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一)感知发展更加精确
初中学生感知的精确性比小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已有较大的发展。由于教学的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能分辨12种红色、10种黄色、6种绿色和4种蓝色,与小学一年级相比,他们区别颜色的精确度增加了50%以上。初中学生区别各种颜色的精确度又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听觉的发展,音乐和语音课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对各种音调的区别能力比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3倍以上。初中学生听觉的灵敏度甚至超过成人。随着骨骼和小肌肉群的发展与逐渐成熟,初中学生的运动觉也有明显的发展。据研究,初中学生运动觉的精巧性要比小学生提高50%以上。这对他们学习书法、绘画、制图及体育技巧等非常有利。但是,初中学生的骨骼尚未完全骨化,教师要防止他们在激烈的运动中损伤身体。
在空间知觉方面,初中学生已经能很好地形成有关地球、世界、宇宙等的空间表象,能很好地理解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图形的透视原理。初中学生能正确估计1km距离的占68%,而小学生只有25%。在时间知觉方面,初中学生已经能够精确地掌握秒、分、时、日、周、月等时间单位,也开始对公元、世纪、年代、时期等较长的时间单位有所理解。初中学生正确理解l小时时距的真实意义的次数是100%,而小学生只有80%。
由于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缺乏有关知识经验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常常会缩短遥远的空间距离以及缩短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时距。
(二)知觉过程中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少年期学生知觉过程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也获得了统一发展。这种发展与小学生相比较,有三个特点:一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孤立地感知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二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割断事物的个别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三是不会像小学生那样找不出事物的重要部分以及事物各部分与重要部分之间的联系。
促使初中学生知觉过程分析与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条件,首先是教学,教学要求他们必须认真、精确地去感知各种教材;其次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讲解教材对他们的影响;再次是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比较知觉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机会。但是,在不正确的教学影响下,初中学生知觉的片面性、肤浅性仍然有可能突出地表现出来,这是影响他们知觉过程分析与综合能力统一发展的不良因素。
(三)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
从小学开始,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儿童已经能初步应用自己观察的成果。例如,看到马拉车,有的学生就让家里的猫拉玩具卡车;看到寒暑表红色液柱可以测量气温,就把红墨水灌进细玻璃管当做寒暑表等。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知识经验的增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应用自己的观察成果。例如,有的学生观察到路灯照射的树比没有路灯照射的树,其落叶的时间推迟了,于是就在家里的花盆旁安上电灯,延长光照时间,借以研究花的落叶时间是否也推迟;有的学生从植物喜欢光得到启发,又去试试动物是否也喜欢光,把电灯安装在鸡窝旁边,并认真地观察光对鸡的生长过程是否有影响。
应用观察成果能力的提高,说明在初中学生的知觉活动中,已经包含着较高水平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初中学生应用观察成果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活动与知识面的拓宽起着巨大的作用,不少初中学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小科学家”的。
二、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感觉规律的运用
1.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
教学环境的变化很大,如果没有感觉适应的机制,学生就不容易在变化莫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对各种知识进行精确的分析,对学校各种复杂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的反应也就会发生困难。因此,学校应当在校舍设计、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创造符合心理要求的良好环境和人际关系,从而对师生的心理适应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学校的环境中,要避免对视、听等感觉器官过强的刺激因素。教师讲课的音量不能过强或过弱,板书的大小要适宜,演示教具或实验时,要使现象清晰、明显。教师还要学会应用刺激因素的绝对强度与相对强度的积极成分,来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学过程。
2.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感官参加感觉活动。心理实验表明,用视觉识记10张画片,平均可以正确再现70%;用听觉识记同样的材料,平均只正确再现60%;而利用视、听觉并允许学生大声说出画上物品的名称,则平均能正确再现86.3%。可见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知觉规律的运用(www.xing528.com)
对于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应增强感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以突出对象的感知效果;②要贯彻独占原则,以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3)要根据需要,使感知的对象具有活动性,以避免单调的刺激使感官的反应性低落。
对于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课堂组织要严谨,应形成最优化的整体教学结构;②新旧知识要形成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③要合理安排教材的讲授顺序,重点要突出,讲解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对于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使用归纳法讲解教材时,应引导学生形成概括化的认知结构;②使用演绎法讲解教材时,应引导学生形成分化性的认知结构;③教师讲授任何知识时,不能发生任何语言误导现象。
对于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在知觉情境发生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知觉映象与情境变化的相互关系;②应用教具时,要设计好教具与实物的恒定比例关系,例如不能在一张挂图中,把猫画得比狗大,把马画得比狗小;③要克服由于定势或歪曲的反馈信息造成的错觉。
(三)应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感知观点
1.用正确的感知观点评价人
在评价人的时候,要防止以第一印象的信息为依据或受近因效应的影响,对人进行以偏概全的评价;也要克服将知觉对象的某一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晕轮效应。
2.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光刺激停止作用后,在视网膜上暂留的印象就是后像。如果你凝视图2-7帆船上的“5”字约1分钟,然后再去看一个光亮的平面,这时就会有一只帆船的影子投射在上面。夜间,在田野农舍的白墙上,有时也会晃过人样的影子,那可能是树桩或稻草人的后像,而不是“鬼影子”。
图2-7 产生后像的帆船
静止不动的东西由于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在运动,这就是诱导运动。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我们就可能把其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着的。例如,在夜空中,我们可以把月亮看成在云层里穿行,也可以把云彩看成在月亮前面移动。这是正常的运动知觉的诱导运动现象。
在夜间或暗室里,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会儿你便会感到这个光点在不停地游动,这就是自主运动,也叫游动错觉。这也是正常的知觉现象。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2.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关系。
3.运用感觉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知觉规律有哪些?其意义如何?
5.简述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