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足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研究结论

《足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研究结论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进学生个体对班级集体荣誉感加强,提高主人翁意识。主体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而且具体指出了人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科学地说明了影响和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与条件,为研究解决本课题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的基本品质。

《足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研究结论

我的天地我做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胜山初中 陈颖聪 林松杰

一、背景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我们对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地位进行重新认识,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具有自我约束、自主学习、自我料理、自我完善的特征。

我校是一所近效型的镇属农村初中,近几年个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但由于学生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对子女的教育教学缺少有效性,盲目地向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导致我校的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学生基本素质层次差异大,社会生活能力较差。

前几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上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自律性、自觉性较差,依赖现象较突出;学生厌学现象严重,逃学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家校合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评价局限于学业方面,学生得不到全面的评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少,关系不和谐;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感淡化,主动帮助他人的服务意识淡漠;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普遍不高,被动完成或接受管理的现象严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通过学生的主动内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也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我们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的情况,提出了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培养,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同学的潜能得到发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有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的教学擅长之处和具体教育角色,以已有的教学实践研究为基础,设置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研究》课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学生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两大方面。

(一)自主管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班级管理为起点,通过班委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参与班级管理、相互监督等步骤,使学生体验到自主感知、自主实践、自主激励、自主监督、自主控制、自主管理。促进学生个体对班级集体荣誉感加强,提高主人翁意识。

(二)自主学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发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提出合适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客观地评价自身的学习,减少对学习环境、硬件等因素的依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主体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而且具体指出了人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科学地说明了影响和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与条件,为研究解决本课题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要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责任就是创造含有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2.系统论原理

系统方法是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的整体联系的一般科学方法论,是把系统各要素综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统筹,以求得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的新的方法论。系统论的一些原理和规律,特别是整体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反馈性原理等对我们整体结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新的人才观

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新型人才观,相应地要求教育方法的灵活性、目标的长期性,它要求教育塑造人的完整人格,使人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培养人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及创造能力,注意人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的基本品质

很显然,学校已不可能把学生以后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教给他们,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提供给学生以后所需要的观念、能力、品德等品质,充分培养、发展学生主体性,也就是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品质和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4.多元智论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该课题组成员任教班级学生的调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并予以实施,初步引导学生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提升班级整体的活力。

2.通过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管理,让学生能自主安排好班级的集体活动,加强班级学生的自主能力。

3.通过学生对班级的日常工作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个体成长提出新的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

4.通过初中阶段的各种适当途径与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自主管理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状况及现状研究和分析;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学生自我管理个体成长案例。

2.自主学习

研究教师指导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安排、合理性、效果。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

1.理论学习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提高前期准备效率,对课题研究有了较清晰的脉络。

2.基础研究(www.xing528.com)

课题组成员对平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关教学现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研究,及班级管理的尝试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研究实施

本课题开展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性,体现在学生活动中,从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和反馈中进行研究和实践。

1.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活动设计

课题组针对八(3)在2007学年班级中出现的一些情况:班集体缺乏凝聚力,比如,校运动会,运动员跑的过程中没人为他加油,到终点没人接应;又如大扫除,同学只关心完成分给自己的任务,不考虑班级整体情况,集体意识不够。平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要有人讲空话,就会出现越讲越大声,越讲越起劲,到最后失控的现象;作业倒是很讲“互帮互学”你抄我的,我抄他的。不明确班级建设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班级的活动需要同学们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并于200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在八(3)班开展了一个“我爱我班,我要……”的学生誓言活动,班主任老师告诉学生,大家应该热爱班集体,有集体荣誉感,有主人翁意识。每个同学都把自己要做的写在纸条上并贴到了后面的学习园地上,多数同学还附上了自己的照片,有一寸的,有五寸的,也有大头贴。针对同学们的豪言,我大致把参与的48位同学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着眼于自我(27人):这类同学往往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有集体荣誉感,学习成绩基本过得去,还有一部分对自己有了新的目标和更高要求。

(2)着眼于班级(12人):这类同学往往集体荣誉感较强,可以说,大部分是班上的班干部。他们不仅对自己有较严的要求,也希望班集体像个大家庭,团结友善。

(3)空洞类(5人):这类同学有的说的是大道理,有的说的是自己根本达不到。他们往往对自己没有多大约束,道理是知道的,就是做不到。

(4)没有参与(4人):有4位同学没有把自己的豪言贴到墙上,他们几位平时就只关心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为自己考虑。对学习不感兴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经过一学期,我发现那些着眼于自我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进步,而且自己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那些着眼于班级的,不仅从自己做起,还给同学树立了榜样,包括学习和生活上,使得班集体有了一定的凝聚力。那些空洞的同学基本没有多大改变,还是常立志,但又缺乏毅力和恒心。没有参与的同学老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习上绝大多数同学们都有进步,在校级、市级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生活上也有较大的进步,大家能共同合作,相互帮助。

2.坚持德育活动的系列化开展

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第二学期我还是搞了“我爱我班”的活动,但是内容不一样了。我让同学自己找好竞争对手,两人一组,写在一张很大的硬白纸上进行比赛,名曰“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同学提出,今年的目标还是要写的,同时进行学科比赛,比如,语文获胜,可以得个“●”,说要圆满,数学获胜就得个“▲”,英语获胜就得A,科学获胜就得“★”,其他各科获胜就得小红旗,若分数相同都得一个相对应的标志。之后同学们的学习气氛浓了。考试一考完,就有同学跟在老师后面急着看分数,不仅看自己的,还关心对手的。错了的题目,一定要去弄明白,平时问题目也问得勤了,练习也能主动去完成了,同学之间那股较劲也越来越浓了。

2008学年第二学期同学值日情况不是很理想。男生都比较懒,要么做做样子,要么就随便一扫,一弄完就自顾自的先回家了,即使是轮到倒垃圾也不例外。更有过分者不仅自己不扫,而且还影响他人扫地,在别的同学扫地时,拿着扫把追逐、打闹;或在一旁指手画脚。女生大多都认真扫地,当然也有偷懒的,逃避值日的。女生做了不仅没受表扬,还要受到男生的冷嘲热讽和欺负。整个学期辛辛苦苦扫下来,全校排名没有最差,但也差不多倒数了。

2009学年第一学期根据上学期学生参与劳动情况,同学们倡议来个自由组合值日组,同学可以根据合得来的,或是离得比较近的来组合,这样同学们会共同合作,尽心尽力搞好班级卫生。我觉得主意不错,就试一试。到最后只剩下4个男生没人组合,我就把他们组合在了一起,大家都没意见。这几个星期卫生情况大有好转。教室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保持得很好,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3.注重班会阵地,开展德育活动

如何用好班会课一直是年轻班主任老师的头痛问题,我们不能总围绕着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世界观等空洞的思想教育,也不能总开展一些室外的文体活动,我们可以尝试着开展一些发现在学生身边的困惑或疑问开展活动。2008学年第二学期,八(3)班学开展了一个《同学,我教你一招》的主题班会。

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我发现班上有个男生一星期里竟迟到了三次,每次都是睡眼蒙眬,一副瞌睡相。我以为是在玩游戏,通过谈心得知过完寒假后,他的睡眠不好,晚上睡不着,天亮了却又很渴睡。我就跟他讲了一些有助于睡眠的方法。第二天我在日记上又看到另一个同学也有这样的情况,我想有必要开一次班会,内容就是关于春季睡眠的问题。

班会上同学都知道,睡前喝杯牛奶,有助于睡眠。马上就有同学说,我每天都在喝,效果一般。有同学说,睡前洗脚对睡眠有好处,电视上说的。同学不屑,去,我每天都洗脚,一点作用都没有。英语课代表说,背书最好,背着背着就睡着了。没想到有同学竟然说,只要睡前翻看一下那种砖头厚的无聊的书,瞌睡虫立刻就会来的。大多数同学都随声附和。我说都有一点道理,像刚才同学说的洗脚,确切来说应该是泡脚,对吧?要用不是很烫的水泡个15分钟左右,我认为还是有作用的。当然还有很多种,比如,睡前运动运动也是有助于睡眠的,睡觉前2小时锻炼一下,身体微热为止,但不要太激烈,跳绳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大家处在发育期,跳绳也有助于长高。又如,每天吃个苹果也是有益处的。同学们都知道,“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知道吗,家人的关爱也是很重要的。人体里都有一个生物钟,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周末也不例外,那么生物钟就会准时地运转,这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关键的一步。大家应在有睡意时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反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生活中、学习中,紧张因素长期积压,会出现睡眠不好。所以遇到压抑,要及时疏通,可以找朋友,也可以找心理医生。大家都点头。

一星期之后,我再问他,他说已好多了,确实上学也没再迟到了。其他同学反映都不错,我很高兴

4.活动要有时尚性,可以克服疲倦感

学生通过自己制作中考倒计时挂历,每天放学前按学号顺序一张一张地撕去,星期五放学前连同把星期六和星期日的一起撕去,以此来加强同学的时间观念和对中考的紧迫感。

宣传委员和文艺委员还在黑板报上出了新的创意。现在不是流行“农场”吗?把黑板当做农场,划分为47块田地,每一块地上写上学生的名字,外加两三粒的种子。如果同学一星期以来有进步,种子就可以发芽,下星期再进步,就大叶子、开花、结果等。表现不好就长草、长虫等,直到有进步了,再除草、除虫。后面的墙壁上,还把同学的目标,分写在一些便利贴上,并张贴在一颗心愿树上,以方便同学进行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为了时刻督促自己,同学还在自己的书桌上张贴自己的目标或是提醒自己要注意哪些。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女生,在自己的练习题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你还想不想做这些题目?这买来是作什么用的?”看来学生还是挺注重自我督促的。为了配合体育中考,体育委员每天督促同学放学后进行计时跑,跑完后再进行篮球计时训练。就连每天中午自己做练习时,也要进行计时。在这段时间里,能做多少练习,一份试卷能否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等。

五、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课题组的老师受益匪浅,也让参与研究的班级及学生都得到了健康成长,收获很大。

教师:陈颖聪被评为2009年慈溪市先进德育工作者。她的《“我爱我班”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反思》发表于《新课程学习》2009年4月(CN14-1353/01 P160),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二等奖。同时,《分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荣获慈溪市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宁波市学科论文评比二等奖。由陈颖聪、林松杰合作的《我的班级我做主》参加宁波市“教育中的创意”评比活动。

班级:八(3)班在美化环境,净化校园卫生大扫除获第一名;“文明礼仪”黑板报第三名;九(3)班“班风班貌优胜班级”评比活动中荣获第二名;在校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中男子、女子4×300接力赛中都取得优异成绩,并取得团体总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2009年镇“十佳教室”称号。

个人:在第八届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校手抄报比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校学科竞赛获一等奖3人,其中1人获市三等奖,二等奖1人;书画、剪纸和书法类比赛3人获奖;徐凯火同学在市劳技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杨晓锋同学在宁波市初中太阳能车组荣获一等奖;黄益同学获宁波市第四届科技节活动车辆模型比赛三等奖。唐依韵同学被评为慈溪市优秀团员、宁波市三好学生,徐晨晨评为慈溪市优秀学生干部等。

六、问题与思考

1.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处于尝试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导致以“设计活动暢开展活动暢反馈活动”的模式来总结研究的阶段性效果。

2.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还是依赖了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的监督,而学生互相监督的活动比较少。从而对于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

3.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时间比较少,临近中考。学生到了这一时期会不会进行自主学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课题组的研究对象始终在一个班,缺乏对照班,研究的结果较难鉴定。

参考文献:

[1] 张秀竹,班级自主管理基本策略探索,《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4月.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3] 秦金风,构建和谐班集体,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教育管理与评价》,2006年5月.

[4] 杨连山,班级氛围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天津教育》,2003.

[5] 韩德耀,加强班级自主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思想教育》2004年第2期.

[6] 杨秀莲,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策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第24卷.

[7] 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0月.

[8] 潘菊丽,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建立自主管理机制,《新课程研究》,2008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