸治l次即可消肿,如未完全消肿,次日可重复l次。本法还可以预防腮腺炎。

4.乳痈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处方:肩井、天宗、合谷、膻中、少泽、太冲、膺窗

方义:乳痈为病,乃胃热、肝郁、火毒所致。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穴,有消肿散结之功;天宗配少泽善治乳房疾患;膺窗、膻中两穴,疏通局部气血;配合谷疏导阳明经经气;太冲疏肝解郁。诸穴共奏清热、消肿、散结之功。

5.扭伤(附急性腰扭伤)

治法: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处方:以局部和邻近取穴为主。

颈部:大椎、天柱、风池、后溪。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肩贞。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少海。

腕部:阳溪、阳池、阳谷、外关、大陵。

腰部:肾俞、腰阳关、腰眼、委中。

髀部:环跳、秩边、居髎、承扶。

膝部:膝眼、鹤顶、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解溪、昆仑、申脉、照海、丘墟。

方义:以扭伤部位局部及邻近取穴为主,可有效地发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使患处损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

随证配穴:各部扭伤均可加阿是穴;颈部和腰脊扭伤可加相应夹脊穴。

经络辨证:根据扭伤部位的经络所在,辨清扭伤属于何经。

附:急性腰扭伤

治法: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处方:肾俞、环跳、承山、后溪、人中。

方义:“肾脉贯脊”,取肾俞,局部配以环跳能调益肾气,主治腰腿痛,灸之能激发肾中阳气,祛除寒湿;膀胱经挟脊抵腰络肾,循经远取承山,能通调足太阳经气;后溪穴为足太阳经同名经的俞穴,针刺可疏通太阳经气;人中穴与督脉相通,能利腰脊而治疗急性腰扭伤。

(四)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

治法:清热消肿,散郁止痛。

处方:合谷、太阳、睛明、太冲。

方义:目为肝窍,阳明、少阳、太阳的经脉均循于目部。合谷调阳明经气,疏散风热,太冲通导厥阴经气,泻火疏肝,双侧共取四穴相配,即“开四关”,以疏散热邪;睛明宣散眼部之邪热,有通络明目的作用;太阳点刺出血,以清热消肿止痛。

2.耳鸣耳聋

治法:清肝泻火,豁痰开窍,健脾益气。

处方: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方义:手足少阳经脉循耳之前后,取翳风、听会以疏导少阳经气;侠溪清泻肝胆之火;中渚泻三焦火而清窍。诸穴相配通上达下,通经活络。

3.鼻渊

治法:清热泻火,宣肺通窍。

处方:列缺、合谷、迎香、上迎香、印堂。

方义:取列缺、合谷为远部表里配穴,以清解肺热;迎香夹于鼻旁,印堂位于鼻根,上迎香居鼻两侧,三穴共奏疏散局部郁热而通窍之功效。

4.牙痛

治法:风火外袭、胃火积盛者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灸,泻法;虚火上炎养阴清热、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颊车、下关、合谷、二间、内庭。

方义: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颊车、下关均为足阳明的局部经穴,合谷、二间、内庭分别为手足阳明经的远端穴,可清泻阳明火热之邪。诸穴合用,清热泻火、通络止痛。

5.咽喉肿痛

治法:风热壅肺、胃火炽盛者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只针不灸,泻法;阴虚火旺者育阴潜阳、降火止痛,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天容、列缺、照海、合谷。

方义:天容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咽喉附近,清热利咽作用显著;列缺属手太阴肺经,为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穴,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二穴相配,为八脉交会组穴,专治咽喉疾病;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善清泻肺胃积热。诸穴合用,共同发挥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作用。

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

处方:太溪、照海、鱼际。

方义: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挢脉之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穴以调理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荥穴,可利咽,清肺之虚热。三穴同用,可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适用于阴虚咽喉肿痛。

(五)急症

1.晕厥

处方:以督脉脉腧穴为主。水沟、百会、内关。

方义:本病病位在脑,督脉入络于脑,总督诸阳,水沟、百会为督脉经穴,是醒脑开窍之要穴;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醒神宁心。三穴相配治疗昏厥,其苏厥开窍之功相得益彰。

操作:实证、热证诸穴强刺泻法,百会可点刺出血,再开“四关”(合谷向后溪透刺,太冲向涌泉透刺),或同时针刺“五心穴”(即百会、双劳宫、双涌泉);虚证、寒证针灸并用,重灸补法,神阙、关元可用隔盐灸,或重灸“五心穴”。

2.虚脱

处方:取任脉、督腧穴为主。

神阙、关元、素髎、百会。

方义:任脉维系一身之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取二经穴为主调节阴阳以防离绝。神阙、关元二穴系于元气,阴中有阳,重灸有回阳固脱复脉的作用;素髎醒脑开窍、振奋阳气;百会为诸阳之会穴,重灸能补益、升提人体阳气,防止虚脱。

操作:素髎强刺激泻法;关元、气海、大椎、百会以灸为主;神阙隔盐灸;余穴针用补法或温针灸。

3.高热

处方:大椎、十宣、曲池、合谷、外关。

方义: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能宣散一身阳热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为阳明经合穴,配合谷宣肺解表,清泻阳明实热;外关为手少阳之络,通于阳维,宣达三焦气机,疏散风热。

操作:各腧穴均常规针刺,泻法,留针0.5~1h,间歇行针。大椎、曲池点刺出血。风寒证可加灸风门、风池、大椎。每日治疗2-3次。

4.抽搐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水沟、大椎、筋缩、合谷、太冲、阳陵泉。

方义:督脉总督诸阳,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取水沟、大椎、筋缩熄风、通络、止痉;合谷为手阳胆经原穴,有袪风之功;肝主筋,太冲为肝经原穴,有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与合谷相配称为“四关”,为镇痉宁神、平肝熄风的重要组穴;阳陵泉为肝经合穴和筋会穴,镇肝熄风、缓解痉挛。

操作:热极生风者用强刺激、泻法,中冲可点刺出血;风府、风门不可深刺,以免刺伤脊髓和肺尖;虚风内动者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抽搐频繁者每日治疗2~3次。

5.心绞痛

处方:以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和相应募穴为主。

内关、郄门、阴郄、巨阙、膻中。

操作:巨阙及背部腧穴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一般用泻法,体虚者用补法,可重用灸法以温通脉络。发作期每日治疗2次,间歇期可2d治疗1次。

6.胆绞痛

处方:以足少阳胆经腧穴和相应募穴、背俞穴为主。

中脘、日月、胆俞、阳陵泉、胆囊穴。

操作:日月沿肋间隙由内向外斜刺;胆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勿深刺,以免刺伤内脏;肝俞、胆俞可用大艾炷灸至皮肤灼热起疱;余穴常规针刺。宜强刺激,久留针(可根据病情留针1~2h),间歇行针以保持较强的针感。每日2次。

7.胆道蛔虫症

处方: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

操作:毫针泻法。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强刺激,久留针(可根据病情留针1~2h),间歇行针以保持较强的针感。

8.肾绞痛

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京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

操作:中极、京门不可直刺、深刺,以防伤及内脏;余穴常规针刺。强刺激,动留针30~60min,使患者保持较强的针感。每日2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