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整体性,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研究心理现象的总体。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从哲学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渊源数千载却只有百年的历史。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源于西方的哲学。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开始,历代哲学家的思想中,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上的主要问题之一。直到19世纪末期,因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系统地应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学才逐渐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冯特出生在德国巴登的一位牧师家庭里,早年习医。

1856年在海得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857—1874年在该校任教,曾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并出版《生理学原理》。1875年改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或内省。冯特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学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冯特一生著作很多,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心理学大纲》等。

(资料来源:陈元晖,《教育与心理词典》,1988)

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心理学界出现了学术研究的繁荣局面,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心理学,从而形成了心理学历史上的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后的第一个现代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起源于德国,兴起于美国,其奠基人是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构造主义也称构造心理学,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研究意识的内容或构造,认为意识是由元素构成,而感觉是意识的最基本元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从而理解心理的实质。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内省法,在他们看来,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个体对自我的观察和描述。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科学的实验资料,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比较狭窄,又把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因此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也称为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本土的心理学派。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ohn Deway,1859—1952)和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等。机能心理学反对构造主义把心理分为元素或分解为各个部分,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说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那么机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以思维为例,构造主义关心思维的构成元素,而机能主义则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机能主义认为意识的功能就是适应环境,有机体的生存依赖于对环境的适应,因此心理活动的机能在于维持有机体的生存。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三、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191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华生也成为了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其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要研究行为,把刺激(S)和反应(R)看作行为的共同要素,认为行为是S-R的过程;行为主义坚持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华生有一句名言:“请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或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医生,或律师,或艺术家,或商界首领,甚至可以训练他成为乞丐或窃贼。”同时,行为主义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研究人的行为。行为主义产生后,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重视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对于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过于强调环境对于行为塑造的作用,而否定其他因素的影响,显现其理论的片面性。

四、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因此,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称完型心理学或完型学派,是在德国出现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整体性,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研究心理现象的总体。认为整体并不等于各个部分、各种元素之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格式塔心理学特别重视实验研究,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关知觉的研究对现代心理学仍然具有科学价值。(www.xing528.com)

五、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它的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是通过催眠、释梦和自由联想(快速说出个人的想法)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对于研究人的行为原因以及缓解人的内在心理冲突很有价值。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无意识的作用,值得商榷。

六、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和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指所有以认知或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者;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专指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即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认知过程,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我们主要介绍狭义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日益发展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其研究遍及世界各国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认知结构和认知历程的整体性,强调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强调知识对认知和行为的决定作用等。认知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派,它既不是由某个人独创,也没有简单地否定历史上其他学派在心理学上的建树,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演变而成的。因此,与其说认知心理学是一个独立的学派,还不如说它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的思潮和研究取向。

皮亚杰

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1896年8月9日生于瑞士纳沙泰尔。1915年、1918年相继获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理科(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后又升任助理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沙泰尔、日内瓦、洛桑巴黎大学。他曾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和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瑞士《心理学杂志》的主编及日内瓦的《心理学文库》、巴黎的《儿童》与《辩证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探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担任主任至去世时为止。皮亚杰曾被哈佛、巴黎、布鲁塞尔剑桥耶鲁、坦普尔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赞、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皮亚杰的主要贡献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他对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空、几何、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已成为当代儿童与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皮亚杰一生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主要的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导论》(1945—1950)、《儿童的道德判断》(1952)。

(资料来源:《中国百科全书·心理学》,1991)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被称为“第三势力”,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是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的取向。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等。

人本主义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行为受原始性冲动所支配的观点,也不赞成行为主义的许多结论来自对简单动物行为的研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坚持以人为出发点,注重人的独特性、自主性,重视个体潜能的开发,认为研究人的最终目的是了解人的潜能,追求人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3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

马斯洛的著名论文《人类动机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最早发表于1943年的《心理学评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他相信生物进化所赋予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越是成熟的人越富有创作的能力,邪恶和神经症是环境造成的。

其著作有《动机和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科学心理学》(1967)、《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0)等。

(资料来源:新浪网,2010-08)

以上介绍的是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有影响的一些心理学派,这些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讨论心理的问题,为我们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推动了心理科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