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前必须理智地选择
很多人认为放弃等于失败,事实上,放弃的结果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收获。
小林是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他曾拿着博士学位证书到多家公司求职,但都没被录用。一天,他把求职的全部经历思索了一番之后,毅然放弃自己的身份,收起博士学位证书,以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的身份去应聘,很快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一般的程序输入员。不久,老板发现他的才干非同寻常,就给他换了一份编制软件的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的表现依然非常出色,令老板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老板十分器重他。后来,通过多次交谈,他才拿出了博士学位证书。最后,他受到了重用,才华得到进一步发挥,他的文凭与水平都得到众人的肯定。
小林的故事便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放弃不单单是一种选择,而且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恰到好处的放弃,使人感到身心放松,同时还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轻装上阵。小林之所以开始没有被那么多家公司所录用,正是因为他的博士学位证书,而当他思索后,方知放弃这一“障碍”才能使自己有被录用的希望,于是便理智地做出了这一选择,但是,他的这一放弃并没有使自己埋没,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地突出自己,从而使得先前博士学位证书这一“障碍”最终又得到了充分的认可,然而,这一切与他先前的放弃不无关联。
放弃,没有使他走投无路。恰恰相反,放弃却使他另辟蹊径,随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你理智地认清方向,放弃了固执的想法,一下子从牛角尖里走出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世界原来是那样大,天空是那样蓝,道路是如此宽广,选择的空间是如此无限,前途是如此光明灿烂。这时你才会感到,放弃并不是一只苦果。
放弃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调节,是一种很好的解脱。一个人最苦恼的莫过于想要得到的东西苦苦追求而又没法到手。放弃,心理上似有前功尽弃的可惜。其实,“可惜”的实质是心理上处在一种欲舍而又不舍的状态。一旦当你彻底放弃,心理就会平衡,就会坦然。全身心就会获得一种轻松感,就会得到一种愉悦的解脱。(www.xing528.com)
1989年,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突然逝世,乐团决定聘请英国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尔担任首席指挥。当接到聘书时,拉特尔十分兴奋。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要知道柏林爱乐乐团素有“世界第一交响乐团”之称,他的首席指挥也素有“世界第一指挥”之称。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位置几乎是世界所有指挥家所向往的。而且他觉得柏林爱乐乐团最震撼世人心灵的是古典音乐,而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还不够。他害怕自己做不好,害怕出丑,害怕别人拿自己和卡拉扬相比。痛苦不堪的他经过一番思索后,终于选择了放弃,他的各种压力也随之消散了。
西蒙拉特尔的这一放弃,令许多英国人不解,甚至认为拉特尔不敢接受挑战,没有能力为英国人民带来荣誉,丢尽了英国人民的脸面。然而,拉特尔却说:“再好的机会,如果你没有能力把握,那么还是放弃为好。何况这个机会只会让你心里痛苦呢?”后来他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音乐,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登上了“世界第一指挥”的宝座。他带领柏林爱乐乐团创造了音乐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辉煌。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如果西蒙拉特尔没有前面的放弃,承受着具大心理压力的他也就没有后面的辉煌。而局外人所认为的“不敢接受挑战,没有能力为英国人民带来荣誉”,甚至说“丢尽了英国人民的脸面”等,都是不能够理智地思考的简单理解。而作为西蒙拉特尔本人,正是在经过了理性的思索后,暂时地放弃了这个职位,而在经过自己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音乐之后,经过自己10年的艰苦努力之后,他才登上了这个宝座。这更加充分地说明,他当时的放弃是正确的、理智的。
有人说,放弃是无能和失去自信的表现。其实,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放弃不正是正确估计自己能力的一种表现吗?更何况有些东西,我们为什么非要和别人斤斤计较,非要与他人拼命争夺不可呢?当然,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无奈,正因为无奈,更应该放弃。死死啃一根“鸡肋”,倒不如舍弃另找一块鸡肉。
没有放弃,也就没有新的发现和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不在不断放弃的探索中取得突破。只有敢于放弃旧的,才有可能发现新的。只有舍得放弃,才可能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只有有了新的发现和创造,才有不断的发展。就这个意义来说,放弃是一种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