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该给钱吗?
场景:今年过年,妈妈没再批评过读三年级的郭路路懒惰。路路变得很勤快,通过干家务活,奶奶给他发了5 600元“工资”,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了路路妈妈每个月4 000多元的工资。孩子帮着倒一袋垃圾,奶奶发给孩子20元工资,择两斤韭菜发40元钱,每个房间拖一次地板给200元……
做家务,该给钱吗?这事存在较大的争议。
很多父母都喜欢以零用钱做奖励,鼓励子女读书和做家务。对这种方法,我持保留态度,因为若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走火入魔”。读书或做家务,是孩子本身的责任,这些都不应与金钱挂钩。此外,当孩子习惯了以金钱做推动力之后,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孩子凡事都与金钱挂钩,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钱。这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反而形成他“唯金钱”的处世态度。
如果孩子真的有比较出色的表现,应该给予口头的赞赏,又或是可以买一些有纪念价值的礼物给他。其实很多孩子最渴望的未必是钱,一支画笔、一次郊游、一次家庭游戏,类似这些奖励或许更能激发孩子干家务、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孩子,精神上的鼓励比物质刺激更重要。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最大的鼓励或许就是现今小朋友最缺乏的——父母的陪伴。真的要奖励,父母可以利用假日,陪伴孩子出外游玩,相信效果肯定会较金钱利诱来得大。
当然,做家务也是要孩子明白,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父母应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
美国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赚钱,例如送报、除草或是当保姆,而上大学后的学费更要靠自己负担,因此养成美国人独立自主的性格。根据调查显示,美国孩子平均一周做5个小时的家务。
而我国多数孩子都受到父母过度的庇护,父母总不忍心让孩子出外打工或在家做家务,造成孩子在缺乏实际的生活阅历下,对理财的观念及方法模糊不清。因此我认为,让小孩以负担家务的方式赚钱是很好的开始,可以让小孩知道钱是要靠自己的付出赚来的。但为避免产生“做家务必须给钱”的错误观念,建议家长可以将家务划分个人领域与公共区域。个人领域是小孩责任,例如叠被子、打扫卫生等,自然没钱可领,公共领域则可以酌量给予报酬。孩子若有特殊需要,有大笔支出,父母可以给予孩子劳务机会,比如说要孩子帮父母做大扫除,以换取较多金钱,但必须让孩子知道这是父母额外给他的。
基本的家务应该是家庭成员共同分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这类工作也没有薪酬。当然,你还可以引入一些激励方法:例如做一个家务劳动表,列出待完成的家务和日期。每完成一项家务活,就在表上贴一颗小星星。凑够7颗星之后,你就可以给她买一个小奖品——一个冰激凌或者到便利店买一杯饮料,当做一种奖励。(www.xing528.com)
而那些额外的、本来就会请人做的家事倒是可以请孩子帮忙,例如洗车、拿报纸等。一开始可以用周薪的方式,等孩子的自制力与规划能力更强时,再改为月薪。
小明的成绩一向不理想,父母为了小明成绩好转,想尽办法刺激小孩读书,但是效果都不大。直到有一天,黔驴技穷的妈妈灵光一闪,告诉儿子:“以后考试100分就给100元当零用钱。”结果,效果奇佳!
而小莉由于一天直到晚上7点才回家,让妈妈操了很大的心,妈妈一生气,就向小莉宣布“下月零花钱取消”,小莉立刻大哭起来。
其实,若家长这样做的话,就会破坏零用钱的原意。让孩子以为,金钱只是奖惩的一种工具,令家庭关系“商业化”。孩子努力读书只是为了钱;而只要有了钱,做错任何事都没关系。孩子一旦形成这种错误的观念,要想改变就很难了。
读书是为孩子自己,不是为钱,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将考试成绩与钱挂钩。但有些父母想鼓励小孩成绩进步,建议可以鼓励小孩说出他最想要的事情或行为。例如:如果孩子成绩进步,就可延长打电子游戏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
用孩子心中最渴望的需求鼓励他,比金钱更好。
总之,家长需注意,钱虽然是很有效的奖惩工具,但是,用零用钱支配孩子的行为,可能养成小孩“为钱读书”,或是变成“习惯拿钱控制别人”的习惯,类似的负面作用,父母须小心提防。
财商小贴士
家长别以金钱奖励孩子的学习成绩。倘若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进步,父母可以用言语称赞,或以小礼物奖赏。有些家长过度重视学业成绩,子女考试得95分,便给予95元的奖赏,这样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觉,以为读书只为金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