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健康型社会必须要以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健康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因此,它的具体实施和运行必须争取和依靠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制定新的现代国民卫生体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日渐凸显。以国家的政策为主导,是健康型社会有效社会支持系统的中坚力量。追求健康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促进和保护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任何一种类型社会的形成与规范都不可缺少自己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社会的形成、存在和发展也就没有了根基。而社会的形成、存在和正常的运行和发展,又必须依靠于具体良好的社会秩序、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国家的政策保障以及公民良好的观念等组织系统。构建健康型社会必须要以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健康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和组织基础。

一、健康型社会的形成必须以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为前提

健康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构建和形成健康型社会已经是社会的大势所趋。全社会要形成和营造健康的理念、科学的健康观,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公众切实把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把健康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它需要借助于与健康型社会相关的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它是健康型社会形成的必要前提。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发展,又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掌握最新知识、应用型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中级的专门人才,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等教育都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专业为单元,从而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它是知识传播的阵地和前沿。高等院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在构建和形成健康型社会的过程中,应围绕着健康这一主题,构建与其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如健康社会学、健康经济学、健康法学、健康心理学、健康环境学、健康生态学、健康行为学、健康美学、健康消费学等。通过完备的学科体系的建立,通过课程的开设,向学生和公众介绍和灌输以健康为主体的学科知识,以点带面,帮助社会公众形成科学、正确的健康理念,用理念来指导他们的健康行为的形成,用健康的眼光来理性地对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

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基础工程,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学科的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术研究的开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特别是应有一大批高层次、掌握健康知识、又善于做健康方面学术研究的人才梯队,在知识的总结、传授、普及等方面,切实发挥他们的中介和传播者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从点到面,从面到普及的一种辐射性作用。

二、健康型社会的形成必须争取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人民的健康作为首要目标的健康型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仅作理论层面的研究探讨就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必须上升到具体实践的层面,这样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它的具体实施和运行必须争取和依靠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与人民健康直接相关的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长远的健康利益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的发展,只有得到党和国家政策方面的有力指导和支持,才能获得不断发展和提高。

(一)以国家的政策为主导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绩效和人民健康指标的变化起落的事实充分证明,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健康水平的提升首先是以国家的政策为导向的。1997年形成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医疗卫生体系。”可见,党和政府也明确认识到了全面小康和健康的内在联系。特别是2003年SARS的暴发,使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突如其来的疾病对人民健康构成的重大威胁。这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政策的变化。制定新的现代国民卫生体系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日渐凸显。所以,时任副总理的吴仪同志2003年5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谈及中国在抗击SARS中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同步协调、互相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公共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更是各国政府的责任。投资于健康就是投资于未来经济发展,社会拥有了健康就是拥有了“财富”。在2005年10月13日至14日,高强在卫生部全国卫生厅局办公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必须是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公益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卫生事业的基本宗旨是为人民健康服务,而不是谋取经济利益;卫生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取得这些共识,源自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源自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由此,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卫生政策领域的变化趋向,人民健康目标的提出与落实,首先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它的贯彻落实,与国家加强疾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重视重大疾病的防治,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息息相关。政府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方面具有主导地位,是第一道防线。因此不能将主要责任推给社会,同时政府也不能包揽一切,应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国家的政策为主导,是健康型社会有效社会支持系统的中坚力量。(www.xing528.com)

(二)以投资于人民健康为保证

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不可或缺的资源,健康、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社会基本的劳动力人口始终受到疾病的困扰,不但不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反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的还会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健康应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追求健康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促进和保护健康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物质与精神文明丰富的重要体现。经济增长是发展的一种手段,人民福利的改善才是发展的目的,而健康有活力的身体和寿命的延长是福利的重要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向人民投资。其中,投资于十几亿人民健康的收益远高于在健康不安全条件下的损失,因而是最有效益,也是有利于改善公平的政府投资。

政府对人民健康的投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领域也比较广泛。投资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切实解决、改善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切实保证对健康的投资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相适应,改善卫生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是当前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战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和逐步达到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必须逐步增加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投资,使基本的卫生投入应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解除其对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制约性。只有增加对人民健康的投资,国家才能切实解决由于对基本卫生保健的投入不足和“缺位”而造成的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卫生医疗服务时资金匮乏,服务能力、条件和质量严重低下的状况;只有增加对人民健康的投资,才能切实解决公共卫生资源和基本医疗服务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明显差距——城市卫生资源和服务过度,而农村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城乡人口之间的健康差距;只有增加对人民健康的投资,才能解决公共卫生资源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可及性较差、产出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供给机制不合理,缺乏必要竞争,造成医疗和药物费用增长过快,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压力和负担沉重的问题。另外,政府还应该关注于目前现实存在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空气、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一些企业的低效益、破坏性的发展等一些不顾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空间的现象。有专家警告说,生态系统的破坏可导致现有疾病,如疟疾霍乱的增加,并极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疾病。一个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对全世界各地的人民的健康不可或缺。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因此,应加大美化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力度,支持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娱乐设施、文化场所等的建设和利用,以人民的身心健康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投资于人民健康必将是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核心,投资于人民健康就是投资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以医学工作者的研讨、宣传为先导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模式等,要用其指导人们的行为,首先必须让人们认同、接受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观念从实践层面上具体体现出来。健康型社会的形成首先应以医学科学工作者的理论研讨、各种形式的宣传为先导。

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内科专家恩格尔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批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概念。经过理论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医学与哲学》1980年第3期首先介绍了这个新医学模式。此后,国内的医学界就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现在,这种新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熟悉和接受,转变医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在我国,尽管新医学模式在转变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它在医学活动中的具体操作、贯彻、落实还是十分复杂和困难,但是,医学工作者多年的理论研讨,为新医学模式最终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康型社会的形成和构建,主要的任务不仅仅表现在实践的层面上,相对于实践而超前的理论自身的完善、全面和科学是形成、完善健康型社会的前提条件。相关的医学理论工作者首先应从基本的健康型社会的概念、形成和构建作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寻找到它形成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找到它形成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并审视它与我们国家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相一致,与医学发展的现实整体水平是否相适应,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是否相协调,它能否在现实的社会中操作和运行等。这些基础性的理论方面的探讨、论证是必要的。只有理论上的完备、逻辑上的严密,才能为最终实践提供明确、具体的指导。

医学理论工作者担负着研讨和宣传的重任。健康型社会并不是一种社会的转型,而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逐步形成科学的健康观,是在科学健康观指导下形成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目标,健康是一种社会资源。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追求健康是每一个居民的基本权利。在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要让健康型社会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彻底解决所有人认知和观念层次上的问题,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健康型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单是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事情,它需要国家、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它不仅仅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它既需要建立疾病的社会防治体系,也需要社会的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共同努力;它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有害的生活、行为方式,消除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根源,逐步提高现代人的健康水平。因此,医学工作者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通过广泛的研讨、宣传,成立有关的学会,积极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争取有关学者、专家的支持;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联合社会各界、各个决策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正确的理念和强大的社会舆论,为健康型社会的形成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进而形成健康型社会运行和实施的社会支持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