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望神及色象对疾病的意义

望神及色象对疾病的意义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1望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三、望色1.常色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表4-2病色的表现及意义表4-3五色主病及意义(续表)便捷记忆:五行理论中,按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面色: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脏腑:春、夏、长夏、秋、冬。

望神及色象对疾病的意义

一、望诊的概念和原理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

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望诊被列为四诊之首,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因为人的视觉观察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病人神色形态等方面的外部表现,只有通过望诊才能了解,这些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望诊的内容包括全身望诊(望神、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舌诊(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望鱼际络脉、爪甲)五个部分。

二、望神

见表4-1。

表4-1 望神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三、望色

1.常色 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常色的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含蓄,即面色红黄隐隐,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中国人正常面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可因体质禀赋、季节气候不同而有差异。

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客色,是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2.病色 即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发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病色又有善、恶之分(表4-2)。

3.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 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颌部候肾。

4.五色主病 见表4-3。

表4-2 病色的表现及意义

表4-3 五色主病及意义

(续 表)

便捷记忆:五行理论中,按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面色: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脏腑:春、夏、长夏、秋、冬。则对应的季节出现对应的面色是正常的。相应的脏出现相应的面色,为真脏色。按照相克顺序,“我克”者为难治。

5.望色十法 清代医家汪宏提出“望色十法”,即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分别用以判断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久、轻、重。也可作为观察面部色泽动态变化的参考。

浮沉:浮是面色浮显于皮肤之表,主表证;是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主里证。面色由浮转沉,是病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自里出表。

清浊:清是面色清明,主阳证;浊是面色浊暗,主阴证。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微甚:微是面色浅淡,主虚证;甚是面色深浓,主实证。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转虚。

散抟:散是面色疏散,主新病,或病邪将解;抟是面色壅滞,主久病,或病邪渐聚。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泽夭:泽是面色润泽,主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夭是面色枯槁,主精气已衰,病重难医。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重危;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四、望形体

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体强 即体质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同时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2.体弱 即体质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同时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3.肥胖 体形特点是头圆形,颈短粗,肩宽平,胸厚短圆,大腹便便,体形肥胖。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肥而食少,是形盛气虚。有“肥人多痰”、“肥人湿多”之说。

4.消瘦 体形特点是头长形,颈细长,肩狭窄,胸狭平坦,大腹瘦瘪,体形显瘦长。若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消瘦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或病气消耗等所致。消瘦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有“‘瘦人多火”之说。若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此即《内经》“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5.常见畸形 “鸡胸”、“龟背”、“箩圈腿”、“臌胀”等详见“望躯体”。

五、望姿态

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1.坐而喜仰,胸胀气粗者,多属肺实气逆。

2.坐而喜俯,少气懒言者,多属肺虚体弱。

3.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4.仰卧伸足,掀去衣被者,多属实热证。

5.踏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虚寒证。

6.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者,多属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但卧不得坐,坐则晕眩者,多属气血大虚,或脱血夺气。此即强迫体位。

7.病人蹙额捧头,俯不欲仰者,多为头痛。

8.叉手扪心,闭目不语者,多见于心虚征忡。

9.两手护乳前,惟恐触碰者,多见于乳痈病人。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此即“护处必痛”。

10.如病人唇、睑、指、趾颤动者,见于外感热病,多为动风先兆。见于内伤虚证多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11.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属肝风内动,常见热极生风或小儿惊风

12.猝然跌倒,不省人事,口角斜,半身不遂者,属中风病。

13.猝倒神昏,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痫病。

14.恶寒战栗,见于疟疾发作,或为外寒袭表,或为伤寒病,邪正剧争欲作战汗之时。

15.肢体软弱,行动不灵,多属痿病。

16.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多属痹病。

17.儿童手足伸屈扭转,挤眉眨眼,呶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多由气血不足,风湿内侵所致。

六、望头面五官

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1.头部 头围一般新生儿约34cm,6个月时约42cm,1周岁时约45cm,2周岁时约47cm,3周岁时约48.5cm。小儿头颅均匀增大,智力低下者,多属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所致。小儿头颅狭小,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因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所致。小儿颅呈方形者,是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的表现,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2.面部

(1)面肿:见于水肿病,常是全身水肿的一部分。其中阳水: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阴水:兼见面色白,发病缓慢,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者,多属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所致。

(2)腮肿:一是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者,为外感温毒之邪所致;二是发颐,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为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3)面削颧耸(面脱):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每与“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并见。属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多见于慢性病的重危阶段。

(4)口眼斜:一侧口眼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者,为风邪中络。口角斜兼半身不遂者,为中风病,为肝阳上亢,风痰阻闭经络

(5)特殊面容:“惊恐貌”,即病人面部表情惊恐,多见于小几惊风、狂犬病和瘿瘅等病人。“苦笑貌”,面肌痉挛所呈现的痉笑面容,多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等病人。“狮面”,即面部出现凸凹不平的结节,可见于麻风病人。

3.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而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

“五轮”学说:瞳人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脸属脾,称为“肉轮”。

异常改变:

(1)色泽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证。如白睛发红为肺火或外感风热,两眦赤痛为心火,睑缘赤烂为脾有湿热,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上攻。又诸经热盛,皆可引起目赤。

白睛发黄:为黄疸的主要标志。须与中年以上人的球结膜脂肪沉着鉴别:后者为稍隆起的淡黄色斑块,在睑裂部最明显;而黄疸无隆起。

目眦淡白:属血虚、失血。

目胞色黑晦暗:多属肾虚

(2)形态

目胞水肿:为水肿的常见表现。水肿可先见于目胞。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胞睑微肿不属病态。

眼窝凹陷:多为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久病重病眼窝深陷,甚则视不见人,真脏脉见,则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

眼球突出:兼喘满上气者,为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属肺胀。若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为肝郁化火、痰气壅结,属瘤病。

针眼、眼丹: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为针眼;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为眼丹。

(3)动态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瞳孔散大:肾精耗竭,属病危,两侧瞳孔完全散大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可见于中风或颅脑外伤病人,亦属危候。还可见五风内障(青光眼)者。

瞪目直视:脏腑精气将绝,属病危。

戴眼反折:即病人两目上视,不能转动,项强抽搐,角弓反张。为太阳经绝证,亦属病危。

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

昏睡露睛:多属脾胃虚衰。可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胞睑下垂(睑废):双脸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所致。

4.耳 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分布于耳或周围,故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与肾、胆关系密切。

(1)色泽:耳轮淡白,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为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者。耳轮干枯焦黑,属肾精亏耗,精不上荣,为病重,可见于温病晚期及下消。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为出麻疹先兆。

(2)形态:耳郭瘦小而薄,是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轮干枯萎缩,为肾精耗竭,属病危。耳轮皮肤甲错,见于血瘀日久的病人。

(3)耳内病变:耳内流脓水,为脓耳,多由肝胆湿热熏蒸所致;后期转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5.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鼻旁。

(1)色泽: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鼻端色赤,多属肺、脾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若兼鼻端发凉,则病情严重。鼻端色微黑,为肾虚寒水内停之象。鼻端晦暗枯槁,则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2)形态:鼻红肿生疮,属胃热或血热。鼻端生红色粉刺,为“酒渣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或哮喘病人。

(3)鼻内病变:鼻流清涕,属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属外感风热;鼻流脓涕气腥臭者,为鼻渊,为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多因肺胃蕴热,灼伤鼻络所致。

6.口、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口与唇与脾、胃联系密切。

(1)色泽: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唇色淡白,多属肾虚或失血。唇色深红,属热盛;若红肿而干,属热极。口唇樱桃红色,多见于煤气中毒。口唇青紫,属血瘀证。口唇青黑,属寒盛、痛极。

(2)形态:口唇干裂,属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口唇糜烂,多为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口角流涎,见于小儿属脾虚湿盛;见于成人为中风口歪不收。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属病危。口腔糜烂,即唇内和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灼痛,称为“口疮”;若满口糜烂则称为“口糜”,多由心脾积热上蒸所致。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因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

(3)动态:“口形六态”即“张主虚,噤主实;撮为邪正交争,正气衰而邪气盛;僻是经筋相引,急为正而缓为邪;振乃阳明之虚,动缘胃气之绝。”

口张:属虚证。若口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属病危。

口噤:属实证。多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见于痉病、惊风、破伤风等。

口撮:即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病人。

口僻:口角向一侧歪斜。为风痰阻络所致,见于中风病人。

口振:口唇振摇,为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见于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为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

7.齿、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主可以诊察肾、胃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

(1)望齿:异常表现有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稀疏松动,齿根外露,为肾虚,或虚火上炎所致。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者为骨绝,属病重。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肾热甚,气液已竭。

牙关紧急,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齿,多为热盛动风,将成痉病。睡中齿,为胃热或虫积所致。

(2)牙龈:异常表现有牙龈淡白,属血虚或失血。牙龈红肿疼痛,为胃火亢盛。牙龈色淡,龈肉萎缩,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齿衄”,为齿缝出血,兼见牙龈红肿疼痛者,为胃火上炎;牙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属脾虚血失统摄,或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

“牙疳”,为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为外感疫疠之邪,余毒未清,积毒上攻所致。

8.咽喉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与咽喉关系密切。咽喉主要可以诊察肺、胃、肾的病变。咽喉的正常状态是: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其异常表现有:

红肿:咽部深红、肿痛明显者,属实热证,由肺胃热毒壅盛所致。咽部色红娇嫩,肿痛不显者,属阴虚证,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成脓:咽部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为脓已成;咽部色浅淡,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者,为未成脓。

溃烂:咽部溃烂分散表浅者,为肺胃之热轻浅或虚火上炎;溃烂成片或洼陷者,为肺胃热毒壅盛;咽部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

伪膜:咽部溃烂处表面覆盖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膜称为伪膜(或假膜)。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者,病情较轻;伪膜坚韧,不能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者,病情较重。

部位:乳蛾,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疼痛,溃烂有黄白色脓点,脓汁拭之易去者,属肺胃热盛、火毒熏蒸所致。

白喉:咽部有灰白色假膜,拭之不去,重擦出血,很快复生者,为外感疫邪所致,多见于儿童,属传染病

喉痈:咽部一侧或咽后壁明显红肿高突,吞咽困难,身发寒热,为风热痰火壅滞而成。

七、望躯体

1.颈项 手足阳明经与任脉行于颈,太阳经与督脉行于项。少阳经行于两侧。

(1)外形:异常表现主要有瘿瘤等。

瘿瘤:颈前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疠: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气管偏移:气管不居中,向一侧偏移。可见于悬饮、气胸和肺部肿瘤。前者气管移向健侧;后者气管移向患侧,为肿瘤牵拉所致。

(2)动态:其异常改变主要有项强等。

项强:项部拘急牵引不舒,兼恶寒发热等症,是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若项部强硬,不能前俯,兼壮热神昏抽搐者,则属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

项软:见于小儿为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发育不良,如佝偻病。若久病重病颈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则为脏腑精气衰竭,属病危。

脉搏动、怒张:在安静状态时出现颈侧人迎脉搏动明显,可见于肝阳上亢和血虚重证。坐位时颈脉明显怒张、平卧时更甚,或兼有搏动,病人面青唇紫、水肿者,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和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病人。

2.胸胁 主要诊察心、肺的病变和宗气的盛衰以及乳房疾患。

(1)外形:正常人胸廓呈偏圆柱形,两侧对称,左右径大于前后径,小儿和老年人则左右径略大于前后径或相等。两侧锁骨上下窝亦对称。常见的胸廓变形有胸廓扁平等。

胸廓扁平:胸廓扁,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又称“扁平胸”。属形瘦阴虚体质,多见于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病人。亦可见于体弱者。

胸廓膨隆:胸廓圆,前后径与左右径约相等,呈现圆桶状,又称“桶状胸”。为久病咳喘,耗伤肺肾,以致肺气不宣而壅滞,日久变形。

鸡胸:胸骨下部明显前突,胸廓前后径长而左右径短,肋骨侧壁凹陷,形似鸡胸,多见于儿童。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充,骨骼发育异常所致。

两侧胸廓不对称:一侧胸廓塌陷,肋间变窄,多见于肺萎、悬饮后遗症和肺部手术等病人。一侧胸廓膨隆,肋间变宽或兼外凸,气管向健侧移位者,多见于悬饮、气胸等病人。

肋如串珠:肋骨与软骨连接处变厚增大,状如串珠。见于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佝偻病患儿。

乳房肿溃:乳痈:妇女哺乳期乳房红肿热痛,乳汁不畅,甚则破溃流脓,身发寒热,为肝气不舒,胃热塞滞,或外感邪毒所致。

(2)呼吸:妇女以胸式呼吸为主,男子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常见的呼吸异常有:

胸式呼吸增强,腹式呼吸减弱:多为腹部有病,如臌胀、积聚、妊娠妇女。

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多为胸部有病,如肺痨、悬饮、胸部外伤。

两侧胸部呼吸不对称:胸部一侧呼吸运动较另侧明显减弱,为呼吸运动减弱侧胸部有病,如悬饮、肺肿瘤。

吸气时间延长:吸气困难所致。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凹陷。如急喉风、白喉重证。

吸气时间延长:吸气困难所致。常伴张口目突、端坐呼吸。如哮病、肺胀。

呼吸急促,胸廓起伏显著:实热证。为邪热、痰浊犯肺,肺失清肃,肺气不宣所致。

呼吸微弱,胸廓起伏不显:虚寒证。为肺气亏虚,气虚体弱所致。

呼吸节律不整:呼吸由浅渐深,再由深渐浅,以至暂停,往返重复,或呼吸与暂停相交替。皆为肺气虚衰之象,属病重。

3.腹部 腹部膨隆:单腹膨胀,四肢消瘦者,属臌胀,为肝气郁滞,湿阻血瘀所致。若腹部胀大,周身俱肿者,属水肿病,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泛溢肌肤所致。腹局部膨隆,多见积聚病人。

腹部凹陷:若伴形体消瘦,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见于长期卧床不起、肉削着骨的病人,为精气耗竭,属病危。

腹壁青筋暴露:腹大坚满,青筋怒张,属肝郁血瘀。见于臌胀病的重证。

脐部异常:新生儿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硬,多为脐风危证。婴幼儿脐部红肿糜烂,或流脓水,称为“脐疮”,由脐部不洁,湿热蕴结而致。水肿、臌胀病人脐部突出,为脾肾虚衰,属病重。

腹壁突起:疝气: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

4.腰背部 背为胸中之府,腰为为肾之府。足太阳膀胱经分行于腰背两侧,督脉贯脊行于正中,带脉横行环绕腰腹。其异常改变主要有:

脊柱过度后弯:“驼背”或“龟背”,由肾气亏虚、发育异常,或脊椎疾患所致,亦可见于老年人。

脊柱侧弯:多由小儿坐姿不良所致,或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患儿和一侧胸部有病的病人。(www.xing528.com)

脊疳:病人极度消瘦,脊骨突出似锯,为脏腑精气亏损之象,见于慢性重病患者。

角弓反张:脊背后弯,反折如弓,兼见颈项强直,四肢抽搐。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见于肝风内动、破伤风。

腰部拘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转侧不利。多因寒湿内侵,腰部脉络拘急,或跌仆闪挫、局部气滞血瘀所致。

八、四肢

1.形态异常 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四肢,故五脏均与四肢有关,脾与四肢的关系尤为密切。上肢为手三阴、手三阳经循行处,下肢为足三阴、足三阳经循行处。

肌肉萎缩:多因气血亏虚或经络闭阻,肢体失养。

四肢肿胀:多见于水肿病。

膝部肿大: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见于热痹,为风湿郁久化热。若膝部肿大而股胫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多因寒湿久留、气血亏虚。

下肢崎形:“膝内翻”、“膝外翻”、“足内翻”、“足外翻”,皆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充,发育不良。

青筋暴露:多因寒湿内侵、络脉血瘀所致。

手指变形:指关节呈梭状畸形,活动受限者,多由风湿久蕴,筋脉拘挛所致。指(趾)末节膨大如杵者,称为“杵状指”,多由久病心肺气虚,血瘀湿阻而成。

2.动态异常 肢体萎废:萎病者,肌肉萎缩、筋脉弛缓,多因精津亏虚或湿热浸淫,筋脉失养。“半身不遂”,见于中风病人,多因风痰阻闭经络所致。双下肢萎废不用者,见于截瘫病人,多由腰脊外伤或瘀血阻络所致。

四肢抽搐:多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

手足拘急:多因寒邪凝滞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手足颤动:多由血虚筋脉失养或饮酒过度所致,亦可为动风之兆。

手足蠕动:多为脾胃气虚、筋脉失养,或阴虚动风所致。

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病重失神之象。

九、二阴

前阴为肾所司,宗脉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精窍通于肾,尿窍通于膀胱,阴户通于胞宫,并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胆经脉络于阴器,前阴与肾、膀胱、肝、胆诸脏腑关系密切,肛门通于肠,后阴与脾、胃、肠、肾关系密切。

1.前阴

外阴肿胀(阴肿):不痒不痛者,为水肿病。红肿热痛,为肝经湿热下注。“疝气”,阴囊肿大,因小肠坠入阴囊或辜丸肿胀引起,由肝气郁结、久立劳累或寒湿侵袭所致。

外阴收缩(阴缩):因外感寒邪,侵袭肝经,凝滞气血,肝脉拘急收引所致。

外阴生疮(阴疮):因肝经湿热下注,或梅毒感染所致。若硬结溃后呈菜花样,有腐臭气,为癌肿。

阴囊湿痒(肾囊风):由湿热蕴结而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为阴虚血燥之证。

阴户有物突出(阴挺):由脾虚中气下陷,或产后劳伤,胞宫下坠阴户之外。

睾丸异常:过小或触不到,多属先天发育异常,亦见于痄腮后遗症。

2.后阴

肛门红肿(肛痈):由湿热下注或外感邪毒而发。

肛门裂伤(肛裂):因血热肠燥,大便干结,努力排便时撑伤。

痔疮:生于肛门齿线以内者为内痔,以外者为外痔,内外皆有者为混合痔。由肠中湿热蕴结或血热肠燥,肛门部血脉郁滞所致。

肛瘘(瘘管):肛门部生痈肿或痔疮溃后久不敛口,外流脓水,形成瘘管,局部痒痛,缠绵难愈。

脱肛:为脾虚中气下陷。

十、皮肤

1.色泽变化

皮肤发赤:皮肤发赤,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热如火灼者,为丹毒。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发于上部者为风热化火,发于下部者为湿热化火,亦因外伤染毒引起者。

皮肤发黄(黄疸):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为阳黄,为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为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所致。

皮肤发黑:劳损伤肾所致。周身皮肤发黑亦见于肾阳虚衰。

皮肤白斑(白驳风):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所致。

2.病证

(1)斑疹:见表4-4。

表4-4 斑疹的临床表现

(2)白: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兼有身热不扬等湿热证表现,多由湿郁,汗出不彻所致。因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属湿温病。它的出现,则郁湿有外泄之机。色白,点细,形如粟,明亮滋润象水晶的,称晶,是顺证;若色干枯则称为枯,是津液枯竭,为逆证。湿蕴热伏,一时难以透泄,白可反复多次出现。

(3)疮疡:见表4-5。

表4-5 疮疡病机及特点

十一、排出物

1.痰 见表4-6。

表4-6 痰的分类及病机

2.涎 见表4-7。

表4-7 涎的表现及病机

十二、呕吐物

见表4-8。

表4-8 呕吐物的性质及病机

十三、大便

大便清稀水样:属寒湿泄泻。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所致。

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属湿热泄泻。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溏:属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或火不温土,清浊不分所致。

大便如黏胨,挟有脓血:属痢疾。为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失职所致。其中血多脓少者,偏于热,病在血分;脓多血少者偏于湿,病在气分。

大便色灰白,溏结不调:多见黄疸。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不能下注于肠以助消化。

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出困难:属肠道津亏。

大便带血,或便血相混,或排出全为血液(便血):见表4-9。

表4-9 大便带血性质及病机

十四、小便

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与肾、膀肌、肺、脾、三焦有关。

小便清长:属虚寒证。

小便短黄:属实热证。因热盛伤津所致,亦可见于汗、吐、下、利伤津的病人。

尿中带血(尿血、血淋):因热伤血络,或脾肾不固,或湿热蕴结膀胱所致。

尿有砂石(石淋):因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所致。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膏淋):因脾肾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下流所致。

十五、小儿指纹

1.望指纹的方法 小儿示指分为三关: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诊察时让家属抱小儿向光,医生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握住小儿示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在小儿示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用力要适中,指纹即可显见。

2.临床意义 小儿正常指纹的表现是: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既不明显浮露,也不超出风关。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

(1)浮沉

指纹浮显: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浮显。

指纹沉隐:为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2)颜色

指纹鲜红:属外感表证。

指纹紫红:属里热证。

指纹青色:主疼痛、惊风。

指纹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

(3)长短

指纹显于风关:邪气入络,邪浅病轻,见于外感初起。

指纹达于气关,其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指纹达于命关,其色更深: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指纹透关射甲(即直达指端),其色紫黑:病属凶险,预后不良。

(4)形状

指纹增粗,多属实证、热证。

指纹变细:多属虚证、寒证。

单支、斜形:多属病轻。

弯曲、环形、多枝:为病重,多属实证。

要点概括: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十六、舌

1.舌诊的原理

(1)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形成的联系:舌上面称舌背,下面称舌底。以人字沟为分界,舌背分为舌体与舌根。舌体前端称舌尖,中部称舌中,后部、人字形界沟之前称舌根,舌两边称舌边。舌体正中有一条纵行沟纹,称舌正中沟。

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覃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四种,其中丝状乳头与覃状乳头对舌象形成有着密切联系,轮廓乳头、叶状乳头与味觉有关。

脱落细胞、食物残渣、细菌、黏液等填充丝状乳头间隙,形成白色苔状物,称为舌苔。

(2)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色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语言是否清晰,反映“心藏神”的功能。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病变,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3)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

2.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伸舌时自然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过分用力,舌体紧张、蜷曲或伸舌时间过长,都会影响准确度。

(2)诊舌的方法:一般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体再看舌苔。重复望舌可令病人休息3~5min后再看。清·梁玉瑜《舌鉴辨证》里提出用刮舌验苔的方法进行舌诊。若刮之不脱或刮而留污质,多为里有实邪,刮之易去,舌体明净光滑则多属虚证。

(3)诊舌的注意事项:①光线影响,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②饮食或药物影响: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以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③口腔对舌象的影响:牙齿残缺、张口呼吸等影响。

3.舌诊的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方面。望舌体包括舌的颜色、形质和动态,以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望舌苔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

4.正常舌象

(1)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2)舌象的生理变异:①年龄,儿童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老年人舌色较暗红或带紫暗色。②体质、禀赋,因禀赋、体质不同,可以出现一些异常舌象。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③性别,女性月经期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有明显的红刺。月经过后可以恢复正常。④气候,天人相应,自然环境的变动,可引起舌象的相应变化。

5.望舌体

(1)舌神: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谓有神,为善候。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谓无神,乃是恶候。

(2)舌色:见表4-10。

表4-10 舌色的表现及主证

(3)舌形:见表4-11。

表4-11 舌形的表现及辨证

(续 表)

(4)舌态:见表4-12。

表4-12 舌态的表现及辨证

(续 表)

6.望舌苔

(1)苔色:见表4-13。

表4-13 苔色及主证

(续 表)

(2)苔质:见表4-14。

表4-14 苔质的分类及表现

(续 表)

7.舌象分析要点

(1)察舌的神气和胃气: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者为有神气;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为无神气,其中尤以舌色是否“红活”作为辨别要点。

舌苔中厚边薄,紧贴于舌面,苔底牢着;或苔虽松厚,刮之舌面仍有苔迹,或厚苔脱落,舌面仍有黏膜颗粒,有苔能逐生之象者,均属有根苔。有根苔是有胃气的征象。舌苔似有似无,甚则光剥如镜面,或苔厚松腐,四周如截,刮之即去,舌面光滑,苔垢不易复生者,为无根苔。无根苔提示胃气衰败,是无胃气的征象。

(2)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舌苔或舌体单方面异常:病情单纯。

舌苔和舌体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

舌苔和舌体变化不一致: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3)舌象的动态分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

8.舌诊临床意义 ①判断邪正盛衰;②区别病邪性质;③分析病位与病势;④估计病情预后。

9.危重舌象诊法

(1)猪腰舌:舌如去膜的猪腰,多见于热病伤阴,胃气将绝,主病危。

(2)镜面舌:舌深绛而光亮如镜,主胃气、胃阴枯涸;舌色白如镜,毫无血色,也称白舌,主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难治。

(3)沙皮舌:舌糙刺如沙皮,或干燥枯裂,主津液枯竭,病危。

(4)干荔舌:舌敛束而无津,形如干荔肉,主津枯热炽,病危。

(5)火柿舌:舌如火柿色,或紫色而干晦如猪肝色,主内脏败坏,病危。

(6)赭黑舌:舌质色赭带黑,主肾阴将绝,病危。

(7)瘦薄无苔舌: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属胃气将绝,难治。

(8)囊缩卷舌:舌体卷缩,且阴囊缩入,属厥阴气绝,难治。

(9)语謇强直舌:舌本强直,转动不灵,且语言謇涩,难治。

(10)蓝舌而苔黑或白: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点、糜点,主病危难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