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指组成坐骨神经的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干(如图)本身受多种原因影响,引起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疼痛的一种疾病。
坐骨神经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病的一个症状,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是坐骨神经本身发生的病变,多与感染有关,受冷、着凉常为诱发因素。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其邻近组织病变,如腰椎间盘脱出、骨质增生、椎管内肿瘤等压迫坐骨神经根所引起。疼痛多由臀或下腰部开始,沿大腿后面向下放射到脚跟。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像针刺或烧灼样的感觉,常因行走、咳嗽、喷嚏、弯腰、排便而疼痛难忍。沿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特别是臀中部、小腿中部压痛最明显。凡牵拉坐骨神经的动作,如患肢伸直抬高或患肢伸直足背屈,均可使疼痛加重。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筋脉痹”、“腰腿痛”范畴。本病是由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邪留经络,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气血凝滞、阻塞经络,终致腰腿疼痛。
1.湿热下注 《内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此乃湿浊内阻,滞留经络,不通则痛。
2.寒湿内阻 因体虚感寒,致络脉痹阻,气血不调而滞塞不通,不通则痛。
3.痰瘀阻络 病变日久,气滞血瘀,痰湿运行受阻而与瘀血胶结,阻滞经络,不通则痛。
4.肝肾不足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血不足,血不荣筋,肾精不足,筋脉失养,故见腰腿酸软疼痛。
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者多为外邪侵袭、气滞血瘀、络脉闭阻而痛;虚者以肝肾不足,难以濡养,而痛势缠绵;也有虚实夹杂,病情迁延者。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藏血、主疏泄,故宜从血、从气论治。
[证治述要]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藏血、主疏泄,故宜从血、从气论治。
1.湿热下注 起病较缓,下肢酸痛沉重,局部漫肿不适,伴肌肤麻木不仁,口苦咽干,小便黄少,大便不爽,舌苔薄腻或黄,脉弦滑。治宜清热化湿、驱风通络。方用萆薢胜湿汤加减:萆薢12克,苍术12克,川牛膝12克,黄柏9克,忍冬藤15克,桑枝15克,木瓜15克,郁金9克,香附9克,薏苡仁30克,茯苓12克,地龙12克,当归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寒湿内阻 有腰腿受寒史,疼痛较重,常有拘急感,遇寒则甚,四肢欠温,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质淡,脉弦紧或沉细。治宜温经散寒、化瘀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2克,细辛5克,桂枝12克,川芎9克,制乳、没各12克,怀牛膝12克,木瓜12克,熟附片9克,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郁金9克,香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痰瘀阻络 腰腿疼痛剧烈,刺痛为主,腰部强硬筋急,肢体关节屈伸不利,行走困难,有放射性疼痛,舌见瘀斑或瘀点,苔薄腻,脉沉滑或弦紧。治宜化痰通络、活血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郁金9克,香附9克,白芥子9克,僵蚕12克,地龙12克,独活12克,木瓜12克,胆南星9克,枳壳12克,细辛3克,半夏9克。水煎服,每日1剂。
4.肝肾不足 肢体疼痛时轻时重,稍有劳作则疼痛加重,夜间为甚,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体倦无力,五心烦热,少寐易惊,食欲欠佳,肢体关节屈伸不利,或局部发热拘急,舌淡红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治宜滋养肝肾、通络止痛。方用三痹汤加减:桑寄生12克,秦艽12克,枸杞子12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山萸肉12克,杜仲12克,牡丹皮9克,川牛膝12克,黄芪18克,续断12克,制乳、没各12克,赤芍12克,地龙15克,独活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www.xing528.com)
[按] 掌握坐骨神经痛治疗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人对所收集的治疗本病在20例以上的应用专方共48篇临床资料进行统计(详见下表)表明,坐骨神经痛的中医用药比较集中,较为常用的有50种左右,而其中应用频次高的30余种。用得最多的是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当归和舒筋利痹的牛膝,其次为用以柔肝止痛的白芍和温经止痛的桂枝。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作用兼调和诸药,故在方剂中出现也较多。就总的用药情况看,以活血类药物居于前列,其次为祛风散寒利湿类药物,再次为补益肝肾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用药趋向。需要一提的是,近年来用马钱子入药治疗本病的现象日渐增加,该药具有祛风定痛、舒筋活络作用,应该说是可行的。但其有效成分为番木鳖碱,对脊髓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过量或久服易发生中毒,宜引起警惕。
坐骨神经痛临床用药规律
[常用成药]
1.追风透骨丸 每次3~6克,每日2~3次。适用于腰腿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遇寒痛甚,得热则缓,痛似锥刺者。
2.独活寄生丸 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腰膝酸冷疼痛,转侧不利,头晕耳鸣,怕冷喜温,四肢乏力,食欲不振者。
3.大活络丸 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瘀血阻络型坐骨神经痛。
[精方选议]
1.舒筋活络汤 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延胡索15克,杜仲15克,川断15克,鸡血藤30克,独活12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早晚分服。
[按] 方中乳香、没药、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通络以治瘀滞;杜仲、川断、鸡血藤补益肝肾,舒筋活络;威灵仙、独活祛风除湿散寒;川牛膝、地龙疏通经络、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合而用之,使邪去正复,气血、经络畅通,痛止病愈。
2.坐骨神经痛方 当归15克,丹参24克,乳香、没药各8克,黄芪3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白芍40克,甘草9克。加减:疼痛剧烈者加红花、桃仁、延胡索;遇阴雨冷天加重者加川乌、草乌、苍术、防己;腰痛明显者加川断、寄生、狗脊;兼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丝瓜络、伸筋草;胃弱食少者加焦三仙、鸡内金。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
[按] 本方为清代河北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加味方。方中当归活血养血;丹参助当归活血祛瘀,并可补养血分;乳香、没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黄芪、鸡血藤、白芍益气活血;牛膝祛湿通络。组合成方,故具活血益气,通络止痛功效。
[康复指导]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者应睡硬板床4~6周。小心着凉受湿,防止感染。有便秘、咳嗽者须积极治疗。去除加重病情的因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龋齿、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其他慢性炎症。疼痛严重时,为减轻患者痛苦,可给予服用镇痛药、安眠药以及痛点局部作普鲁卡因封闭止痛。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以暂时不痛为治愈标准,必须坚持治疗,以求根治。因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可考虑做手术切除,术后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