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流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其特点是阴道流血发生在经间期,即氤氲之时,且量甚少,一般1~2天即自止。在明代以前,已认识此期是女子受孕的“的候”,应相当于“排卵期”。因此,西医之排卵期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慢性盆腔炎或放环后也会出现类似阴道出血。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的发生与月经周期中的气血阴阳消长转化有密切关系。主要病因病机是阴虚、湿热或血瘀引动阳气,使阴阳转化不协调,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血溢脉外,遂发生经间期出血。当阳气潜藏,阴阳达到平衡,出血乃止。
月经周期中气血阴阳的消长转化具有月节律,与自然界的月相圆缺和海潮涨落相似,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月经的来潮标志着一个新的周期开始,经血下泄后,阴血偏虚,故经后期精血渐充,阴血渐复,是阴长之期。经间期则由阴转阳,精化为气,阴转为阳,氤氲之状萌发,“的候”到来,是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之重要时期。此时,若阴阳顺利转化,则达到新的平衡。若转化不利,阴阳失衡,热扰血海,则有动血之虞。
1.肾阴虚 禀赋不足,天癸未充,或欲念不遂,阴精暗耗,或房劳多产,精血耗损,肾阴不足,虚火偏盛,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虚火与阳气相燔,热扰冲任,损伤阴络,迫血妄行。若阴虚日久,阴损及阳,统摄无权,血海不固,则反复发作。
2.湿热 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停滞,流注下焦,蕴而生热。经间期阳气内动,引动湿热,热扰冲任,以致出血。
3.血瘀 经期产后,失于调摄,瘀血内留,阻滞冲任胞脉;或七情所伤,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久而成瘀,氤氲之时,阳气内动,瘀血与之搏于冲任,血不循经,以致出血。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多见于青年女子,可有月经不调史,或堕胎、小产史。
②症状: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是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持续2~3天或数天则自止,反复发生。可伴腰酸,一侧少腹胀痛,乳房胀痛,或带下增多,质黏透明如蛋清样,或赤白带下。
③检查:妇科检查:宫颈黏液透明,呈拉丝状,夹有血丝。其他检查:测量基础体温,在高、低温相交替时出血,一般在基础体温升高后则出血停止,亦有高相时继续出血;血清雌、孕激素水平通常偏低。
(2)鉴别诊断
①月经先期:月经先期的特点是周期的缩短,经量正常,或伴有经量过多、过少,在基础体温由高温下降时出血;而经间期出血较月经量少,出血时间有规律地发生于基础体温的高低温交替时。
②月经过少:月经过少的特点是每次月经量均明显减少,甚或点滴而下;经间期出血则发生在两次正常月经的中间。
③赤带:无周期性,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应了解是否有接触性出血。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赘生物;经间期出血有周期性,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
2.辨证思维 本病的辨证要点是根据出血的量、色、质,结合全身症状与舌脉辨虚实。若出血量少,色鲜红,质黏者,多为肾阴虚证;若出血量稍多,赤白相兼,质稠者,多为湿热证;若出血量时或稍多时或甚少,色暗红,或紫黑如酱,则为血瘀证。临证时还需参考体质情况。
(三)治则思维
治疗原则以平衡阴阳为主,促进阴阳的顺利转化。根据阴阳互根的关系,要注意阳中求阴、补阴不忘阳。治疗时机重在经后期。一般以滋肾养血为主,热者清之,湿者除之,瘀者化之。出血时适当配伍一些固冲止血药。
(四)辨证论治
1.肾阴虚
【证候】 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黏;头晕耳鸣,夜寐不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 经间期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肾阴不足,虚火内生,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冲任不固,则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而质黏;阳亢于上,则头晕耳鸣;虚火扰心,则夜寐不宁,五心烦热;肾虚则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为肾阴不足之征。
【治法】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主方】 两地汤合二至丸(《医方集解》)。
【处方举例】 生地黄12g,党参12g,白芍12g,麦冬9g,地骨皮9g,阿胶9g,女贞子12g,墨旱莲12g。
2.湿热
【证候】 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色深红,质黏腻;平时带下量多,色黄,小腹作痛,神疲乏力,胸胁满闷,口苦纳呆,溺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湿热蕴结于任带下焦,经间期阳气内动,引动湿热,扰动冲任、血海、胞宫,固藏失职,则阴道少量出血;湿热与血搏结,则色深红,质黏腻;湿热蕴结胞宫,则小腹作痛;湿热下注,任带失约,则带下量多而色黄;湿阻经络,则神疲乏力;湿热熏蒸,则胸胁满闷,口苦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
【主方】 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处方举例】 当归12g,白芍9g,生地黄9g,牡丹皮12g,黄柏9g,牛膝9g,制香附9g,小蓟9g,茯苓12g。
3.血瘀
【证候】 经间期出血量时或稍多,时或甚少,色暗红,或紫黑如酱,少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舌暗或有瘀斑,脉细弦。
【辨证】 瘀血阻滞于冲任,经间期阳气内动,与之相搏,脉络损伤,血不循经,则经间期出血;瘀血内阻,则出血量时或稍多,时或甚少,色紫暗;气血阻滞,则少腹胀痛或刺痛;气机不畅,故情志抑郁;舌暗或有瘀斑,脉细弦,均为气血瘀滞之征。
【治法】 化瘀止血。
【主方】 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处方举例】 生地黄12g,大黄8g,赤芍9g,牡丹皮9g,当归9g,枳壳9g,桃仁10g,龟甲15g。
(五)病程观察
1.在阴虚证型中,若阴虚及阳,阴阳两虚,经间期出血反复不愈,量稍多,色淡红,质稀,神疲乏力,夜尿频数,舌淡红,苔白,脉细者,治宜滋肾助阳,固摄止血。方用大补元煎(方见月经后期)。
2.在湿热证型中,若出血增多,宜去牛膝、当归,加侧柏叶、荆芥炭以止血;带下多而黄稠,则加马齿苋、椿根皮以清热化湿。(www.xing528.com)
3.在血瘀证型中,若出血偏多时,宜去赤芍、当归尾,合失笑散以祛瘀止血;若少腹痛甚,则加延胡索、香附以行气止痛;若兼湿热、带下黄者,加薏苡仁、红藤、败酱草以清利湿热;若兼脾虚,纳呆便溏者,去生地黄、桃仁、大黄,加白术、陈皮、砂仁以健脾和胃;若兼肾虚,腰膝酸软者,加续断、桑寄生、莵丝子以补益肾气。
(六)预后转归
本病经适当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若迁延日久,出血量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者,可发展为月经不调、崩漏,亦可影响受孕,引起不孕症。
(七)预防与调护
1.经间期出血因出血量少,患者常常疏忽轻视,不予治疗,但反复出血,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也可能影响受孕或引起流产,故应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2.要重视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月经中期出血虽然量少或似赤带,但宫颈口略开,如果不避开房事,有可能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或附件炎,一旦发现房事后下腹疼痛,黄带增多或有发热,应速用清热消炎药,防止炎症扩散。
3.本病阴道出血发生在排卵期,即经前14天左右,故服药或针灸等治疗都要在排卵期以前开始,才能防止排卵期出血。如果等待阴道出血时才进行治疗,只能起到消极的止血,故把握治疗时间也很重要。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治疗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中期出血,即为治愈。
2.好转 月经周期无中期出血,偶有反复者。
3.未愈 仍有月经周期中期出血,甚至发展为崩漏等。
二、名家医案
1.哈孝贤医案——阴虚血热,湿热下注
李某,女,23岁,未婚。
【就诊日期】 2002年5月26日。
【主诉】 少量阴道出血2天。
【现病史】 1年多来每于两次月经之间,阴道即有少量出血,色时红时褐,持续3~4天。平素月经提前,经期5~6天,量多,色红,质黏稠,时有血块,末次月经5月11日。月经前后带多质稠,色微黄。刻诊:阴道出血2天,量少色深红,腰酸乏力,胃纳不佳。
【查体】 脉濡滑,舌红,苔黄微腻。
【诊断】 经间期出血。
【辨证】 阴虚血热,湿热下注。
【治法】 滋阴清热,祛湿止血。
【方药】 桑寄生30g,熟地黄、白薇各20g,地骨皮、龟甲、黄柏、大蓟、小蓟各15g,知母12g,仙鹤草30g,椿根皮20g,香附6g,焦三仙各10g。7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带下量少,6月1日阴道少量出血,色红,一日尽。腰酸乏力减轻,胃纳和。刻诊:阴道无出血,口干,脉沉细滑,舌红苔略黄。再拟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处方:桑寄生30g,生地黄、地骨皮、牡丹皮各15g,白薇、丹参各20g,茯苓、猪苓各12g,黄芩、黄连各9g,柴胡、橘叶、炒荆芥、甘草各6g。7剂,水煎服。
三诊:上方服后口干除,腰酸去,白带较前减少。刻诊:带下稍多,色微黄,余无不适。脉左沉滑右沉细,舌淡红苔白。予以养阴清热,凉血利湿法。处方:熟地黄、麦冬、北沙参各20g,当归、白芍、牡丹皮、地骨皮各9g,牛膝、茯苓各15g,车前子20g(包煎),香附、大腹皮各6g。4剂。嘱月经尽后先服加味逍遥丸5天,继服初诊方5剂,经前服知柏地黄丸5天。
守此法调理3个月,经量、经期正常,经间期未再出血。
【按语】 本例经间期出血,伴有经期提前,量多,腰酸乏力,证属肝肾不足,肝经郁热。经期前后带多质稠,月经亦黏稠,舌苔黄微腻,是湿热下注之象;平时湿热蕴于冲任,于排卵之时,阳气内动,引动湿热,湿热下注,则见带下量多,湿热入于血络,迫血妄行,故见经间期出血。治用桑寄生、熟地黄、龟甲、白薇、地骨皮滋阴清热,黄柏、知母、椿根皮清热利湿;仙鹤草、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全方使肝肾得以滋补,湿热得以清利,则冲任调和,血循常道。后加车前草、大腹皮、茯苓等利湿通络之品,使水道通畅,给邪以出路。
[选自王桂萍.哈孝贤教授从湿论治妇科疾病验案举隅.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154]
2.蔡小芬医案——营阴不足
曾某,女,28岁,未婚。
【就诊日期】 2005年5月12日。
【主诉】 经间期出血5年。
【现病史】 14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7天。Lmp:4月21日,经间期出血,由来5年,略感疲惫。
【查体】 苔薄黄,边尖赤,脉细。
【诊断】 经间期出血。
【辨证】 营阴不足。
【治法】 滋养阴,调冲任。
【方药】 茯苓12g,生地黄10g,川石斛10g,路路通10g,降香片3g,炙龟甲1g,麦冬12g,女贞子12g,淫羊藿12g,墨旱莲12g,肉苁蓉10g,赤芍、白芍(各)10g。7剂,水煎服,日1剂。嘱经净后服。
二诊:Lmp:5月21日,中期将届,仍感疲惫,余无所苦,舌质红,脉细。再拟育肾调理。
处方:云茯苓12g,生、熟地黄(各)10g,制香附10g,炙龟甲10g,鹿角霜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2g,淫羊藿12g,麦冬12g,泽泻10g,肉苁蓉10g。7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12剂药后,经间期未下红,经期将届,量偏少,腰微酸,疲惫乏力,脉略细,苔薄黄,边尖赤,拟调冲任。
处方:炒潞党参12g,制黄精12g,炒当归10g,生熟地黄(各)10g,茯苓12g,炒怀牛膝10g,川芎10g,白芍10g,炒杜仲10g,川续断10g,制香附10g,女贞子10g。7剂,水煎服,日1剂。
上法继续治疗1个月后,经间期出血已除,基础体温上升略迟,经行疲惫,嘱继续调理。
【按语】 妇女以血为本,月经以血为用,经血乃阴精所化,冲任所主,排卵期由于经血已净,血海空虚,冲任虚损,而后经气渐积,血海渐充,因此在排卵期,正是由虚至盛,由阴转阳,阴阳交接之转折期,若本为阴血不足体,则蕴结之时,阴不及阳,阳气内动,损伤阴络而出血。经间期血海的固藏本弱,受此扰动,影响固摄,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导致出血。治宜育肾,调理冲任。方中生地黄、川石斛、炙龟甲、麦冬、女贞子、墨旱莲培补肾阴;淫羊藿、肉苁蓉温补肾阳,俾阳中求阴;赤白芍、路路通、降香片祛瘀通络,调理冲任;云茯苓健脾益气,全方共奏补肾调冲之功。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