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促内涵提高——坎墩胜山七成老师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
本报讯(记者陈建坤 通讯员胡建利 金光明 费银海)今年暑期,坎
墩、胜山两镇街的许多教师与去年一样,仍在忙碌着,有的在做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如写教学论文、案例、总结等文章,有的已开始进行结题准备,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是两镇街积极实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发达地区乡镇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研究”带来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办学硬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城乡差别已越来越小,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等内涵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为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2008年年初,两镇街教办联合向中国教育学会申报了上述课题,5月被批准立项。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两镇街成立了总课题组,设立办公室,各中小学也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总课题组将探索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为课题研究目标,将“内涵优质”作为研究重点,组织一线教师参与研究。同时,规范研究程序,实施科学管理。先后制订了《坎墩胜山“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等制度,以提高教师研究水平,保证研究质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促使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题研究中来,总课题组确定了五大类研究主题,采用“宽进严出”的原则,先后批准立项子课题128项,至今有124个子课题正在进行正常研究,占七成的教师参与其中。(www.xing528.com)
由于研究者都是一线教师,他们把课题研究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各自岗位出发,将教学中的困惑或热点问题作为子课题,围绕学校的“优质发展”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做文章。同时整合校本教研活动,以行动为途径、以反思为主轴,在行动中学习、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反思,不断加深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在行动研究实践中破解教育教学症结。小课题研究,降低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重心,克服了大课题研究广大中小学老师无法参与的弊端,为科研兴教打下良好基础。
总课题组对课题实施分类管理,加强指导,确定了32个重点研究子课题,其余为普通子课题。对重点子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对全部子课题开展中期调研检查,对重难点问题组织研讨,并进行结题辅导。邀请杭州、宁波及本市的专家为参加研究的教师作讲座,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和听课取经等活动。总课题组还创办了季刊《均衡优质发展研究通讯》,以下简称《通讯》,建立专用网站,用于指导和交流课题研究工作,展示研究成果,《通讯》现已刊出8期,字数近45万字。
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各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素质教育得到张扬,缩小了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据统计,两镇街2009年立项课题比2007年增加6倍多。培养了一大批教科研骨干教师,不少中青年教师崭露头角,一大批懂研究、善研究的教师脱颖而出。近两年,有35名教师成为市教坛新秀,20名教师成为市骨干教师;2009年教师论文案例在慈溪市以上发表或获奖257篇,而且档次也有很大提高,一等奖率大大超过以往,100多名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得到晋升;学生在慈溪市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千人次,增幅较大。据市教研室从起点看变化发展性评估,两镇街初中各项指标均处全市前茅,上慈溪中学分数线的学生大大超过分配数,考入普高的学生也比以往大幅增加;各中小学市名牌学科增加6个,升级1个。创建办学特色已成为各校的自觉行动,目前有7所9项特色快速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京剧进校园、篆刻、舞蹈、美术、田径、航模、乒乓球、德育大课堂等初露端倪。坎墩太阳希望小学日前被评为全国首批德育特色学校,全国仅有50所学校上榜,而浙江省仅此一校获此殊荣。
两镇街该国家课题研究,为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促进乡镇义务教育优质发展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并对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载于《慈溪日报》2010年8月4日第7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