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化互动
仫佬族受汉族文化影响最深、最大,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习俗、宗教、体育、医学方面,深入到仫佬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和立体化的。
汉文化对仫佬族的影响始于秦汉,仫佬族至汉朝开始以族为姓,仫佬族之有姓有名,是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唐宋以前仫佬族属“獠”“蛮”,没有姓氏,以长幼区分。《魏书》卷101载:“獠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现在仫佬族中有潘、罗、梁、吴、李、覃、韦、谢、陆、姚、莫、银、简、龙、周、游、袁、刘、陈、卢、张、杨、王、朱、成、曹、欧、黄、吕、包、黎、路、钟、邱、骆、颜、石37姓,其中大姓有罗、银、吴、潘、谢、梁等。为了区分辈分,仫佬族各姓氏的名字都有字辈诗,仫佬族的字辈诗用词准确、含义丰富,含有教育和美学价值。
汉语言文字的影响。仫佬族日常用语中有很多汉语借词,一类保存了中古汉语读音特点,基本上和本民族词语的语音变化一致,是早期汉语借词;另一类为现代汉语借词,除龙岸语外,语音与属西南汉语方言的当地汉语相近。2003年,对石门村进行仫佬语的汉语借词调查,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汉族交往的加深,有更多的汉语词语融入到仫佬语当中。石门村调查20类1772个词语,以实词为主,共1698个词语;虚词74个,其中汉语借词71个,占据绝大部分。实词中以名词最多,分为15类,共1017个词语,其中汉语借词180个,占17.7%;其他实词681个,其中汉语借词92个,占13.5%。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词语395个,其中借词54个;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形容词词语142个,其中借词17个;表示数目和事物、行为单位的数词、量词共104个,其中借词21个;表示指代或人称的名词40个,无借词。仫佬语的汉语借词,有音译,以甲类借词词素按仫佬语的固有构词格式借译汉语合成词,以音译借词为专称,前加作为通称的固有词素,构成“通称+专称”式的修饰式合成词,及半借半译等四种类型。
在仫佬族内部,仫佬语的使用情况比较一致,仫佬族使用的汉族语言,以汉语的桂柳话为主,为地方汉语,与云贵川的汉语相近;但罗城县东北部一带的龙岸仫佬语在语音上与其他地方仫佬语相差较大,在声母、韵母上也有一些特别之处,主要是受到汉语中客家语影响的结果。中央民族大学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夏、郑国乔、王均、覃晓航、李锦芳、周国炎、王远新、石德富等专家、教授曾多次深入广西、贵州的仫佬族地区进行仫佬族语言调查,发表了《仫佬族语言简志》《仫佬族语言使用研究》和《木老语研究》《仡央语研究》和《试论汉语对仫佬语的影响》《浅谈仫佬族的语言与社会关系》《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仫佬族土俗字探源及其文化阐释》等语言学著作和论文,对仫佬族语言学的研究贡献巨大。
由于汉文化的强大作用,仫佬族也都会说汉语,绝大部分人会写汉字。过去仫佬族民间用汉字写家谱,刻碑文,写歌本、唱本;如今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和各类新闻媒体都使用汉语、汉字,汉语、汉字是当代仫佬族最大的语言文字交流媒介。由于与仫佬族杂居,也有部分汉族会说仫佬语,行仫佬族习俗。仫佬族和汉语是仫佬山乡市场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
受汉文化影响,仫佬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民歌等许多方面,都富含有大量的汉族文化内容。由于汉文化的影响,仫佬族在演唱民歌时,多用当地汉语的土拐话演唱。仫佬族传统艺术中,融入了大量汉族文化的内容。彩调有彩茶歌、唱彩茶,是流行于广西北部桂林、柳州、宜山河地一带的汉语地方戏曲,仫佬族民间原本没有,于明末清初由汉人传入仫佬族地区。每年春节为彩调演出的高潮,清代《罗城县志》载:“初一至十五日各门首挂灯,敲锣鼓,放鞭炮。夜则演故事,舞龙灯,或唱彩茶,或唱杂戏。”清末徐大反清义军战士林中在山兵败后,流散于黄金乡的老寨、江口、黄金街等地,传授彩调剧。民国时期桂林、湖南等地汉族彩调艺人到仫佬族地区传授彩调剧。1949年以前,有不少的仫佬山寨建有业余彩调班子,其中四把乡大梧村在1940年前后就有两个小班子,过去吉门修建了一个彩调石头舞台,迄今仍保存着。汉族的彩调融合仫佬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民国时期仫佬族彩调艺人吴吉扬创作《半夜拜菩萨》,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仫佬族人民喜爱。
唐宋以后,中原王朝在仫佬族地区设县置吏,传教办学,推行科举教育和儒学文化,培养了一批仫佬族文人、官员。史料记载,从宋代到明清,罗城、天河两县共有260名科举人才,留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辛亥革命以后,受汉文化影响,仫佬族兴办了一批现代教育学校,培养了数万名各类建设人才。(www.xing528.com)
汉族文化对仫佬族节日、服饰等习俗的影响。历史证明,贵州仫佬族早在汉代就与汉族有了交往,元代以后交往密切,交错杂居,共同生活,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明清以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语言和服饰与汉族相同、相近。明代《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载:“狇狫性恶,科头跣足,颇通汉语,衣槠皮,制同汉人。”清乾隆版《贵州通志》和爱必达《黔南识略》载:“木老有金、黎、王等姓,衣服与汉人略同,知同姓不婚。”清光绪《重刊清平县志》卷四载:“木僚有王、黎、金、文、吴、赵、罗等姓,男子衣服类汉人……今则变更如汉礼。”
仫佬族一年四季当中各种节日较多,其中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有来自汉族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春节又名新年节,仫佬语称为“达年”,是仫佬族一年四季中时间最长和最为隆重的节日,从除夕到十五,共计16天。春节最早起源于汉族,传入仫佬山乡之后,又融入仫佬族文化中。
汉族道教对仫佬族的影响。古代仫佬族信奉的是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属于自然崇拜,又叫多神教,还有祖先崇拜等。道教兴起于长江流域的汉族地区,于东汉末年传入广西,唐宋时期从桂东南向桂西北仫佬族地区传播,元明以后道教在仫佬族民间广泛扩散,各地建有大量的道教寺庙,道士足迹遍布仫佬族地区的各个村寨。道教传入以后与当地的仫佬族原始宗教融合,形成了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道教,或说是仫佬化的道教,如仫佬族道师在做法事过程中都吃肉吃荤。仫佬族的道教有梅山派和茅山派两种,其中以梅山派为主,梅山派道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是瑶族道教影响的结果,道士法事则属于师公系统。而茅山派道教主要是汉族道教影响的结果,当属于道公系统,道士法事与汉族道教的法事基本一样。道教对仫佬族的影响很大,在仫佬族的日常生活中,每逢有人生病或自然灾害,则多请道教法师求神问鬼,以求消灾避难。仫佬族的道教活动由道师主持,主要有丧事道场、打醮道场和依饭道场等。清代禁道兴佛,道教开始衰落。
二、与壮、侗民族的文化互动
仫佬族与壮、侗民族的文化互动表现在语言、节庆、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壮、侗、仫佬、水和毛南族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仫佬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与同语族民族有许多共同特征和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从我国南方古越语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家倪大白教授长期从事民族语言学教学研究,考证结果表明:水、火、眼、稻谷、死、树、头发、狗、蚂蚁的发音,在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仫佬族、水族、毛南族、黎族、泰族、掸族的语言中,是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仫佬语与壮语有许多共同词语,在533个常用词中,同源词有285个,占53.5%;不同源词248个,占46.5%。受壮族文化影响,有部分仫佬族会讲壮语;仫佬族与壮族杂居,也有部分壮族群众会说仫佬族语言。
侗、仫佬、水、毛南族同属侗水语支,关系密切,宋代都称为“峒民”“峒丁”“土丁”,仫佬语与侗语、毛南语最接近,共同词语最多。根据20世纪50年代调查记录的349个基本词语统计,仫佬语有195个与侗语完全不同,占56%;有42个完全相同,占12%;部分相同的60个,占17%强;借词52个,占15%。仫佬语与毛南语相比,在488个基本词语中,有79个与毛南语的声韵完全相同,有108个词语的部分语言相同,毛南族的群众说:毛南话和仫佬话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壮、侗民族当中,壮族文化对仫佬族的影响较大,涉及面较广。仫佬族的走坡情歌中,有用仫佬语对唱的,而有些歌儿则是用壮语演唱的。比如“现在已告情妹妹,有话莫讲他人听……”这组歌是男方向女方倾诉,表达由衷的爱慕之情,并渴望今生相爱幸福,口头原文是壮语,而今看到的歌抄本是从壮文译注过来的,是壮文化影响的结果。仫佬族民歌中,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仫佬族的道教以梅山派道教为主,梅山道教最早因产生于湖南湘中地区的梅山峒蛮瑶族地区而得名,故而仫佬族道教包括了瑶族梅山教的文化内容,当然也有壮族道教的文化内容。仫佬族的中元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汉族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聚的七夕节不同,与壮、侗诸民族称七月节为鬼节相似,据说源于佛教盂兰盆会。仫佬族与壮、侗诸民族的七月节,已将巫佛关于七月节的寓意融为一体,并结合了本民族的特点,因而在相似之中又各有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