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某,男,18岁,工人。
因嗜食生冷致高热痢下住某职工医院已4日。经检查,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并发早期休克”临床医生积极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故邀中医前往会诊助治。
初诊 1979年8月18日
壮热面赤,头汗如油,精神疲惫,食水不进,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点滴而下,日行三四十次,以至肛不离盆,泻物赤白相杂,形如鱼脑烂肉,气味腥秽,胸腹不欲衣被,扪之灼手,四末微冷。舌红苔黄腻,脉沉略弦。相参脉证,此属湿热蕴结胃肠,扰乱气血,蕴蒸化毒,并现“阳厥”之危候。急当施方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以伸郁遏之阳气。
白头翁60克,秦皮3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厚朴9克,茯苓15克,枳壳6克,干姜1.5克。2剂。
每剂药两煎相混,不拘时频服,先少后多,一日尽剂。
二诊 8月20日
热退神爽,手足转温,可少进稀食,腹痛渐缓,痢下次数减少三分有二,口稍干略苦。黄腻苔渐化,脉弦数。前药中病,治效频著,法当击鼓再进,然病势已挫,阳厥巳复,宜减药力。
白头翁30克,秦皮15克,黄柏5克,黄连5克,厚朴9克,枳壳6克,茯苓6克。2剂。
三诊 8月22日(www.xing528.com)
痢下止,胃纳复,自感困倦乏力,微觉脐腹胀满,余无不适。舌色正,黄腻苔将净,脉趋平和。治宜继清湿热残邪,并调胃肠气机,促其康复。
马齿苋15克,薏苡仁20克,木香8克,厚朴6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3克。2剂。
按析
下痢赤白,多责之湿热为患。然邪有轻重,体有强弱,故其证情所见,甚为悬殊。就病患临床表现而言,本案例自当属痢疾重证,对此,勿须赘述。
案中首施方系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加味。白头翁汤用治热痢,古今医家备加推崇。然本方功专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其行气渗利之力憾感不足,故方后增入厚朴、枳壳、茯苓三药,以应病治之需。
本患应邀会诊时,病势急迫,证情重笃。其湿热之邪,蕴结化毒,扰气涉血,肆虐肠腑。届时投方,大忌药不敌邪,贻误病机。故施剂用量甚重,尤以君药白头翁为最。又因投治之时,亢斥肠腑之热邪,炽如燔炭,若药治单施苦寒,其剂下咽,则有格拒不纳之虑,故方末反佐小量干姜,以行“热因热用”之职。而为求其万无一失,又特嘱频频饮服,渐增纳药之量,以防不测呕吐。如是反佐之施以及服药频饮之法,在驱邪重任上似乎区区小事,无足轻重,然本病治疗如不行上法,大有药下即吐之忧。药难下咽,治无用武之地,岂不功亏一篑!
顾老临床经验,白头翁汤应用之妙,全在于药量的配比,此与疗效关系甚密。当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四药用量依次以6﹕3﹕1﹕1的比例入剂时,其方药力最雄,治效最好。案中首剂,即是遵此组方,二诊时,仍守其法。
又,重证痢疾的善后用药,一要防其过施苦寒之味,损伤脾胃;二要注意湿热余邪未尽,留患为害。据用药经验,其时施治,择用马齿苋,并酌加利气健脾渗湿之味,最为稳妥。顾老曾说:所谓马齿苋之性味苦寒,系指鲜者而言,一经日晒成为干品,其药性遂趋平和,选其为善后用药,并无过寒之弊,临证可放胆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