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 燥 证
凉燥证,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受凉燥之邪,致肺卫俱伤的证候。临证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鼻干燥为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
主症:①发热轻恶寒较重;②头痛无汗;③鼻燥咽干;④咳嗽痰少。
次症:唇燥不渴,皮肤干燥。
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辨证分析
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即是凉燥。凉燥谓之次寒。凉燥外束肌表,卫阳被遏,经气不舒,发热恶寒由是而作;腠理闭塞,故而无汗;燥邪上犯清窍,故发头痛;燥气内应于肺,肺气失宣,肃降失司,则咳嗽;“燥胜则干”,津气内伤,故见鼻燥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燥而寒,故口干而不渴;苔白脉浮,乃邪在卫表之征。
诊断要点
凡秋深初凉之时,感受外邪,具见主症①、②、③、④;或①、③、④;或①、②、③;或主症①、③及次症,并均具典型舌脉者,即可诊断为凉燥证。
疑似证鉴别
1.风寒表实证与凉燥证 凉燥为次寒,与风寒表实证的病因——风寒,同属寒性,“由秋凉而后冬寒”,两证应属阴证、寒证、表证。不但发病季节较接近,而且临床表现亦有类同。如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苔白脉浮等。加之深秋季节,金气肃杀,气候渐寒,故这个时候的感冒,或风寒表实证,抑凉燥证?不易分清。但从病因性质及侵犯部位上,尚可鉴别清楚。风寒表实证,主要是风寒之邪郁闭皮毛和肺窍;而凉燥证,夹有肃杀之气,具“燥胜则干”故口、咽、唇、鼻、舌、皮肤均干燥少津,这是风寒表实证所没有的。以鼻为例,风寒表实证见鼻流清涕,而凉燥证则鼻燥无涕,依此鉴别,自然明了。
2.温燥证与凉燥证 同为秋燥病范畴。发病季节在立秋至立冬之间。常表现为“燥胜则干”的特点。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肌表与肺系,如肌表的发热恶寒和肺系的咳嗽痰少与鼻咽干燥等。但温燥与凉燥性质有别,发病时令亦不同。一般而言,初秋为温燥,深秋为凉燥。若深秋气温不降,“至而不去”,亦为温燥;而初秋已至,天气突然变寒,“至而太过”,亦可为凉燥。可见“温”与“凉”,不但指季节,而且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温燥证的口渴有汗,而凉燥证则无。其口、鼻、咽、皮肤等干燥的程度,温燥证也较甚。
论治法则
宣肺达表,润燥化痰。
方剂选要
1.杏苏散 方中紫苏叶、苦杏仁、桔梗透表宣肺为君;枳壳、前胡肃降肺气为臣,宣降相合,以复肺气宣肃之能;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化痰止咳为佐;生姜辛散,配紫苏叶解表卫之次寒,合大枣调和营卫,共为使药。诸药相伍,轻宣达表,化痰止咳。无汗身痛者,加防风、葱白、淡豆豉以助透表之力;口燥甚者,去半夏加象浙贝母、天花粉以增润燥化痰之力;咳嗽甚者,加紫菀以益润肺止咳之功。
2.止嗽散 方中紫菀、白前、百部润肺止咳为君;陈皮理气化痰为臣;桔梗、甘草止咳利咽为佐;荆芥疏风解表为使。本方温而不燥,润而不寒,其温润止咳之力,略胜于杏苏散。适用于凉燥咳嗽,咳痰不爽,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干咳无痰加苦杏仁、瓜蒌皮宣润肺气,化痰止咳;表寒重加紫苏叶、防风疏风解表;喉痒加蝉蜕祛风。
3.紫苏散 方中麻黄、紫苏叶、苦杏仁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为君;五味子收敛肺气,与麻黄相伍,一散一收,以和肺气为臣;桑白皮泻肺,合青皮苦泻下行,可散肺中滞气,而平气逆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辛散酸收,甘缓苦泻相伍,重在降气,于凉燥咳喘甚者为宜。胸闷加厚朴、枳壳宽胸理气;咳喘不已者加紫菀、款冬花止咳平喘。
4.润肺降气汤 方中沙参、瓜蒌仁润肺止咳为君;桑皮、紫苏子、苦杏仁、橘红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为臣;旋覆花、郁金、合欢花肃降肺气,不使浊气干肺为佐;鲜姜皮辛散表邪为使。全方共奏润肺、降气、行滞、散寒之功。于肺受凉燥,咳而微喘,气逆不降者为宜。痰不易出者加麦冬润燥;胸闷不解者再加瓜蒌皮润燥宽胸。
成药简介
1.通宣理肺丸 方中麻黄、紫苏叶宣肺达表为君;前胡、苦杏仁、陈皮、桔梗、半夏止咳化痰为臣;茯苓清利生痰之源,枳壳宽胸下气,黄芩防肺气郁久化热,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以之为使。诸药合用,有辛温发散,宣肺止咳,兼以化痰的作用。
2.麻黄止嗽丸 方中麻黄、细辛宣肺散寒,止嗽平喘;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发散太过。全方有解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适用于凉燥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哮喘,苔白,脉浮者。在应用时,可用红梨1个,切片,煎水,送药。有润肺肃降之功。
3.杏苏二陈丸 方由二陈汤加味而制成。方中以苦杏仁、紫苏叶宣肺达表并疏风散寒为主药;前胡、陈皮理气止咳化痰为辅药;半夏、茯苓健脾祛湿为佐药;桔梗、甘草是入肺止咳的常用对药为使。本药适用于凉燥感冒,以微热恶风(寒),鼻塞头痛,咳嗽痰多为主症者。
饮食疗法
1.杏仁猪肺汤 苦杏仁(去皮尖)15克,罗汉果1个,猪肺300~500克,生姜5克,葱白7茎。
将新鲜罗汉果洗净后,剖开切成块状;葱白切成寸余长段。猪肺用水冲洗干净切成块状,与生姜用植物油炒片刻,然后放入苦杏仁、罗汉果,水适量煮汤,待汤将成时放入葱段,稍煮沸,调味后喝汤吃猪肺。
2.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50克,苦杏仁(去皮尖打碎)10克,粳米50克。
上3味共煮稀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3.橘红蜂蜜饮 毛橘红60克,蜂蜜250克,生姜30克。
先将毛橘红、生姜2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滤出;再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2次煎液混合,浓煎成500毫升,加入蜂蜜溶化加温即可服用。
4.苍耳子茶 苍耳子12克,辛夷、白芷各9克,薄荷4.5克,葱白3根,茶叶2克。
上6味共为粗末,白开水冲,当茶饮,每日1剂。
5.黄豆汤 黄豆30克,葱白3茎,白萝卜3片。
水煎热服,微发汗为宜。(www.xing528.com)
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取穴:列缺、风门、风池、合谷。
手法:毫针浅刺。体壮者用泻法,体虚者用平补平泻法。
2.按摩疗法
取穴:肺俞、风门、列缺、照海、印堂、头维、太阳、百会、迎香。
手法:首先在项背部用滚法治疗3~5分钟,配合按揉脾俞、风门、列缺、照海,再拿两侧肩井。然后,直擦背部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亦可用一指禅指法:首先,沿项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继之,从印堂穴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次,配合按揉印堂、头维、太阳、百会、迎香穴。然后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再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3~5次。
3.贴敷疗法
(1)感冒糊:白芥子100克,鸡蛋清适量。
将白芥子粉碎为末过筛,取鸡蛋1~2个,敲破取出蛋清(去蛋黄不用),和药末混合如糊状。如蛋清少可再加1个。先取药糊适量,敷于大椎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再取药糊敷神阙、涌泉穴,敷完固定,令患者覆被卧睡,取微汗即愈。
(2)葱白胡椒散:葱白30克,白胡椒1克。捣碎,装到纱布袋内,填放脐上,外用胶布固定。加服开水1杯。
4.拍打疗法 取干姜15克,开水冲泡15分钟。双手蘸些热姜水,在患者第7颈椎、腰椎部、两腿弯、两腿腓肠肌部拍打。
5.外搽疗法 取鲜大葱切开流出之涎,放茶杯中,约120克,香油15克。混合一起。右手蘸些葱涎油,轻轻擦摩小儿头、面、项背、手心、脚心诸处,每处轻搽60下。用于小儿秋冬季轻度风寒感冒。
验案选萃
案一 单某,36岁。深秋发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状类伤寒,但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苔薄白,脉弦紧。诊为凉燥犯肺。治遵经旨,以苦温为君,佐以辛甘,温润开通,拟用杏苏散与止嗽散合方损益。
光苦杏仁9克,紫苏叶梗4.5克,新会皮4.5克,紫菀9克,前胡4.5克,鲜葱白4根,淡香豉9克,百部4.5克,桔梗3克,炙甘草1.5克。
次诊:服药2剂,全身津津微汗,寒热已除,胁痛亦减,但咳嗽未止,痰多气逆,胸前满闷,大便燥结。此肺气郁,虽已开通,而胸膜之伏邪尚闭结也。治以辛滑通润,流利气机,用五仁橘皮汤加萎薤。
甜杏仁12克(去皮、杵),柏子仁9克(杵),生姜9克(拌捣),瓜蒌15克,松子仁9克(去皮、杵),瓜蒌仁12克(杵),干薤白6克(杵),蜜炙橘红3克。
1剂而便咳通减,再剂而痰少气平,后用清金止嗽膏,日服2大匙,调养数日而愈。
附:清金止嗽膏方
藕汁、梨汁各120克,姜汁、萝卜汁、白蜜各90克,巴旦杏仁(去皮)、川贝母(去心)各60克
瓷瓶内炭火熬膏,不时噙服。
(据《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摘编)
案二 赵某,女,28岁,工人。1960年8月25日就诊。身热头痛,汗泄不畅。舌红,苔薄腻微黄,脉浮滑而数。治宜辛润疏风,宣畅肺气。
处方:薄荷叶3克(后下,)荆芥穗4.5克,嫩紫苏梗9克,连翘壳9克,清半夏6克,广陈皮4.5克,紫丹参9克,黑稆豆衣12克,大川芎4.5克,1剂。
二诊:8月26日。昨投疏风宣肺之剂,未曾得汗,今晨身热渐退,咳呛未作。舌质红,苔薄黄,中有裂纹,脉濡滑而数。邪热有化燥之象。今拟原方加入清燥化痰之品。
原方加冬桑叶9克,光苦杏仁12克,嫩前胡4.5克。1剂。
三诊:8月27日。身热得汗退而未尽,咳呛似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今拟清燥润肺以祛余邪。
嫩前胡4.5克,净蝉蜕3克,冬桑叶9克,清炙豆卷12克,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光苦杏仁12克,浙贝母粉12克(包),天花粉15克。2剂。
四诊:8月29日。身热已退,咳呛胸痛已止,燥邪挟痰热留恋肺胃之间,尚未清彻。舌苔薄净,中有裂纹,脉濡数。今拟清燥润肺以助清肃之令。
嫩前胡4.5克,水炙桑叶4.5克,光苦杏仁12克,浙贝母粉6克(包),抱茯神12克,天花粉9克,炒白芍9克,清炙草3克,冬瓜子9克。1剂。
(据《内科临证录》摘编)
辨治按语
凉燥的治疗虽然与风寒表证类同,但不宜用麻桂那样辛温伤阴之品。杏苏散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其性味辛温,温润不燥,不伤肺阴,故有辛散与温润的两重功效。叶天士谓秋燥一证,初起治肺为急。暴凉外束,宜葱豉汤加杏仁、桔梗、前胡、紫苏梗之属,与杏苏散同义。案一即是此治。若外有秋凉束表,内有痰热蕴结者,不妨加用天花粉、浙贝母、冬瓜子等,以润肺化痰,如案二则是证例。但不可多用甘寒濡润之品,以免次寒不易透解,反而留滞不去变生他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