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沉思录:无往不胜的员工利器

沉思录:无往不胜的员工利器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思考是无往不胜的利器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就像一个罗马人,像一个葆有完整而朴实的尊严,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做手头要做的事情的人那样。行动方案松下幸之助认为,不会思考的员工是没有出息的员工。这两件事对于神的灵魂和人的灵魂,对于理性存在的灵魂都是共通的,不要受别的事情打扰。

沉思录:无往不胜的员工利器

第七章 思考是无往不胜的利器

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

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就像一个罗马人,像一个葆有完整而朴实的尊严,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情感去做手头要做的事情的人那样。你要摆脱所有别的思想。

每次看罗丹雕塑沉思者的时候,都会被那种美感所震撼。思考,本身就是一种魅力。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也是优秀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

有一个员工曾问自己的犹太老板:“论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

老板有些哭笑不得,然后告诉他:“我为什么要比你勤奋呢?并非付出就一定会有结果,并非勤奋就能赚到钱。我也曾经勤奋过,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员工的时候,我比你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现在挣得多。在这个社会,任何人想脱颖而出单靠勤奋是不行的。”

员工迷惑地问:“那靠什么?”

老板说:“靠思考。我的长处就是提供机会,让别人勤奋地工作,而不是要我比员工更勤奋。”

这位犹太老板的话道出了思考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在做工作的时候,不能总是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一定要正视思考的力量。如果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行动,那就要拿出另一半的时间来思考。

行动方案

松下幸之助认为,不会思考的员工是没有出息的员工。思考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你必须要有一套科学有序的流程,来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为此,奥里森·马登对思维流程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将如何思考归于以下四点。

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整个思维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要知道,在你提出问题之前,你不可能知道你要寻找的是什么解决方法,更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2.分析问题。一旦你找出这个问题后,你就要从所处的环境中发现尽可能多的信息。你应该强迫自己去寻找有关资料,直到你觉得自己已仔细并准确地分析了这个问题之后,再作出判断。

3.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在这一步骤中创造性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采纳现成的方案时要特别留心。如果别人也探讨过同样的问题,而且其解决办法听起来也适合于你的情况时,你就要仔细判断一下别人当时的情况与你的情况有哪些相同之处。

4.科学验证。很多人到了上一步就停止了,这其实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科学的。一旦解决的办法找到了,你就要对其进行检验和证明,看看这些办法是否有效,是否能解决提出的问题。在检验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这些办法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你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加以解释,你要回答诸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会”这类问题。

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

如果你能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你就能在一种幸福的平静流动中度过一生。这两件事对于神的灵魂和人的灵魂,对于理性存在的灵魂都是共通的,不要受别的事情打扰。

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多人的忙碌和失败不是因为工作太多,也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该做的没做好,不该做的全被打乱了,直接导致工作变得复杂,时间不够用。所以,我们在工作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有必要做的,什么是我们擅长做的。

丽贝卡是戴尔公司的销售主管,有一次,她被公司派去参加一个销售专题讨论会。她很清楚自己在转型人才和国际微机市场动态等问题方面很有见地,并计划在会上与业内精英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探讨。

这时,公司又额外要求她来协调与会者的傍晚活动,但是她发现自己并不擅长这方面的工作,来回奔跑却无法将这项工作做好,并且还严重地干扰了原先的交流工作。于是她拨通了公司的电话,将自己目前的处境与上司进行了沟通。上司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并作出了及时的调整,派出了一名专门安排各种活动的公关经理接替了丽贝卡。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丽贝卡每次接受任务时都会考虑哪些事是应该做的,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也正是这样的工作作风,使她每次都能得到公司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公司的优秀员工。

在工作中,你做了多少事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做成了多少事。只有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更好。

行动方案

一个能够做正确的事的人,是一个做事有目的的人,是一个能够忙于要事的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做正确的事呢?

1.以企业利益为重。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自己做事的目的联系起来,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2.找出“正确的事”。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有时候,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请你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

3.对目标负责。做正确的事要求我们要对目标负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对公司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然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去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4.学会说“不”。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在职场中,学会拒绝别人是非常重要的。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自己既有工作的工作进度,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5.善用沟通的力量。工作中你可能会有“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在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提醒老板安排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幅减轻你的工作压力

从一个整体看事物,注意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永远把宇宙看做一个活的东西,具有一个实体和一个灵魂;注意一切事物如何与知觉相关联,与一个活着的东西的知觉相关联;一切事物如何以一种运动的方式活动着;一切事物如何是一切存在的事物的合作的原因;也要注意各部分的相互关联。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人为地忽视、孤立或者割裂事物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只死死盯在一个点上,就很难取得突破。

有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武功最高的弟子。他问师父:“我要多少年才能成为顶尖高手?”

师父告诉他:“至少要10年。”

少年说:“10年时间太漫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师父告诉他:“20年。”

少年不甘心地追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

师父告诉他:“30年。”

少年非常不解:“为什么我付出的努力越多,为达到目标所用的时间就越长呢?”

师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因为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专注和努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必然会忽视这个点与周围其他点之间的关联性。正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法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很容易把人变成书呆子一样。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什么都不看,只盯着目标一路狂奔的话,很有可能形成“盲区”,很容易掉进陷阱,使成功之路变得异常坎坷,离成功越来越远。

所有的事物都会以某种方式互相牵涉着,组成一个紧密的联系网,我们不能只盯着一根网线而对整个网体视而不见。

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从它们的联系中找到突破点。例如,公司让你提出提高公司销售额的方案,你不能只把眼睛盯在本公司员工上面,要求他们做好销售工作的各个细节,因为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了解同类公司的情报:他们的产品价格是否比我方的低?他们的促销方式是否比我方的好?你更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情况:本公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哪些?是工薪阶层还是大学生?如果是大学生的话,分店就应该多开在大学周围;如果是工薪阶层的话,分店就该开在工厂周围。此外,你还需要了解全市的人流集中点,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功能、颜色、时尚等方面的偏好。总之,你需要了解与提高销量相关联的很多方面的东西才能将你的方案做好。

因此,当我们接到一个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任务与其他同事的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一定要多交流合作,因为资源互用很有可能会帮你打通很多壁垒,形成1+1>2的合力。此外,我们还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上鸟瞰工作程序,尽可能收集更多相关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利用。只有从整体上看待工作,从事物的关联性中寻找解决方法,我们才能省力省时、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行动方案

事物之间在客观上已经存在千万种的联系,这些联系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契机,我们千万不要装作没有看见。思路决定出路,这个世界上被我们称为难题的东西往往是那些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法的东西。切记:一定要注意事情之间的关联性。不要像某些庸医那样,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懂得从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东西甚至细枝末节当中分析事物最本质的东西。

如果我错了,我将愉快地改变自己

如果有人能够使我相信并向我展示我没有正确地思考和行动,我将愉快地改变自己。因为我寻求真理,而任何人都不会受到真理的伤害。而那保留错误和无知的人却要因此受到伤害。

曾有这样的A、B两家公司,他们在同一层楼里面,而且面对面。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对面公司进行观察后都认为: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员工受到对面公司员工恶习的感染,否则一定会出大问题的。

于是A公司给全体员工下达了这样的纪律通知:对面公司的员工穿着古怪,不修边幅,特别是行为极为放荡不羁,不但上下班从不准时,而且上班时还经常高声说话、猖狂谈笑。我们公司员工如有此行为者,一律开除。

B公司也给自己公司的员工下达了一份纪律通知:对面公司整日死气沉沉,所有人上下班都面无表情,如果我们公司的员工沾染了他们这些不良习气,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请我公司的员工一定要与对面公司的员工保持距离!

就这样,两家公司的员工在纪律的严格约束之下,形同陌路。(www.xing528.com)

直到有一天,一位应聘者的无意闯入,终于打破了这个局面。这个应聘者将简历同时寄给了这两家公司,不巧又同时得到了这两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书。在面试的时候,他看到两家公司墙上的纪律要求,感到非常奇怪:A公司员工行为活泼、思想活跃、进取心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这刚好是B公司最缺少的;而B公司员工态度端庄、思想严谨、吃苦耐劳的开拓精神也刚好是A公司值得学习的。

他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于是给两家公司提出了向对方学习的建议,这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竟然不约而同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都决定重金聘用他。

后来,这两家公司成功地进行了合并,年收入远远超出了过去的水平。他们就是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在线公司,现在的名字叫做美国在线公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很难看清自己的错误,别人却能一眼看出。当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时候,如果同事或者领导向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不要总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一定要静下心来自己思索分析别人说的,自己是否真的是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些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忠言逆耳利于行”,别人的批评使我们少犯了许多错误,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行动方案

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小肚鸡肠、封闭自负很容易把自己变成一只只能看到巴掌大天空的井底之蛙。只有放开心胸,能把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观点兼收并蓄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但是,仅知道错误还不够,还要改正,及时从错误的迷宫里走出来,行走在天高地阔的康庄大道上。平时要经常跟同事多沟通,在最早的时间内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进步的动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别轻易说“不可能”

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难以完成的,不要认为它对于别人也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什么事对于人是可能的,是合乎他的本性的,那么想来这也是你能达到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有一件事看起来是你难以完成的,也请不要轻易说不可能。

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当我跟你说1加1等于1,2加1等于1,3 加4等于1的时候,你信吗?也许正常的人都会说:“这怎么可能呢?”但是,只要我们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这就是可能的:1里加1里等于1公里,2个月加1个月等于1个季度,3天加4天等于1周。

当我们遇到瓶颈的时候总是容易被“不可能”画地为牢,停在原地无法再有突破。但事实上,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没有任何解决的可能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努力去尝试了,是否在尝试中懂得变通地解决问题。

曾一度热播的《大长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百本(即黄芪)对人有很好的药效,几乎所有的汤药之中都要加入百本。早在燕山君时代,百本种子就被带回了朝鲜,其后足足耗费了20年的时间,想尽各种办法栽培,可是每次都化为泡影。在朝鲜种植百本几乎是不可能的。

长今决定要成功种植百本。在她看来,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长今耥开一条垄沟,播下了百本种子。浇水之后又等了几天,依然不见发芽的迹象。有一天,她发现种子还没发芽,便腐烂了。撒播方式失败后,长今又试了条播、点播。播种以后,她试过放任不管,试过轻轻盖上一层土,也试过埋得深一点。她试过浇少量水,也试过水分充足,有时连续几天停止浇水。肥料也都试过了,甚至浇过自己的尿。然而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躺在结实外壳中休眠的百本,仿佛故意嘲笑长今的种种努力,就是不肯发芽。

经历过多次失败后,长今开始翻阅所有关于百本与种植方面的书。她再度尝试在两条沟垄之间条播,轻轻地覆盖泥土,撒上肥料。经过不懈努力,长今终于成功地种植出了百本,将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

很多时候,“不可能”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假想敌,一个不可穿越的死亡沙漠。正如彭端淑所说的那样:“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可能”与“不可能”的分界线往往就是做与不做的区别。工作中从来就不曾有推不倒的大山,啃不动的骨头,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去推了,是否去啃了,是否用对了方法。

行动方案

要改变工作中的“不可能”,首先就不要用“心灵之套”把自己套住,只要有了“变”的理念,就一定能够找到“变”的方法。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换个思路,多尝试几种方法,具有变负为正的勇气与气魄和改变“不可能”的智慧与方法,相信困难只能成为你的一块磨砺石,而绝非挡路石。

仔细地倾听,尽可能地进入说话者的心灵

仔细地倾听别人所说的话,尽可能地进入说话者的心灵。

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了一张嘴巴。”其用意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注重实际的学者以利亚说:“关于成功的商业交往,没有什么神秘——专心注意对你讲话的人极为重要。没有别的东西会如此使人开心。”

著名的咨询大师史蒂芬·柯维博士认为倾听主要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完全不用心倾听,我们可以用忽视某人来形容,你心不在焉,只沉迷在自己的世界;第二个层次是你假装在倾听,你可能会用身体语言假装在听,甚至重复别人的语句当做回应;第三个层次是选择性地倾听,你确实在聆听,“哦,我记起来了,让我告诉你……我也有同感……对呀,你刚才说的我完全明白,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这个我不太清楚”,你确实能够了解对方,但你过分沉迷于你所喜欢的话题,只留心倾听自己有兴趣的部分;第四个层次是留意地倾听,你能全心全意地凝神倾听,要专心聆听确实要花费不少精力,可惜你始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第五个层次是带着同情心倾听,就是说撇下你自己的观点,进入他人的心灵。这是最高的一个层次。

费城电话公司数年前遇到过一个曾咒骂接线生的麻烦顾客。他咒骂,他发狂,他恫吓要拆毁电话,他拒绝支付某种他认为不合理的费用。他写信给报社,还向公众服务委员会屡屡投诉,并使电话公司引起数起诉讼。

最后,公司的一位最富技巧的“调解员”被派去访问这位暴戾的顾客。这位“调解员”静静地听着,并对其表示同情,让这位好争论的老先生发泄他的牢骚。“他喋喋不休地说着,我静听了差不多3小时,”这位“调解员”叙述道,“我共访问他4次,每次都听他发牢骚,并且在第四次访问完毕以前,我已成为他正在创办的一个组织的会员,他称之为‘电话用户保障会’。我现在仍是该组织的会员。有意思的是,据我所知,除这个老先生以外,我是世上唯一的会员了。在这几次访问中,我静听,并且同情他所说的任何一点。我从未像电话公司其他人那样同他谈话,他的态度也变得友善了。在第四次访问结束之后,老先生自愿付清了所有的账款,并撤销了他向公众服务委员会的申诉。”

故事中这位调解员通过倾听与理解进入了老先生的心灵,并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在我们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天才的辩论术,而是你是否肯静下心来真诚地倾听对方的声音,是否能尽可能地进入说话者的心灵,是否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将心比心的看问题。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处理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真诚的倾听都很重要。

行动方案

1.在倾听时保持静默。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和他在一起,当你有信心使他感到被了解,而你也知道你了解他时,你才采取这种做法。

2.对对方提供的各种信息保持充分的兴趣与敏感性,不要妄自评断。不要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你自己是妨碍有效倾听的最大障碍。

3.不要预设立场。如果你一开始就认定对方很无趣,你就会不断从对话中设法验证你的观点,结果你所听到的都会是无趣的。抱定高度期望值会让对方努力表现出他(她)良好的一面。

4.注重肢体语言。有资料显示,在良好的沟通中,话语只占7%,音调占38%,而非言语的讯号占55%。眼睛注视对方,不时点头称是,身体前倾,微笑或痛苦的脸部表情等,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意思。

5.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吉拉德·黎仁柏在《打入别人的心》一书中评论说:“在你表现出你认为别人的观念和感觉与你自己的观念和感觉一样重要的时候,谈话才会有融洽的气氛。在开始谈话的时候,要让对方提出谈话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听者,你要以你所要听到的是什么来管制你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是听者,你接受他的观念将会鼓励他打开心胸来接受你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同和尊重的需求,满足了他的这种需求,你们之间的距离自然就会在无形中缩小了很多。

有理智的人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动之中

追逐虚名的人把幸福寄托在别人的言辞上;贪图享乐的人把幸福寄托在自己的感官上;而有理智的人,则把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动之中。

大学毕业之后,雄心勃勃的李勇独自来到深圳闯天下。他在深圳找了整整一个月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让他开始产生恐慌的感觉,但是恐慌是没有用的。只有继续跑人才市场,继续不停地在网上投简历。有一天,他看到一家著名企业内刊招聘记者,就立即激动地携作品集赶了过去。

但是到了现场他才发现,仅有一个岗位,居然有两百多竞争者,并且很多竞争者无论在学历、资历、年龄,还是口才方面都胜过了自己。李勇排在面试队伍最后面,看着那些优秀的应聘者一个个沉重地走出考场,李勇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

刚好在这个时候,坐在大厅里等候的其他应聘者开始闲聊。其中有这么几句牢骚话引起了李勇的注意:“来的都是有经验的人,小小内刊还拿不下来?一个面试还搞这么复杂!”“肯定要当面出题让应聘者动笔,不怕它,都带了作品集来,还说明不了问题?”

李勇心里一动,当即在简历的背面写了一篇叫做“求贤若渴”的现场短新闻。轮到面试时,李勇把这篇作品呈了上去。结果,李勇被录用了。老总说:“其实正确的方法大家都注意到了,但心动不如行动,只有你当时把大家都注意到的东西先做在了前面。”

只有抓在手里的才是属于自己的,很多人都习惯于把幸福寄托于被动的等待,寄托于美好的幻想。但是,理智的人会把自己的幸福安置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才是最聪明的人。

行动方案

在日前竞争激烈的学习型社会里,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少说多做,用心工作、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自己价值最大化,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

1.用心工作

在工作中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关键是要用心去做。以发生在商场的一个小场景为例:一位消费者,在大卖场的货架之间徘徊,想找一罐奶粉。他看到一位服务人员在另一边整理货架。“我想找一罐蛋白质含量高的奶粉,请问在哪里可以找到?”

服务人员的反应可能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理都不理消费者,继续整理眼前的货架。

第二种:瞄消费者一眼,冷冷地丢出三个字“不知道”。

第三种:客气地回答消费者:“请你走到第三个货架,左转到横排第五个矮柜,就可以看到奶粉专柜。”

第四种:服务人员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聆听他描述产品,随即带他到奶粉货架,拿下一种销量较好的高蛋白质奶粉递给他,同时说:“我想您挑选蛋白质含量高的奶粉,应该是想让您的宝宝长得更结实,我再向您推荐另外一种高钙的产品,您先试一试,或许可以让您的宝宝更健康。”

哪种服务人员是最有心、最有行动力的员工?第四种态度不但会让顾客感到舒心,而且他也能比其他服务人员推销出更多的产品。

2.终身学习

有一种“人力资源衰减理论”,意即人们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人力资源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自然衰减。落后就要挨打,衰减就要被淘汰,面对很多公司向员工们提出的“不换脑袋就换人”的警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永远不让自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