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国韬略》
一
中国历史上共有七个分裂或分立的时代:春秋战国、楚汉之争、三国、南北朝、隋唐之际、五代十国、宋金对峙。
每个分裂或分立的时代,都是历史论述的焦点,原因有三:
(1)政权由统一趋向分裂,再由分裂走向统一,其历程起伏动荡,最具有历史的动态发展意味,足以观古今之变,了解国家分合兴衰之故。
(2)分立的时代,自然会形成对抗的张力,具有政策、人才、资源、方略等各方面的对比性,形势既足以动人,亦最便于比较研究。
(3)除了历程充满动态、内部又饱含张力之外,分裂的时代亦必充满了各类冲突,军事及非军事的冲突,引生许多故事,远非承平时代的平凡枯淡可比。
因此,不只正史对此类时代颇多着墨,演义讲史更是酷喜讲述它们,诸如《东周列国志》、《楚汉春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五代史平话》、《残唐五代》等,都属此类。但在这其中,“春秋战国的时代太古了,材料太少,况且头绪太纷繁,不容易做得满意。楚汉与隋唐又太短了,若不靠想象力来添材料,也不能做成热闹的故事。五代十国头绪也太繁,况且人才并不高明,故关于这个时代的小说都不能做好”(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三国演义序》),南北朝及宋金分立则又属于不同民族的对抗,情况颇有不同。因此,真正具有分裂时代的典范意义,且具有充分讲述价值者,厥唯三国。
二
讲论三国,在三国才刚结束时就已成为热门话题。晋人陈寿(他本是蜀汉人士,蜀被灭后入晋担任著作郎)写《三国志》之前,已有夏侯湛写过《魏书》。其后孙盛有《魏氏春秋》、《魏略》、《魏武故事》、《魏名臣奏》,王隐、虞预、干宝都有《晋书》,习凿齿作《汉书春秋》,都对汉晋之间三国分立这段史事颇有论叙。吴亡之后,吴人陆机也写有《辩亡论》两篇,讨论吴国的兴衰。
由于三国史事如此受到重视,民间说话讲史遂也以此为大宗。据唐人李商隐诗的记载,唐代已有专门“说三分”的说话人,这是我国“讲史”类小说之始。到金朝,则有院本《襄阳会》,三国故事显然延伸到戏曲中了。元人杂剧中,演三国事迹者至少有19种以上。待《三国演义》出现,三国故事更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史事。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则被供奉为神明。三国人物与史事所显露的伦理精神价值,亦成为中国人处世之圭臬。
在这些讲论三国的材料中,有许多属于纯粹史学意义的史实辨正及史料考订。例如孙盛的《魏氏春秋异同评》,就是一部与司马光修《通鉴》后作《通鉴考异》一样的书,只是时代比司马光早了700年。其中对于各种史籍记载的矛盾、错落、异同颇有考证。此后这类工作迭有佳猷,重要著作甚多。因为三国鼎立,政治气氛甚为微妙,记三国史的陈寿本身又是蜀人,史料的选取、记载的曲直、评骘的是非,当然有很多可以争论之处,裴松之《三国志注》就引了几百种史籍来对它予以补充、印证和商榷,因此,有关三国史事真相的考辨和史料的厘析,早已成为史学界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对于此种“史实的探索”,另一种着重“史事之传述”的风气,则流衍在上述说话及戏曲中。除了《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这类通说三国分立史的作品外,单独选讲其中一部分故事者,如说吕布故事的,有《虎牢关三战吕布》、《连环计》、《斩吕布》。说周瑜故事的,有《谒鲁肃》、《隔江斗智》、《哭周瑜》。说诸葛亮故事的,有《卧龙冈》、《博望烧屯》、《烧樊城》、《襄场会》、《祭风》、《五丈原》。说关羽故事的,有《单刀会》、《义勇辞金》……在传述这些故事时,它们也可能有所辨正考订(例如毛宗岗批本《三国演义》就批评“俗本记事多讹,如昭烈闻雷失箸,及马腾入京遇害,关公封汉寿亭侯之类,皆与古本不合”),但其重点并不在于史实的探索,而是对史事本身有兴趣,乐予传述。
这当然是因为三国分立时代饱含张力,人物事迹又富戏剧性,本身就是绝佳的讲述对象,是以特受青睐。
探索史实与传述史事者之间,因所关心的重点不同,所以颇有龈龉。历史学家偏于前者,往往指摘传达史事的戏文与小说悖离了史实。而传达者则认为史实考证烦琐无当大体,未能体会历史与其读者的互动关系,史事唯有在不断传述中,方能带给后人重回历史情境的感受与理解。这样的争论,相信还会继续延伸发展下去。
另一种,则既非探索史实,亦无意传述史事,而是对此史事史实施以“后设”的评论。
评论历史,主要对象有二:一是人物的评价褒贬,二是对历史发展中成败因素的分析。以袁准《袁子》中几段评论来看,有论“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的,属于第一类;有论蜀出兵伐魏与晋出兵灭蜀之事者,属于第二类。后者在比较蜀晋用兵之道以后说,“小国之虑,在于时立功以自存。大国之虑,在于既胜而力竭,成功之后,戒惧之时也”(见《全晋文》卷五五),则更是企图在评论史实时,由历史中寻找到对后世有所启迪的教训了。
三国人物,秀异者多,对之评价褒贬,在三国时期原本就存在着。如诸葛亮、庞统,虽未出仕,但卧龙凤雏之名已动天下。曹操对刘备也直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是因为在动荡的时代,英雄逐鹿,雄才者胜;三国分疆,得人者昌。故才性品评,特为当时所见重。其后胜败虽分,人物之优劣未定,史家评骘颇为参差。如张辅《名士优劣论》中即有论“乐毅诸葛亮之优劣”等文,更有一篇说:“世人见魏武皇帝处有中土,莫不谓胜刘玄德也。余以玄德为胜。”这样的评价便与陈寿《三国志》大异,远启后世《三国演义》的评价体系。《三国志》中谓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更是引发了后世无穷的争论,《三国演义》显然就是与它唱反调的。
至于对历史中成败因素的分析评论,则重点并不在于替历史人物找到一个公平的地位,而是希望由其成败等事迹中,替读史者发掘出一些有意义的教训。
探索史实、传述史事,都是属于一种客观论史的形态。无论它们能否真正客观,传述者与探索者都是为那一段历史服务的,旨在说明那一段史事的来龙去脉。但要在历史事件中寻找教训者,却是主观的。它论史的目的,不是想为那一段历史服务,而是想借着论述剖析那一段史事,获得对我们有益的启发或教训。故此乃为己而非为史的主观论史形态,其论述常表现出一种“后设”的趣味,是针对三国史事这个对象进行后设的批评及省察。
例如孙盛《魏氏春秋评》中对于蜀先主托孤、诸葛亮不裁抑法正、谯周劝后主降魏、郤正推崇姜维、孙权向魏称臣、吴主拜神等事迹施以评论。这些评论,都企图借着论议历史人物的功过,提出“礼贤举德,为邦之要道”、“帝王之保,唯道与义”、“仗道挟义,礼存信顺,然后能匡主济功,终定大业”等历史教训。
作为中国分裂时代典范的三国时期,由于内蕴丰富,故上述各种讲述三国史事的面向与形态,都发展得非常畅旺精彩,很值得注意。
三
讨论三国时期各种冲突形态,分析其成败优劣,明其战略与韬谋,属于评论史事一类。不但充满了后设的分析性,更深含着要由其中钩探出对吾人有意义之教训的企图。这种讨论三国史事的方法,也是源远流长的。
老子尝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论三国史事者,许多人着眼于“正”的部分,认为汉末的衰乱,有其结构性的原因。蜀汉及东吴之所以终究无法统一中国,也有其客观限制。但同样是孤弱无力的刘备,在请到诸葛亮辅佐之前和之后,截然不同。可见基本国力纵使不足,用兵之道若能出奇制胜,依然事可有为。从这个角度看三国史,自然就会特别注意其中“以奇用兵”的部分。
何况,分裂时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冲突。激烈的军事冲突,或外交场合上的折冲,乃分裂史中最扣人心弦之处。政权之衰,虽然原因复杂,但无战争则甚不易造成分裂。形成分裂之后,对立格局的维持,亦必然以冷战或热战贯穿之。一旦其中一方战败,分裂之局便告结束。故历史发展的脉络,主要是战争及换了一些形式的战争。讨论分裂史而不着眼于其冲突面,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看三国,尤其应注意这一点。
整个中国战略思想史,先秦乃开创时期,基本经典及观念、架构略备于此。进入秦汉以后,思想日益成熟,与匈奴和羌的对抗关系,为先秦所无,也增进了战略思考的层面。到了三国时期,战略思想既已成熟,时代局势又提供了驰骋用智的机会,人杰辈出,遂成为中国战略史上最灿烂的一段。
当时诸葛亮就曾赞叹曹操说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又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武。”(《后出师表》)事实上,曹操正是历史上第一位注解《孙子兵法》的人。据说他自己也写了《兵书要略》九卷、《兵书摘要》十卷。今虽不传,但陈寿谓其“博极群书,特好兵法”,殆无疑义。(www.xing528.com)
相对于曹操,诸葛亮亦为千古奇才,他的才华也同样获得敌对者由衷敬仰。我们看蜀灭亡后,晋人张辅称赞他足以比肩伊吕、远胜乐毅;袁准推崇他用兵“令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陈寿更编辑了他的文集,送呈晋帝,说他的功业“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希望皇帝能多多参考他的言论。凡此,都是极为罕见的例子。足以证明蜀魏对峙时,彼此都视对方为“可敬的对手”,智力相埒,奇谋迭出,历史乃因此而特见精彩。
除了曹操、诸葛亮之外,陈寿曾说过,诸葛亮当时“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东吴诸帅,魏晋之司马懿、曹真等等,俱非庸手,因此才能构成一个总体高品质的冲突时代,让人在其中汲挹到不少启发和教训。
四
一般所称三国时代,起自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0年。这90年可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十年,为汉末黄巾起事,天下土崩;黄巾虽平,而分裂之势已成;再到分裂之诸侯逐渐归聚到三股力的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的战争包括平定黄巾之战、群雄讨董卓之战、曹操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等。这些战役,都以维持帝国之统一为目的。例如平定黄巾,是想防止汉政权灭亡。讨伐董卓,是因董卓专权,废少帝而迁都长安。曹操攻袁绍,是想维护中央之权威,所以他自认为:“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但这种目的,却很诡谲地造成了国家分裂的形势,原因有三:(1)汉末政治腐败,衰乱之势,非强力所能控制。(2)曹操在北方收束已散之局,击败所有诸侯之际,孙坚、孙策父子已趁机在江东经略,袭皖城、破黄祖、兼并豫章,建立了独立政权的雏形。(3)曹操虽以维持汉室自命,以统一为目标,但在敌对者看来,却认为他只是“挟天子令诸侯”、“名为汉臣,实汉贼也”,加强了与之对抗的分离态度。因此,这一阶段可称为分裂局势的形成期。
第二阶段十年,是分裂形势的确立期。曹操本其统一之志,南下荆州,拟击破孙吴。赤壁鏖兵失败以后,不但孙吴得以固守其江东基业,刘备也获得机会开创其荆蜀事业。鼎足而立,三国正式对垒。
第三阶段十年,是三国形势的稳定期。三者都不再祈求统一,反而尽力稳固其势力,例如刘备袭取益州,北并汉中;曹操转而经营辽东、西凉。
第四阶段十年,则是曹操死,其子曹丕自立为帝,导致刘备也称帝自立,形势上已分立的三国,乃从名号上正式宣告汉统一政权的消失,三国时代正式确立,而且彼此稳定的关系再次冲突化。吴蜀争荆州。魏吴交好,魏封孙权为王,旋又交恶派兵袭吴。蜀则转而与吴和好,连吴拒魏。
第五阶段十年,诸葛亮殁,姜维继其遗志,联吴攻魏,但无甚进展。而三国内部逐渐发生问题,魏司马昭弒其主曹髦;吴将相失和,互相杀害;蜀亦奸佞当朝,姜维屡遭谤毁而无功,所以说这是三国鼎峙之局即将改变的时期。“魏”已将消失,吴蜀又乱,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即将瓦解。
第六阶段廿年,是三国复归一统的阶段。晋出奇兵灭蜀,继而灭吴。
在这六个阶段中,关键性的战役,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吴蜀争夺荆州的虢亭之战等等,在战史上都具有经典意义,后世各军事机构讲论战史,都要由此问津。
五
但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不只在军事史、战争学层面,更存在于战略范畴。
前文曾谈到诸葛亮对曹操的称许,谓操智计过人,善于用兵。但曹操不仅败于赤壁,其所努力从事的统一大业亦终不能达成,历史朝向他所反对的方向走去。为什么呢?以他和诸葛亮相比,诸葛亮可能“应变将略非所长”,战术上比不过曹操,但战略性思考便远胜于曹操了。
试看诸葛亮在出山之际与刘备那一番被称为“隆中对”的见解,对基本形势的分析、长程战略的选择,都显示了他具有卓越的“大战略”眼光。后来他去游说孙权,预测赤壁之战若胜,“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也表现了他凡事均由大格局大角度来思考的特色。其后几十年,他一直坚守着他在隆中所提出的战略原则和路线方向,联吴制魏,以攻为守;其确立战略目标的眼光、贯彻长程战略计划的毅力,均令人叹为观止。
所谓大战略,并不仅指军事性的战略。军事性的战略是将军的事,大战略则是政治家的事。所以大战略或译为“治术”,指利用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心理力量以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艺术,就像诸葛亮那样,能洞烛历史的进程,运用形势,创造力量。
此在古代中国,即称为“韬略”。
韬略之名,起于《太公六韬》及《黄石公三略》。古均著录属兵家,但《六韬》分为文、武、龙、虎、豹、犬六韬。《文韬》包含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尚贤、举贤、责罚十一篇,讲治国用人之道。《武韬》包含发启、文启、文伐、顺启、兵道、三疑六篇,讲战争的准备和军事战略。《龙韬》包括王翼、论将、主将、将威、励军等十三篇,着重军事组织人事等问题。《虎韬》有军用、三阵、疾战、军略、动静、火战等十二篇,讨论各种天候地形条件下的战术。《豹韬》含林战、分险、乌云山兵、乌云泽兵等八篇,论各种特殊战术。《犬韬》有练士、教战、武骑、战车、战骑、战步等十篇,谈部队的训练与指挥。可见其书包罗甚广,后三韬属于战术层次,第一卷为国家大战略,二、三卷则为军事战略。
《三略》分为上、中、下,自称:“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卷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显然也不只在军事层面上立论。
为什么这些兵学名著,反而不集中笔墨论兵呢?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之所谓兵家,意义并不同于现代之所谓军事家。兵家思想在中国古代九流十家之中,与儒、道、名、法、阴阳等并列,它当然不只是谈军事、讲作战练兵之道而已。所谓兵家,与法家、道家相同,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认识人生,说明社会运作的原理与法则,提供人行事的方向与原则。道家从自然来立论;法家希望通过法治以整饬社会人生;名家分辨名实,谓凡事皆应循名责实;兵家则从“冲突”的角度来讨论处世立国之道。
人存处于社会中,或一个国家建立在世界上,必然会遭遇生存的挑战,与他人产生冲突。战争或兵戎,乃是此种冲突最明显也最典型的状态,故以“兵”概括之。《吴子・图国篇》云“凡兵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德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此即冲突之所以起。冲突既起,如何处理之?兵家对此,处理的方式各有偏重,所以自汉以来,即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派。但不管哪一派,都不是纯军事作战观点。例如权谋,《孙子兵法》认为太上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最下。又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此谋攻之法也。”以谋略应付冲突,或利用冲突以取得利益,远比率兵攻城略地更为重要。其非纯军事学说,甚为明显。由此亦可知《三略》、《六韬》所谈为何也较偏重于非军事部分了。
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活在这样一个传统中,运用韬略,兼括战略与战术层面,伐谋伐交,配合着伐兵攻城。其形势权谋之说,当然是极为丰富的。
六
《孙子兵法》、《六韬》、《三略》都偏于国家韬略,以国家为论述主体,因为它们所拟进言的对象是国君。但韬略兵家之学既不专属于军事战争层次,则处理冲突问题所论述的谋略,当然也就可以运用于一般人生的生活情境中。
例如人与人的社会性冲突,也可能起于争名、争利、积德恶、内部不协调而对外攻击,以及饥饿。对付这些人际间的冲突,也同样须运用权谋、审度形势、注意技巧,韬略学的基本原理自然也可运用于其间。
但是处理人际间的冲突,并非知识性的理解就够了。既为权谋,极其讲究因机化权、因势利导,其间阴阳变转、技巧洞远之处,必须相机而作,与境相生。这不是懂得一点兵学韬略的原理原则就办得到的。所以赵括善读兵书,带兵作战,却一败涂地,枉被坑杀了40万人。兵学韬略要能灵活运用,须有两种途径:一是经验。人事历练、江湖阅历可以帮助我们了然人情世故之机微,使我们懂得如何运用韬略,以化纷解难,旋转劣势。古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者,即指此而言。二是利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揣摩情境。如苏秦游说秦王失败后,即返家下帷苦读《太公六韬》,揣摩情境,后来方能游说六国成功。这是借着研究一些古人古事,观察他们处在什么情况下,作出什么反应,运用什么策略,揣摩其心境与手腕,以补救我们经验上的不足。韬略乃处理人世冲突之学,当然需要放在这些具体事例中方易于了解。
古人喜欢讨论三国人物的谋策,喜欢看“隔江斗智”这类戏曲,嘲笑蒋干盗书之愚、叹赏孔明空城计之智,都是这个道理。借着这个充满智能的时代所显示的那些具体事例,让我们获得了韬略的知识与能力。
可是,过去这些知识毕竟仍是零碎的,并无专门一书,把三国人物的韬略运用整体表出。所以喜爱观听三国史书者,对三国的历史发展、谋略机变,所知殊不全面。现在,徐兆仁先生把三国史事及人物,从韬略的观点,整理成《韬略心法》、《韬略库》、《韬略家》、《韬略史》四大部分,并附解说,后附世系表、官制表、地图、历史纪年表等。对于想认识三国历史发展中“人谋”部分的读者来说,自是一大福音;对于想从三国历史中汲取一些有意义的教训,学习到处世谋略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