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生态经济发展措施解析

少数民族生态经济发展措施解析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西部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生态用水比例大,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西南地区区域性和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少数民族生态经济发展措施解析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少数民族生态经济

一、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1)丰富的物种资源。中国森林资源的60%以上在少数民族地区,有许多可供开发的动物植物资源。如云南省这个多民族地区是中国的植物王国,有高等植物16 000多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的50%以上,其中有许多具有极大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云南也是动物王国,其中有鸟700多种,占全国的62%;有爬行类动物130多种,占全国的40%;有兽类23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55%。大象孔雀为云南所独有。所以云南被科学家称为物种基因库。西藏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2)丰富的水利资源。中国的大江大河,包括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都发源于民族地区,蕴涵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民族地区的水利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52.5%。

(3)丰富的能源资源。内蒙古、新疆贵州、宁夏都有富集的煤炭资源。其中内蒙古的煤炭储藏量在1万亿吨以上。新疆、青海、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正在进行开发。在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下面,蕴藏着大量的石油,正在大规模开发中,这里将会发展成中国最重要的石油基地。新疆向东部输送天然气的长达2000多公里的管道已经开工建设

(4)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民族地区的非金属矿储量丰富,品位高,集中成片。贵州、云南、川西的磷矿占全国总储量的1/3以上;青海柴达木盆地氯化钾占全国总储量的97%;贵州的汞矿占全国总储量的67.8%。内蒙古的稀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占世界的80%以上。

(5)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所有的有色金属矿种,民族地区几乎都有分布,有的储量还非常丰富。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有大量的铜矿;云南的铅锌矿居全国第一位;广西、贵州的铝土矿储量大并且集中;新疆的镍矿居全国第二;广西的锡矿居全国第一。

(6)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历史悠久、土地辽阔,更由于有各族人民不断的劳动创造,少数民族地区有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这些风景名胜有的是来自大自然,有的则是来自各族人民的双手。这些风景名胜,正随着西部的开发,展示出她特有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西南地区有山美、水美、洞美的自然风光,桂林山水、九寨沟、长江三峡如诗如画。北部有壮美的草原,其中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草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依然可以觅得。西北有雄阔的大漠,极目千里,荒漠浩瀚,一望无际,天地相接。大漠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楼兰古城、克孜尔千佛洞、高昌古城和交河故城。西南有神奇的高原。在“世界屋脊”上,有蓝天、白云、雪山,有带着神秘宗教色彩、为数众多的寺庙,有五彩缤纷的歌舞、古老神奇的藏戏

民族地区还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民情,展示着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文化的内在魅力,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旅游价值。

2.不利因素

(1)生态环境恶化。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生态破坏依然严重,生态形势严峻。表现在生态结构趋于单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

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缓减,但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加。西部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土地沙化依然严重。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6 255.6万公顷(内蒙、甘肃、青海、宁夏、陕西、西藏和新疆七省、区统计数据),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

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盐渍化土地总面积较1986减少了160.3万公顷,降幅为13.1%。但与此同时,局部地区盐渍化问题仍很严重,由大水漫灌、新开荒地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仍非常普遍。

石漠化问题突出。截至1999年,西南地区五省(区、市)(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729.5万公顷,占西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总面积的5.3%。虽然石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分布集中,危害严重,是西南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耕地总面积持续扩大,主要来自于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1986~1999年,西部地区因草地开垦而增加的耕地面积占到新增耕地面积的69.5%,因开垦林地或果园而增加的耕地占到新增耕地面积的22.4%。与此同时,每年各地又有大量的耕地因产量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弃耕,加剧了土地的水蚀、风蚀。在西北绿洲地区,耕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对水资源的消耗非常大,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毁林毁草开荒、陡坡地开垦、耕地弃耕、粗放型的耕作方式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1986~1999年,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云南、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8.27%和12.75%;而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降幅分别达18.96%和25.14%。西部地区(不含西藏、重庆和新疆建设兵团)经济林面积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为62.96%,而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14.49%和51.07%。西部地区以幼龄林和中龄林分布面积最多,各占全部林地面积的33.5%和32.2%;过熟林面积最少,仅占全部林地面积的7.9%。西部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生态用水比例大,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西南地区区域性和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西部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比重大,农业节水工作滞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水利工程建设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泥沙淤积、河流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西部地区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出现水质性短缺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现象明显;天然湿地萎缩,湖泊盐碱化、甚至干枯,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大,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含贵州、西藏)因矿产资源开发破坏的土地面积累计达181万公顷,其中林地破坏占16.3%,草地破坏占8.6%,耕地破坏占8.0%。据有可比资料的青海、陕西、宁夏和内蒙古统计,1999年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比1986年增加了1.2倍,其中对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破坏面积分别增加22%、24%和155%。

生物物种减少。我国物种资源无论种类和数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记录的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约8.3万种,约占世界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的7.5%。高等植物约3万种,占世界高等植物的10%,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最丰富的马来西亚(约4.5万种)和巴西(约4.0万种),居世界第三位。陆栖脊椎动物约234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10%;鱼类2804种,占世界鱼类的12%;藻类5000种,占世界藻类的16%;真菌8000种,占世界真菌的17%;细菌约500种,占世界细菌的0.2%。

我国物种资源除了种类和数量丰富外,其特有性也较高(表1)。由于悠久的地质历史和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在第四纪冰期时,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盖的破坏,因此,我国动植物区系比较古老,且含有大量特有科属。根据我国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的分析,大致有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以及滇东南-桂西三大特有现象中心。特有植物估计15 000~18 000种,约占高等植物总数的50%~60%,某些类群甚至高达70%~80%。特有种子植物代表种有:银杏、攀枝花苏铁、银杉、金钱松、百山祖冷杉、珙桐、杜仲、华盖木、明党参、猪血木、七子花、青檀、太行菊、筇竹、知母等。特有动物代表种有:麋鹿、黑麝、藏羚、岩羊、大熊猫、白鱀豚、云南兔、藏野驴台湾猴、中华酚鼠、中华秋沙鸭、褐马鸡黑头角雉、黑劲鹤、棕头雀鹛、藏雀、扬子鳄、海南脊蛇、火头乌龟、棘皮湍蛙、大鲵、长江“大鲟”、斑白鱼等。

据估计,世界上有10%~15%的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但在我国,濒危植物种比例估计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植物种已经灭绝,初步统计,列入濒危植物名录中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数十年内濒临灭绝。

表1 中国主要生物分类群特有种(或属)统计

img2

(续表)

img3

据统计,我国目前濒危动植物约有1431种,约占我国高等动植物总种数的4.1%。其中濒危高等植物1009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3.4%,濒危脊椎动物398种,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表2)。目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35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05种,其中陆栖动物305种,水生动物70种。主要的濒危代表种有东北虎华南虎、云豹、大熊猫、叶猴类、多种长臂猿、儒艮、坡鹿、白鱀豚、无喙兰、双蕊兰、海南苏铁、印度三尖杉、姜状三七人参天麻、草苁蓉、肉苁蓉罂粟牡丹等。

表2 中国主要生物类群的濒危物种数目

img4

(续表)

img5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某些经济价值高的物种和敏感物种逐步减少以至消失。如长江的“三鲟”、江豚、白鱀豚、鳜鱼、银鱼带鱼、大小黄鱼等变为稀有和濒危动物。此外,农作物和家养动物品种以及野生亲缘种,也在退化和减少,某些种已处于濒危状态。1979年广西贵县麻柳塘的普通野生稻覆盖面积达419.4亩,目前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江西东乡野生稻在1978年发现时有9处,目前除围起来的两小部分外均已消失。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了一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之势,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回升。西部地区20世纪90年代旱灾的发生频率比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7.5%;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20世纪90年代比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49%。西部地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根据有可比资料的9省、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计算表明,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而实际上,间接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更大。

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农牧民背井离乡,成为“生态灾民”的现象已不鲜见。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受沙尘暴影响,许多乡村已失去生存条件,已有25 000人被迫离开家乡。

(2)资源开发成本较高。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天赋条件,或者是一种潜在优势。只有通过开采获得天赋资源并加以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转化为供人类使用的资本。民族地区的地形地貌复杂,高原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既有世界最高的屋脊,又有世界最低的盆地,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最低的吐鲁番盆地海拔−154米,还分布着大沙漠、大盆地、大峽谷和大江河。这些特殊的地理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形成了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有终年不化的雪山,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奔腾咆哮的江河,有连绵起伏的丘陵。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民族地区先天不足的地理条件使得资源开发成本提高,难度系数加大。开采的生产区位与消费市场的距离较远,加大了运输和销售的困难,生产的产品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3)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新中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经济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关系,发展很不平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从事农业生产,有广种薄收也有刀耕火种。有的长期从事渔猎和采集。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没有建立起地方工业,经济的分工和交换不是在民族内部而是在民族间进行。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族地区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规模较小,总体水平较低。高科技发展迅速,但综合发展能力弱。开发力度不够,对外经济发展水平低。

(4)没有出海口,周边都是发展中国家。民族地区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出海口,信息闭塞,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相邻的周边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

(5)人才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一般来讲发展经济,一是靠人力资源,二是靠资金,三是靠自然资源。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只要有人才,即使缺少资金也可以弄到资金。民族地区所缺乏的恰恰是高层次的优秀人才。

(6)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剧增,耕地减少,国有企业冗员过多以及内地民工的大量涌入,民族地区“潜在失业”人口增多。一方面,民族地区急需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有文化的劳动力又都流向发达地区。此外,东部的大量民工又流向西部民族地区,许多小本生意均被他们垄断。民族地区“人才外流”、内地“民工流入”的现象给当地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

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1.确立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www.xing528.com)

民族地区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脆弱。这些年的江河断流、草场沙化为人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的路子必将使本以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因此,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资源,巩固提高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的无污染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加强环境保护,促使人与自然和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发展的路子。

目前在生态经济建设上取得进步的国家,大多是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生态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主要经验体现为构建一个减少型——再利用型——再循环型的经济框架

这一经济框架的原理是模仿大自然的无废物生产建立产业化体系。在欧洲和日本等具有相对稳定人口且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只需好好使用现有的一些库存物质,比如钢铁、铝材、玻璃、纸张和其他已经在经济领域里流通的物质,而完全没有必要从自然界攫取。钢铁行业很大程度上依靠废金属,一方面减少由于采矿和运输粗矿砂所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减少60%的能源使用。例如,在美国的钢铁工业中,高科技占了绝对优势电弧炉主要处理回收物质,1996年,55%的钢铁来自废金属。

而且,无废物的生态产业化还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在美国新泽西州,人口稠密、森林覆盖较低,没有铁矿资源,所有的13家造纸厂完全靠回收废纸生存,8家钢铁厂专门处理废旧金属。总和起来,这两个产业每年创造的利润相当于10亿美元以上利润的业务量。

在欧洲,德国在减少包装物料的数量以及回收包装垃圾方面走在前列。1996年,德国80%的包装垃圾得到回收,其中包括玻璃、纸张、塑料马口铁和铝。

同时,工业设计开始向零排放发展,即争取将一个工厂的排放垃圾变成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在丹麦的卡伦博格(Kalundborg)工业区,企业之间已经形成原料和能源互相交换的网络,它涉及相互之间广泛的联系。企业将发电厂的冷却水排至鱼塘,从鱼塘里捞上来的淤泥又可以出售给附近的农民作肥料。发电厂的飘尘可以成为水泥厂的原料,制药厂的鲜酵母块可供附近农民用来养猪。在这个循环型、产业化的综合企业里,浪费很少。为了便于能源与原料的交换,各参与企业投资了6万美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果获得了2万美元收入并节约了成本[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探索这种无废物的生产方式,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生产方式从农业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业,但在废物的回收和垃圾的处理方面,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今后在西部生态经济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理念进行产业的衔接。

2.建立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

世界是多样的,生活是多彩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该千篇一律。生态经济模式的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原有的生态经济传统,形成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

我们仅以云南哈尼族的梯田文化为例,就可以了解少数民族在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条件下创造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合理性。哈尼族居住的哀牢山区,其自然环境是以气候的立体分布和与之相适应的植被的立体分布为特征的。哈尼族正是利用这种地貌、气候、植被的立体分布特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的。

在较为阴冷的高山,保持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云南亚热带哀牢山区受南面海洋性季风和海拔高低悬殊的影响,这里云遮雾罩,降雨充沛。另外,从炎热河谷的江河湖泊中蒸发升腾的水蒸气在这里化为绵绵细雨,成为天然的绿色水库。因此,哀牢山区具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哈尼族人民对高山森林的保护十分重视,因为这是梯田农业的命根子。气候温和的中半山,是理想的居住地。哈尼族在中半山的向阳坡上建造房屋,形成村落。在村寨周围种植树木,在房前屋后开辟菜园,从高山森林引水饮用。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的整个下半山,是层层梯田。这里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宜稻谷生长。哈尼族农民依着山势利用每一寸土地,创造了独特的梯田文化。

在哈尼族的梯田文化中,对森林植被这个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及其功能,哈尼族有自己的理解,形成了朴实的自然生态观,他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中,而且在精神生活中,都将森林视为命根子,都把森林和土地、人、万物放在一个共生的、同构的生态关系中。基于这样的生态观,哈尼族对哀牢山区的森林进行了生态意义上的划分和保护。高山森林为水源林,村寨后的森林为神树林,村寨周围森林为村寨林或风景林,这些森林严禁砍伐。

哈尼族的层层梯田,从山脚到山顶就处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及不同的气候带中。因此,在农田营造、水利灌溉、谷种选择、田间管理方面均呈现出极为特殊的复杂局面。绝大多数稻谷品种适应面积不超过1万亩。为此,哈尼族培养使用的传统稻谷品种达数百种,仅元阳哈尼族就拥有本地品种180个。分别在海拔1900~1600米、1650~1200米、1200~800米的高度使用。而且,哈尼族的稻谷种子都必须易脱粒、高棵。前者是为了满足山区气候多变、运输不易的收割条件,后者则是为哈尼族的建房、喂牛的需要。

哈尼族的梯田生态经济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利用自然污物施肥的方式“冲肥”。哈尼族的梯田是用活水种植的,冲肥就是利用活水将半山村寨中积累的畜粪和高山森林淤积的植物肥料冲进梯田,肥田效果很好[2]

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提醒我们,在西部生态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系统条件下创造的独特生态经济模式。并尽量寻找一条将现代化的生态经济系统与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和生态经济系统相结合的道路,在西部形成多元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模式。

3.在特色经济上做文章

(1)特色经济的特点:

其一,开放性。特色经济是在比较中显现的。在一种封闭的经济状态中,没有比较、自我运行、自给自足,也就无所谓特色。只有在开放过程中才凸现特色,而且特色的凸现不仅仅停留在比较的静态存在,而是突破封闭的自我运行状态。特色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运行状态,以特色介入开放、交流过程,在开放、交流过程中体现经济特色。

其二,市场适应性。特色经济进入开放市场,不是为了展示,而是在于适应、满足市场需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特色经济才能为市场所确认,获得市场准入并占有市场。否则,退出开放市场,回到封闭自我运行状态中的经济,也就无所谓特色经济。

其三,稀缺性。特色经济参与开放市场的竞争,应该是具有特色稀缺的禀性,其供给存在特定的约束条件,难以被类同。特色稀缺对市场的占有,依托的是特色资源的自然禀赋及发展机会的把握,包括特定环境生成的资源稀缺性,也包括特定发展环境和稍纵即逝的发展时机。特定环境生成的资源的稀缺性,由于资源存在的相对稳定,构成了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特定发展环境稍纵即逝的发展时机,也可能因把握住时机而独占市场,利用对稀缺机会的把握确立市场优势,发展出特色经济。

其四,比较优势。特色经济在开放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资源配置能够更充分地体现资源要素的所长,资源得到更充分动员,在市场竞争中其供给成本能够被接受,是有效率的供给。

其五,特殊性。特色经济必然是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的,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的内容、形式,依托于资源禀赋的特色基础,形成独特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依托资源禀赋特色基础所形成的特殊性是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不管特色经济的资源配置采取何种结构,总是建立在这一自然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特色。

(2)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战略。把民族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特色经济,通过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走出传统经济开发的单一资源粗放开发窘境,是我们在付出近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经济开发代价之后,对经济开发的反省和行动调整。传统的经济开发执著于资源的简单获取,虽然也收获了成果,但经济开发效率很低,资源配置结构倾向一种封闭的状态,特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和比较优势。在一种一般化、同构化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有限的资源。

如盲目发展工业,结果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亏损,成为沉重包袱。这种情况在西部很有普遍性。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由于远离东部地区市场,在传统的封闭型经济运行格局中,常规工业的发展,资源配置成本较高,当地人力资源及原材料供应不仅不具有比较优势,反而耗费较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许多日常工业品从区外调进比在区内生产价格更低。这样的工业发展,如果离开了国家财政的特殊支持,实难继续支撑下去。这种状况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和企业逐渐失去国家财政的特殊支持,其困难便越来越大。经过最近2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已经淘汰了一大批无法维持的工业企业,但在继续存在下来的企业中,仍能够窥见常规工业的困难。以西藏为例,1997年西藏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314个,其中亏损企业67个,企业亏损面为21.34%,虽然工业企业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全国企业亏损的体制共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从亏损企业的分布看,轻工业占17.16%,重工业为24.44%;其中轻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1.82%,重工业中的原料工业为28.72%,加工工业为22.22%,亏损面最大的工业企业正是非西藏所长的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行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以及化工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这种状况说明,盲目地发展常规工业,便可能把自己逼入困境。

还有,盲目地发展一般化的常规农业也同样可能把自己逼入困境。在垦荒种植粮食的阵阵浪潮中,民族地区已经流失了一片又一片的绿色。不顾气候、降水、土壤等具体条件,在干旱、土层瘠薄的条件下,片面地强调种植粮食,提高自给能力,不断地扩大垦殖范围,广种薄收,结果导致大量的人力滞留在日益贫困的土地上。粮食问题不仅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而且因生态环境恶化,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也在逐渐丧失。

可以说,确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战略,就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开拓新思路,从资源配置、产业调整、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的重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战略,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特色需求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可持续开发为目标。

以特色需求为导向,就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倾向。由市场需求来引导西部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发现和评价资源,由市场需求引导开发行为。这里所指的市场需求当然是指迄今被我们认为是符合人类健康、安全需要的需求,是符合人类生存利益的主流的市场需求。如对毒品需求的否定,对不利于生态环境安全的资源开发的否定,对珍稀物种消费的否定,等等。我国对发菜开发经营的禁止,对捕杀藏羚羊的打击,便是体现对非理性市场需求的规范。

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可支撑的资源基础,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以符合市场需求特色倾向的资源配置结构提示资源特色和市场潜力,培育特色经济。西部开发虽拥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会,但就软环境而言,总体上是不如东部地区的。西部开发所希望的市场份额的扩大,资源要素及相关条件的比较优势,仍在于具有特色的资源条件及这些资源条件的特色得到充分展示、释放,并形成有效配置,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

以绿色产业为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即由于现代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遭受工业污染相对少,化工业基础的不利状况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利条件,并依托和强化生态环境质量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突出产业发展的绿色标志,适应人类对绿色的消费时尚和安全需要,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把产业绿色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灵魂。所谓产业绿色化,就是产业发展趋向无污染,在绿色产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整体的无污染或少污染,达到有利于人类健康消费的水准。

(3)面向全球市场的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既是相对于国内市场,相对于东部地区经济,也是相对于国外市场,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中,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战略无法回避全球市场的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加直接,国内经济进入全球市场,国际经济也进入国内市场,两个市场、两种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向更加明确。因此,西部开发对特色经济的塑造,便不仅仅是国内区域经济之间的比较,西部地区周边国家经济、其他国家经济都成为西部特色经济的参照系。

国内经济进入全球市场和国际经济进入国内市场,更多的经济结构类型进入市场参与比较竞争,传统的单一比较所显现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便可能产生新的变化。一些在原来单一比较状态下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在全球市场上可能不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而一些在原来单一比较状态下不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则可能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如青海的钾盐资源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在国内市场,开发青海钾盐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资源开发特色。因为我国的钾盐资源主要集中蕴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其他地区相对较少。而就全球市场看,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西伯利亚、中亚地区,老挝、泰国等地均有较丰富的钾盐资源,开发条件良好,国际市场上钾肥价格也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的钾盐开发及传统的比较优势和特色便面临着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挑战。解决我国的钾资源短缺问题,既可以继续追加投资,提高国内的开发能力和水平;也可以投资于国外开发或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购买等。从全球市场的视角看,一些在传统经济中被忽视的资源因素或经济结构,则可能具有比较优势和形成特色。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状态的觉悟,一些传统的、在农业社会难以意识到的因素和环境质量,在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就有可能成为稀缺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消费,如空气、水质、阳光等。20年前,西部草原清新的空气还未被人们所重视,20年后的今天便已成为都市人向往的消费时尚。20年前西部古朴的民俗民风民族文化可能被理解为陈旧、陋习、落后,20年后的今天被发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传统成为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资源。

思考题

1.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扬长避短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2.中国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的经济类型?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1.龙远蔚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导论.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林耀华. 民族学通论.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3.马丽娟著. 多型论:民族经济在云南.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注释】

[1][美]莱斯特·布朗:《环境经济革命》,第46~47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

[2]王清华:《梯田文化论》,第7~2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