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一统意识与儒学社会的兴起
建立“一统的君主秩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共谋”,更是原始儒家的诉求之一。春秋之变、战国之争乃是一次深刻的、全面的政治认同危机、社会规范危机。原有的一切规范被彻底地打破,周朝的礼乐制度在诸侯、卿大夫等社会阶层的欲望面前逐渐瓦解。越轨者从原有的社会规范下解脱出来,尽情地满足不可遏止的欲望,享受着“一切都被允许”的快乐。一切都在被重新构置。一方面,诸侯们力图找到权力重建的模式。变法图强、招募人才之举风行于诸侯列国。一时间诸侯折节、君王屈尊。另一方面,面对春秋战国之变,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尤其战国时期)在诸侯列强的角逐中朝秦暮楚、择枝而栖;还有一部分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则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反思历史和现实并重构出一个又一个天下一统的理想模型。作为最早的思想者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个时期涌现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管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并纷纷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以解人民之困、时代之弊,从而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文化史上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时代,从而也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司马迁在总结这场思想史上的反思浪潮时指出:“《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如何理解“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呢?即说天下有“百虑”而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各家的思虑、反思,他们的想法、反思不尽相同,故名之为“殊途”(2);但百家又有“一致”的地方,故名之为“同归”。百家“一致”或“同归”于何处呢?司马迁说,“此务为治者也”。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务为治”:
一是“天下”概念成为被社会反思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反思者的反思中,“天下”观念比“国”的观念更加受到重视。“天下”是反思者反思一切政策、行为的主要参考点。“天下”的观念在思想反思者的主张中处处闪耀,正如《易传》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定天下之疑”。这种心理可以上溯到《诗经》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甚至更早。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3)。孟子将“王”与“霸”分别开来,其“仁政”学说是有关如何“王天下”的学说。“在关于史前时期的古代传说中就已经表现出了这种心理。说明虽然中国文化的起源并非只有一个,但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中国文化,在这基础上相应的形成了认同这一通文化的共同的民族心理。”(4)
二是“天下”“一统”观念深深左右着反思者对未来社会的构建。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反思者都积极提倡“天下一统”。孔子称赞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5)墨子建言“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6)。孟子见梁襄王,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7),明确指出天下的安定是在于实现统一。“天下一统”的观念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性观念。董仲舒倡导“《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8),《大学》则将“平天下”作为大学的八条目之一。
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反思者都提倡“天下一统于君”。所谓“务为治”指的是什么一种类型的治呢?一言以蔽之,乃在于共谋一种君主秩序的社会类型的“治”。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所谓《诗》、《书》、《春秋》,都在于“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而已。所谓孔子订《春秋》,天下贼臣乱子惧。墨子则提出:“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9),天子“总天下之义尚同于天”,“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10)。法家则认为君主是唯一的立法者。管子说:“明主者,一度量,立仪表,而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11)韩非则是绝对君权主义的倡导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2),君主“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毋或作恶,从王之路”(13)。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天下一统的社会秩序问题,用孔子的话说即在于如何致力于“天下有道”。儒、墨、道、法等都旨在求治,这个“治”就是建立天下一统的君主秩序。“从表面上看百家争鸣,很有点民主气氛。但如果分析一下每家的思想实质,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在政治上都鼓吹君主专制,思想上都要求罢黜他说,独尊己见,争着搞自己设计的君主专制主义。因此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不可能促进政治走向民主、思想走向自由,只能是汇集成一股强大力量,促进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把握百家的政治归宿。”(14)周谷城认为,儒家为旧统治阶级说话,法家为新统治阶级说话,一为极右派一为极左派;与此两家相对比的是墨家与道家,墨家与道家一个重要的共通点是两家立言要旨都比较注重被统治者方面,不过其“治民”的方法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墨子要人民上同于天子,天子上同于天,如是则民可治;老子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是则民可治。(15)评论者都没有逃脱自身生活时代的有色眼镜,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建立“一统的君主秩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共谋”,更是原始儒学的政治诉求。诚如太史公所言:“偿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16)又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7)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不少的残酷战争,秦国至昭襄王五十二年即公元前255年西周君来归。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六国尽灭。六国灭亡的时间如下:(www.xing528.com)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十七年)……韩国被灭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赵国被灭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魏国被灭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楚国被灭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燕国被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齐国被灭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最终完成统一齐、楚、燕、赵、韩、魏等六国,建立了空前未有的统一帝国。始皇削平六国,一统天下,琅琊刻石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18),最早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有关“天下一统于君”的社会反思变成了政治上的现实。可以说,在形式上,秦始皇实现了孔子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梦想,但是“此一天子”(秦始皇)非“彼一天子”(周天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