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
追根溯源,“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四训》,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面对、去追求,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选择、去割舍。为人处世,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你在得到一样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另外的一些。在得与失当中要想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获得”与“失去”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豁达的心态,那么不管怎样幸运的人,他的人生也不会真正完美、快乐。因为即使是出生于帝王之家,或者含着金钥匙出生,也不可能永远只是获得,而从不失去。这就需要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但要有敢于为获得而拼搏的勇气,更要有当失去时能够放弃的豁达。
获得,并不是非要我们事事精通,无所不能;放弃,也并不是要我们去愤世嫉俗,远离红尘。为人处世当中,做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仅要能够入得其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要出得其外,不被一些事情所牵绊。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会成为一个快乐而充满魅力的人;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会拥有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生。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又不断失去的过程。
日本头号富翁武井保雄就是舍得哲学的最高典范。这位当过米贩、弹子房店员、国铁职工的武井,通过多年放款“高利贷”生涯,已创造了“武富士”这个日本最大的“高利贷王国”。他舍得在日本各车站铺天盖地般送“武富士”广告巾纸,舍得在高楼大厦顶上打出霓虹灯广告牌,舍得开办1288个营业店铺,遍布日本列岛,舍得大量买卖股票,其家族则持有日益上涨的武富士会社1/3以上的股票……因此,在2004年7月15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翁排行榜上,武井保雄以9360亿日元的身价排在全球第三十位、日本第一位。
我们不妨再来翻一下中国的历史,作为最谙“舍得”之道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同样有着难以数计的著名人物,他们都取得了名标史册的丰功伟绩抑或巨大成就。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了悟。(www.xing528.com)
田忌与齐王赛马,以下肆对齐上肆,上肆对齐中肆,中肆对齐下肆,舍了小负之悲,得了全胜之喜。李煜治国无方,舍明政之法,得“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婉约词赋。苏轼仕途坎坷,于是舍弃安逸闲适的生活,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放绝句。诸葛亮自出茅庐,火烧赤壁,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谓之“舍私益,得百世流芳”。越王勾践亡国被俘,卧薪尝胆,饱受凌辱,谓之“舍王尊,得江山社稷光复”。韩信以三千将士迎战二十万赵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谓之“舍生死,绝退路,最终以弱胜强,‘百二秦关终属楚’”。司马迁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经纶,背负宫刑屈辱,铸就史家之绝唱,谓之“舍奇耻,得美绝正史”。陶渊明仕途不平,历尽沧桑,后归隐于山林泉下,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谓之“舍名利,得自然之奇趣”。王羲之勤练十八缸,终成大器,成古今之书圣,谓之“舍闲娱,弃安逸,得《兰亭序》绝世之美体”。李时珍一生行医济世,救死扶伤,历经二十七年艰辛,终成中医之巨著《本草纲目》,谓之“舍个人之安乐,得天下之安康”。林则徐凭借一身正气于虎门销烟,弘扬我国威,捍卫我尊严,谓之“舍个人之安危,得民族之大义”。雷锋舍个人之私,得助人为乐之榜样。焦裕禄舍个人利益,得兰考人民万世爱戴……
人事如此,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蛇是在蜕皮中长大,金是在沙砾中淘出。就是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不也是每时每刻都在围绕着舍与得和得与舍,演绎着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吗?
“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作为一个凡夫俗子,我们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才有可能获取开启人生成功之门的钥匙。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舍得,是一种精髓;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