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期延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经期延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属月经病。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但与月经过多之阳盛实热不同,经期延长之血热多属阴虚内热,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经期延长日久,现阴道流血10天未净。

经期延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第六节 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属月经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者、盆腔炎症、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更年期妇女见经行淋漓终月不净者,应警惕宫体或宫颈病变;育龄期妇女患经期延长者,可见于放环后月经失调或有排卵型月经失调——子宫内膜脱落不全;青春期少女见经期延长者,可能为有排卵型月经失调。经期延长也可见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颈息肉等病。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发病机制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虚热和血瘀。

1.气虚 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2.虚热 素体阴虚,或病久伤阴,产多乳众,或忧思积念,阴血亏耗,阴虚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3.血瘀 素体抑郁,或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经期交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邪与血相搏成瘀,瘀阻冲任,经血妄行。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症状: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但一般在15天内能自然停止,月经尚有一定的周期,可伴有月经过多

②检查:妇科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其他检查:基础体温测定、B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2)鉴别诊断

崩漏:崩漏之漏下常超过半月不能自止,且月经周期紊乱;经期过长者,一般持续8~14天,能自止,月经周期尚有规律。

②癥瘕:癥瘕可伴有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常表现为经前点滴下血,月经量增多,淋漓而下,经期延长。通过盆腔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卵巢的肿物,或借助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等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2.辨证思维 经期延长的病机与月经过多颇类似,主要责之于虚、热、瘀。但与月经过多之阳盛实热不同,经期延长之血热多属阴虚内热,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

(三)治则思维

治疗原则重在调经止血,缩短经期,使经期恢复正常。止血之法,应根据证候,或活血化瘀,或清热凉血,或补气摄血。气虚者重在补气升提,阴虚血热者重在养阴清热,瘀血阻滞者以通为止,不可概投固涩之剂,犯虚虚实实之戒。若因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所致,可按本病诊治。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取出宫内节育器。

(四)辨证论治

1.气虚

【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辨证】 脾气不足,血失统摄,冲任不固,则经行过期不止、经血量多;气虚阳弱,血失温运,则经血色淡,质清稀;气虚血少,则面色无华;气虚中阳不振,则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则气耗而气虚益甚,故头晕眼花;气虚脾失运化,则食少纳呆,气虚血亏,心神失养则心悸不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为气虚之征。

【治法】 补气健脾,止血调经。

【主方】 归脾汤(《济生方》)加海螵蛸、棕榈炭、仙鹤草

【处方举例】 人参12g,黄芪12g,当归9g,白术9g,茯神6g,龙眼肉9g,远志6g,酸枣仁15g,木香9g,甘草6g,海螵蛸12g,棕榈炭9g,仙鹤草12g。

2.虚热

【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量不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 阴虚血热,虚热内扰血海,冲任不固,则经行时间延长;阴虚血亏,则量少淋漓;血为热灼则经血色鲜红,或紫红质稠;虚火上扰,则颧红,五心烦热;热灼津伤,则咽干口燥,便干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伏热之象。

【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调经。

【主方】 固经丸(《医学入门》)。

【处方举例】 龟甲12g,白芍9g,黄芩9g,椿根皮12g,黄柏8g,香附10g。

3.血瘀

【证候】 经行时间延长,经色紫暗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舌紫暗,有瘀斑,脉沉弦涩。(www.xing528.com)

【辨证】 瘀血阻滞冲任胞脉,经脉气机失调,故经期延长,经色紫暗,经行涩滞不畅,有瘀块,小腹疼痛;瘀血内停,肌肤脉络血行障碍而失养,故面赤额黑;瘀血阻滞,气失生化,则身重无力。舌紫暗、瘀斑,脉沉弦涩皆为血瘀之象。

【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主方】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合失笑散(《方见月经过多》)加茜草、海螵蛸。

【处方举例】 桃仁9g,红花9g,当归9g,川芎6g,赤芍9g,熟地黄9g。

(五)病程观察

1.在气虚证型中,若经行小腹冷痛,则加艾叶炭以温经止血;食少纳呆,加神曲、陈皮以醒脾和胃;若经血量多不止,有血块、腹痛加三七、茜草、血余炭以祛瘀止血。

2.在虚热证型中,若咽干口渴加麦冬玄参、天花粉以养阴生津;潮热心烦,加地骨皮、白薇以清虚热;经量多者,加马齿苋、地榆以凉血止血。

3.在血瘀证型中,若小腹冷痛,加炮姜、香附以温经行气;若口渴,心烦,便秘者,加生地黄、藕节、玄参以清热生津;兼气虚,神疲乏力者,加黄芪、人参以健脾补气;经行不畅而量少者,加香附、益母草以行气活血。

(六)预后转归

本病预后一般尚好,虽出血时间较长,但因出血量不多,故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然行经时间较长,对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受孕或发生自然流产。若合并月经过多,或持续月经不净者,有转崩漏之势,应予重视。

(七)预防与调护

1.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饮,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2.经期、产褥期注意外阴卫生,禁止房事。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经期恢复正常。

2.好转 经期较前缩短,基本接近正常。

3.未愈 经期仍延长,甚至发展为崩漏等。

二、名家医案

张玉珍医案——冲脉不固

刘某,女,32岁,已婚。

【就诊日期】 1999年03月30日。

【主诉】 经期延长日久,现阴道流血10天未净。

【现病史】 症见阴道流血,血量偏少,色偏暗,小腹时痛,体倦。

【查体】 舌红苔薄白,脉沉弱。

【诊断】 经期延长。

【辨证】 冲脉不固。

【治法】 疏肝健脾,益气止血。

【方药】 方拟逍遥散合四君子汤、二至丸加减治之。

处方:当归9g,炒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黄芪25g,炒白术8g,阿胶(烊)9g,女贞子9g,墨旱莲9g,甘草3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99年4月2日):服用前方3剂,药后阴道流血基本已止。全身乏力及小腹痛亦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效不更方,诊治无需修改,但减其动血之品,加强益气止血之力以善后。上方减墨旱莲9g,加三七粉(分2次冲服)3g,炒山药9g。6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血止,病愈。

【按语】 肝肾同源,脾主统血。但冲为血海,隶属于肝;任主胞胎,归主于肾,“主封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肝肾藏泄有度,脾统摄有权,是维持妇女经行有常度的关键所在,若肝不藏血,肝失疏泄,或肾封藏不及,脾失统摄,均可导致妇女经期延长,故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症。本案正是基于上述生理病理认识,把握其体倦乏力,脉沉弱等气虚之征,诊为冲脉不固,治以疏肝健脾,益气止血。方中以逍遥散疏肝解郁,以复肝疏泄之常;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肝肾之阴,二者协同,使肝肾藏泄有度;配以四君子汤加减,益气健脾,既培补肝肾精血之源,使肝肾得养以复其藏泄之功,又能益气以复脾气固摄止血之职,阴道流血过多,时间过长之病,虽然为出血病,但对于止血药选用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一味使用止血药,应调节自身固血机制以止血。前者为治标之法,后者方为治本举,肝藏血,脾统血,肾主封藏。肝、脾、肾三脏是人体维持血行脉中而不溢出的主要脏腑。临床治疗阴道流血,应三脏同治,以治肝为主,这样既体现了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之生理特点,又调动了自身统血、固血、摄血之生理系统,以达治本止血之目的。二是运用止血药关键是把握好运用的阶段性,出血止血是为常法,止血药并不可用;但是出血又意味着体内血行的瘀滞,而止血药都有收敛之性,过早过多应用,有留瘀之弊。因此,临床上除非危及生命的崩漏大失血,一般情况下,止血药应在适当调理自身维持血行生理机制的前提下运用,才能收效,三七既可止血,又有活血之性,故多在治疗后期及血少无滞时用之以收止血之功。同时,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强调即使血分有热,应用止血药亦不可过寒,否则不利于血行。通常应以选用诸如牡丹皮之类的辛寒药为主,取其寒能清热,辛则行散,使热清而不碍血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治疗本病,所以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而非单用收敛之品,在于其经期延长,固当责之脾气失于统摄,亦与肝肾不足,肝失疏泄有关;而此肝肾之不足,显又源于本病之失血伤阴,但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故以补血药配合滋补肝肾之阴药,以补血滋阴,则顺其生理而复其常也。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