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产后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者,称为“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本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妇人手太阴少阴之脉,下为月水,上为乳汁……即产则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者,故无乳汁也。”初步提出了缺乳的病因。《格致余论》有:“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气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乳汁不得出”的论述,在了解缺乳的病因病机方面有了发展。西医学之产后泌乳过少等病可参照本病论治。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乳汁为血所化生,来源于中焦脾胃。乳汁的分泌是否畅通,还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乳汁缺乏,多因气血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络不畅所致。
1.气血虚弱 素体气血亏虚,或脾胃素弱,复因分娩失血耗气,致气血亏虚,乳汁无源可化,故无乳可下。
2.肝郁气滞 产后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脉不通,致乳汁不行而无乳。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产时、产后出血过多;产后情志不畅;或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内陷。
②症状: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
③检查:检查乳房大小,有无红肿、结块、压痛,有无乳头凹陷。
(2)鉴别诊断:乳痈。乳痈初起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恶寒发热,一般单侧发病。2.辨证思维 辨证主要根据乳汁、乳房、情绪、舌脉来辨其虚实。乳汁清稀,乳房柔软,不胀不痛,精神萎靡者,多为气血不足;若乳汁较稠,乳房胀硬疼痛,精神抑郁,胸闷嗳气者为肝郁气滞。
(三)治则思维
治疗气血虚弱者应补气养血,肝郁气滞者应疏肝解郁,二者均应佐以通乳。缺乳有虚有实,产后虽然多虚,亦不宜峻补,应以调理气血、通脉下乳为治疗原则。在治疗中还应注意产妇恶露情况。产后恶露过多可影响乳汁的化生,应同时治疗。脾虚痰湿壅滞亦可造成缺乳,虽形体肥胖,乳房丰满,脂肪组织多但乳腺组织少,痰湿壅滞乳络,行乳无力,宜健脾化痰通乳。
(四)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
【证候】 产后乳汁不充甚或全无,不够喂养婴儿,乳房柔软无胀感,乳汁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 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故乳汁少或全无,乳房无胀痛;气虚血少,不荣于外,则面色不华;中气不足,无力运化,则神疲乏力,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皆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 补气养血通乳。
【主方】 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处方举例】 人参12g,黄芪12g,当归9g,麦冬9g,木通8g,桔梗9g,七孔猪蹄15g。
2.肝郁气滞
【证候】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或产后乳汁正常或偏少,伤于情志后,乳汁骤减或点滴全无,乳汁稠,乳房胀硬而痛,或有微热,精神抑郁,胸胁胀痛,食欲减退。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
【辨证】 产后伤于情志,肝气不舒,气机壅滞,乳络受阻,故乳汁少或点滴全无;气滞则乳积,故乳房胀硬而痛;久郁化热,故或有微热;肝脉布胸胁,气滞不通,则胸胁胀痛,精神抑郁;肝郁犯胃则食欲减退。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为肝郁气滞之征。
【治法】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主方】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举例】 当归12g,白芍9g,川芎6g,生地黄9g,柴胡9g,青皮9g,天花粉8g,漏芦7g,通草8g,桔梗8g,白芷8g,穿山甲3g,王不留行9g,甘草8g。
(五)病程观察
1.在气血虚弱证型中,若食少便溏者,加茯苓、山药健脾渗湿;头晕、心悸,加阿胶、首乌养血。
2.在肝郁气滞证型中,若乳房胀甚者,加橘络、丝瓜络、香附以增强行气通络下乳之力;身有微热者,酌加黄芩、蒲公英以清热。若乳房胀硬热痛,触之有块者,为郁而成瘀,乳积化热,宜加丝瓜络、夏枯草、赤芍清热活血散结,同时配合局部按摩及热敷,以助散结通乳。若乳房结块,势欲成脓者,可按“乳痈”处理。
(六)预后转归
本病经及时治疗,调理脾胃气血,则乳汁可下;但先天乳腺发育不良者,效果较差;若为乳汁壅滞,乳汁排出不畅,治疗不及时,可转化为乳痈。(www.xing528.com)
(七)预防与调护
精神紧张、劳逸失常或哺乳方法不当等,均可影响乳汁分泌。乳腺发育不良,乳头内陷导致缺乳者,非药物所能及。产后调理对于泌乳也很重要,饮食要富于营养,容易消化,不偏食。注意乳房护理,哺乳前可用温水擦拭乳头、乳房。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以刺激泌乳。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乳汁自下,乳汁量正常,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 乳汁自下,量稍少,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3.未愈 仍无乳汁,症状无改善。
二、名家医案
1.代兴斌医案——脾胃运化不及,乳汁乏源
严某,女,28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6年12月8日。
【主诉】 初产13天,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现病史】 患者产后13天,乳汁分泌甚少,婴儿难以吸吮(现予人工喂养),曾行通乳饮效果不佳,诊见:精神倦怠,时头晕、体位变动则加重,口干欲饮,不欲食,脘腹胀闷,夜间难以入寐,大便或溏或结,小便频。
【查体】 舌淡红、苔稍腻,脉细稍弱。
【诊断】 产后缺乳。
【辨证】 脾胃运化不及,乳汁乏源。
【治法】 健脾通乳,益气养血。
【方药】 黄芪30g,党参、酸枣仁、王不留行各15g,白术、远志、天花粉、茯苓各12g,陈皮、木香(后下)、穿山甲(先煎)各9g,通草5g。每天1剂,水煎2次,分3次服。复诊:服5剂,患者精神转佳,纳食、睡眠一般,食稍多或油腻则脘腹胀满,二便调,乳汁分泌量稍增多、乳汁稠,但仍不能满足婴儿需求量;嘱继续守方服用,并加强饮食调补,但勿过服滋腻之品。1周后患者诉乳汁分泌量较前明显增多,乳汁浓度适中,可满足婴儿需求量,基本不需人工喂养。
【按语】 产后多虚是产妇的重要生理病理特点。产后民间多予大补气血或肥甘厚腻之品,若素体脾虚过食膏粱厚味,反添壅塞之虞。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乃乳汁化生之源,若产后过分进补,脾胃运化不及,乃致使乳汁乏源,治当以补为通。故本例以归脾汤酌加通乳之品,以求健脾通乳、益气养血,以充源增乳,先后服药10余剂,乳汁流畅,收效甚佳。
[选自代兴斌.归脾汤治疗乳腺疾病验案4则.新中医,2008,40(4):92]
2.瓮恒医案——气血虚弱
张某,女,26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4年7月5日。
【主诉】 剖宫产7天,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现病史】 患者剖宫产7天,产时出血过多,因经济原因没有及时输血。自诉产后乳汁过少、且清稀,有时甚至点滴皆无。诊见:面色无华,心悸怔忡,体倦乏力,食少便溏,头晕眼花。曾吃鱼汤、猪蹄汤等偏方、验方,但效果不明显。
【查体】 乳房柔软不充盈、触之不胀不痛。舌淡、少苔,脉沉细而弱。
【诊断】 产后缺乳。
【辨证】 气血虚弱。
【治法】 益气养血,通络生乳。
【方药】 黄芪30g,当归、香附、炒王不留行各12g,炮穿山甲、漏芦各15g,人参、桔梗、路路通、炙甘草各10g,白通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猪蹄2只。每天1剂,先用猪蹄煎汤,取汤煎上述诸药,温热频服。治疗7天,患者面色转红润,身体较有力,乳汁逐渐增多,乳房渐渐充盈,食欲好转。
二诊:原方加鹿角(先煎)、白术、天花粉各12g,茯苓15g。再服7剂,乳汁增多,乳房充盈,食欲正常,大便正常,舌苔正常,脉已有力。
三诊:连服上方7剂,诸症获愈。
【按语】 产后无乳或乳汁过少属中医学缺乳或乳汁不行症。乳汁为气血所化生,《妇人大全良方》云:“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若元气虚弱,即乳汁短少……若怒气乳出,此肝经风热,若累产无乳,此内亡津液,益乳汁资于冲任,若妇人疾在冲任,乳少而色黄者,生子则怯弱而多疾。”此外,乳房主要由胃经所循行,乳头属肝经,故乳汁分泌与脾胃的受纳,水谷精微的敷布有关,更有赖于肝的正常条达疏泄功能。临床以补气血、疏肝气、调情志、行气活血通络,以达到通乳增乳的目的。
[选自瓮恒.补气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48例.新中医,2008,40(10):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