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仫佬族地区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实物的,也有非实物的。2006年,仫佬族依饭文化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仫佬族首个“非遗”传习基地在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舞草龙和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仫佬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仫佬族地区产生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实物的,也有非实物的。2005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掘和申报工作。到2010年,共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5个,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确定了仫佬族民间故事、仫佬族歌谣、仫佬族谚语、依饭节音乐、仫佬族师公舞、地炉烧火、仫佬族围裙带、仫佬族婚礼、生育丧葬习俗、依饭节、仫佬族牛节、走坡节和仫佬族斗鸡等65个项目为第一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仫佬族走坡节等10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2006年,仫佬族依饭文化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仫佬族首个“非遗”传习基地在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仫佬族古歌、仫佬族舞草龙和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有效保护仫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建设了仫佬族自然博物馆,现馆藏有各类文物2000多件,其中革命文物192件、民族民俗文物878件、历史文物690件,名列全区乃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博物馆之首,成为广西少数民族县级博物馆中民族文物最完整、最系统、最原始的博物馆。同时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训班,有计划地资助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对文化传承人的传承活动从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从2009年起,国家级文化传承人每年获得8000元的文化资助经费,自治区级文化传承人每年获得3000元的传承活动资助经费。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饭节

依饭节是仫佬族民间最隆重、最神圣和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依饭节又名“喜乐愿”“贺香火”。根据仫佬族族谱记载,该节日至少有500年的历史。依饭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些地方认为是为纪念仫佬先民“依饭公爷”从外地迁来罗城,开创基业而兴办的。亦有人认为是仫佬族先祖无辜被抓,生命垂危之际,得梁姓、吴姓两位监管的同情放出,并得一年轻女子牵来白马接送,化险为夷,仫佬族后裔为纪念这些恩人,于每年立冬时节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形成的。还有人认为,依饭节是从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和罗英父女俩的功德演化而来的,传说罗义、罗英父女俩能射狮驯牛,又会垦荒种地,使仫佬族人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村村聚会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为还祖先愿的节日,节日期间要开展祈贺活动,祈神驱邪,祝愿人畜兴旺,庆贺五谷丰登。

节日的时间安排,各地、各姓、各冬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多数村是三年举行一次,也有的四年举行一次。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个宗族,同一个宗族的分支谓之“冬”。过依饭节,一般以“冬”为单位轮流备办,需准备的物品有猪、羊、鸡、鸭、鱼、米、酒等。中石银姓四冬是卯、未、亥年,五冬是丑、巳、酉年,八冬是子、辰、申年,均于立冬后的黄道吉日举行;新村吴姓则以丑、辰、未、戊年立冬后的第二个未日举行;大梧村吴姓在卯、未、亥年立冬日举行;东门罗姓固定在闰年的立冬日举行。据说这与各地的实际情况有关,也方便亲戚能前来共度节日。

依饭节

依饭节的欢庆地点在公共祠堂。祠堂前搭一个彩台,事先选好的糯米谷穗粗长,人们用彩线将谷穗系好挂在祠堂的墙上,给人以丰收的景象。在祠堂中央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的祭祀物品有鸡、鸭、鱼、蛋、五色糯饭等;外围一圈放着甜酒、花生、芝麻、黄豆、八角、沙姜、胡椒等物品;最外面一圈则放着用红薯芋头做的家畜像。人们在红薯上竖插4根香梗做猪脚,用麻线做猪尾巴;在芋头上竖插4根香梗为牛脚,用麻线做牛尾巴。整桌祭品,象征着丰收,六畜兴旺。

仫佬族依饭节的三十六位神仙

节日仪式以“依饭道场”为主,一般经过起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歌、合兵、送圣等程序。祭祀时,同宗族的人们都来到节庆场上,他们看着师公请依饭公爷、梁善利侯王、吴广惠侯王、白马姑娘、仫佬族历代祖先和社王、土主、婆王、城隍、佛教诸佛、道教历代教主与法师等36个乐意为人间做好事的神来参加依饭节,每请到一位神,师公换戴该神的面具,意即该神来到了人们中间,接受人们的祈愿,也给人们带来丰收的祝福。师公边跳边唱赞神歌,唱神的来历、神的功德,在场的人们以“啊……呼”作为呼应。整个请神、敬神仪式从头天清晨始至第二天天亮方能结束。结束时,将桌上的祭品和墙上的谷穗均分与各家各户,意为让大家分享神赐予的祝福。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宰猪杀鸡,蒸五色糯米饭,包粽子,村村寨寨人来人往,周围的民族和亲戚朋友纷纷前来祝贺,并参加相关活动,热闹非凡,一片幸福欢乐景象。“依饭道场”的程序如下:

起坛。在神坛两侧贴红对联,在门楣上贴用红、黄、蓝、绿纸剪成图案的“彩银”,并分别写上“地台”“依饭”“奉神”“集福”“庆贺”“三秋”“礼筵”“盛会”等字样。各家各户备好活鸡一只,用彩线扎的糯谷穗两束,用道具制作的水牛、黄牛各一头,作为供品。

请圣。摆设茶叶柑橘、芝麻、甘蔗、花生、黄豆(或豆腐)、绿豆、黑豆、沙姜、八角、胡椒、甜酒等12样供品,叫“清筵”。用红纸写上36位神的名字,由道师一一念诵请神。

点牲。用36只鸡,由道师宰杀一只,用红纸卷成纸筒点火,以火点鸡和其他供品,用手在空中画“超生度命”四字。然后把其余的鸡杀掉,取内脏给道师和族中长者食用,鸡肉则给各家拿回去自己食用。

劝圣。即敬神之意,将猪头、猪尾、猪心、猪肺、猪肝、猪腰、猪肠、猪肚、鸡、鸭、蛋、酒等12样荤熟食品陈列于祭坛,供奉神灵,叫“浊筵”。

唱牛哥。即歌颂祖先、恩人、神灵功德。由道师戴上各神的面具,边唱边跳,一直把所有请来的神唱完。

合兵。由道师持公鸡一只,咬破鸡冠将鸡血滴入酒中,把鸡血酒滴在水牛、黄牛、猪的模型和糯谷穗上。然后将鸡血酒分给众人各饮一口,表示团结齐心。仪式全部结束后,把这些东西分给各户拿回家放在神台上,称为“敬依饭”,意为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送圣。由道师挑串纸钱,逐一念过诸神名字,把他们送归各庙。(www.xing528.com)

2006年,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被确定为仫佬族依饭节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建设基地,梁殿甫为仫佬族依饭节的第13代传承人。2009年11月28日,数万名仫佬族民众载歌载舞,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庆祝活动。

依饭节节徽

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的珍贵遗产,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培育了仫佬族独特的民族特征。依饭节通过敬奉、赞颂祖先,形成了仫佬族人孝字当先的优良传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增进了民族团结;通过敬奉、赞颂先祖恩人,培育了仫佬族注重感恩的优良品德;通过敬奉、赞颂佛教、道教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使仫佬族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依饭节是亲朋好友大聚会的平台,仫佬族人利用这一平台,既学习和吸收了兄弟民族先进的生产、生活知识,又增进了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团结、友谊,与其他兄弟民族和谐相处。

依饭节

依饭节传承谱系:第1代梁仁凤;第2代梁仁表;第3代梁仁宇;第4代梁仁显;第5代梁法昌;第6代梁法兴;第7代梁仁东;第8代梁仁中;第9代梁仁通;第10代梁仁贤;第11代梁仁珍;第12代梁法章;第13代梁法辉、梁殿甫、谢法厚;第14代梁成德。梁殿甫生于1949年11月,初中文化,农民兼道师,从八九岁开始就跟着爷爷一起学习依饭节的各种仪式。“文革”时期,扫除迷信活动,要取缔依饭节。梁殿甫便偷偷地拿着依饭节传本,跑到山上躲了起来,一躲就是7天。在深山老林里,梁殿甫渴了就喝溪水,饿了就挖人家地里的花生充饥,终于将依饭节传本保留下来。现其家中保存有200年前完善的依饭祭典族谱抄本、法师抄本和铜鼓面具等,目前梁殿甫正豪情满怀地带领本族子弟开展依饭节的传习活动。

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仫佬族古歌、舞草龙和刺绣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门镇横岸村新屯是仫佬族古歌传承基地。龙光利、谢章华、谢秀荣分别被确认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仫佬族古歌

仫佬族古歌传承谱系:第1代龙氏;第2代龙玉光;第3代龙兆元;第4代龙显庆;第5代龙润祥;第6代龙文忠;第7代龙光田、龙光利;第8代龙华照。龙光利,1946年6月生,初中文化,农民,东门镇横岸村新屯人。龙光利从十岁开始跟随祖父辈学唱仫佬族古歌,“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把祖上传承下来的古歌练习掌握,龙光利天天跑到山上,躲在山洞里唱歌。有时候,白天上山不方便,他就选择夜晚上山,一唱就是一整夜。第二天天一亮就下山,立即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龙光利不仅把祖上传下来的几本古歌唱得传神,而且一唱起来,就不知劳累,越唱越有精神。龙光利虽然现在已年近70岁,附近村民家办喜事什么的,都邀请他去唱歌。龙光利文武双全,在依饭节中既是师公,又是行舞领班人,在地方的知名度很高,被确定为当代仫佬族古歌的传承人,现也正带徒传唱。

(二)舞草龙

舞草龙是仫佬族特有的龙舞,最早起源于罗城县小长安乡地州屯,那里的青少年看见大人做布龙闹春节,他们没有能力做布龙,于是便用禾秆草编织草龙,敲锣打鼓舞着草龙游村,挨家挨户拜年。一次夜间不小心草龙着火,年轻人舞起这一“火龙”别有一番情趣,引起大人的兴趣,也编草龙来舞。又有一年,地州屯的草龙进罗城县城拜年,全城老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龙,都出来放炮祝贺。待龙队出城时,烧得只剩下一个龙嘴巴了(地州屯舞龙嘴之说由此而来)。草龙出现在罗城的这一年,雨水特别好,民众都认为是草龙给仫佬族山乡带来了甘露。从此,舞草龙之风便盛行起来。并且每年春节舞完草龙后,一定要拿草龙到河边烧掉,把它送到海龙王那里,祈求海龙王保佑,使仫佬山乡风调雨顺。后来就是不舞草龙的布龙队,在过节后也要用草龙代替布龙,象征性地拿到河边烧掉,祈求吉利。如果平时村里发生灾难,也扎草龙到河边烧掉,以求龙神保佑,消灾除难。小长安镇地州屯是仫佬族舞草龙传承基地。

仫佬族背带芯

(三)刺绣技艺

仫佬族民间工艺非常丰富,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的刺绣工艺历史十分悠久,是仫佬族刺绣工艺的重点保护基地。仫佬族刺绣是一种集体传承的民族工艺,中寨屯目前有30多户家庭妇女从事手工刺绣,绣制品种有背带芯、门帘、围裙、枕套、蚊帐帘、绣花鞋等,工艺精湛,图文并茂,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其中以绣制背带芯最为有名。背带芯为仫佬族儿童背带用具,在小孩满月时,外婆家必须给外孙送一条背带芯,以示吉利、健康。背带芯一般为30厘米×30厘米,为五色丝线绣,有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五彩斑斓,精致美观,栩栩如生,寓意深远,寄托了对孩子的无限期望:愿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前程锦绣,顺风顺水,幸福安康。各类背带芯图案都不完全一样,图案中有树大开花、长出石榴果者,为多子之意;有蝴蝶者,为多福之意,即多子多福;有两只飞翔的凤凰者,表达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为山旮旯飞出金凤凰之意,充分显示了中寨屯仫佬族妇女的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

仫佬族刺绣传承谱系:第1代吴氏;第2代谢氏;第3代韦氏;第4代吴氏;第5代银氏;第6代罗氏;第7代张氏;第8代刘玉花;第9代谢继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