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象学说及脾胃、中焦和下焦的功能与作用

藏象学说及脾胃、中焦和下焦的功能与作用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藏象学说。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和肝、胆。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

藏象学说及脾胃、中焦和下焦的功能与作用

一、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的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藏象二字中的“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藏象学说。

二、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

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包括水谷精微及糟粕)的内脏;即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合称六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藏而不泻”。

三、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肾 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是先天之本。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与膀胱相表里。

2.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属阴中之至阴;五行属土;与胃相表里。

3.肺 为华盖。肺为“娇脏”,“清虚之脏”。肺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属阳中之阴;五行属金;与大肠相表里。4.肝 肝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为阴中之阳;五行属木;与胆相表里。

5.心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君主之官”。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为阳中之阳;五行属火,与小肠相表里。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

(1)贮存胆汁:《灵枢·本输》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参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土得木而达。”

(2)排泄胆汁: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肝疏泄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亦健旺。

(3)主决断: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

2.胃

(1)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生死存亡。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腐熟后,必须下行小肠。才能将饮食物作进一步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彻底吸收,化为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所以,胃的通降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活动在内。胃的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

3.小肠

(1)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主化物,即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分化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

(2)泌别清浊:指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若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少。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这一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4.大肠 主传化槽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再吸收其中残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未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也与肺气的下降有关。此外,大肠的传导作用亦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有“肾主二便”之说。

5.膀胱 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膀胱,尿液在膀胱内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即排出体外。

6.三焦

(1)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主要功能

通行元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

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称作“三焦气化”。

三焦的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因为,水液的运行,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而气又是依附于血和津液的。因此,气的升降出入道路,必然是津液的通路,津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也必然是气的通道。

(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也有人将上肢归属于上焦。其主要功能特点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即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气血的作用。《温病条辨》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www.xing528.com)

中焦:一般认为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其所属脏腑,从解剖部位来说,应包括脾、胃和肝、胆。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实际上包括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故说中焦能泌糟粕,蒸津液,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中焦如沤”,是胃中水谷汇聚,水谷在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由于口服的药物直接入胃。需不升不降,才能在中焦发挥作用,所以《温病条辨》提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用药原则。

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如读”,把下焦看作下水道。服药物总是先进入胃,必须质地沉重,才能向下而入下焦,所以《温病条辨》提出“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用药法则。

五、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本草纲目》:“脑为元神之府。”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都归于脑。

2.女子胞 又称“胞宫”,即子宫,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器官。女子胞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在不受孕时,形态象一个倒置的梨。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天癸、冲任二脉和心、肝、脾等脏有密切关系。

(1)“天癸”对女子胞的作用:肾精和天癸是维持正常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基本条件。生殖器官的发育,全赖于“天癸”。“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具有促进性器官发育而至成熟以及维持生殖功能的生理效应。因此,在“天癸”的促发下,女子生殖器官才能发育成熟,月经来潮,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进入老年,由于肾中精气的衰少,而“天癸”也随之衰少,甚至衰竭,则进入绝经期,“形坏而无子”。

(2)冲、任二脉对女子胞的作用:冲脉与肾经并行,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主胞胎,在小腹部与足三阴经相会,能调节全身的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冲、任二脉的盛衰,受着“天癸”的调节。如果冲、任二脉失调,就会出现月经不调、崩漏、经闭以及不孕等病证。

(3)心、肝、脾对女子胞的作用: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心、肝、脾对全身血液的化生和运行有调节作用。月经的来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儿,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调节。因此,月经的来潮与心、肝、脾三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六、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关系

(1)心与肺: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的作用,因此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符合“气为血帅”的一般规律。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联结心和肺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宗气具有贯心脉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2)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理变化。

(3)心与肝:心行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化生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

(4)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若,以下降为和。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水火既济”。反之,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火水未济”。此外,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在心或肾的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

(5)肺与脾: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则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的。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实际上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因此,二者之间在津液的输布代谢中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可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称之为“上病及中”,亦是“培土生金”治法的理论依据。

(6)肺与肝:主要表现于气机的升降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协调,调畅全身气机。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称之为“肝火犯肺”。

(7)肺与肾: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推动作用。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主要是呼吸的深度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方能经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此外,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

(8)肝与脾: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从而引起“木不疏土”,亦称为“肝脾不和”。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运行和防止出血等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脾运健旺,生血有源,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此外,如脾胃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9)肝与肾:有“肝肾同源”之说。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另外,肝主疏泄与肾主封藏之间亦存在着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泄精的生理功能。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调平衡,故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

(10)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2.脏与腑之间关系

(1)心与小肠: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了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火热,可向下移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2)肺与大肠: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

(3)脾与胃: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土,脾属湿土,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运化过程。

(4)肝与胆: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从情志意识过程来看,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两者是密切联系的。

(5)肾与膀胱: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3.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之化源;其浊者为糟粕(食物之残渣),下达于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变化,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肝胆的疏泄以助饮食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津液和元气运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着元气和津液的正常运行。后世医家有“六腑以通为用”和“腑以通为补”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