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儒学社会,其无“后”乎?
翻阅琳琅满目的西方现代社会理论,可以发现:“后”无疑是我们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后马克思主义、后……“一切都‘后’了。”或许是仿照西方各种思潮的“造词结构”,或许依据作者研究的内在逻辑,《儒学社会通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关儒学社会及其“后”的阐释。
儒学社会,是《儒学社会通论》研究框架中最基本的概念。
儒学社会的概念是作者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性质的、一个极近于理想类型的概念工具。依据作者的研究旨趣,儒学社会是指这样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在这种类型的社会中,社会公共秩序的建立及个体的日常生活皆以儒学的基本精神为引导或指导,或者说这个社会的总体生活皆以儒学的基本精神或基本理念为依归。或许作者对“儒学社会”的另一种概述更能使人明了:儒学社会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以《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为道统核心而建构起来的君主秩序的理想类型。“儒学社会”(共延续大约2046年)正式兴起于儒学被确立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时也即在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而其正式结束即在于“儒家法”的被终止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施行。
儒学社会兴起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又是个什么状态呢?简而言之,前儒学社会。按照作者的研究,“前儒学社会”是指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前的社会阶段,其间大约两千余年(大约和儒学社会经历的时间相近)。所谓“前儒学社会”,是指儒学还没有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发展阶段,或者说是指这样一个社会阶段即在这个社会阶段中社会的意识形态正在酝酿一种对人(类)的处境做新的思考、正在酝酿一种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加以自觉接受并作为其未来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主导原则的儒学精神。“前”表明一种承其后的某种东西(儒学精神)“目前仍不存在或者没有完形或者正在形成的状态”。
“后儒学社会”是《儒学社会通论》中另一个重要概念。
“后儒学社会”起始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施行(其始可知,其限未知)。“后儒学社会”之“后”表明其所处的社会阶段的某种时间上的承接,在时间上表明儒学社会的最终终结、新的有别于儒学社会的国家政治生活及个体的社会生活的开始。在形式上,“后”之为言,暗示了它所命名的东西;但是在实质性的内容上“后”暗示了一种它无法命名的逾越。按照作者的意趣,“后儒学社会”在此与“全球社会”不期而遇,儒学文明存续的可能性、儒学精神的自我的创造性转换的可能性等等,必须纳入全球社会的视野中才能有所“通解”。作者指出,“后儒学社会”之“后”目前仍然是个空壳,“后儒学社会”的属性或者说其丰富内容到底如何将有待生活于其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寄希望于儒学精神创造性转换的担当者去建构、谋划、作为。“后儒学社会”之“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而更在于它指出了一种未来全球社会中文化选择方向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当一切的“后”都与“我们”无关时,是否意味着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被漠视、被阉割呢?“儒学社会通论”之“通”或许在于它所具有的一种持续不懈的努力,即寻找传统中国社会的某种“定性”的努力,并且因为有了某种被“指认”的定性(即儒学社会),它自己便有了自己的“后”(后儒学社会)。
儒学社会,其无“后”乎!
《儒学社会通论》付梓之际,约之以序。
孔厚仁
于和尤之乡乃合村
2007年3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