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画概论:欧洲油画600年历史

油画概论:欧洲油画600年历史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油画概论油画,在欧洲诸国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样,木板冷却后画面就有一层薄薄的油层使画面色彩鲜明而有光泽,既牢固又经久不变。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

油画概论:欧洲油画600年历史

第一章 油画概论

油画,在欧洲诸国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初期的油画,采用油彩和蛋粉画结合起来的画法,即通常所谓的“坦泼拉”的画法(一种用鸡蛋黄或鸡蛋清作为调料融合矿物颜料作画的方法)。最后,在画面上用薄如透明的油色罩上,形成如瓷器的色釉一般的效果。油画,是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而且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适合创作大型的、史诗般的巨作,因而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在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油画作为欧洲各国的传统绘画,如同水墨丹青是我国的传统绘画一样,为世人所熟知和公认。但是,油画在欧洲各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技法又是如何变迁的呢?恐怕除了专门学过外国美术史的画家知道外,一般人都不甚了解。

作为学习油画的初学者,对油画的产生、发展、变迁,各种油画的派别、技法以及油画大师的著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节 史前期绘画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9世纪前后,在古希腊和古埃及一带流行一种被后人称之为蜡画(Encaustic)的绘画,这是画在木板上的,一般用于装饰船舶和世俗用具以及棺椁盖和墓碑,在一些墓穴的墙上也出现彩绘壁画。由于当时生产力较低下,所用的颜料都是天然矿物质植物性的炭化物或植物的茎、叶的汁。作画时是用树汁、天然树脂(如橡胶)或胶等来调和颜料,画完后在阳光下将画的表层涂上一道蜡,然后在60℃左右的火上将木板烤热使蜡熔化。这样,木板冷却后画面就有一层薄薄的油层使画面色彩鲜明而有光泽,既牢固又经久不变。有的也用蜡作为调和剂,但蜡(蜂蜡)是固体,用它调颜料须事前加热使其熔化,迅速调和再涂抹到木板或墙上,因此,工作起来很不方便。

据外国专门研究油画技法演变的专家推断,这种彩绘壁画和蜡画是公元前7世纪以后在希腊的柯林托和西西里一带兴起,公元前5世纪前后以雅典为中心兴盛起来,到罗马帝国时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也出现过一些技艺精湛的画家,如阿波罗道洛斯、米柯恩等。

这种彩绘蜡画在中世纪逐渐由蛋清胶粉画和湿壁画所替代。单凭绘画材料看,这种蜡画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油画了。

第二节 中世纪绘画

所谓的“中世纪”,主要是指公元四五世纪至15世纪之间欧洲封建制时代,正当古典(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时期。在此期间,随着古罗马帝国的崩溃,欧洲近代的一些民族和国家形成和建立,由于它们在过去受古罗马帝国的统治,所以都接受了基督教。因此,欧洲中世纪的绘画,无论是拜占庭的绘画,还是欧洲的罗马式、哥特式绘画,其题材大多取自《圣经》,都是祭坛画和壁画。其绘画材料一般都是羊皮纸、木板和三合土涂的墙壁,所用颜料都是天然矿物质和土质的,也有用植物的叶或茎挤出的汁,调和颜料用的黏合剂是普通的水或鸡蛋清。于是产生了蛋清胶粉画。

契马布埃《福音书作者圣约翰

蛋清胶粉画,在我国被译成“坦泼拉”,是欧洲中世纪最常见的传统绘画,欧洲近代油画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据说蛋清胶粉技法是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1240~1302)首创的,后盛行于意大利、尼德兰和法兰德斯等国和地区。15世纪初,欧洲有了纯粹的油画之后,各国画家一直还继续使用这种技法。现代有的画家甚至将蛋清胶粉与油画混用,产生一种叫“混合画法”的技法,不过蛋清胶粉的颜色已经是现代化工厂生产的胶粉颜色了。

但是,蛋清胶粉画也有许多的缺陷,如干得过于迅速,难于混合其他颜色,干时颜色和湿时很不一样,因而画第二遍时颜色不易调和。色彩难以丰富。因此寻找一种更好更新的绘画材料成了宗教和画家的共同要求。

在15世纪以前,意大利和尼德兰地区的一些有进取精神的画家就开始了油画的试验,试验的重点是调色用的油,因为处于摸索阶段,有的画家用的调色油要事前加温煮沸;有的因为油干得太慢,不得不坐等第一遍颜色干了才能画第二遍,为了使画干得快些,小幅画就拿到阳光下曝晒,画在墙上的只好用炭炉烘烤。在进行油的试验的同时,也在画的底子方面进行除了木板以外的材料的试验,如用植物纤维织成的布料。

单纯用油做绘画媒剂,在拜占庭时代就有人试验过。据记载,这种画放在烈日下曝晒数月仍不会干燥。1200年,在僧侣西奥费尔·鲁济罗斯写的有关油画论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中,他介绍了亚麻仁油和阿拉伯树脂的使用方法。13世纪末在英伦三岛出现过类似油画的绘画。14世纪末,尼德兰的两位画家凡·爱克兄弟(杨·凡·爱克及其兄胡伯特·凡·爱克)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创作了纯粹的油画。美术史家虽不能断定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发明者,但至少他们是在前人试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以油脂为主的绘画媒剂配方。不少专家认为他们最大的功绩是在油脂中加入了天然树脂,使行笔流畅、媒剂速干。杨·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一画和他最著名的作品《根特祭坛画》(现藏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圣·巴冯教堂,由23幅画组成)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品。凡·爱克兄弟发明的调油技术,据说是用一种“白布鲁日光油”和亚麻仁油混合在一起的油调和他在坦培拉绘画中使用过的颜料,发现作画效果很好(一些研究者认为,“白布鲁日光油”是精馏松节油,现在我们仍使用松节油稀释油画颜料)。意大利最早研究并掌握油画技法的画家安东奈洛·达·梅西纳(1430~1479),据说就是在去尼德兰了解到凡·爱克兄弟的油画技法之后,回到威尼斯传授油画颜料时使用此方法的。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

杨·凡·爱克《根特祭坛画》(局部)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著名画家乔托(1266~1336)就是大家公认的探索用新方法作画的画家。他除了发展前人画人物脸部的立体造型技巧外,还运用较准确的几何形状去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因而他所画的人物比较自然,也较有真实感。他还探索空间透视,使画面的物象都推向一个消失点上。在背景的运用上,他也力图用自然景色来代替前辈画家惯用的金色加图案花纹的处理方法,所以,乔托被外国美术史家称为“近代欧洲绘画之父”。在乔托生活的时代以及整个文艺复兴前期,意大利的画家已经流行了在蛋清胶粉画好的圣像画表层涂上一道用树胶调的亮油(又叫艳油),使画面产生光泽,色彩鲜艳。这样,欧洲的绘画就由单纯的蛋清胶粉过渡到了油胶粉阶段。

杨·凡·爱克《根特祭坛画》

第三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

欧洲文艺复兴,是欧洲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导致欧洲各国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这时各国的个体手工业逐步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由此产生了一个拥有财富的商人和工场主阶层。随着基督教宗教神权的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同时,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发掘出土,于是人们又出现了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这样,人文主义思想就在人们思想中扎了根。地处南欧的意大利就得天独厚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典型的国家,形成了当时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活动中心。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无论是风格、题材和体裁还是美学理论或绘画基础理论(解剖、透视、素描和色彩以及画家个人的专著)都比欧洲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地区来得系统、丰富和成熟。

所以,意大利后来成为欧洲传统绘画艺术的圣地,直至今日,仍是世界各国画家向往的地方。

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绘画,如同当时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也经历由蜡画、湿壁画、蛋清胶粉到油胶粉的发展过程,在尼德兰的画家们寻找和试验调色用油的时候,意大利的画家们不约而同也在试验适合于调颜色粉的油料。

如上一节提到的乔托,还有马萨乔(1401~1428)、多那太罗(1386~1466)、乌契洛(1384~1475)、弗兰西斯咔(1467~1492)和基兰达约(1449~1492),他们对蛋清胶粉表层的油质涂料的试验(包括材料和方法的试验),以及对人体的解剖、透视等作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和研究,现在保存下来的马萨乔在1420年前后作的《圣母同圣婴与圣安娜在一起》(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绘画陈列馆),被认为是当时画家探索和研究人体解剖结构、透视、比例的重要作品,此外,曼坦那(1431~1506)画的一幅《死了的基督》至今仍为外国美术史家经常引用,它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们对人体解剖结构和透视的研究已取得出色成果。

曼坦那《死了的基督》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和后期,优秀的美术人才辈出。这个时期卓越的大师不仅创造了典型、完善的人物形象,而且在美学理论和绘画基础理论方面也作出了伟大贡献,同时在油画技法上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不少传世作品技艺超群,至今仍为欧洲油画的瑰宝,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佛罗伦萨画派逐渐形成。

佛罗伦萨画派的油画技法,一般是用一种较淡的熟胶调制的石膏粉和白粉作画底,然后在白底子上用一种单色或接近皮肤的颜色起稿,画出较深入具体的素描,之后就用深棕或深褐绿的蛋清胶粉色将背景涂满,再以蛋清胶粉初步将画画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调和颜色的透明画法,最后再上一层光油。这就是常说的“古典画法”。文艺复兴盛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被基督教颂扬的耶稣和各位圣者已不是冷漠呆板、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因此,人物头顶的光环已不用金色,背景也以比较写实的风景代替。不过,那时是以颜色的冷暖来表现空间,如前景中的人物大多用红、金黄或红棕色;中景的景物常用暗绿色;远景的山川和天空则用淡青色或蓝灰色。整个画面缺少统一的色调,而且大气感也缺乏,因而整体的真实感还很弱。

16世纪,威尼斯成为欧洲油画的中心。

威尼斯画派以其色彩绚丽、形象丰满、构图新颖的特点在整个欧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近代欧洲油画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威尼斯画派早期的代表画家有贝利尼一家父子:雅科布·贝利尼(1400~1470),坚季列·贝利尼(1429~1507),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卡巴秋(1465~1526?)和美西纳。贝利尼父子没有画过大型油画,但在油画发展史上却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据载,1450年前后,雅·贝利尼试验成功在麻布上画油画,从而结束了只能在木板上或在羊皮纸上画画的历史。据载,还在中世纪的古希腊罗马,有人用布作画底子画过一幅巨幅的《聂洛皇帝肖像》,并在当时的罗马展出过。公元12世纪的一本《关于罗马人的色彩和艺术》书中,详细记载古罗马人用布作底的绘画。方法是先将布浸在胶水里,然后铺在木板上让它干燥,用小块玻璃刮平其表面,再用细绳绑在木板上,以蛋清胶粉作画。

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

尽管有如此详尽的记载,但在欧洲罗马式和哥特式的宗教绘画中,以布作画底子的画还没见到,这几百年的宗教画都是在做过底子的木板上画成的。

因此,贝利尼父子成功试验出在麻布上画油画,不能不说是划时代的贡献。自此,欧洲近代油画技法就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同时,由于在麻布上做底子远比在木板上来得简便,更重要的是,麻布重量轻,携带或运输较容易,无论从搬运角度和进行宗教仪式都非常有利,所以,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画在布上的油画时兴起来,到16世纪初为威尼斯画派画家普遍采用。意大利全境也逐渐以麻布代替木板,到17世纪以布作画底子就成了整个欧洲的唯一使用的材料,当时只有尼德兰地区还有少数画家用木板作画。

第四节 现当代欧洲油画

一、现代欧洲油画

18世纪欧洲各国君主专制得到巩固和强化,几个老牌殖民国家靠掠夺殖民地发了横财,不仅是皇亲国戚和一大批贵族,就连富商大贾的生活也都骄奢淫逸,他们都纷纷要求艺术家为他们服务,国王利用他们的权力拥有一些为他们和王室成员服务的宫廷画师,而且还要从社会上订购绘画作品装点豪华的宫殿,贵族和富豪更是在社会上向画家纷纷订购绘画作品。这就使得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油画得到发展,而同时画家为了迎合王公贵族、富商大贾的爱好,在油画的题材、体裁和风格上也有了很大变化,这就决定了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艺术纤细、轻佻、华丽、繁琐以及色彩淡雅的特点,表现现实生活的风俗画,表现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人物画以及风景画和静物画的大量产生。而在形式和风格上,为适应社会的需求,画家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纯绘画语言的追求上,如构图的美感,朦胧的色调和抒情的情调等。这些都可以从当时法国的优秀画家华托(1634~1721)、波谢(1703~1770)、弗拉戈纳尔(1732~1806)、夏尔丹(1669~1779)以及英国的更斯博罗(1727~1788),贺加斯(1697~1764)等人的作品中明显地看出来。

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

从油画技法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这一时期画家基本上还是沿袭前人的传统技法,但因要表现轻飘、朦胧和华丽,色彩要赏心悦目,在作画步骤上已不是很严格了,而是更多采用直接画法。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整个欧洲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变革,随着英国开展的产业革命,现代化的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解放。因此人们的思想开始摆脱传统的旧思想束缚,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和“证实主义”哲学思想的兴起,给了画家新希望和信心。而19世纪初科学家对色彩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为此发表的科学论著,如1812年波尔高斯在法国科学院发表的关于“补色”理论,舍夫勒尔的色彩理论以及克诺斯的色彩分析,还有当时在巴黎举办的一系列讨论色彩问题的科学讨论会,更为油画家在发展油画色彩方面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根据,特别是1824年前后在英国首次研制成功锡管装的用机器生产的油画颜色,更为画家走出画室到大自然写生提供了物质保证。因为在此之前,画家使用的油画色是瓶装的,有的还是画家本人或助手在工作室里自己制造的,携带不方便,有碍于带到野外去写生,所以画家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就只能靠记忆作画,现在情况变化了,画家可以在大自然界直接写生,带回的作品当然比画室里凭记忆作画来得充实和明亮。

在法国印象派产生之前,英国和法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就开始进行光和色的探索,还有不少画家进行多种油画技法的尝试。

二、欧洲油画的主要流派

油画的流派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 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一词原意为不整齐、扭动、怪诞。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比利时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英国的凡·戴克等。

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的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开兹的“宫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伦勃朗《达娜厄》

洛克克派 流行于18世纪。“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www.xing528.com)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 古典主义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原则。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宣泄与表达。

籍里柯《梅杜萨之筏》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米勒《拾穗》

写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他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10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是19世纪的画家们走出了自己的画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与色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固有色的概念,如树是蓝绿色,阴影是黑色。它把周围的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绘制。其代表画家有莫奈、修拉、塞尚、雷诺阿等。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画派还是画家在忠实的再现自然,对其进行发挥、添加、强调和发展的话,下面所介绍的第二大类,即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它们就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它们大多出现在20世纪以后。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画家强调表现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对比和事物的内在结构。其代表画家有凡·高、高更等。这个画派对现代西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野兽派 野兽派以夸张的造型、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表达内在激情。马蒂斯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画派,画面的视点已不再是一个方位,而是对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表现,使物体还原成几何形体。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和法国画家布拉克。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画家以抽象的形式,运用色彩、线条表现运动速度、力量及其组合与分隔。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是依靠线条、块、面、色彩,进行无具象的抽象组合。其代表画家为荷兰画家蒙德尔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刻、波普艺术直到后现代主义都有一定影响。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画派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影响,主张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幻。代表画家有西班牙画家达利、米罗。

德拉克洛瓦《但丁之舟》

欧洲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到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了许多。色彩的补色——色轮两极的颜色在并置时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强度的原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被科学认知的,但康斯特布尔凭借对自然敏锐的观察感性,很早就获得了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部分地运用。他的作品启发了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惊当时画坛的风格。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他们大量的风景创作,画出了大自然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在此基础上,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色光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

三、印象派和当代油画

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此起彼伏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着整个欧洲,随着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等国开始实现工业化以及由此而兴起的各种哲学、美学和物理、光学的发展,尤其是机器生产的管装轻便的油画颜色的大量生产和照相摄影技术的成功,给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画家以深刻影响,引起他们思索;同时,也提供展示各自艺术才能的便利条件。这时,非常写实的、有着三度空间的传统油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达到高峰,历代许多杰出画家技艺精湛的作品,已为广大群众所赞赏,要再超越决非易事。现在,既然照相机可以拍摄下准确而真实的现实生活,那么油画向何方发展呢?加上这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对西方实行开放,具有东方艺术特色的日本传统版画——浮世绘以及我国的国画逐渐在欧洲流传,这种与西方传统油画完全两样的绘画,使欧洲画家惊异地认识到散点透视的艺术特色,可以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在同一个画面上表现不同视阈的景物,同样可以反映深远的空间而又不破坏画面的平面性,在光线的明暗处理上,可以不是一个统一的光源,运用明暗层次的对比手法同样可以表现出高、宽、深的三度空间。

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思想的活跃和画家视野的开阔,促成了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派以及各流派争芳吐艳。

西方美术史家在谈论印象派油画时,一般都把柯罗、德拉克洛亚甚至戈雅和康斯太布尔等画家列进去,这主要是从根源上去考虑的。当然,这些画家不是印象派,但是他们的不追求强光下明暗的强烈对比,不追求纵深的非常真实细腻的空间效果,强调画面的平面和体积的偏平,同时运用颜色的色相和色度,运用较大面积的明暗层次变化以及主观上对客观物象进行简化,从形体、线条和质地诸方面进行加工综合等特点,给印象派及其以后的诸画派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在具体技法上,如用笔、调色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印象派画家致力于用有限的工厂生产的油画颜色去表现瞬息万变的阳光照射下的景物,并获得巨大成功,他们的作品尽管因人而异,但从美学观点、绘画的主题、绘画语言以及具体的表现技法方面都与19世纪以前传统的欧洲油画有根本性的区别。

就绘画语言和具体表现技法来说,19世纪以前的传统油画是要求真实而细腻地表现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象,画家是把油画的外框和现实生活客观地框起来,在这里画家的主观因素,如思想、情感,往往因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而受到许多束缚,得不到充分发挥,绘画语言如明暗、透视、形体结构、构图和颜色也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这些作品中的光感是通过画里物象的黑白明暗对比,以五个色调体现出来,观众用眼睛就能直接看到。画家作画也有严格的作画步骤,画布要事先做好各种底色,然后多层次反复着色,下层颜色为上一层颜色做好准备,也就是说要有准备,调色方法也是先用笔在调色板上将颜色混合后涂到画布上,因此颜色是重置的多。

而印象派的画家却不然。他们强调画家个人的主观感受,对于绘画语言也有独特表现方法。

表现光感的手段主要是运用补色的原理,用工厂生产的颜色的不同色相、色度和纯度的对比。他们强调条件色,认为物象色彩是由光的变化而变化,画面里各种物象之间的色彩关系也是由笼罩在画面统一的色光来决定。在调色技法上印象派采用直接画法,即便有时在调色板上混合颜色也是很迅速地,或者干脆在画布上调色,或者将纯净的颜色运用补色原理进行颜色并置,并置时用短促的碎笔,采用冷暖色参差交织办法。从局部看色调似乎不协调,形状似有若无,然后推远从整体看,整个画面就通过观众的视觉混合成色彩、形体和振动着的光感。所以印象派的调色法不仅与传统技法相异,而且还是根本性的变革。

印象派画家除了直接画法外,有的画家还创造了干笔画法,就是用笔蘸色(不在调色板上多调)迅速画到画布上,自然光变化迅速,尤其是清晨和傍晚,画家要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色调并迅速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调色的时间就是关键,在调色板上混合颜色时间较长,待上到画布上还没铺满颜色,光线就变了,所以他们就采用这种调色法。他们用色较纯,用笔短碎急促,画面甚至还留着画布的底色,正因如此也很容易造成生动跳跃的色彩效果。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印象派的技法为同时代的一些画家吸收并发展成两种截然不同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由此又派生出各种形式的流派。一是以塞尚(1839~1906)、更高(1848~1903)和梵·高(1853~1890)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或称印象派之后);二是以修拉(1859~1891)和西湟克(1863~1935)为代表的“新印象派”(或称点彩派)。

第五节 中国油画

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2000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中国才有了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作品,虽历时500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郎世宁《聚瑞图》

我国现在所谓的油画,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画种。康熙年间,西方传教士以绘画专职作为内廷供奉,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宫廷;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毫无疑问,来自西域的油画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首先是西洋传教士努力的结果,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两位意大利传教士。一位是明神宗年间来华的利玛窦,清初姜绍书所著《无声诗史》中记载:“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这引起了国人对西方油画的兴趣,但是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而经由另一位意大利人郎世宁的努力,西洋油画才真正为中国人所认可。郎世宁是康熙年间来华最迟的一位油画家。同时,他又是在清宫中活动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位外籍画家。在后来的乾隆宫廷,郎世宁将乾隆一生中的大事——出行、战争、狩猎、宴会、肖像等都一一入画,留下了很多精美的杰作。其中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郎世宁《聚瑞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郎世宁来华后所绘的最早作品。其特点是以阴阳为主的西画技法,形成画法参照的痕迹,造成“逼真”的西画效果。

乾隆时期,西方油画已备受青睐,被广泛地作为宫廷装饰艺术,不少应召入宫御用的传教士油画家承旨作画。乾隆元年正月,太监毛团传旨:“重华宫插屏背后,着郎世宁油画一张。”同年九月,郎世宁又为“后殿明间钟架玻璃门上画油画”;乾隆二年,圆明园九州清宴围屏“玻璃画由郎世宁画”;不久太监毛团等人又传谕:“着西洋人郎世宁将圆明园各处油画画完时,再往寿萱春永去画。”乾隆六年,郎世宁承旨在清晖阁玻璃集锦围屏上画了68块油画,直至乾隆二十一年奉旨用玻璃片画油画,前后达2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油画《太师少师图》和佚名氏私人收藏的油画《犬图》上均有“臣郎世宁恭绘”署款,画风写实,明暗立体感强烈,形象生动准确,应是郎世宁领旨为宫廷装饰而作。另一名传教士油画家王致诚也是如此。乾隆六年,王致诚奉命在造作办油画房为建福宫小三卷房床罩玻璃画油画;次年,他又承旨画油画玻璃斗方8块。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王致诚还在为玻璃灯画油画。传教士油画家潘廷章1773年入清宫供奉不久,即奉旨作过油画挂屏一件。

诸如此类的频繁油画创作装饰活动,使西方油画借中国皇帝的权威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播。传教士的活动使得中国被动地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油画艺术,而这门艺术真正在中国取得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在民间站稳脚跟,油画不能仅仅成为宫廷艺术,还需要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时,私办和官办的教育机构也为油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土壤。清末上海的土山湾画馆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其中的西洋画传习,成为继清宫油画后又一个中国早期油画的重要现象。法国人在上海开办的土山湾画馆,是中国西洋画艺术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中国最早的西洋画师,同时也培育了中国最初的研究西洋绘画的人才,如著名画家徐泳青、周湘、丁悚、张充仁等,他们或是画馆的学生,或与画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学有所成之后又开办自己的画室,其中很多人成为我国油画最早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清末维新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他们中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弘一法师)等。这些人归国后带来了西方及日本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如:1911年留洋归国的周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学术院,并第一次用人体模特写生;1919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开办了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学校(林风眠任校长);1927年,中央大学开设艺术科(徐悲鸿任主任);1928年杭州创办了第一所大学制的国立艺术院校(林风眠任院长)等。

这一时期的主要三个画派分别为:写实派(徐悲鸿);新画派(林风眠、刘海粟);现代派(庞薰琹)。

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油画家颠沛流离。国难当头,很多油画家用绘画作武器,反映战事,揭露暴政,如王式廓的《台儿庄大血战》,唐一禾的《胜利与和平》,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等。一些画家因战事远赴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创作出了如《负水女》(吴作人)、《哈萨克牧羊女》(董希文)等佳作。

此时的延安,画家的画风受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倾向“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正好与当时的时代相和,逐渐形成了中国规范化的油画。

李宗进《飞夺泸定桥》

在“新美术必须与人民结合”的观点的影响下,写实主义一统天下,风景、静物、人物等题材被冷落。这个时期诞生了一批革命历史画,如胡一川的《开镣》、王式廓的《参军》、罗工柳的《地道战》、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李宗津的《飞夺泸定桥》、艾中信的《过雪山》等。

随着群众运动的展开,中国油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局面,以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为核心的油画教学迅速成为我国油画的单一教学体系,并培养了一批油画骨干力量。此后,一批油画家在“民族化”精神的扩展中对单一的油画体系进行了突破,形成了罗工柳的《在井冈山上》,李化吉的《文成公主》,袁运生的《水乡》,徐坚白的《旧居前的留念》等作品。

詹建俊《回望》

1976年之后文艺开放,各种形式的油画风起云涌,绘画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其中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闻立鹏的《大地的女儿》、詹建俊的《回望》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在最初的艺术喷涌期过后,油画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画坛迫切需要更现代更新鲜的空气。其中胡悌麟、贾涤非的《杨靖宇将军》,苏笑柏的《大娘家》,俞晓夫的《我轻轻地敲门》等作品,在当代意识的关照下对主题性绘画作了新的开拓。

然而,虽然文化的禁锢已经解除,但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大部分画家的眼界与思维尚未完全打开,难以充分领略当今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因而缺乏真正的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毕竟,中国的油画此时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学习、蜕变,并不断地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