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痛 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若经前或经期仅有小腹或腰部轻微的胀痛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者,则属经期常见生理现象,不作病论。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也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年轻未产女性,据报道75%的原发性痛经发生在初潮后的一年内,13%发生在第二年内,5%在第三年内。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宫颈狭窄、宫内异物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常见的分型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损。
1.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2.寒凝血瘀 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3.湿热瘀阻 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使痛经。
4.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经行血泄,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
5.肾气亏损 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伤及肾气,肾虚则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血泄,胞脉愈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痛经。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经行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或有不孕、盆腔炎、宫腔手术史。
②症状:腹痛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1~2天,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下坠感,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现象。疼痛程度虽有轻有重,但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偶有经行腹痛延续至经净或于经净后1~2天始发病。
③检查
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者属功能性痛经,部分患者可见子宫体极度屈曲或宫颈口狭窄;如盆腔内有粘连、包块、结节、附件区增厚或子宫体均匀增大者,可能是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病所致。
辅助检查:B超、腹腔镜、宫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有助于明确痛经的原因。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发生在经期或于经期加重的内、外、妇诸科有腹痛症状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重点应与阴道流血伴有小腹疼痛的异位妊娠、胎动不安相鉴别。可作尿或血妊娠试验、妇科检查和B超作鉴别。
2.辨证思维 痛经辨证首先当识别痛证的属性。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以及痛的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及兼症、舌脉,并根据素体情况,参考发病相关因素等辨其寒热虚实。一般痛在经前、经期之初、中期者多属实;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期者多属虚。疼痛剧烈、拒按、掣痛、绞痛、灼痛、刺痛多属实;隐隐作痛、坠痛、喜揉喜按多属虚。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则减轻或刺痛、持续作痛者多为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者多为气滞。绞痛、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灼痛、得热痛增多为热。痛在两侧少腹病多在肝,痛在腰际病多在肾。
病因病机示意图
(三)治则思维
痛经的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胞宫气血为主。又须根据不同的证候,或行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治法分两步:月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同时应因时制宜,选择最佳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实证者应着重在经前5~10天治疗,用药以疏通气血为主,重在消除气机之郁滞和血脉之瘀阻,使气血流畅,通则不痛;虚证者则着重在行经末期和经后3~7天治疗,以养血益精为主,补精血之不足,使胞宫得以濡养,荣则不痛。一般以3个周期为一疗程。务必注意巩固疗效。
(四)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型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
【辨证】 肝郁气滞,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前经时,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胀痛拒按;肝气郁滞,故胸胁、乳房胀痛;冲任气滞血瘀,故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胞宫气血运行稍畅,故腹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也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方】 膈下逐瘀汤。
【处方举例】 当归9g,川芎6g,赤芍9g,桃仁6g,红花6g,枳壳9g,延胡索9g,五灵脂6g,牡丹皮9g,乌药9g,香附9g,甘草6g。
2.寒凝血瘀型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
【辨证】 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寒客冲任,血为寒凝,故经血量少,色暗有块;得热则寒凝暂通,故腹痛减轻;寒伤阳气,阳气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为寒凝血瘀之征。
【治法】 温经散寒,祛瘀止痛。
【主方】 温经汤。
【处方举例】 吴茱萸6g,当归12g,芍药9g,川芎6g,人参12g,生姜9g,麦冬9g,半夏g,牡丹皮9g,阿胶9g,甘草9g,桂枝g。
3.湿热瘀阻型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或伴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辨证】 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湿热瘀结胞脉,胞脉系于肾,故腰骶坠痛,或平时小腹痛,至经前疼痛加剧;湿热伤于冲任,迫血妄行,故经量多,或经期长;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或有血块;湿热下注,伤于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黄稠臭秽;湿热熏蒸,故低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湿热蕴结之征。
【治法】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主方】 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
【处方举例】 牡丹皮9g,黄连6g,生地黄9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红花6g,桃仁6g,莪术4g,香附9g,延胡索9g,红藤12g,败酱草12g,薏苡仁12g。
4.气血虚弱型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 气血本虚,经血外泄,气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气血虚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乏力;血虚不养心神,故心悸,失眠多梦;气血虚不荣头面,故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也为气血虚弱之征。
【治法】 补气养血,和中止痛。
【处方举例】 黄芪12g,白芍9g,桂枝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9g,饴糖9g,当归9g,党参12g。
5.肾气亏损型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
【辨证】 肾气本虚,精血不足,经期或经后,精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小便隐隐作痛,喜按;肾虚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肾精不足,不能上养清窍,故头晕耳鸣;肾亏则腰腿失养,故腰酸腿软;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气亏损之征。
【治法】 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主方】 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处方举例】 当归9g,白芍9g,山茱萸12g,巴戟天9g,甘草6g,山药12g,阿胶9g。
(五)病程观察
1.在气滞血瘀证型中,若痛经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莪术;若兼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酌加姜黄、川楝子;兼寒者小腹冷痛,酌加艾叶、小茴香;夹热者,口渴,舌红,脉数,宜酌加栀子、连翘、黄柏。
2.在寒凝血瘀证型中,若痛经发作者,酌加延胡索、小茴香;小腹冷凉,四肢不温者,酌加熟附子、巴戟天。若经行期间,小腹绵绵而痛,喜暖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腰骶冷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细涩,为虚寒所致痛经。治宜温经养血止痛,方用大营煎加小茴香、补骨脂。
3.在气血虚弱证型中,若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酌加槐花、地榆、马齿苋;带下量多者,酌加黄柏、樗根白皮。
4.在肾气亏损证型中,若经量少者,酌加鹿角胶、熟地黄、枸杞子;腰骶酸痛剧者,酌加桑寄生、杜仲、狗脊。
(六)预后转归
原发性痛经经及时、积极、准确辨证治疗,常能痊愈。继发性痛经,病情复杂,病程缠绵,难获速效,但经辨证施治,并坚持治疗,也可取得较好减轻疼痛的作用,或有治愈之机。
(七)预防与调护
经期或经前恣饮冷食或感受风寒、淋雨涉水都可能引起痛经,故经前或经期应避免冷饮,衣服要保暖,避免淋雨或游泳,可以预防痛经和防止痛经病情严重发展。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月经来潮,痛经消失,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 痛经明显减轻,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各项检查基本正常。(www.xing528.com)
3.未愈 痛经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影响月经周期的,如子宫腺肌病,必要时手术治疗。
二、名家医案
1.哈荔田医案——脾胃虚寒,兼有血瘀
车某,女,22岁,未婚。
【初诊日期】 1977年6月3日。
【主诉】 痛经7年余。
【现病史】 16岁月经初潮时,即每发作痛经,迄今已7年,每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但病未根除。月经周期尚准,惟量少色淡,有小血块,经中小腹痛胀,按之益甚,伴泛恶纳呆,大便不实。经后白带清稀,腰酸乏力。
【查体】 苔白滑,脉沉细。
【诊断】 痛经。
【辨证】 脾胃虚寒,兼有血瘀。
【治法】 温中健脾,兼调气血。
【方药】 炒白术9g,淮山药、茯苓各12g,姜厚朴6g,炮姜炭9g,广木香、粉甘草各4.5g.川荜茇9g,川楝子、杭白芍、刘寄奴各12g,延胡索4.5g,制附片3g。3剂,水煎服。
二诊(6月8日):昨日经至,量少色淡,小腹痛楚较上月为轻,但不喜按揉,脉沉涩,舌质淡,据“通则不痛”意,予活血化瘀之剂。
处方:秦当归12g,香附米、赤芍药、醋柴胡各9g,五灵脂、刘寄奴各12g,净苏木、川荜茇各9g,川芎片6g。3剂,水煎服。
三诊(8月14日):腹痛已瘥,现已经净,脉亦缓和,舌薄白。嘱每日上午服温经丸一丸,下午服二陈丸半丸,至经潮前3天,改服下方:。香附米9g,延胡索4.5g,川楝子、五灵脂、赤芍药、全当归各9g,广木香4.5g,刘寄奴12g,川荜茇、川芎片、台乌药、炒白术各9g。连服4剂。
吕某,女,24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85年4月4日。
【主诉】 痛经9年。
【现病史】 患者15岁月经初潮时即发痛经,迄今已9年,多方诊治无效,每次月经来潮时靠服止痛药缓解症状。月经周期尚规则,唯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期小腹胀痛,得热则减,痛甚则恶心欲吐,手足逆冷。经后白带偏多,腰酸乏力,现月经将尽,腰腹疼痛。
【查体】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略滑。
【诊断】 痛经。
【辨证】 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治法】 调理气血。
【方药】 醋柴胡9g,当归10g,川芎8g,赤芍、白芍各10g,乌药10g,香附10g,延胡索10g,刘寄奴10g,炒枳壳10g粉甘草6g。3剂,水煎服。
二诊(4月8日):昨日经至,量少色暗,小腹痛较上日为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滑,治宜活血化瘀止痛。处方:当归12g,香附10g,醋柴胡9g,赤芍、白芍各10g,延胡索10g,刘寄奴15g,益母草12g,炒枳壳10g,白芷10g,藁本12g,甘草6g。4剂,水煎服。
三诊(4月12日):腹痛已解,月经已净,唯感腰酸乏力,烦躁易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嘱其服归芍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每日各1丸。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改服二诊方4剂。
如此治疗3个月,痛经症状消失,经期及经量、色、质均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医宗金鉴》“凡经来腹痛,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多疼痛”。本例患者经期小腹痛胀,按之尤甚,则属血瘀气滞,不通而痛。“血实者宜决之”,故治以活血化瘀,调畅气机,选用益母草、当归、刘寄奴活血化瘀,柴胡、香附、枳壳理气通滞,对于白芷、藁本,哈老认为其活血止痛作用较好,尤可应用于妇科疾患。正如《本草纲目》所述“白芷……破宿血,补新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藁本主治妇人症瘕,阴中寒肿痛……”诸药合用以达到化瘀通滞调经止痛的目的。痛止后运用归芍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益肾和营,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缓以善后,遂使数年痼疾得以痊愈。
[选自孙文墅.哈荔田教授验案三则.陕西中医函授,1991,5:1]
2.朱南松医案——冲任不足,瘀阻气滞
李某,24岁,未婚。
【初诊日期】 1983年3月18日。
【主诉】 痛经3年。
【现病史】 月经初潮12岁,经期7天,周期30天,量中,有痛经。近3年经量偏多,腹痛较甚,伴有膜样块物排出。末次月经3月5日,经后神疲畏寒,腰脊酸楚。
【查体】 舌淡,苔薄腻,脉沉细。
【诊断】 痛经。
【辨证】 冲任不足,瘀阻气滞。
【治法】 活血理气,养血调冲。
【方药】 当归12g,赤芍、白芍(各)9g,川芎4.5g,焦山楂9g,鸡内金9g,青皮、陈皮(各)4.5g,广木香、紫石英(各)15g,失笑散(包煎)12g,血竭粉(吞)12g。7剂。
二诊(3月25日):症如上述,舌淡偏暗,苔腻少津,脉细迟。再宗原法进治。
初诊方去鸡内金、广木香、陈皮、紫石英,加入三棱9g,莪术9g,参三七粉(包吞)2g。7剂。
三诊(4月1日):月经周期将近,脉舌同上,防经来腹剧痛、量多,再宗前法化瘀散膜,止血止痛。
当归9g,赤芍、白芍(各)9g,焦山楂9g,炮姜炭4.5g,熟大黄炭4.5g,仙鹤草15g,益母草12g,失笑散(包)12g,血竭粉(吞)2g,三七粉(吞)2g。7剂。
四诊(4月8日)。周期已至未转,尚无腹痛预感,舌脉同上,再宗法增进。
上方去当归、赤白芍,加入青皮6g,净乳香、没药(各)3g。7剂。
五诊(4月29日):月经4月16日,落后11天,经量较原减少,排出物呈碎块,6天净。舌暗,苔薄腻,脉弦细。病程历时已久,肝肾阴虚,经后宜扶脾养肝益肾。
白术、白芍(各)9g,生地黄、熟地黄(各)9g,当归9g,川芎4.5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续断12g,狗脊12g,桑寄生12g,太子参12g。7剂。
按上法调治3个月痛经痊愈,膜块消失,月经正常。
【按语】 膜性痛经的病因病机不外气滞瘀阻,以每转腹痛,有大小不等瘀块及膜状块物随经血排出,块下则痛减或消失为主症。本例未及二七经转,肾气未充。冲任不足,经血偏多3年,阴血耗损,经后气血两虚之象较明显,为虚实夹杂证。在治疗上经前应活血化瘀散膜为主,经期祛瘀止血、通涩并用,旨在化瘀散膜止痛,而不使阴血过于耗损,经后则以益气养血,调补肝肾为法。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益母草活血化瘀,配仙鹤草养血止血,血竭粉化瘀行血止痛,配参三七粉化瘀血,均为通涩并用对药;失笑散、炮姜炭、熟大黄炭亦为化瘀止血要药,青皮、山楂肉、鸡内金则疏肝和胃消积。
[选自朱南松.朱南松妇科临床秘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3.朱南松医案——冲任不足,寒凝气滞
郭某,14岁,未婚。
【初诊日期】 1983年2月2日。
【主诉】 痛经1年。
【现病史】 12岁月经初潮,周期尚准,量中无痛。13岁经剧烈运动,饮冷乃经量减少,此后每转腹痛。末次月经1月1日,近日腹胀隐痛。
【查体】 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诊断】 痛经。
【辨证】 冲任不足,寒凝气滞。
【治法】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 当归12g,赤芍12g,川芎4.5g,桃仁、红花(各)9g,枳壳6g,陈艾叶6g,制香附9g,玄参6g,小茴香3g。4剂。
二诊(2月9日):经水2月2日转,腹痛减轻,量中色暗红,夹有小血块,已将净止,现感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细。肾气不足,寒凝气滞,经后宜益肾养血调经。
党参12g,黄芪12g,肉苁蓉12g,当归12g,枸杞子12g,桑寄生12g,菟丝子12g,川芎4.5g,生地黄、熟地黄(各)9g,白术、白芍(各)9g,甘草4.5g。7剂。
三诊(7月13日):随访近5个月痛经已痊愈。
【按语】 患者肾气初盛未充,冲任不足,寒邪凝滞,气机不畅。初诊经期将近,气滞症状明显,宗先贤“寒则温之”“通则不痛”之旨,予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法调治,以艾附暖宫丸加减投治。方中四物汤以养血止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小茴香、艾叶温宫暖胞;香附、枳壳、玄参理气止痛。二诊经水已转未净,腹痛轻减,因青春期少女经后还应固本为法,故予益肾养血,调理冲任。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四物汤养血,桑寄生、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益肾调冲。三诊时诉痛经已平5个月,随访经事亦正常。
[选自朱南松.朱南松妇科临床秘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