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足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前行——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浅谈坎墩初级中学王一茜语文是百科之母。现笔者把自己对作文教学意义与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对当前沿海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分析,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策略的探索汇报如下:一、当前沿海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当前农村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

足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迎难而上,在困境中前行——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浅谈

坎墩初级中学 王一茜

语文是百科之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七~九年级作文教学也做了明确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0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可见,作文能力的差异可以决定学生的语文素质甚至是整个人文素质的高低。作文难教,农村初中作文更难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个难题,笔者苦苦探索多年,略有收获。现笔者把自己对作文教学意义与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对当前沿海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分析,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策略的探索汇报如下:

一、当前沿海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当前农村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写一篇出色的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那种会笔下生花,写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且能把写作当乐趣的学生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种:

1.学生生活涉猎面、阅读面狭窄,作文素材匮乏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当今农村初中生年龄小,在校时间长,平时接触的除了乡野集镇就是乡村学校,都市文化生活很少涉足,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更谈不上有阅读氛围,学生阅读面极其狭窄。这样的生活环境,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灵感和激情呢?在这种除了课本就是作业的学习模式下,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充分体悟生活,无法积累写作素材,导致写作和社会生活脱轨,作文内容枯燥,千人一面。

2.课本选文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当有距离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选文多为精品,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相当有距离,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细节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却不能打动我们的农村初中生,他们写作时也就因为体会不到其内涵而学不到朱自清细腻的描绘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大部分课文的态度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好看,但够不着,越看这些名作,越觉得自己写的文章拿不出手。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和发展。从实际看,语文课本的“例子”作用是不易得到体现的。

3.城乡教育差距使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雪上加霜

目前,城乡教育差异性突出,政府已关注这一现实,也采取了一些平衡性措施,农村办学条件改观不小。但与现实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再加上优秀师资往城区集中,有些比较先进的设施在农村初中闲置不用或由于教师素质限制无法使用。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音、体、美、思、社等学科只是拉郎配或挂名而已,学生不能接受全部学科的系统教育。因此,专攻升学的学习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知识结构不健全,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打了折扣,思想肤浅甚至没有思想,作文自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走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困境的设想与策略

尽管作文难教难写,然而作文还是要写要教的。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带领学生迎难而上,走出困境,闯出一条血路,引导学生写出好文章。笔者在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经验,现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与同行们一道探讨。

1.针对学生实际,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一是图文结合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们先让学生看课文想象写景,再看视频理解文字,然后在悠扬音乐中诵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后组织学生读课文想画面,再听音乐回忆课文。下课时再布置学生将其改写成写景散文

二是就地取材拓宽视野。农村生活虽然比较单调,但也有城市学生不具备的优势,如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最底层等。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生活优势。这样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思考的范围,增加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www.xing528.com)

《新课标》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们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随机观察训练的:一天,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老师讲课。但他却没有讲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很快学生们便一个个高高地把手举起。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清脆的铃声响过,马老师轻轻地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蓝色备课夹,面带微笑,健步走上讲台……”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还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例如,多数老师教学《愚公移山》时都会让学生去评论愚公到底“愚不愚”。学生自然会多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观点相左的文章是可以写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这样的作文,变换角度,确定多个重点,思维开阔多了,坚持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3.读写结合,充分发挥美文的示范引导作用

针对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缺陷,我采用适时提供诗文以供学生赏析的做法。每周精选几篇文章让他们欣赏。由于这些文章比较贴近现实生活,较易引起中学生的感情共鸣,读后不但能留下较为长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学生欣赏完《林中小溪》之后,大部分都被小溪那坚韧的品格、团结力量和永不停步奔向大洋的精神所折服。而这折服,又化为一种动力,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一篇篇略带模仿痕迹,却形质兼美感悟自然的文章相继出现了。

4.多种形式日常训练,重视写作章法指导

写作贵在多动笔。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日常的语段仿写、日记、小作文,和杂感语丝上。这样,每个学期学生能完成不菲的写作量。

都说:“文无定法,文有常法。”任何文章都不是无法的。指导学生熟悉行文的基本格式,快速打开行文的思路,在学习“常法”的基础上形成能力,这就像学中医的要先背诵一些处方,学武术的先练习一些拳法、剑法的套路一样。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章法,熟能生巧,在模仿中创新,就可以进入自由写作的新境界。

5.倡导改革作文评估体系

倡导改革作文评估体系,也是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农村作文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标》规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1)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2)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话题作文、材料提示作文,学生可从多层面多角度地展开思路;体裁不限也让学生自由发挥文体优势,驰骋想象尽情尽意地表达,这是比较成功的做法。中考这样要求,学校考试也是这样训练。从效果看,学生是喜欢这种方式的。它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同学写出了带有农村乡土气息的文章,给阅卷的城里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得了高分甚至满分。

四、结束语

“文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没法。”文章怎样写,没有固定的法则,可贵之处在于不效法别人的老路走,有自己的创新。作文教学也一样,只要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切实减轻农村初中教与学的负担,就是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楼红霞,《应用写作》, 中国三峡出版社.

[2]《中学生新作文写法一本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