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目标属性分析
1. 目标与目的辨析
教学是构成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达成教育目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这即是说,终极教学目标是与教育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在宏观水平上反映着教学实施的效果。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目的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的终极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最后所应达成的目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是有区别的。其最大差别就在于行为程度的表征上,即行为动词的不同含义。
教育目的所指出的仅是与行为间接相关的范畴,经常用非行为动词表达,如“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等,而不是行为的具体化描述,不是针对于实践日常的教学过程。而教学目标则是由行为动词组成,既直接反映实现目的的教学行为方式,又有中间目的,诸如“理解”、“识记”、“掌握”、“应用”、“评价”等。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可以这样简单地对应理解:就像一个比较长的旅程一样,最终目的地对应于教育目的;必须沿途设站,到达路途中间某一个站的方式和该站站点相当于教学目标。如果不经沿途各中间站点,一下子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
2.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过程是从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开始的, 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导向作用。某一课文的课时教学目标一经确定之后,教学过程就基本确定下来了。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叙述,这很类似于轮船与锚的关系,船的停靠地点先确定,抛锚的位置就随着确定了。
教师组织教材内容,选择教法,安排教学步骤,写引言和导语,设置问题情境,设计课堂活动,布置作业练习,都必须有一个目标方向,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实施都必须围绕着这一目标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的导向性不强,则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师生双方缺乏目标的引导,其结果自不免事倍功半。
(2)反馈功能
在课堂上,教学目标具有信息反馈与教学行为调节的功能。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依赖于课时教学目标的规定性,作出是与否的判断。同时,从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又可用于检查教学的量与质。
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要交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识记、去掌握应用。教师根据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落实目标的学习行为表现等信息,主动调整原先设计的教学步骤,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向着预定的目标努力。
正确利用教学目标的反馈调节功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3.目标制订的常见偏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关于目标表述方面的偏差错误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种:
——认识偏差。一些教师没有制订教学目标,也没有教学目标的概念,上课时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多年来也在进行着教学工作,其中,一些教师的“考试成绩还不错”。于是,有的教师就认为教学目标显得多余、甚至于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教学过程碍手碍脚。
——不得要领。有很多教师花了一番心思去思考,再制定出教学目标,但由于没有领悟到教学的实质和目标要素,而不得要领,以及缺乏深度的思索与交流,拟出来的目标总是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缺乏针对性。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基础、学习习惯的不同,目标必然不同;不同的教师, 由于教学素养和教学方法的不一样, 目标也不同。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强调针对性,要求能够适应班级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适应教师自己的特长优势。
——没有整体把握。例如,在教学内容方面,有的教师只要求学生去记忆一些词语、公式、定理,做大量的练习题,而忽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也有的教师顾及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与考查,而不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励与启发,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求实精神和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等。没有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进行整体把握,顾此失彼,降低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
——目标的主体性偏移。在叙述教学目标时,把教师行为活动的结果作为主体来设置,学生做什么、理解什么、达成什么,没有说明,即目标的活动主体错位。例如,某教师制订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或“讲清楚C4植物与C3植物的结构特征”。这样的目标表示的是教师行为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行为与效果的错位。把学习过程当作学生学习达成的效果,混淆了学生行为与达成效果的属性。例如,某教师教案中的“学生阅读背诵课文的3个重点句段”、“书写‘磷’、‘慧’等8个生字词”等,表示的只是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而并没有提出学生在学习之后所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可操作性差。以空泛抽象的语句当作教学目标。例如,某教师制订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自觉培养主体意识,学会自主学习”,这样的目标显得抽象。“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等本身就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生吞活剥这些抽象性术语,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全然没有了。
——内容过度概括。课文标题本身就是对于教学内容的概括,而把课文标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过度概括,缺乏具体的内容设置,课堂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不能体现出来。例如,课文标题是“秦汉时期的文化”,某教师制订的目标是“学习课文,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化”,这样的目标只是课文主题的重复,没有说明在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中究竟理解了、识记了什么,学生在教学后达成什么。
又例如,某教师制订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流行音乐”,这样的目标显得过度概括,既缺乏具体内容,又无可观察的行为。如果将其改为“使学生学会欣赏流行音乐的美”,或“通过教学,学生对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产生兴趣”,就成为一个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
4.特性分析
拟订具体、适合教师教学的目标,应把握如下特性:
(1)整体性
从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出发拟订目标,对于认知的、技能的、方法的、过程的、情感的等方面,都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审视。只注意其中一个方面或一个方面的某一部分,都是不恰当的。过度地看重知识,而且是低层次的、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这是传统教学的负面取向之一,应尽量矫正。
(2)主体性
目标的主体性即教学的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的一个显著特性。学习目标要面向学生, 目标设计的指导思想要以学生为认识主体,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要获得哪些技能,培养怎样的价值观,尽量避免涉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活动、教材、教法等。
(3)有效性
制订教学目标,要着眼于目标对于教学过程的效果,即目标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以行为动词“理解”、“识记”、“掌握应用”等来描述。清楚地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以后的行为变化,这些效果变化必须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外在行为,而不是抽象模糊的性质描述。
(4)解释性
按照布卢姆目标教学系统,对于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其行为动词有“理解”、“识记”、“掌握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而通常使用的是“理解”、“识记”、“掌握应用”。教学目标能够解释教学过程所要达成的结果量度,使用行为动词来解释教学行为。例如,“理解”,要求对学科原理、法则、定律的来龙去脉能够解释,能够推导运用,能够解释其基本性质,而不是一般性地“了解”、“知晓”。
教学目标的解释性反映在用行为动词表述目标自身的规定属性,行为动词在学术研究规范中具有特定语义,在使用表达时注意不要引起歧义。例如,一些教师误用行为动词“认识”、“学习”、“欣赏”等,使得制订的教学目标不规范,不能解释整体、主体、效果的特性。
(5)交互性
这里的交互性,讨论的是教学目标与认知行为的关系属性。(www.xing528.com)
为了容易说明问题起见,我们不妨把每一个认知行为看成是一个句子的缩写,这一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学生,因为他们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动词必须是行为动词,清楚地表明预期行为。如:“写出”、“背诵”、“认出”、“区别”、“列举”、“解释”、“比较”、“选择”等。最后由受动词将内容具体化,说出写什么,背什么、选择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做。
例如:在“认识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和阳光”这一课时(节段),其认知行为是:
①列举植物生长所需的四项元素。
②说明花瓶中的花草不能成活的原因
③解释为什么植物会具有向光生长的性质。
④用自己的话解释栽培植物必须施肥的原因。
这一组行为活动的主语都是学生,只是为了行文的简洁省略而未写。前面的“认识植物生长需要养料和阳光”是教学目标,是总体教学目标,其内容与范围定得比较广泛。在教学目标之下的四个单项行为活动都含有一个行为动词,诸如“列举”、说明”、“解释”,这些行为动词都能代表可观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即学生能够列举,学生能够说明。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是否能够列举、说明与解释。
在教学目标之下,究竟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具体的认知行为动词,设计多少项行为活动,这并无一定的规定。教师应根据单元与课时的关系、教学目标与认知行为的关系,考虑教学内容本身的数量、属性和难易程度,教师的教学擅长、学生认知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其他有关条件,进行适当地取舍。当然,对教师来说,要做好这些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例如,有些教学目标之下确实不容易写出恰当的行为动词,而有些教学目标之下却往往可以引出一长串具体的行为动词,因为,这种教学目标很容易具体化。
但是,不管难与不难,好写还是不好写,教师都要切记下列两点:
一是要仔细地分析教学目标,清楚在这一目标之下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经过教与学的活动之后需要学生“达成”什么;另一是要研究、多尝试、多反思,只要这样认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熟悉、熟练,逐渐地写出好的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施是一个有序、有量的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表述的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 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目标的整合,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认真研究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为基础,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出既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的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表述方式包括:
一是时间控制要适当。
二是表现要形式灵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
三是语言要信息准确。
四是内容要表达凝练。
(摘自《实施“课前导学方案”总结报告》,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2001年10月)
5.目标评价系统
由三个系统构成:指标系统、权重系统、评估标准系统。
——指标系统。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构成。
——权重系统。包括各层次指标的自重权数和加重权数。自重权数(绝对权数),它用来反映同一层次中平行指标的重要程度,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加重权数(相对权数),它用来反映评估对象达到评估标准的程度,即是对某一单项指标的赋值。
——评估标准系统。由标度和符号组成,是衡量达到末级指标程度的尺度和准则。
6.实施目标评价的一般性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所谓目的性,即教学目标关注的是:能否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否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于教学的结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最终的事实是什么;所订立的目标能否为教育教学过程服务,能否改善教育教学过程,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
(2)同一性原则
指标项与目标项具有种属关系,指标项包含于目标项,且逻辑属性的外延和内涵要相适应,要求上下层次的指标一致对应。
(3)可行性原则
因为具体实施评价的量度是由指标来反映的,这就要求指标要反映重点,要有概括性,指标设置的数量要适度,设计标准的难易高低要适中,如此,整个目标评价才是可行的。可行性表现为可测性,末级指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可以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叙述。
文本话语
——时间控制。 目标展示的时间太长,浪费教学时间,错过了学习思维闪现的瞬间,难以抓住学生积极的兴奋点。太短,一晃而过,不能满足教学信息传输的时间,不足以造成足够的信息兴奋周期,信息的兴奋阈值水平就不容易降下来。一般的, 目标展示以3~4分钟为宜。
——形式灵活。通常采用板书,这在课前就准备好, 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对目标的确认,对知识内化也有好处。 当教学过程需要出现目标、或需要关闭目标时,将其挂出或取下来, 以配合教学进程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媒体形式,要求这类形式有强度适当的刺激性,在图、文、声的综合作用下,促进教学信息的内化效果。
——信息准确。直截了当地叙述目标,开门见山,教学信息的传输也是非常有效的。 目标展示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是故弄玄虚或故意造作,而是课堂教学思维的激活环节。通过目标展示所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必须清楚地知道本堂课要学些什么,哪些是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要理解什么、要识记什么,要掌握什么,做哪些练习题,达到什么程度等。
——表达凝练。 出示教学目标力求使用干净、简练的教学语言(文字语言、有声语言或图文语言),容易理解, 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文字长度以控制在不超过30个字为宜,以便于学生识记。
(摘自《自主参与教学研究报告》,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2003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