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辰与更次的演变与钟表的影响

时辰与更次的演变与钟表的影响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辰与更次古时,我国人民利用一定容积铜壶内漏出的水量来计时,称为“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那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十二个时辰。这样的时辰相当现在的两个小时。自从钟表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就把一个时辰称大时,时半个时辰称小时。从此有了“小时”一词。一刻钟为十五分,八刻就是一百二十分,也就是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完全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制相同了。

时辰与更次的演变与钟表的影响

时辰与更次

古时,我国人民利用一定容积铜壶内漏出的水量来计时,称为“铜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这种计时方法,一直延续到清代才被废除。那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时辰,共十二个时辰。十二时辰,用天干地支中地支的十二个代号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早晨五点到七点为卯时;上午七点到九点为辰时;九点到十一点为巳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为午时,其余以此类推。

这样的时辰相当现在的两个小时。自从钟表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就把一个时辰称大时,时半个时辰称小时。从此有了“小时”一词。

古人又把一个时辰分为时初和时正两部分。时初四刻,时正四刻。这样一个时辰八刻,一昼夜就是九十六刻了。

漏 壶

清代皇家对时间的规定更为详细。《大清会典》中写道:“凡候时皆准以昼夜。周日十二时。时八刻。刻十五分。分六十秒。合昼夜皆九十六刻。析之为一千四百四十分。又析之为八万六千四百秒。”一刻钟为十五分,八刻就是一百二十分,也就是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完全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制相同了。(www.xing528.com)

另外,还有个传统的报更(又称打更)计时法,即晚上七点到九点为一更;九点到十一点为二更;午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一点到三点为四更;三点到五点为五更。

报更用的器物,有的响钟,有的击鼓,有的鸣锣,有的敲梆……。《乐府诗集·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金柝”,就是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炊煮,晚上用以打更巡夜的军用铜器。城镇均设有专门报更的更鼓楼

很多文艺作品都描述过这夜间的计时单位——五更。如《游龟山》田玉川的唱词:“耳听得潐楼上,三更三点。”民歌《叹五更》中“一呀一更里,月牙儿正偏西”。还有《花亭相会》中,张梅英回忆她在家时陪高文举的五更读书,都说明五更计时是普遍采用而成为习俗的。

最早的天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