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非攻上》)
杀掉一个人,叫做不义,必定有一项死罪。假如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掉十个人,有十倍不义,则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杀掉百个人,有百倍不义,则必然有百重死罪了。对这种(罪行),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它,称它不义。现在至于攻伐别人的国家这种大为不义之事,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着称赞它为义举。他们确实不懂得那是不义的,所以记载那些称赞攻国的话遗留给后代。倘若他们知道那是不义的,又有什么理由解释记载这些不义之事,用来遗留给后代呢?
世人提及墨子,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兼爱、非攻”主张,千百年来墨子的精神一直为民众们所颂扬,也是对墨子高尚人格的肯定。墨子站在下层百姓的立场,为普通民众的利益奔走呼告,摩顶放踵也不改变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他这种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一直被后人赞扬。
作为墨子学说重要范畴的“非攻”正是他这种博爱无私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墨子是如何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呢?我们可以从墨子的著作中感受到他的大智慧。
在《墨子•公输》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著名的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云梯的新式兵器,用于攻打敌国的墙门。楚王于是决定凭借这种武器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奔波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先见到公输般,对他说:“北方有一个人欺侮我,我希望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听了没有任何表示。墨子接着说:“我可以给你很多钱,作为你杀人的报酬。”公输般回答说:“我讲道义,不会因为报酬去杀人。”墨子于是说:“楚国是大国,人口不多而土地辽阔,可是它却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这是非正义战争,你口头上说不杀人,可是一旦发生战争,有多少无辜的平民会因为你的新式武器而死去,这跟你亲手杀人有什么区别呢?”公输般便推诿说攻打宋国的计划是楚王的决定,于是墨子和公输般去见楚国国王。
见了楚国国王,墨子并没有先说战争。他对国王说:“我想请教大王一个问题。”楚王问他是什么问题。墨子说:“现在有人放着自己漂亮的车子不要,却想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漂亮华贵的衣服不要,却想偷邻居的旧衣服,这是怎样一种人啊?”楚王马上说:“这人有偷窃的毛病。”墨子抓住时机,马上说:“楚国有广阔的土地,而宋国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家,这就如同一辆漂亮的车与一辆破车的对比;楚国物产丰富,而宋国物产贫乏,这如同漂亮衣服和旧衣服的对比,所以我认为楚国攻打宋国,跟那个犯了偷窃病的人正是一类人。”楚王蛮横地说:“你说得好,但是公输般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是一定要攻打宋国的。”墨子不慌不忙地说:“云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厉害,不信我可以与公输般模拟作战。”
楚王于是为他们准备了道具,包括城墙、守城的器械、云梯及其他攻城的兵器。公输般模拟攻打宋国的城墙,而墨子进行防守,结果任由他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都被墨子的防御措施抵挡住了,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
最后楚王只好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在墨子非攻思想中运用的大智慧,他在说服公输般和楚王时的机变思维和逻辑推理,更是让人钦佩。墨子倡导“非攻”是主张天下大不欺小、强不压弱、富不傲贫,但并不是主张“不战”,当大国强国发动战争后,小国弱国是忍气吞声甘受凌辱呢?还是应该奋起反抗捍卫尊严呢?答案当然是后者。这就要我们细细品味墨子非攻思想中蕴含的大哲理。(www.xing528.com)
首先,墨子采取了“先礼”的措施。
墨家针对当时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而提出反战理论。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的“巨害”,无论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将造成巨大损害,因之既不合于“圣王之道”,也不合于“国家百姓之利”。在墨子的著作中,他对各种为攻战进行辩护的言论都作出了批驳,希望通过说服的方法让统治者放弃发动战争的主张,墨子是通过对战争的独特分析来陈述道理,让统治者意识到战争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因而放弃战争。
另外,墨子和他的弟子们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奔走于诸国之间进行游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战争制止在萌芽状态,但春秋战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墨子这种做法的行不通,当诸侯们征伐他国以扩大自己疆土,掠夺百姓以增加自己财富的时候,当统治者们的权力和金钱欲望急剧膨胀的时候,谁还能静下心来听墨子这种息战火止兵戈的主张?因而墨子的说服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上面讲到的止楚攻宋这唯一的一次胜利之外,墨子采取的“先礼”措施,都没有成功。
在“先礼”行不通的时候,墨子又采取了“后兵”的策略。
既然无法说服统治者放弃战争,就只好应对了。那么该怎样对待大国发起的不义战争呢?是消极抵抗还是积极防御?墨子选择了后者。
墨子的防御理论主要是针对弱者如何防守而建立的。为了抵御非正义的攻击,以墨子为首的墨家子弟发明了很多协助防守的巧妙器具,并且,墨子和他的弟子们还亲自帮人守城,单是这种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就足以让侵略者折服了。
在墨子的学说中,军事思想占很大的比重,而守御的理论和技巧又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墨子》全书在没有散佚之前共有71篇,其中城守就占了20篇,集中论述了在“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的战争形势下,小国进行积极有效守御的战略战术。墨子的军事思想也因此被称为守御思想,和《孙子兵法》所倡导的进攻思想成为我国兵法史上的双璧。
墨子不仅用有效的实战技巧作为自己“后兵”策略的基础,还主动提出支持“诛讨”的正义战争。墨子倡导“非攻”而不是“非战”,他不是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支持“诛无道、伐暴君”的正义之战。
无论是积极防御不义之战,还是主动发起正义之战,都和墨子的非攻思想没有矛盾,无论是哪种战争,墨子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最小限度地减少战争带来的危害,都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为民众着想。墨子主张并实行的对“攻战”的防御和抗击,是他反战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表现形式。无论从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分析,还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他都是反战的。
墨子就是通过“先礼后兵”的策略来实现他的非攻理想,他拒绝暴力、力主和平的伟大人道主义精神,更是非攻思想的升华。我们继承墨子的思想净化,并不是要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而是应该举一反三,善于从朴实的论述中发掘人生的大智慧,从文字背后体会人生的大哲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