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李忠良[1]经过三年的发展,地方职业院校在加速学院转轨,提升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学院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主动探索创新。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是解决传统内部管理体制弊端的需要。

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

解放思想 积极探索努力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

李忠良[1]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摘 要】经过三年的发展,地方职业院校在加速学院转轨,提升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在学院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主动探索创新。推行院系两级管理既是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在构建并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校情,坚持和谐发展原则,合理界定院系两级职责权限、科学设计实施方案,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促进院、系的共同建设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两级管理;体制创新

1.引 言

中等职业学院转型为高等职业学院,既是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由四所中等专业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学院。2006年学院揭牌成立以来,院党委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在切实解放教职工思想,转变教职工观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以系为主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推进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工作。

2.对于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

2.1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高职学院的界定越来越强调其内涵评价,即以对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的整体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同时,市场经济要求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新的使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地统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这就为高职学院的内部管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因此,从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主要趋势来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都有其必然性。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是解决传统内部管理体制弊端的需要。多年来,在传统内部管理体制下,高校大多沿承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校、系、专业教研室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和弊端是:在行政职能上过多强调学院的完整性,学生培养主体责任不明确,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力量分散,教育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不利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主办学机制的形成,不利于做到在竞争激励机制下造就适应市场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而,限制了专业的活跃发展,导致系办学活力不足、办学积极性发挥不够,进而影响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就是要从内部管理体制上入手,探求和解决高职学院发展中面临的办学效益不高、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办学活力不强的现实问题。

2.2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内涵是专业建设与调整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就是以改革原有体制下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为切入点,借助管理上的变革,解决专业与市场化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以及现有开设专业对新形势的适应性问题。组建设立系,是在专业群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将相关专业协调起来,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协调起来的既统一又灵活的管理层。这样,有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优化调整,有利于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学院办学理念的凝练、品牌的形成和整体形象提升。

2.3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宗旨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

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立学院层来宏观统筹,使系成为办学与综合管理的实体,其实质是使学院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系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是使高校能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使管理重心下移,确立、调整学院职能部门与系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使系通过相对的自主办学,更好地促进专业的整合和发展,激活系的办学活力,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4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受到其他改革的制约

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是学院自我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现实选择,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改革工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推进的实践过程。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有相关的机制配套,如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等。只有各种机制综合配套了,协调统一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才能顺利推进,才能充分体现其作用和价值。

3.我院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我院由四所学院强强联合、互补合并而成,但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内部管理等方面,合并后并不具备整体优势,必须加大学院的改革创新力度,构建新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学院从形式上的合并走向实质性的融合,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2)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源泉,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大发展中,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就是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走“创新兴校”之路。学院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发展,我院与省内外的职业院校相比,底子弱,建设期长,要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和占有一席之地,只有走创新改革之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3)改革创新是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学院由过去的中等教育办学层次提高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这个跨越必须要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在整合过程中,学院要超常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要以改革的精神来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学院。不但要超越我们过去,而且还要超越目前现行的高职院校,因此必须加大学院的体制创新力度。

4.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做法

院系两级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在院系两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一定的职责,并根据职责的需要将部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院总体目标、原则的指导下,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利益,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我院自合并组建以来,针对学院专业数量少、门类单一、新校区建设任务艰巨、校园分散管理难度大的实际,紧紧抓住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学院与系两级管理的新体制。通过机构改革和院系调整,成立了4系1中心和13个直属机关部门。在2007年4月生物工程系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12月在全院实行了两级工作目标责任制,努力实现学院管理重心向系下移,对解决合并院校实质性融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效地推动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学院领导班子从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目标,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的改革是关键,其中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又是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由多所学院合并组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职学院,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切实做好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学院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小组。同时,体制创新改革初始,学院还成立了人事、财务、教育教学三个管理体制改革调研小组,抽调20余人具体负责进行了综合改革的调研工作,提出体制改革思路,为学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007年4月,学院决定从生物工程系开始全面实施两级改革探索,保证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工作目标的顺利实施。

(2)明确创新思路。学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学院实施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明确目标,分清职责,实行管理重心下移至系的院系两级管理新模式;简政放权,重心下移,扩大系办学的自主权,使其成为集教学、科研、产学研结合、人事、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经费支配、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权力于一身的,自主运行的办学实体。同时,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岗定薪,按劳取酬,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加强领导,强化考核,促进院系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学院确定了实行两级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一是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即分解到系的工作目标及其责任与系的人、财、物自主权以及经济利益相一致。二是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即系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和学院的规章制度行使人、财、物的自主权,实行系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三是学院宏观调控与系办学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即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充分给予系的人、财、物的自主权,学院职能部门实行宏观管理与调控。四是效益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即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校内分配制度,真正体现重岗位、重实绩、重贡献,充分发挥院内分配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

(3)加强机构保障。建立以系为主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完善、健全系机构设置和充实人员就显得的十分重要。对此,学院多次与西安市编制委员会、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在大多数高校都没有科级岗位编制设置的情况下,经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审批下达18个科级岗位指标,在学院4系分别设置学生管理科、教务科、办公室、招生就业科等科级岗位,公开选配科级干部充实系教学一线,为系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障。

(4)合理分解目标。学院发展的总体工作目标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二是学院办学的总体发展规划,三是学院每年的党政工作要点。学院依据专业设置和各系实际状况,按专业数量、在校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培训数量等将学院年度实施目标分解到各个系。如根据各系专业数和当年的招生人数、就业率下达下一年的招生指标和经费指标等。学院向系下达年度目标,年度目标是系当年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可以根据学院实际工作的需要及各系的工作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年工作目标完成的情况将作为系党政班子任期考核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各系工作目标的科学合理,学院实行目标动态管理,各系结合各自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依照学院下达的工作目标重新分解,以保证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和顺利完成。

(5)下放管理权力。学院将人事聘任权、经费管理权和分配奖励权下放给系,只控制各类人员的总编制,并以工作目标的方式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达编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学院采用业绩与效益挂钩的方式,实行系经费总额包干。

第一,实行全员聘任制。各系领导班子实行公开竞聘上岗,科级干部在公开竞聘的基础上,由系主任提名报学院审核后聘任。学院下达给各系各类人员的总指标,由各系根据专业设置、学生数量在学院教职工中优先选聘工作人员,师资不足时进行外聘。

第二,明确经费包干内容。学院在统一发放在岗职工的基本工资及津贴的前提下,实行经费切块包干,按劳务费和公务费分别下达各系经费指标,包干使用。主要内容包括系内教师课时费、行政人员津贴、外聘人员费用、行政管理费、教学费用、学生费用、招生就业费用等,每项费用又分为若干专项经费,包干使用。(www.xing528.com)

第三,合理分配各类经费。学院原则上以学生人数、职工编制数和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相结合的方式,并考虑专业性质的不同情况,确定各系的经费分配方案;系经费实行“按预算拨款,总量定额,钢性预算,超支不补”的原则,按财政年度两个学期进行计算。其中,年初按上年的学生人数、职工编制数和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确定预算,年末按当年的学生人数、职工编制数和完成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确定决算。

第四,制定经费使用办法。为促进经费的合理使用,学院制定了《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系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经费审批及财务报销暂行规定》等制度,系主任是经费的责任人,对授权范围内的各类经费的使用承担经济责任,做到经费到位,计划使用,支付明确,完成任务,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系对于按学院管理规定获得的其他各种收入全额上缴学院一级财务,列入学院预算管理,由学院一级财务按规定划拨到系账户。学院实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即“谁主管,谁负责;谁签批,谁负责;谁经手,谁负责”,严格落实经济责任制。

5.主要收获

(1)系的工作制度初步得到规范完善。在实施两级改革工作过程中,各系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发展目标,找准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人事和财务管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大大地激发了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把经费切块分解到各系,有力地调动了学院各系的工作积极性。各系根据两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部分系建立了自己的经费办法和教师奖励办法。

(2)系教学、科研工作呈现新水平。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适应市场的新型专业迅速开发,2006年申报审批新专业5个,2007年申报审批新专业4个。2006年、2007年公开发表论文10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25篇,获奖32篇。申请并实施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其中我院《两项重要职业能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研究》课题荣获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我院为陕西省唯一获奖单位;“温暖工程”项目正在顺利实施中。在此基础上,实训基地建设快速发展,学院实习工厂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西安市职业教育机电类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综合实训基地正在申报审批中。各个院系针对学院下达的工作目标,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某些方面还做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工作,比如把教学、科研工作量化后与年终效益津贴挂钩等,一些院系还规定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硕士专业学位攻读学习,以更好地完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目标。在学院开展的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实施中,各系都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如经济管理系制定了《经管系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规划》《经管系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经管系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生物工程系成立了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招生三个工作小组,制定了《生物工程系2008年上半年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任务分解表》。机电系编印了《机电系工作动态》,制定了《机电系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计划》。财政金融系制定了《财政金融系落实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重点专业建设课题组。这些工作都有利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我院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达7000人。要管理这种规模较大大的高职学院,一级管理体制无论是在管理力度上,还是在监控力度上都难以做到。因此,建立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管理,促使系从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出发,关心专业的市场化适应,自觉地围绕就业调整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加强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由于新机制的运行,系学生管理责任明确,通过举办文艺、体育活动,参加植树节、学雷锋、学习熊宁、消防演练、依法节能、灾区捐款献爱心等活动,主动开展学生工作,圆满完成了学院贫困生的助学工作。尤其是胜利组织召开了学院第一届学代会、团代会,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爱党、爱国、爱学院、爱学习的热情,积极投身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关心支持新校区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在抗议藏独分裂活动、抗震救灾、支持奥运维护稳定等方面,各系反应迅速,积极行动,认真负责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学院的稳定局面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以发展促进融合和凝聚人心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学院通过院系两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充分调动了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系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利用两级管理工作目标的主要内容统一教职员工的思想,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主题,用发展的办法凝聚人心,实现了专业建设、一流人才、产学研协调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促进学院逐步向有特色的高职学院的转变。

6.经验与体会

学院的内管理体制改革虽然从广度和力度上有自己的特点,但毕竟起步不久,仍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之中。体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深深感觉到,要搞好学院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必须认真作好以下几方面:

(1)结合院情,凝练提升办学理念是前提。四校合并后,我院面临着规模提升、校区分散的管理难题,新组建成立系尚未搬迁至院本部校区,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给学院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如何加强院系两级管理,提升管理理念,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摆在学院党委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面对新的难题,学院党委一方面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全面分析院情,通过在全院范围内连续开展教育思想和专业建设大讨论,制定实施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规划,组织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初步统一了师生的办学思想,为科学实施两级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是关键。在两级管理的实践中,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又要注重把握数量、质量、结构与效益的辩证关系,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系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这样才能保证学院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广度、深度和进度。因此学院在制定目标体系时,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讨论,本着民主集中、实事求是、充分酝酿的精神,在反复多次征求系意见的基础上,最终拿出了能广泛接受的实施目标方案和经费分配方案。同时坚持放权适度,凡涉及学院发展全局的,诸如学院发展规划计划、运行体制、资源配置、经费预算、政策调整、重要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督导、质量监控、考核评估等权力和职能,仍由学院集中统一掌握和负责。凡在人事、科研、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校企结合、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权力和职能移交系部,并由系部自主掌握和负责。

(3)加强检查指导、调控与考核是保证。在两级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学院职能部门注意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其主要职责及权限是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对系主要实行宏观管理与调控,加强对系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督促,年末对系进行考核。要制定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由目标责任制工作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单位完成工作目标规定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年度工作考核,根据年度工作考核结果,对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工作考核,要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

(4)建立和完善制度是核心。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在完善学院各类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强涉及人事、财务、分配等许多政策性强、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院党委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院教职工津贴发放办法》和《学院教师课时津贴发放办法》。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目标管理制度、评估奖惩制度等相关的配套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多劳多得,效益优先的分配原则和津贴发放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原则,将津贴分配与岗位职责、岗位业绩对接挂钩,充分体现教师待遇总体水平高于学院行政工勤人员;津贴分配总量实行基数核定、总量控制、两级核算、动态调整,按照办学收入增长相应提高教职工津贴水平。

总之,我院以系为主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所做的工作也仅限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设计、院系两级责、权、利的界定,以及为保证新体制和新机制有效运行,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由于这些新体制和新机制的运行时间毕竟很短,加之有些办法和措施还处在磨合期和适应期,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统一、配套制度的不尽完善、运行机制的不太灵活、权力下放不充分和经费支配不够自主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5]陈云海.实施校部二级管理构建学院管理新模式[J].中等职业教育,2005,(6)

[6]戴娟萍.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之管见[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7]杨泉良.对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8]郑能波,吴中平.略论高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9)

[9]张朔,王小梅.合并院校实质性融合与跨越式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0]田湘.合并高校管理体制创新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11]马云阔.对于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D].高等教育研究,2006,(2)

[12]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5)

[13]陈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职教论坛(综合版),2006,(9)

【注释】

[1]李忠良,男,副教授,博士,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