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 湿 证
暑湿证是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的外感证候。乃因素体虚弱,元气不支,或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发病。临床以发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
主症:①发热不扬,微恶风寒,汗出热不解;②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
舌脉:苔腻,脉濡数。
辨证分析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主开泄升散;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暑湿合邪是夏天多雨季节外感时病的特点。暑湿之邪侵袭机体,既伤肺卫之表,又困脾胃之里。伤于肺卫之表,卫阳被遏,故见发热微恶风寒;正邪交争,暑气开泄,故有少量汗出,但由于湿浊困表,故虽有汗而不解;湿为有形之邪,清阳不升,经气阻滞,一身之卫气不能温煦展布,故见头身困重。脾为湿土,得阳始运,外湿困扰,内湿不运,故见胸脘痞满、纳呆;口干不欲饮为脾津不能上布,小便黄赤为暑湿碍于气化,大便泄泻为湿浊偏盛;心烦为暑气伤扰心气;他如苔腻脉濡数则为暑湿证的典型征象。
诊断要点
凡夏季外感时病,具备主症①、②及典型舌脉,或见主症①和次症及典型舌脉;或主症②和次症及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暑湿证。
疑似证鉴别
1.暑热证与暑湿证 暑热证和暑湿证都发生在夏季,均可见汗出热不退,心烦,口干苔腻等症,然病因病机病位有别,临床表现特点亦有不同,故当鉴别之。暑热证为感受暑热之邪,病在肌表,发热较甚,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而暑湿证为暑与湿邪相兼致病,病在肌表与中焦脾胃,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满,纳呆,脉濡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苔虽腻而少黄。由于病因的夹湿与否,决定了两证的病位差异和症状的区别。
2.风寒表湿证与暑湿证 由于风寒表湿证病在肌表,且亦有湿邪遏郁卫阳,故有发热不扬,头身困重,苔腻等症状,与暑湿证的肌表症状颇相似,故须鉴别之。风寒表湿证见于淫雨季节,以水肿或井下作业者多见,由于风寒湿邪三气杂之侵袭肌表,故头身疼痛较为明显,且恶寒重,无中焦脾胃症状,与暑湿证特具脾胃运化失常症状并少见头身疼痛有明显不同。
论治法则
清暑化湿,解表达邪。
方剂选要
1.新加香薷饮 本方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为治疗夏月感冒暑湿证之主方。方用辛而微温芳香之香薷为主药,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李时珍曰:“香薷乃夏月发汗之药,犹冬月之麻黄。”厚朴苦辛而温,助香薷化湿和中,扁豆花甘淡解暑化湿,共为辅药;金银花、连翘取其辛凉达肺经之表,以消暑气,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共奏解暑化湿之功效。
2.六一散 本方为治疗暑病的常用方剂。暑为阳邪每多挟湿,故治当清暑化湿。方中滑石味淡性寒,淡能渗湿,寒能清热,且质重而滑,通利小便,能荡涤暑湿之邪气从小便而泄。甘草生用凉而泻火,又具中和之性,利于健脾化湿。2药合用,具有解暑、利湿和中的功效。若小便涩痛,可酌加海金沙、金钱草通淋止痛;若心烦口渴,可加淡竹叶、西瓜翠衣清心生津;若纳呆不饥,可加荷叶、乌梅等。
3.白虎加苍术汤 本方是治疗湿热病证的名方。方中白虎汤的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是清热的主要药物,其中石膏、知母是辛寒与苦寒配伍具有清热卓效的常用之品。苍术苦温辛燥,有除湿解表之功。全方清热功效大于祛湿,对于暑湿证热重于湿尤为适宜。
成药简介
1.祛暑丸 本方功能解表祛暑,燥湿健脾。主治暑湿挟寒,湿重于热的证候。方中用香薷、藿香、紫苏叶解表祛暑为主药;木瓜、茯苓化湿醒脾为辅药;檀香、丁香芳香辟秽解暑散寒为佐药;甘草调和药力并能益气为使药。全方配伍共奏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之功。
2.暑湿感冒冲剂 本方适宜于感受暑湿兼挟风寒的感冒病证。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浊,清暑祛湿为主药。紫苏叶、白芷、防风发散寒湿而不伤卫气为辅药。半夏、陈皮、草果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茯苓、大腹皮健脾行气利湿,共为佐使药。全方既有芳香之品,又有甘淡之药;既有燥湿温药,又有祛风润剂,共同起到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的作用。
3.金衣祛暑丸 本方常用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者。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胀身困,脘腹痞满,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等。方取藿香、香薷、紫苏叶为主药,有辛温发散风寒及芳香化湿的作用;取木瓜、茯苓为辅药,以除内伤湿滞;取丁香、檀香为佐药,有温中行气醒脾的功效;甘草为使药,以调和诸味。全方共奏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的作用。
4.藿香正气丸(水) 藿香正气丸是藿香正气散的新型制剂。乃是祛暑化湿的常用方药,尤其对夏月湿阻较重的暑湿证,治疗功效尤为突出。方中以藿香辛散风寒,芳香化湿,悦脾和中,为主药;以半夏和胃止呕,燥湿化痰;厚朴行气利水,宽胸消满,为辅药;佐以紫苏叶、白芷、橘皮、茯苓、白术、大腹皮、桔梗,既能解散风寒,芳香化湿,又能健脾运湿,行气利水,共同协助主辅药发挥作用;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祛暑解表,化湿悦脾,调达气机,开胃进食,且有扶正解表功效。对于非暑天感冒而具见脾胃湿阻证者,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藿香正气水也是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略有变异的新型制剂。仅依原方更白术为苍术。并减桔梗、大枣、生姜3味。药取酒水剂,择其宣散力强,见效迅速,系夏天常备的急救药品。
5.清暑益气丸 清暑益气丸是清暑益气汤的蜜丸制剂。方中以益气固表的黄芪为主药;辅以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黄芪补脾祛湿;佐以当归养血,麦冬、五味子生津,葛根升阳鼓舞胃气,泽泻利湿,黄柏清热燥湿,青皮、陈皮、苍术、神曲燥湿健脾化滞;使以甘草和中。全方诸药相伍,有益气清暑、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气虚体弱感受暑湿的感冒,见身热畏风寒,头痛身困,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便溏尿赤,舌苔白腻,脉虚弱者,投用本方,既清补又燥湿,常有桴鼓之效。
6.小儿暑感宁糖浆 本方为黄连香薷饮加味而制成的糖浆。方用香薷、佩兰、扁豆花芳香化湿,厚朴化湿和中共为主药;黄连、黄芩、芦根、青蒿清热共为辅药;佐以苦杏仁宣肺、薄荷透表、荆芥穗清头目;使以滑石、甘草即六一散利湿,使湿浊从下走泄。诸药配伍,清暑祛湿作用较强。用于小儿夏季感受暑湿,临证以高热不退,头痛少汗,咽喉肿痛,食欲缺乏,二便不畅为主症者为宜。
7.莲花峰茶 用于四时感冒外感暑湿或外感风寒内挟湿滞,胃肠型感冒。处方见方剂汇编,方解详见“附录篇”中“感冒病现代研究综述”暑湿证。
8.四正丸 用于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外感风寒,内兼气滞、湿阻,恶寒发热,头重身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苔白腻,脉滑或濡者。方中藿香、香藿散寒祛暑,白芷、紫苏叶、茯苓、法半夏散寒祛湿止呕,枳壳、陈皮、厚朴、大腹皮、槟榔、檀香、桔梗理气行滞,疏导气机兼化湿浊,白扁豆、木瓜、六神曲、山楂、麦芽、白术健脾利湿,消食开胃,甘草调诸药,全方共呈散寒祛暑、理气化湿之功。
饮食疗法
1.清暑祛湿茶:鲜扁豆花、鲜荷叶、鲜玫瑰花各20克。
先将荷叶切成细丝,与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内,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2.荷叶菊花薏苡仁汤: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12克),菊花12克,薏苡仁30克,加水煮汤,去渣服食。(www.xing528.com)
此汤清暑利湿作用俱佳,用于暑湿伤及上中二焦者为宜。
3.鲜藿香叶20克,煎汤加白糖,每日服3~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粥,适量服用。
藿香为治疗暑湿证要药,辛散发表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既能解表邪,又可化内湿。鲜品芳香化湿作用更强。于夏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者适宜。
4.酿冬瓜:冬瓜1个约500克,海米10克,猪肉末10克,香菇20克,麻油、味精、精盐、淀粉适量。
先将海米用温开水发好,香菇切成细丁,与肉末等搅拌均匀备用。把冬瓜洗净,切顶取瓤,将海米、香菇等倒入瓜内,将瓜顶覆盖,蒸15分钟,蒸熟后放冷即可食用。
冬瓜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是清暑除烦的良品;海米有补气作用,暑多伤气故用之;香菇、猪肉亦有补中益气的功效。本方适宜于气虚感受暑湿者。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孔最、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沟。
手法:均用泻法。发热重加大椎,湿重加阳陵泉,腹胀便溏加天枢。
2.耳针疗法
取穴:肺、气管、内鼻、耳尖、脾、胃、三焦。每次取2~3个穴位,双侧。
手法: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
3.按摩疗法
取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风池、大椎、曲池、合谷。
手法: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后用五指拿法,从头顶至风池,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次。然后按、揉大椎、曲池,配合拿肩井、合谷。连续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若腹胀泄泻,可揉神阙、气海,以腹内有温热感为度,并按揉足三里、内关,每次约1分钟。
4.贴敷疗法
(1)仁丹15克或痧药3克(中药店有售),研粉填放脐上,外贴纱布敷料。用于暑湿证热势重,伴见头晕心烦者。
(2)蓖麻仁30克,捣烂,敷两足心,外用胶布固定。用于暑湿证呕吐频繁者。
(3)大蒜适量,捣烂,敷于涌泉穴(双)及肚脐。用于暑湿证腹痛泄泻明显者。
验案选萃
案一 熊某,男,78岁,1968年8月3日初诊。
头晕、发热2天,自服银翘片,汗出热退,今日午后复又发热,头晕,口不知味,不思饮食,大便日3次,小便黄,右寸脉浮,两关弦滑,舌红,苔白厚腻。属风暑湿三气合并为病,治宜疏风理湿清暑。处方藿香6克,香薷3克,神曲6克,法半夏6克,陈皮4.5克,炒莱菔子4.5克,苦杏仁6克,防风3克,通草3克,六一散(包)9克,2剂。
8月5日复诊,服2剂药后热已退,余无明显不适,嘱其不必再服中药,饮食起居自行调理即可。
(上案据《薄辅周医疗经验》摘编)
案二 叶某,男,35岁,农民,2000年6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呕吐、腹泻伴恶寒发热1天。诊见:呕吐,腹泻,泄下稀水样便,日5~6次,脘腹胀满不舒,时伴腹痛,恶寒发热,头胀痛,肢体困重,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舌质淡红。证属感受暑湿之邪。暑多挟湿,暑湿并重而致本病。治宜清暑祛湿解表。给予莲花峰茶,每次2丸,日服3次,开水泡服。患者连服4天后复诊,自诉药后吐泻已止,腹胀,寒热已除,仅觉头重,续服中药“三仁汤”化裁而愈。
[摘自《吉林中医药》2004,25(1)21]
案三 林某,男,3岁,1996年8月10日就诊。1周前突然高热,体温39.5℃,头痛胸闷,身重困倦,鼻塞流浊涕,汗出不畅,纳差,泛恶腹胀,在外院按“疱疹性咽峡炎”静脉滴注青霉素针剂240万U、病毒唑针剂0.2克,共3天,体温未解,尤以午后为甚,因高热不退而来求治中医。查体:咽部充血明显,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胀。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68。诊断:暑湿感冒。以藿朴夏苓散20克水煎服,日2次。用药2次,至晚间患儿体温即降至38℃左右,头痛胸闷,身重困倦明显好转;又续服1天,患儿体温正常,无流涕,食欲改善,泛恶腹胀等症消失;之后,继服1~2天,巩固治疗。病告痊愈。嘱其1周后来我院复查,未见复发。
[摘自《河南中医》1998,18(1):50]
辨治按语
暑湿证,首先要认真地辨别暑与湿两方面的多少和轻重,而且还要辨别正气是否虚弱。因为暑重者耗伤气阴,湿重者困脾滞气;治暑宜辛凉,治湿宜温燥与甘淡。若是正气不支感受暑湿者,还须顾及元气,不可一味清暑祛湿。暑湿证还有夹寒夹食的复杂性,夹寒者,切不可误用大剂辛温发汗剂,否则重劫气阴,反助暑热之火。夹食者,多因贪食而致,则须在方药中加些香燥健脾化食之品。总之暑为阳邪,其性属火;湿为阴邪,其性属水。两邪合病,遣方用药,较为棘手。若误用苦寒药清热攻下,必致湿浊内渍,中气下陷,洞泻不止。若过用温燥药物欲祛湿浊,则可化燥伤阴,促使暑热充斥三焦,严重者邪闭心包,导致神昏、耳聋等。治疗暑湿,应重视气候的变化,审时、审地、审人而用药。用药须轻灵活泼,不拘一方,看似平淡,但抓住了暑与湿合邪的特点,多从清气和气化立法,故常能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