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外来民工子女健全人格的培养
坎东初中 陈余平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民工纷纷涌入我市就业。而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是流动人口居住的集中地。这些外来民工为我市带来大量人力资源,为慈溪人民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带来了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本着“让所有的孩子同享优质义务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近年来我校接收了不少流动人口子女插班就读。外来民工子女是一群敏感而易受伤害的孩子,长期的城乡分治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教育差距、文明差距,还有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心理差距和尊严差距。
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一特殊群体予以高度重视,帮助他们脱离贫困、改变命运,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而不是朽木一堆。针对外来民工子女的现状,我觉得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一、引导外来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讲,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由此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江泽民提出的“四个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立身做人、成长进步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正确的人生观的确立是培养健康人格的一项奠基性工程。大部分外来民工子女是由祖父辈带大的,接受的是隔代教育,父母对他们或自由放任,或放纵溺爱,或粗暴生硬,没有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我们老师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潜移默化地引导外来民工子女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协调好与本地学生的关系,一起组织一些班级活动、社会调查与研究活动,为外来民工子女提供亲自去感受、认识客观世界的机会,也可以组织讨论或辩论,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
二、注意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自信心
常言道:“医心良药在自身。”为了帮助民工子女克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问题,我们老师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心理辅导,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
如针对“自卑”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教会他们反复运用“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天天练习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并不比别人笨,我能行”“别人能做到的,通过努力,我一定也能做到;我不要让人看扁了”“命运掌握在我的手中,我要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还经常引导他们进行“灵魂的博弈”,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困难中看到希望,重新点燃自信之灯。
三、培养外来民工子女的抗挫能力(www.xing528.com)
外来民工子女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偏差,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自卑感相对较重,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作为老师应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坚持平等性原则,消除对外来民工子女的偏见,奉献爱心,从心灵上贴近他们,把他们当做学校的一部分,就像是我们邻居家的孩子。带领学生营造博爱的集体文化氛围,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如利用班会课开展“一片蓝天,一方水土”主题活动,共唱《中国人》等歌曲,唤醒大家:我们都律动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新来插班的同学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本地学生尽早摒弃偏见和歧视,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向学生讲述外来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营造关爱外来民工的大氛围,他们的子女在我们学校读书,甚至就在一个班级,我们也要形成一个关爱新来同学的博爱的班集体。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竞争活动,引导外来民工子女自我奋斗,力争上游,并能在遭受挫折后敢于面对,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要让他们知道,一个人不经受挫折就难以成熟,不经受磨难就不能真正长大,遇到挫折、困难要顶住,要勇于挑战自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四、帮助外来民工子女提高交往能力
实践证明,健康的人格离不开与人交往,离群索居,必然心胸狭窄,形成孤僻的性格;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在与人交往中形成的。
外来民工子女由于在穿着打扮、语言交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乡土特色,往往被本地学生轻视甚至嘲笑,给孩子留下了不平等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因而与同学较少接触。本地学生与外来民工子女接触也较少,使他们比较孤独。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文娱联欢,体育竞赛,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让温暖冲破隔阂,努力使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共融。使外来学生消除异类感,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让优秀的外来民工子女参与到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中,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地融入到班集体当中。使外来民工子女开阔胸怀,淡化不良情绪,为他们提供更多互相交往的机会;掌握交往技巧,使他们顺利沟通,感受到交往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外来民工子女是我市建设发展的潜在资源。这一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及其质量,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样也是科教兴市这一大主题之下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关颖青年外来民工子女如何对下一代负责,青年研究,2004.9(5).
[2] 马良孙宝瑞融合还是排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