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国
San guo
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政府开始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地方上群雄割据,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司马炎灭东吴,统一南北。
故事链接
董卓之乱
乱世风云变幻
东汉末年,张角以“太平道”为掩护,在治病传道的同时,向人们传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起义暗号,并于184年率众起义。经过黄巾起义军的打击,东汉王朝摇摇欲坠。汉灵帝死后,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进行了一场大混战,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189年,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想谋杀何进,没有成功,反被何进抓起来杀了。蹇硕被杀以后,袁绍劝何进把宦官势力彻底除掉,于是何进写信召董卓带兵进京控制局面。宦官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决定先动手。他们假传太后的命令,召何进进宫,并将他杀死。袁绍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立刻派他弟弟袁术攻打皇宫。袁术干脆放了一把火,把皇宫的大门烧了。大批兵士冲进宫里,不分青红皂白,见了宦官就杀。经过这场混战,外戚和宦官两败俱伤。由何进召来的董卓带兵进了洛阳,并得到了兵权。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废掉了何进立的汉少帝,另立刘协为汉献帝,而他自己则当上了相国。
东汉末群雄割据形势图
董卓(?—192),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他本来是地方豪强,汉灵帝时担任并州牧(今山西一带的地方长官)。到洛阳控制大权后,董卓任意诛杀大臣,引起众怒,袁绍联合东部军阀讨伐董卓。董卓劫持献帝,舍弃洛阳,败走长安(今陕西西安),在长安为吕布所杀。他的部下在关中混战,反董卓联盟的各军阀在关东(今函谷关以东)混战。经过几年混战,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军阀集团。其中曹操势力发展最快,最终统一了北方。
董卓当上相国后,司徒王允一直想为朝廷除害,除掉奸臣董卓。他将府中歌女貂蝉请到画阁中,说:“奸臣董卓,阴谋篡位。朝中文武,束手无策。我打算用连环计,先将你许配给吕布,然后献给董卓。你便从中找机会离间他二人,令其反目成仇,让吕布杀掉董卓,为朝廷除掉大患。你同意吗?”貂蝉当即表示甘愿献身实施“连环计”。
凤仪亭
某日,王允请吕布来家中做客。酒喝到一半的时候,王允叫貂蝉与吕布相见,并允诺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几天后,王允请董卓来家中赴宴,又将貂蝉许配给董卓。等吕布再来王允家谈论婚娶之事时,王允告诉吕布,董卓已带貂蝉回府了,吕布听了非常生气。
《王允巧施连环计》图
192年的一天,董卓入朝议事,吕布趁机骑马来到相府,与貂蝉在后花园凤仪亭互诉衷肠,这就是有名的“吕布戏貂蝉”。董卓从朝中回来后,看见如此情景,十分恼怒,吕布慌忙逃走。不久,吕布带领甲兵埋伏在宫殿侧门两边,等董卓入朝时将其刺死于殿门之前。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代奸雄—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195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发生混战,外戚董承和一批大臣带着汉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这时洛阳的宫殿早已被董卓烧光了,到处是残砖破瓦,荆棘野草。汉献帝到了洛阳,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粮食。这时候,曹操正驻兵在许(今河南许昌东),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出一队人马到洛阳去迎接汉献帝。汉献帝和大臣听说许有粮食,都希望能早点儿迁都。
196年,曹操逼迫汉献帝迁都到了许,汉献帝到许后,改元建安,以曹操为大将军。曹操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州郡豪强发号施令。首先他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书给袁绍,责备他只管扩大自己势力,攻打别的州郡,不来帮助朝廷。接着,曹操又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袁绍为太尉。这样一来,袁绍生气了,气冲冲地说:“要不是我,他曹操哪里有今天!现在他竟敢以皇上的名义来号令我。”于是他上个奏章辞去了太尉官职。曹操觉得自己的地位还不稳固,不愿和袁绍闹翻,就把大将军的头衔让给袁绍,自己改称车骑将军。
古代穿越知识指南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政治主张,是由老子首先提出来的。老子主要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他认为自然统率着万事万物,人是不可违背自然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地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事物就能健康地发展。当然,“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
文姬归汉
《胡笳十八拍》的由来
《文姬归汉》讲的是一个名叫蔡文姬的女子回归故土汉朝的令人伤感的故事。
蔡文姬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她出生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里,父亲蔡邕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受父亲的影响,蔡文姬从小就开始读书、学习音乐。长大后,蔡文姬不仅能够写出很精彩的诗歌,而且精通音律。
东汉末年,社会秩序非常乱,中原大地上到处都在打仗。人民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不仅生活艰难,而且时刻面临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这种不幸的命运也降临到蔡文姬身上。
有一天,蔡文姬的家被乱军洗劫。由于年轻貌美,蔡文姬没有被杀,而是被乱军劫持着带到了匈奴。蔡文姬被迫嫁给一个匈奴人为妻,并生了两个孩子。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整整十二年。
蔡邕像
在这十二年中,中国北方的战乱已被曹操平息了。曹操和蔡文姬的父亲曾经是朋友。他听说了蔡文姬的悲惨遭遇后,就命人带着重金来到匈奴,将蔡文姬赎回,使她重返故乡。
在回汉朝的路途中,蔡文姬既欢喜又悲伤。她欢喜的是终于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了。她悲伤的是她不得不与自己的两个孩子永别了。
蔡文姬虽然回到了汉朝,但她心灵所经受的苦难和创伤,又怎么能完全消失呢?于是,文姬就把自己的遭遇写成了一首被称为《胡笳十八拍》的曲子。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曲子,从当时到今天,世代流传着!
《文姬归汉图》
曹操一战定北方
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曹操是当时最具远见的一个人物。
《坞壁图》
三国两晋时期,天下大乱,许多地方豪强自筑堡垒,以保护自己和宗族的生命财产安全
董卓死后,在各派势力的斗争中,袁绍的势力最大。他先夺冀州,又把势力扩张到并州、青州。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占据幽州,控制了黄河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然后南下攻打许,想和曹操决一胜负。
曹操的势力也发展很快。192年,曹操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多万,并且编其精锐为“青州军”,这为他以后军力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操控制兖、豫二州之后,又打败陶谦,扩地至东海。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196年,他带兵把逃亡在外的汉献帝迎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非常重视人才,三次发布“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招揽了大批文臣武将。他极力发展农业生产,196年开始屯田,保证了军粮的供应,强兵足食是他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遗址
197年,曹操消灭了割据江淮的袁术,后又擒吕布,势力已扩展到兖州、豫州、徐州、司隶等地。后来袁绍率军南下攻打许,曹操就引军屯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拒敌。袁军建土山,造高橹,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就用霹雳车发石击垮高橹。袁军又掘地道攻打曹营,曹军就在营内挖长壕抵抗袁军。袁绍总是拒绝部属分兵进攻许的意见,而曹操却听从谋士坚持危局、出奇制胜的意见,不久派兵偷袭,烧毁了袁军的粮车,逼袁绍分兵护送粮草。之后,袁军将领淳于琼率领士兵万人护送粮车万余辆,屯于袁军大营北面的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袁绍不仅不认可监军沮授增兵守护乌巢的计策,而且又拒绝谋士抄袭曹军后方的建议。后袁绍的谋士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于是令曹洪、荀攸守营,亲自领精兵约五千人,使用袁军的旗号,乘夜由小道前去偷袭乌巢。袁绍只派轻骑去救援乌巢,亲自率大军攻打曹营。曹操集中精兵打败淳于琼及其援兵,烧毁粮草,迅速回师官渡。袁军主力攻打曹营失败,又得知乌巢失守,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曹军乘势全力出击,大败袁军,并俘、杀七万多人,袁绍只率八百余骑逃脱。袁绍的势力从此不再强大。通过此役,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割发代首
执法严明,以身作则的榜样
196年,曹操将逃难在洛阳的汉献帝接往许,许便成为东汉的临时都城。这时,曹操实际上掌握了东汉王朝的军政大权。接着,曹操又实行屯田制,很快解决了军粮问题。
当时,离许不远的南阳有个军阀叫张绣,他扬言要攻打许,抢走汉献帝。曹操为了在统一北方的道路上扫清障碍,决定首先征讨张绣。197年,曹操率领大军对张绣发动进攻,两军在淯水(今河南白河)摆开阵势。张绣阴险狡猾,没战几个回合便假装投降曹操,曹操一时看不透张绣的奸计,便信以为真。半夜里,张绣和部下来了个里应外合,偷袭了曹营。曹操措手不及,被打得溃不成军,他的大儿子曹昂战死,大将典韦阵亡,曹操也受了伤。
曹操打了败仗之后,心中闷闷不乐,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这一仗完全败在轻敌和军纪不严上。于是,曹操决定从严整治军纪,重新颁布各种军令、战令,规定军中不论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违者将受到严厉惩处。
连环画《曹操割发代首》
又过了一年,曹操继续出兵讨伐张绣。当时,正值麦子成熟季节,曹操下令:“行军途中不得践踏百姓的麦子,违者斩首!”在他的严厉命令下,全军将士行军时路过麦地,都格外小心谨慎。有时,骑兵们下马步行或绕道而行,曹操更是以身作则,倍加小心,生怕踏坏麦子。曹操率领着大军朝前挺进,当行至一块麦地时,突然从地里飞出一只野鸡,这时,曹操的马受了惊吓,又踢又跳,进入了麦地。他连忙收住缰绳,可是,受惊的马还是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看了心疼不已,马上下令:“停止前进!”曹操面对士兵,脸色阴沉,严肃地说:“全军将士们,我的马踏坏了麦子,请按军令处置我吧!”这时,一位大将连忙说:“您是全军之主,怎能受刑罚呢?”其他将士也说:“麦子是因马受惊后被踏坏的,并非您有意如此。”曹操严厉地说:“军令面前,一视同仁,我是全军统帅,怎能带头不执行呢?”他拔出剑来想自杀,这时,全军将士一齐跪下说道:“您是全军主帅,不能自杀呀!”曹操见众将士跪在地上不肯起身,便“唰”的一剑,割下一把头发,扔在地上,以发代首。这时,全军将士才站了起来,一个个都很佩服曹操执法严明,以身作则。
蜀汉名将的传奇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三国演义》里提到,关羽因本地豪强倚势凌人,就将其杀死,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今河北涿州),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大家都知道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刘、关、张三人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异姓兄弟,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不畏艰险。
关羽是三国时期武功数一数二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侧重刻画他神威勇武的一面,他对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这些都是《三国演义》里精彩的部分。200年,刘备偷袭徐州,关羽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并驻守下邳,这便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公赚城斩车胄”。同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对他十分敬重,拜他为偏将军。
河南许昌关羽挑袍处
传说关羽离开曹操时,曹操赠以战袍。关羽怕曹操变卦,在马上用青龙偃月刀把战袍挑过来,谢过礼后,催马出城
湖北当阳关陵
201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打刘延,曹操派关羽、张辽迎击颜良。关羽在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取下他的首级回到阵中,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这一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关羽的成名战,而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早因“斩华雄、战吕布”闻名于诸侯,小说里“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不过是给关羽的勇武锦上添花而已。历史上,关羽在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而后离开曹操投奔刘备去了。当然,《三国演义》中添加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三国演义》中还写到关羽曾被流箭射中,因箭头有毒,每逢阴雨天骨头便疼痛难忍。关羽接受医生的建议刮骨疗毒,并在动手术时举杯畅饮,谈笑自若。小说中提到的是219年他攻打樊城时中了曹仁的毒箭,由华佗进行医治。
《关羽擒将图》
此图表现的是关羽水淹七军,生擒曹操帐下名将庞德的故事
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命其攻打曹仁守卫的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援助曹仁,结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处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自此,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曾想避关羽锋芒而从许迁都(樊城是许的最后屏障),后因司马懿、蒋济力阻并建言鼓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曹操才罢休。在此之前,孙权曾派使者到关羽处,希望娶关羽之女为儿媳,关羽不但没有答应,反而侮辱来访的使者,惹得孙权大怒。同时,南郡太守糜芳与公安太守士仁,由于关羽平时对他们轻视而心存忌恨,他们不尽力供应军需,而且勾结孙权,袭取关羽后路。曹操派大将徐晃到樊城增援曹仁,关羽攻打樊城失利,引军退回时,江陵已被孙权夺取。关羽军队溃散,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军队俘虏,最终不屈而死。
纵观关羽一生,他在戎马生涯中历经百战,最后却输在了他的弱点—善待士兵而瞧不起士大夫上。
三顾茅庐
诸葛亮出山,三分天下
诸葛亮于181年出生在琅邪(今山东沂南南部),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助刘备创建和巩固了蜀汉政权。
《诸葛丞相集》书影
诸葛亮,其远祖诸葛丰是西汉元帝时的司隶校尉,他父亲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在幼年时便丧失父母,与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过着艰苦的生活,十四岁时投奔在豫章(今江西南昌)的叔叔诸葛玄。不久诸葛玄被其他军阀赶走,之后他便带着全家和诸葛亮兄弟去投靠刘表。诸葛玄死后,十六岁的诸葛亮便和兄弟迁至荆州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村,搭起茅屋,过起了“躬耕垄亩”的隐居生活。
明朝朱瞻基(明宣宗)绘《武侯高卧》图
诸葛亮身高八尺,是个魁梧的山东大汉。早年的艰苦生活,使诸葛亮养成了好学的个性,他还关注天下大势。他酷爱读书,好学不倦,但他读书独观“大略”,涉猎较广,并着重在实务应用上,力求多方面融会贯通,这属于“通才”式的学习。他精通儒、法、道等诸家学说,对天象、地理、土木工程等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是个“杂家”。诸葛亮尤其喜欢读兵书,对军事学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常自比管仲、乐毅。他不仅兼备将相之才,而且有不苟且许身的抱负。
诸葛亮像
从十六岁开始的十年间,诸葛亮一直在家中过着勤耕苦读的生活。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他却密切关注着天下大势,经常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崔州平这些名士纵论天下兴衰。他还经常找当时颇有声望的名士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请教。庞德公称他为“卧龙”,即一旦随风跃起,必能驾驭时代风云。诸葛亮也一直在注意寻找能使自己充分发挥才能的明主。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刘备多次采取军事行动。徐庶几次辅佐刘备击败曹兵。曹操把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逼徐庶归顺。徐庶无奈,只好辞别刘备,奔赴曹营。临别时,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问徐庶:“诸葛亮的才能与先生相比如何?”徐庶说:“不能比,我不过是萤火虫的微光,而诸葛亮则如日月的光辉。”刘备又问:“听说,卧龙、凤雏,能得到其中一个人的辅佐,就能安定天下。不知诸葛亮和这两位先生相比较如何?”徐庶说:“卧龙先生正是诸葛亮,您如能得到他的辅佐,何必为天下不安定而发愁呢?”
刘备立即带领关羽、张飞到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请诸葛亮出山。他们第一次扑了个空,诸葛亮不在家。看门的书童也说不知道诸葛亮到什么地方去了,也不知他什么时候回来。刘、关、张三人只好回营。
后来有人报告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非常高兴,带上关羽、张飞,冒着鹅毛大雪,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在他们来到的前一天又出门了。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来拜访诸葛亮时,正赶上诸葛亮睡午觉。刘备出于诚意和礼貌,不让人惊动他,静静等在门外。张飞要发火,想把诸葛亮叫醒,被刘备制止住了。诸葛亮醒来,听书童说刘备来访,马上换了衣服,请刘备进屋详谈。
明·戴进《三顾草庐图》轴
刘备向诸葛亮恳切地表明了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决心和意愿。诸葛亮深思熟虑后说:“曹操打着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手下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曹操本人又很有军事才能。目前,你没有力量和他争夺地盘,他占着天时;东吴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统治江南,从他父亲孙坚到他这一代,根基牢固,占着地利,也不能和他正面发生冲突。将军可以先攻取荆州,再占领益州,然后以益州为基地谋取三秦,从荆州出兵进攻洛阳,老百姓一定会欢迎你的。做到这些你就占了人和,天下也就平定了。”一番对天下形势的总体分析使刘备更加佩服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也欣赏刘备的诚恳,同意出山辅佐他。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刘备称帝,封诸葛亮做了丞相。
孙氏兄弟经营江东
江东的割据政权
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东南方有一股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这就是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的孙策、孙权兄弟。
东吴的青瓷羊尊
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武,很喜欢他,可并不重用他。孙策曾经想当一个郡太守,袁术没让他做。孙策的舅父吴景原在江东丹阳(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后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走。孙策向袁术要求让他到江东去帮舅父打刘繇。袁术跟刘繇也有矛盾,就同意了孙策的要求,不过只拨了一千人马给孙策。
孙策向南进兵。一路上,有许多人投奔他。到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孙策的兵力已扩充到五六千人。孙策有个从小就很亲密的朋友叫周瑜,他也带了人马来与孙策会合,孙策的力量就更加壮大了。
孙策作战骁勇,军队纪律严明,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孙策很快就渡过了长江,不但打败了刘繇的人马,夺回丹阳,还攻下了吴郡和会稽郡。这样,江东六个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孙策占领了。
东吴的“大泉当千”铜钱
图为吴国孙权于238年铸的“大泉当千”铜币,铸造得十分精美
孙策占据了江东,还雄心勃勃地想向北发展,但这时出了一件意外的事。
原来,孙策攻下吴郡的时候,杀了那里的太守许贡。许贡的门客决定为主报仇。有一次,趁孙策上山打猎的时候,他们埋伏在树林里,放了一支暗箭,射中了孙策的面颊。
孙策受了重伤,请医生治疗也不见起色,病势越来越重。孙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把部下张昭等找来嘱咐道:“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了人马、地盘,可以跟人家较量一番,希望你们好好辅助我弟弟孙权。”
孙权那时才十八岁。他年纪虽然轻,但是平时喜欢结交朋友,注重延揽人才,在江东官员中,已经很有声誉。孙策把印绶交给孙权,说:“咱们兄弟俩,要论上阵打仗的本领,你不如我;至于选拔人才,任用贤人,我比不上你,希望以后你好好保住江东这份基业。”说完,就咽了气。
孙权记住哥哥的话,用心搜罗人才。周瑜对孙权说:“我有个好友鲁肃,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请他来帮助将军,准没有错。”
孙权派人把鲁肃请来,两个人一见如故。有一次,孙权会见宾客,等别人都走了,单独把鲁肃留下来谈心。
孙权说:“现在汉室衰微,天下扰乱。我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来扶助天子建立霸业,您看怎么样?”
鲁肃说:“我仔细研究过天下大势。汉室已经不能再兴盛起来了。曹操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也除不了他。我替将军打算,还是保住江东这块地方,等待时机。曹操现在正忙着统一北方,顾不到我们。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讨伐刘表,占领荆州,然后再来平定天下。这倒像是干汉高祖一样的事业呢!”
孙权重用人才,因此江东地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出现了一片兴旺景象。
曹操听到孙权接替孙策的地位,为了笼络孙权,就以朝廷的名义,封孙权为征虏将军兼会稽太守。从此以后,孙权实际上在江东建立了割据政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千古留名的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大军在赤壁附近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即将拉开帷幕。
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战前,交战双方互相派遣间谍刺探军情。曹操派周瑜早年的同学蒋干过江,以老同学的身份住在东吴的大营之中,接着又派荆州降将蔡中、蔡和向周瑜诈降。周瑜早已看破曹操的意图,将计就计,巧妙地利用蒋干,向曹军传递虚假的军事情报,并使曹操错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赤壁之战》
东吴老将黄盖与周瑜事先定下苦肉计。黄盖建议东吴投降曹操,周瑜故作震怒,将黄盖一顿痛打。黄盖则以此为借口向曹操诈降。曹操听说东吴有人来降,便亲自接见,他先表示怀疑,可是随后接到蔡中和蔡和的密信,证实黄盖确实被周瑜狠狠地打过,这才信以为真。
周瑜看到黄盖诈降成功,又请住在东吴的奇士“凤雏”庞统继续用计。蒋干过江后,晚上闲得无聊,便四处游逛,“巧遇”庞统。蒋干知道庞统是一代高士,便劝说庞统投奔曹操,将来做番大事业。庞统告诉蒋干,他正求之不得,便拿着蒋干的书信过江与曹操相见。曹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一上船就晕得东倒西歪。庞统给曹操出主意,建议将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
周瑜像
曹军的士兵们在连接在一起的战船上操演阵法,与在陆地上一样平稳,曹操见了,称赞庞统的想法高明,但他做梦也没有料到,所有这一切,都是周瑜为火烧曹军而设下的圈套。
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则必须有东风相助,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如果没有东风,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了,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唯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
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说完,他在周瑜手心写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个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诸葛亮说:“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周瑜便在刮东风那日,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狼狈逃窜。
七步之才
曹子建的才情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曹植自小敏而好学,文才出众,十多岁就能吟诗作赋,因此曹丕心中暗暗妒忌,曹丕称帝后就一直想找机会除掉曹植。
曹植墓遗址
曹植像
曹 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号思,世称陈思王。才华出众,为曹操所宠爱,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猜忌,郁郁而死
《洛神赋图》
东晋顾恺之绘。曹植曾写过著名的文章《洛神赋》。此图表现的就是文中作者与洛神在洛水边道别的情景
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从没有当面试过,现在限你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世盗名之罪!”曹植无奈,只得一面走,一面作诗,还没走满七步,便作成了一首: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全诗用同根生的萁和豆比喻同父母的兄弟,用萁豆相煎来比喻兄弟不睦、自相残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对曹丕沉痛而严肃的责问,是批评,也是规劝。曹丕当时听了这首诗,深受感动,放走了他。
陆逊火烧连营
彝陵之战
221年,刘备以汉室后代的身份,继承了当时外界传说已被曹丕杀害了的汉献帝的皇位,在成都正式登基,为汉昭烈帝。因为他统治的地区在蜀(包括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及陕西汉中一带),因此历史上称为蜀,称刘备为蜀汉先主。
刘备对东吴孙权占领荆州和结拜兄弟关羽被其杀害这两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当时魏王曹丕刚刚篡夺皇位不久,军师诸葛亮和很多将领再三苦劝刘备称帝后应立即用主要兵力去消灭曹丕,而刘备对这些积极的建议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一心要先灭东吴孙权,报了私仇后再去攻打曹丕。
吴王孙权见刘备来势汹汹,心里也有点儿害怕,就派人向刘备求和。刘备哪里听得进,一口拒绝了孙权的求和要求。孙权没办法,只得听从大臣阚泽的建议,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各路军马,迎击刘备。
陆逊是个文弱书生,年纪又轻,孙权怕他手下的将领不服,就解下身上的佩剑授予陆逊,对他说:“如有不听号令的,可先斩后奏。”
陆逊领命而去,率军出发,水陆并进。
刘备率领蜀军,经过几个月的行军,攻占了东吴五六百里地,继续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一直向前,来到位于今湖北宜都西北的猇(xi`o)亭。在沿途扎下了四十多个营寨,全长达七百里,白天旌旗蔽日,夜晚火光耀天,声势十分浩大。
东吴将士眼看刘备步步紧逼,百般挑衅,完全不把东吴放在眼里,一个个气得摩拳擦掌,要求立即出阵,与蜀军决一死战,但都被大都督陆逊制止,不许将士们轻举妄动。
陆逊部下的将领们对吴王重用一个青年书生做大都督,本来就不服气。现在见他不同意出战更是不满意,认为陆逊胆小怕死,在背地里议论纷纷。陆逊只当没听见,一直按兵不动。这样,双方相持了将近半年。
经过半年的观察,陆逊心中的作战计划已经渐渐成熟。一天,他召集大小将领开会,对他们说:“自从与蜀军对阵以来,我们还未开过战,因当初刘备带兵东进,连胜数十仗,锐气正盛,我们要避一避风头。现在日子一久,蜀兵已经显出懈怠,放松了警惕。对于蜀军的一举一动,我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他们扎营四十余屯,各用木栅相连,最宜用火攻。只等东南风刮起,我们兵分三路,一路从水中进兵,用船装载茅草;一路进攻北岸;一路进攻南岸。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带上火种。到了蜀营,顺风放火,每隔一屯烧一屯,争取活捉刘备。”众将领听了陆逊的这番话,不由得心中暗暗佩服,于是各路人马都去准备,士气高涨。
当晚,东南风越刮越猛,陆逊见时机已到,命两路人马冲近蜀营,点燃火把,引烧木栅。当时风紧火急,木栅一点便着,刹那间,蜀军的连营成了巨大的火龙,熊熊火焰把长江两岸照耀得如同白昼。蜀军争相出逃,溃不成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刘备急忙上马,东窜西突,逃到位于今湖北宜昌附近的马鞍山上才落脚。
陆逊发觉刘备逃到了马鞍山,立即命令士兵围着马鞍山发起了猛烈进攻。
刘备见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便由关兴、张苞一前一后保护着突围。吴兵见到刘备逃走,都想争功,大批人马向刘备追来。正当危急关头,大将赵云杀入阵来救驾,把吴军杀得人仰马翻。陆逊听说赵云到此,急令退兵,刘备带着百余人马退入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刘备苦心经营的东征大战,以全军覆没而告终。刘备感到没有脸面再回成都去见群臣,于是就驻扎在白帝城,每日思念死去的将士,渐渐染病不起。
如今,白帝山上有白帝庙,殿内有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像,供游人凭吊。
白帝城刘备托孤
刘备临终的重托
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这里古称鱼复,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他假托“殿前井中有白龙出”的传说,在25年自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220年,东吴将领吕蒙攻入江陵,关羽退守麦城,被吴将潘璋的部将追获并斩首。221年,刘备率兵讨伐东吴,张飞带兵从阆中下江州,临行时,被帐下将领张达、范疆杀死。张、范二人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孙权。第二年,刘备为替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吴,从巫峡、建平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结七百里连营。吴国镇守荆州的大将陆逊采用火攻,杀得蜀军大败,刘备逃入白帝城。蜀军的船、器械、水军、步兵及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尸体遍布江上。
诸葛亮观星台
223年,刘备病重,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并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安国家,定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行,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行,你就废了他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流着泪说:“臣下哪里敢不尽心竭力,臣一定效忠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又给太子下诏说:“人活到五十岁就不算早亡,我今年已六十余岁,没什么遗憾,只是挂念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贤德的人,才可以服人。你父德薄,不足效法。你与丞相处事,要待之如父。”这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去世。这就是白帝托孤。
刘备去世后,刘禅登基,史称蜀汉后主。
白帝庙刘备托孤雕塑
古代穿越知识指南
驿传
驿传是我国历代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邮递设置驿站而征的徭役。驿传制度始于春秋时期。秦朝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驿传制度。汉时,驿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地有传舍,供歇宿;通路上每三十里置驿一所,供停留;又置邮亭供文书传递。唐代时,还在水路上设水驿。驿有驿田,设有驿长,置备马匹、饲料、饮食、床铺等一应接待设施,并派有当役驿夫。宋代时,每十里或二十里设有邮铺,有铺卒传递文书;大路上并设有马递铺。元代时,驿传称站赤,组织规模极大。明时,各地都设驿站,有水驿、马驿和递运所,还有急递铺传送紧急文书。驿站所需的人夫、马骡、车船及粮食等,由所在地州县编派站户支应,或随粮派夫役,或随田派马匹、车船等。清代废除了递运所,但仍设置驿站、铺递,改差役为雇役。清末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驿传逐渐废除。
七擒孟获
攻心为上(www.xing528.com)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诸葛亮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蜀汉,想使蜀汉兴盛起来。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的几个郡倒先闹了起来。
益州郡有个豪强叫雍闿,他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反了蜀汉。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叫孟获的少数民族首领,叫孟获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联合起来反抗蜀汉。
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225年3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参军马谡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
今四川雷波的马湖金龟岛上海龙寺中的塑像,中为孟获,左为孟优,右为摩铁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
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们用大军把他们征服了,他们以后还是要闹事的。我听说用兵的办法,主要在于攻心,攻城是次要的。丞相这次南征,一定要叫南人心服,才能够一劳永逸。”
马谡的话正合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不禁连连点头说:“谢谢您的帮助,我一定这样办。”
粮仓洞—孟获屯粮的地方
诸葛亮率领蜀军向南进军,节节胜利。大军还在半路上,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南)酋长高定和雍闿已经开战。高定的部下杀了雍闿。蜀军打进越嶲,又把高定杀了。
诸葛亮派李恢、马忠两员大将分两路进攻。不到半个月,马忠就攻破了其他的叛军,四个郡的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南中酋长孟获收拢了雍闿的散兵,继续反抗蜀兵。诸葛亮一打听,知道孟获不仅打仗骁勇,而且在南中地区各族群众中也很有威望。
诸葛亮想起临别时马谡的话,决心把孟获争取过来。他下了一道命令:只许活捉孟获,不能伤他性命。
诸葛亮善于用计谋,在蜀军和孟获的军队交锋时,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己方人多,一直追了过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本人也被活捉了。
孟获被押到大营,心里想,这回一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进了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了绑,好言好语劝说他归降。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陪着他一起骑着马在大营外兜了一圈,看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然后又问孟获:“您看我们的人马怎么样?”
龙湖雄关—诸葛亮南征故道遗迹
孟获傲慢地说:“以前我没弄清楚你们的虚实,所以败了。今天承蒙您给我看了你们的阵势,我看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阵势,要打赢你们也不难。”
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来,说:“既然这样,您就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打吧!”
孟获被释放以后,逃回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但是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
诸葛亮仍然劝他归降,见孟获还是不服,于是又放了他。
像这样,诸葛亮又放又捉,一次又一次,一直把孟获捉了七次。
到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诸葛亮还要再放了他。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您。从今以后,我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去,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
诸葛亮说:“我们派官吏去,没有好处,只有不方便。因为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一旦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现在我们不派官吏,既不用留军队,又不用运军粮,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大家听了诸葛亮这番话,都钦佩他想得周到。
诸葛亮率领大军回到成都。后主和大臣们都到郊外迎接,大家都为平定南中而感到高兴。
打那儿以后,诸葛亮一面积蓄财富,一面训练人马,一心一意准备大举北伐。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蜀汉的巨大损失
诸葛亮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取荆州、入巴蜀、争汉中等战役,都打得相当漂亮,连他的对手都不得不叹服。但他并非像传说中那样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他发起的五次北伐,最后都失败了。
诸葛亮总结了前几次北伐失败的教训,有一条就是蜀道难行,粮草供应跟不上。这位有着“巧思”名声的丞相,在军事上不仅善于改良阵法(如布列在巴山蜀水和关陇之地的“八阵图”),还善于在军械方面搞技术革新(如军中常用的“诸葛行锅”“诸葛铜鼓”“孔明灯”以及能同时发射十箭的连弩)。他设计制造了“木牛”“流马”(适合在崎岖的蜀道上使用)这两种有利于山地运输的交通工具。后来小说家把“木牛”“流马”描述成不用人力就可以运转如飞的神奇之物,那就夸大其词了。其实,“木牛”是一种有前辕的小车,“流马”是一种小巧的独轮车。
武侯祠
234年,诸葛亮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便出兵十万攻魏。蜀军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后,诸葛亮一方面构筑营垒,一方面屯田耕作,作了长期对峙的打算。与此同时,东吴孙权被诸葛亮派去的使者说动,也分兵三路对魏发起了猛烈进攻。
那时,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继位的魏明帝亲自带兵与东吴交战,又派司马懿在五丈原防守蜀军。魏明帝对司马懿交代了四个字:“只守不战”。
司马懿牢牢守住营垒,任凭蜀军怎样挑战,就是不应战。诸葛亮千方百计想激怒司马懿,派人给他送去一套妇女服装,嘲讽他像女人一样胆小。不料司马懿一笑了之,因为他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
面对蜀军一次次的挑战和嘲弄,虽然司马懿很能沉得住气,但魏军上下却耐不住了,纷纷要求和蜀军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懿便对部下说:“你们不要性急,我立刻上奏皇上,请求他批准我们跟蜀军决战。”
奏章呈上去后,等了一段日子,魏明帝派来一个大臣宣布命令,归根结底一句话:“不许出战!”
这命令传达后,魏军将士感觉很没劲,蜀军将士听到这消息更加失望。还是诸葛亮一眼看透了司马懿的用意,分析道:“司马懿上个奏章要求出战,是演戏给部下看。试想,大将统率兵马在外,有必要千里迢迢地去向皇上请战吗?”
不管怎么样,诸葛亮还是照旧派部下到魏营去下战书。司马懿每次都很客气地接待使者,借机不露声色地了解诸葛亮及蜀军的一些情况。当他听说诸葛亮每天忙于公事,胃口不太好后,就对手下几个将领说:“你们想想,诸葛亮日理万机,却吃得很少,这样身体能撑多久,不累垮才怪呢!”
结果真像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倒了。
消息传到后主刘禅那里,他连忙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
回去后,李福向刘禅汇报说:“丞相病情十分严重,陛下该考虑由谁来接替丞相了。”
刘禅焦虑地说:“我怎么知道谁能接替丞相呢?还是由你再去一次五丈原,请丞相自己推荐接班人吧!”
李福再一次到了五丈原,诸葛亮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就对他说:“请你告诉皇上,将来可由蒋琬接替我;蒋琬之后,可由费祎继任。”
过了几天,诸葛亮就在五丈原的军营中去世了,年仅五十三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的安排,蜀军没有透露他逝世的消息,而是把他的尸体裹起来放在车里,有条不紊地开始撤退。
五丈原诸葛亮庙
但诸葛亮去世的风声还是走漏了,司马懿知道后,马上率领魏军追了上来。赶到五丈原后,蜀军突然向后转,后队改为前队,直向魏军杀来。司马懿大吃一惊,赶紧下令撤退。
诸葛亮所造的木牛
蜀军没什么伤亡,安全撤离了五丈原。
诸葛亮的遗体安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虽然他想由蜀统一天下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的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却永远被后人敬仰。
华佗的故事
一代神医的功绩
华佗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字元化,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民间医生。他对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我国外科医学的鼻祖,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千百年来,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安徽亳州的元化草堂
华佗医疗经验丰富,断病准确,名气很大。华佗在内科方面的诊断技术相当高明。他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就可以判断病人的病症。他对临死之人的面容的观察和描写,更为详尽,共有七十六条,其中有许多地方同现代诊断相似。
华佗像
华佗还创造性地运用“心理疗法”来治病救人。有一个郡的郡守得了重病,华佗诊视后,退出病房,然后告诉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得的病很奇怪。他的肚子里积了很多瘀血,服药根本无效,只有让他大发雷霆,吐出瘀血,病才会好。”郡守的儿子着急地说:“怎么才能让他大发雷霆呢?”华佗说:“请你把你父亲的缺点告诉我,我给他写封信,大骂他一顿,他一生气,就会将瘀血吐出来。”后来,郡守看见华佗写给他的信,果然动怒了。他气愤地说:“华佗简直是在侮辱我的人格!”说着,他立刻吐了许多黑血,不久,病就痊愈了。华佗治病,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曹操患头风病,久治无效,经华佗针刺就不痛了。兒寻和李延两人,也都患头痛发热。华佗给兒寻吃泻药,给李延吃发汗药,结果都治好了。别人问他这是什么道理,华佗回答说:“兒寻是伤食,李延是外感,所以治法不一样。”
华佗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他创造了一种叫作“五禽戏”的体育运动。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模仿这五种动物姿态,可以使人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充分活动。体质衰弱的人练了五禽戏,可以使体魄健壮起来;患病的人练了五禽戏,可以加速康复的进程;年迈的人练了五禽戏,可以强身健体,精神焕发。华佗的弟子吴普,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
华佗五禽戏图
司马懿装病篡权
善于玩弄权术的司马懿
诸葛亮去世后的几年,蜀汉不敢再贸然北伐。魏国的势力虽然越来越强大,但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却越来越激烈了。
魏国大将司马懿,出身于士族之家,在曹操执掌政权时出来做官。他既是个难得的将才,同时又善于玩弄权术,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受到了重用,地位逐渐显赫起来。魏明帝曹叡在位时,他多次带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曾以坚守的战法,使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无功而返;此后他又率兵成功地平定了公孙渊的叛乱,从此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威望迅速提高,威震魏国。魏明帝临终时,把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后,称魏少帝)托付给大将军曹爽和他,嘱咐他们共同辅政。
从能力、资历上来讲,曹爽比司马懿差多了,但是身为皇族大臣,他容不得异姓的司马氏分享权力,他要独揽大权。
曹爽以魏少帝曹芳的名义将司马懿提升为太傅,用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段剥夺了司马懿手中的兵权,把他架空了。
司马懿像
曾经声名显赫的司马懿如今落到大权旁落、有名无实的地步,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他对曹爽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老谋深算的他清楚地知道,曹爽现在的势力很强大,自己一时斗不过他,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以后有机会了再把大权夺回来。
于是,司马懿借口年老多病,不再上朝。曹爽当然十分高兴,可是他对司马懿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就派他的亲信李胜借出任荆州刺史向司马懿辞行的名义,探探虚实。
司马懿何等老奸巨猾,一听说李胜来辞行,就猜出了他的来意,他立刻想好了对策。李胜走进司马懿的卧室时,只见司马懿早已没了先前率兵出征的豪气,一副病病歪歪的样子。躺在床上的司马懿一见到李胜,就要披衣坐起,但不知怎的,他的手抖得厉害,衣服非但没穿上,反而滑落到了地上。最后还是由两名侍女帮忙才穿好。
司马懿藏兵洞
李胜看到这番情景,心中既暗暗高兴又觉得司马懿非常可怜,他说:“我听说您旧病复发,但没想到病得这么厉害!我就要去荆州上任了,今天特地来向您辞行。”
司马懿张口想说话,不料一口气接不上来,张大嘴喘了半天才缓过劲来,说道:“并州在北方,离胡人很近,你自己要多加小心,严加防备。我这条老命已经快不行了,怕是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还请你多费心照顾。”
李胜说:“我去的是荆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说:“是呀,是呀,你说你刚从并州回来吗?”
李胜听了觉得好笑,又重复回答了一遍。
司马懿的手迹
司马懿似乎清醒了些,说:“我上了年纪,耳朵又背,都快成老糊涂了,难怪别人说些什么都听不懂。”
这时,侍女端来了粥,司马懿并没有用手接,而是让侍女喂。他一边吃,粥一边沿着嘴角淌下来,沾满了前胸,他就像个三岁小孩儿一样。
李胜回去后,把他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原原本本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听得满心欢喜,笑得合不拢嘴,拍手说道:“好!看样子这个老家伙快要不行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从此,曹爽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
没多久,魏少帝曹芳去洛阳城外拜谒魏明帝高平陵,曹爽等大臣一同陪着曹芳前呼后拥地出了城。
谁知他们前脚刚出城,司马懿后脚就下了床,亲自披挂上阵,带着两个儿子和从前的部下迅速占领了曹氏兵营。接着,司马懿进入宫中,一一细数曹爽的罪名,威逼太后废黜曹爽。太后没有办法,只得照他的话去做了。司马懿又带兵占领了武器库。
三国鼎立形势图
曹爽正在郊外玩得不亦乐乎,忽然听手下报来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他一下子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这时,手下人劝他挟持魏少帝到许,重整兵马,与司马懿对抗。但曹爽犹豫了半天,还是不敢这么做,最后他只得接受司马懿提出的条件,交出了兵权,方回到相府。
回到城中,曹爽才明白自己大势已去。没多久,司马懿就以篡逆的罪名,诛杀了曹爽一家以及曹爽的党羽,独揽了朝中大权。
从此,魏国的政权基本上落到了司马氏手里。两年后,司马懿去世,他的职位由其子司马师接替。
阿斗乐不思蜀
扶不上墙的阿斗
司马昭摆平了魏国的内部争斗,就开始实施统一天下的计划,首先就是要灭掉蜀汉。
剑门关
当时的蜀汉,在诸葛亮在世时,刘禅事事听从他的安排;待到诸葛亮一死,刘禅顿时失了主心骨,不知道该怎么办。刘禅宠信宫中的一位名叫黄皓的宦官,自己却不理国事,只知道寻欢作乐。而蜀汉大将军姜维,则屡屡出师伐魏,一心恢复中原。他不顾将士疲劳,连年征战,使得百姓们的负担极重,叫苦连天。
司马昭见伐蜀的机会已到,派钟会率领十万人马攻打蜀国。姜维接到情报后,马上报知刘禅。刘禅正与黄皓在宫中游玩,接到报告后问身边的黄皓:“魏国派大批人马进攻我国,我们该怎么办?”
黄皓说:“陛下放宽心,听说城中有一个师婆,能测吉凶,可以召她来问问。”
蜀 锦
刘禅命黄皓用小车把师婆接到宫中,然后在后殿陈设香花纸烛,焚香祝告。那师婆披散头发,赤着双脚,装模作样、念念有词地说:“我是西州土神,陛下太平无事,几年后,魏国疆土也归陛下,可不必忧虑。”
刘禅听后,非常高兴,命人重加赏赐。自此之后,他再不听姜维的说法,只与黄皓在宫中宴饮作乐。姜维的告急文书,都被黄皓收到后藏了起来,刘禅一心玩乐,竟毫无察觉。
魏国大将钟会、邓艾等,兵分十余路,浩浩荡荡杀向蜀国。蜀国虽有大将姜维、张翼、廖化等人,但因黄皓听信巫师之言,不肯发兵,最后寡不敌众,只能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由于剑阁地势险要,魏军一时也无法攻破。
姜维像
邓艾见蜀军主力守在剑阁,于是亲自带了五千精兵,不穿铠甲,手执开山斧,从高山峻岭中强行开出一条小道,人不知鬼不觉地直奔蜀国都城成都。
刘禅在成都接到探子飞报,说邓艾已率军兵临城下,城外百姓扶老携幼,痛哭逃生。刘禅惊惶无措,竟然不顾群臣的反对,命人写降书、树降旗。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即北地王刘谌(ch9n),见父亲如此昏庸,一家五口悲愤自尽。
第二天,刘禅自己绑着双手,带领大臣们向邓艾投降。消息传到剑阁,死守在那里的官兵大惊失色,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邓艾攻克成都后,姜维假装投降钟会,企图挑起钟会与邓艾间的矛盾。最后,在混战中,邓艾、钟会、姜维都相继死去。
司马昭见成都混乱,便命人把刘禅接到洛阳,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金钱、美女、住宅。刘禅安下心来,渐渐忘了亡国的痛苦。
一次,在宴会上,司马昭命蜀人上场演蜀戏,蜀国官员触景生情,一个个低下头去,想想国破家亡,自己做了俘虏,还在敌国观看家乡戏,不由得滴下泪来。唯独刘禅,抬着头看得非常起劲。司马昭看在眼里,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不假思索地回答:“在这里真快乐,我已经不想蜀国了。”(“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刘禅身旁的大臣郤(x#)正乘着上厕所的时机,对刘禅说:“以后如果晋公(指司马昭)再问陛下是否想念蜀国,陛下可回答说‘先人的坟地都远在蜀地,我的心里每时每刻都在牵挂,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去探望’。这样,晋公或许会放陛下回去。”
刘禅点点头,牢牢记住这些话,待到司马昭又一次问刘禅是否想念故土时,刘禅微闭眼睛装着哭泣的样子,以郤正的话作答。
司马昭说:“这话不像是你说的,倒像是郤正说的。”
刘禅一下子睁开眼睛,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周围的人见此情景都笑了起来。
司马昭不由得叹息道:“人之无情,竟会到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能辅助这样的主子,国家也是不会长久的。”
后来,人们便用“扶不起的刘阿斗”来讥讽那些昏庸无能而又自甘堕落的人。
王濬楼船破东吴
司马炎一统天下
蜀主刘禅投降于魏后不久,司马昭还没来得及进攻东吴,就病死了。265年,他的儿子司马炎废了魏主曹奂,自立为帝,建立了晋朝,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从此,鼎立的魏、蜀、吴三国,只剩下东吴一国了。
此时的吴主孙休,料定司马炎必将伐吴,他整天忧心忡忡,大病一场死了,孙皓即位。
王濬像
孙皓性格粗暴,又好酒色,即位后马上大兴土木建造昭明宫,耗财耗力,同时又选宫女数千,荒淫无度。每次设酒宴,他令大臣们各奏过失,有犯法的,则或剥其脸皮,或戳瞎其双眼,凶残无比。大臣们见孙皓如此无道,都苦苦相劝,反而被孙皓一个个给杀了。前后十余年中,孙皓竟杀死忠臣数十人,群臣恐怖,只好任其所为。
晋益州刺史王濬见此情景,便上奏晋武帝司马炎,说:“吴主孙皓凶残荒淫,国中人心惶惶,此时正是讨伐吴国的好时机。一旦孙皓死去,吴国另立新主,恐怕就要成为强敌。臣今年已经七十岁了,造了七年战船,就盼望有个攻敌的机会,望陛下勿失时机。”
吴国青釉塑贴谷仓
紧接着,大将军杜预也有奏章呈到,内容和王濬的相同,也是请求攻打吴国的。晋武帝看完二人的奏章后,下决心攻打吴国。
279年,晋武帝司马炎派杜预率领陆路大军,王濬率领水路大军,水陆兵共二十余万,战船数万艘,浩浩荡荡向东吴进军。
消息传到东吴,孙皓大惊,他连忙召集众官员商讨退兵大计。宰相张悌亲自出马,调配各路人马,孙皓才稍稍心安。
孙皓退入后宫以后,仍然脸有忧色。近臣岑昏问他为什么坐立不安,孙皓说:“这次晋国军队前来攻打我国,足有几十万人,陆路上已有各位大将前去应战,唯有水路最令人担心,晋朝大将王濬造了好几年战船,经验丰富,恐怕不是我们的水军所能抵挡得住的,所以弄得朕甚为烦恼。”
岑昏说:“江南铁量充足,可用铁打成连环锁,每条长几百丈,于沿江险要的地方横截战船,使之无法通过。再打造铁锥数万,尖头朝上安置在水中,晋国战船乘风顺水而来,遇锥则船破而沉,又怎能渡江呢?”
孙皓听了,连连夸奖岑昏办法想得好,马上传令让工匠在江边连夜打造铁锁和铁锥,越多越好,安置在江中,用以阻挡晋国的战船。
杜预率领着大队人马向东吴进军,一路上所向披靡,东吴多数城关守将大都不战而降。杜预大军,势不可挡。
王濬率领水兵沿江东下,探子来报告说:“吴人造了许多铁索,沿江横截,又在江底放置铁锥用来破船。”
王濬听罢,哈哈大笑,说:“凭他们这点儿本事就想阻拦我军前进,真是愚不可及。”
王濬命人用粗木造了十几只大木筏,在木筏上装上特大特粗的火炬,长十几丈,里面灌满麻油,遇到铁索就把火炬点燃,直到把铁索烧断。那些大木筏顺流而下的时候,巨大的力量把那些放置在江中的铁锥撞得七歪八倒,有些横卧在江底,有些尖头扎在木筏底上,被木筏拖走了。
木筏在战船前面开路,扫清了一路上的障碍物,王濬率领的水军,一路顺畅地沿江滚滚而来。吴将张象率水兵迎敌,见寡不敌众,便请求投降。
王濬说:“你如果真投降,就在前面带路。”
吴国陶鸽
于是,张象回到自己的船上,来到城下,叫开城门,引晋兵入城。
孙皓见大势已去,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缚双手,率文武百官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
孙皓被押解到洛阳,晋武帝很想把对孙皓的接见仪式举办成一个庄重同时又具有亲和力的盛典,并尽可能扩大影响,所以当天出席这个盛典的,不但有文武官员和四方来使,还有热衷于对政治发表五花八门意见的太学生们。晋武帝对孙皓说:“朕设了这个座位等你,已经很久了。”
有点儿出乎意料的是,孙皓当即接口:“臣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等待陛下。”司马炎听到以后哈哈大笑,没有怪罪孙皓的无礼。这时他身边的宠臣贾充不怀好意地问孙皓道:“我听说你在南方,经常凿人眼目,剥人脸皮,这是什么酷刑啊?”孙皓说:“臣子犯上弑君,奸宄不忠,就用这个酷刑。”贾充听到以后感到非常惭愧。
原来,贾充当初曾是魏国的大臣,当司马炎有废帝之心时,他不但不阻止,反而鼓动司马炎效法曹丕篡汉,逼迫魏帝禅位。可以说贾充为司马炎登基做皇帝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孙皓如此说,直接击中贾充的要害,所以他默然甚愧。
就这样,三国分立的时代结束,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天下。
历史研究室 三国人物之最
最有才情的女子
她是大学者蔡邕的女儿,自幼饱读诗书,擅长音律。她在乱世中被匈奴掳到遥远的北方。传说她在对家乡的思念中,在悲凉的心境下写出了传世的琴曲歌词《胡笳十八拍》。她创作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悲愤诗》。她就是三国时期最有才情的女子—蔡文姬。
最有贡献的医生
他是我国外科医学的鼻祖,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他性情爽朗刚强,淡泊功名利禄,谢绝多人请他做官的请求,只愿做一个平凡的民间医生,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他乐于接近平民百姓,足迹遍及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为百姓发明了简便易学的五禽戏,深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他就是三国时期最有贡献的医生—华佗。
最神奇的英雄
他曾自告奋勇,温酒斩华雄;他曾不惧疼痛刮骨疗毒,其间谈笑自若;他曾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只为与兄长相会。正因为如此,他死后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后来又被推崇为“武圣”。他就是三国时期最传奇的英雄—关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