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有一批——不对,是一大批喜欢预测股市的人们。他们使我的生活变得很快乐。比如老郭,他是一个准确率和错误率各一半的人,其结果是:每次你听从他的建议时,不是套牢就是踏空,每当你痛下决心忽略他的建议时,却仍然等来同样的命运。因此,我总是很同情地看待那些被老郭的“中性建议”误伤的朋友们。我倒是很喜欢那些错误率远远高于准确率的人士,反正把他们当成反向指标就是了。比如,前一阵子有人提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慢牛的行情。所谓慢牛应该是缓慢上升,我将其立即理解为快速下跌,由此躲过了从5 500点跌到4 500点的这一劫。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行情是否结束的讨论不绝于耳。根据我的反向指标徐大水和杜小勇两人的预测,这是牛市中的调整,而不是趋势的改变。对于未来股市的走向,我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也不打算拨通老郭的电话去征求意见。我今天想谈谈有关股市操作心理的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股市有两个时间段是特别危险的,具体表现在指数的走势图上,我将其定义为“好汉坡”和“美人肩”。大多数机构都落魄地倒在“好汉坡”,而大多数散户则在“美人肩”上销魂。具体来看,我国股市从2003年到2005年的3年之间,股指从1 600点跌到1200点,其实跌幅也不算大,时间倒是很长。德隆、华夏证券、南方证券等机构都是在这个阶段倒下去的。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股指缓慢下跌,成交量逐步萎缩,人气消散,信心委靡。这就类似于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隧道,前面看不到一点光明,大家都觉得很压抑,不断有人倒下;留下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看不到前途,只觉得自己在黑暗的隧道中逐步向下走,因而更感到绝望。机构往往都有大量需要偿还的借款,因而在这个阶段撑不下去了。
“美人肩”则是散户的噩梦。在牛市一轮又一轮的上涨中,散户们都学会了牛市的口诀:“暴跌不是底”,“牛市不言顶”,“每次暴跌都是买入良机”。所谓的头部和右肩都是事后看出来的。身在其中时,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右肩。散户会义无反顾地投入资金去抄底,因为此前每一次抄底都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次抄底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散户们最终会发现他们买在了右肩上,而右肩的结束则往往比较剧烈。它以快速下跌为特征,将大量的筹码套牢在山顶上,再也难以高价兑现。陡峭下降的右肩由此被称为“美人肩”。部分聪明的散户很快将学会另外两句口诀:“不要试图抓住正在落下的刀子”,“每次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
这就是我总结的股市上的两大危险地带。——读者切不可指望我判断现在是否“美人肩”的形态,我只能把你们的询问转给老郭。我没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股市会出现这样的两个形态,我认为这只能归因于投资入的心理因素。毕竟,巴菲特说过:“贪婪和恐惧是我们的敌人。”
流动性其实是一个现象,而不是本质。股市上涨不是由流动性推动的,而是由信心推动的。投资人有信心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借钱去投资,因此流动性泛滥的时期一定也是投资人信心膨胀的时期。股市下跌也不是因为流动性缺失,而是因为信心丧失口信心一旦丧失,导致股市或者楼市下跌,反而能够吸收大量的流动性。如果我们现在迎来一次剧烈调整的话,我们大约把10万亿左右的流动性永远地冻结在6100点的头部了。(www.xing528.com)
如果一个股票只经历了10%的换手就涨了一倍,对于这个股票来说,投资人的热情就压缩了交易的时间,同时也放大了许多流动性。更高的市值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货币来表现这项资产的价值。因此,股市暴涨的时期,我们看到的是流动性泛滥,交易额的增幅小于总市值的增幅。而当股市进入“美人肩”的阶段,我们看到交易量的萎缩幅度小于总市值的缩水幅度,很小一些交易量就把巨量资金套牢了。这个时期,交易时间也被投资人的悲观情绪所压缩。也就是说,在急速上涨或者下跌的阶段,每一分钟的市值创造或者损失都是加速的,这个速度快于上市公司本身经营活动对股市涨跌的影响。
“好汉坡”的情况则相反,每一分钟的时间就像是被延长了一般。交易量的变化幅度大干总市值的增减幅度,就如同交易整整一天,而以平盘结束一般,这是一个最佳的建仓期。这样的分析方法也许有助于大家抛开股评家的言论,自己独立进行分析;而时间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变量。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美人肩”上尽快出货,然后在“好汉坡”慢慢建仓。如果我们都能够实现这样的操作的话,本身就能够熨平时间的密度变化。
归根结底,金融学所理解的时间是有密度的。我们用单位交易频率所改变的市值来衡量这个密度,因此时间不是一个均匀的量。也许,我们最终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时间的不均匀性,开发出一个以此为标的物的交易品种,以后我们就不用担心股指的涨跌了。投资人只要做出多头或者空头的判断,然后买入单位份数的时间,就可以获利。
我现在常常想起那个给我许多鼓励的老教授迪克·鲍尔。他两鬓斑白、腿脚不灵,却有年轻人所不及的敏锐思想和创造力。他曾经对我说:“我们最终需要创造的交易品种是时间。时间是可以对冲、可以交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好汉坡”和“美人肩”都符合“时间交易”的思想。
(本文写于2008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