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及运用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及运用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关系及运用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沦、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黄帝内经》可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间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难经》“难”,是质难的意思,即问答之意,全书共有8l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该书用问答方式,阐述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方面,其内容较《黄帝内经》更详细。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该书在宋代林亿等整理时,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书中分若干条目,每条先介绍临床表现,然后根据病理分析认定为某种证,最后根据证提出治法与处方用药。前书以外感病为主,后书以内伤杂病为主,二书为中医辨证沦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

2.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 《神农本草经》据考证该书成书于汉代,书内收载中药365种,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各种病证的原因、病理和临床证候进行描述。

唐代孙思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两本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

明代楼英著《医学纲目》。

王肯堂著《证治准绳》。(www.xing528.com)

清代国家组织编写《医宗金鉴》、《四库全书·子部》。

清代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3.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提出了百病多因于“火”的理论。他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病多用寒凉方药。被称为“主火派”,或“寒凉派”。

李杲(东垣)——继承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或情志所伤,皆损伤脾胃,从而导致百病丛生。故养生首先要着重保护脾胃,而治病亦应以补脾胃之气为先。后世称之为“脾胃学派”。

张从正(子和)——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多因邪气侵入人体所致,故治病应当首先以驱邪为要务。治病多用汗、吐、下三法。称之为“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集河间、东垣与子和之学,善治杂病。提出“郁症”,认为气血流物,则百病不生,一有郁滞则诸病生焉,故治当解郁。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因而治当化痰。在《相火论》中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善用养阴方药。称之为“养阴学派”。

(2)温病学派:温病学说的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论》。较为突出的有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提出:“瘟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瘟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温病病机传变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方法,使温病学说日趋发展,逐渐成为自成体系的一门学说。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①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②辨证论治:“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由于病是指疾病的全过程,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

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就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这称为“异病同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