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工艺
明代的工匠制度继承了元代的世袭制度,所有工匠归工部和内官监管理,但是工匠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在非服役期间可自由从事手工艺职业,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工艺在技术和艺术上均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不少工艺品种形成了著名的生产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器物品种,例如永乐时期(1403—1424)的压手杯、宣德时期(1426—1435)的青花、成化时期(1465—1487)的青花加彩和鸡缸杯、弘治(1488—1505)和正德(1506—1521)时期的单色釉、嘉靖(1522—1565)和万历(1573—1619)时期的外销瓷等。明代染织工艺的织造和染色技术发展较大,例如苏杭的丝织、松江的棉织、芜湖的印染、上海的顾绣等。金属工艺以宣德炉(为适应祭祀和薰衣的需求,利用南洋的风磨铜铸造的一批小铜器)和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最具特色。园林建筑的发展、木材的丰富和木工具水平的提高,造就了明代发达的家具工艺,明代家具造型简洁质朴、制作精细、风格典雅。明代还涌现了不少工艺家,例如紫砂陶的龚春、时大彬,顾绣的韩希孟,棉布的丁娘子,金漆的杨埙,雕玉的陆子冈,刻竹的三朱等。
明代流行王守仁(1472—1529)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新理学,并出现了博览群书的博学明代金冠派和注重实用和科学研究的经史派,明后期的王艮还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主张,促进了有关工艺的专著的产生。例如,安徽新安的漆艺家黄大成和江苏吴江的园林艺术家计成(1579—?)分别总结著述了《髹饰录》和《园冶》。宋应星(1587—?)撰写的《天工开物》,科学地总结了明代各种手工业的生产过程与专业分工,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www.xing528.com)
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明代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械、生理等西洋科技,通过传教士不断地传人中国。这些因素促进了明代工艺美术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了精练、端庄、敦厚、装饰性浓厚的工艺风格。明代的工艺明显地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前者注重技术,做法严谨;后者倾向艺术表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明代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期,基本具备了近代的主要特征。
清朝初年,随着农业的恢复,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的陶瓷、染织、漆器和雕刻等均有所发展。陶瓷方面,景德镇仍是制瓷中心,烧造技术发达,釉色品种增多:康熙时期以古彩为主,刚健有力;雍正时期以粉彩最为突出,雅致清秀;乾隆时期以珐琅彩最有成就,繁缛精细。染织方面,苏杭的绸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织锦,广东的纺织,上海的印染,新疆、宁夏的地毯闻名全国,刺绣也形成了地方特色和工艺体系,以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和京绣最为著名。金属工艺中景泰蓝有所创新,以乾隆时期最为繁荣,综合应用各种技法,并于清末成为出口商品。漆器逐渐形成制作中心和地方特色,例如北京的雕漆、扬州的螺钿和福州的脱胎等。清代彩塑以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为代表,或与实用结合,或作为玩具,广泛流行于民间。在装饰方面,明清流行的吉祥图案,通过运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表号、文字等手法,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效果。
总之,清代工艺在中期以前继承明代的传统,在生产技术和艺术创造方面均有发展,后期工艺创作趋向繁琐精巧,但生产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清代工艺美术的品种十分丰富,工艺技法得到综合应用,值得借鉴;但是绘画式的装饰占据主导,不适合工艺品的用途,与器物器形亦不协调,一些工艺品种在装饰上生搬硬套外来文化,更不可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面向大众生活,采取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艺生产方式,适应了简洁实用的近代审美趣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