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破束缚,勇于追求卓越

打破束缚,勇于追求卓越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心寡欲”不仅使他们在最低生理限度的生活下,获得一点点可怜的欢乐和慰藉,而且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也是他们避免遭祸的一种武器。清心寡欲就意味着放弃追求和进取,意味着停滞、守旧和无所作为。如果,现代青年都来“清心寡欲”,人人无远大志向和追求,那么,我们的民族就将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从心理上说,“清心寡欲”起源于对自身的消极保护。它的本意无非是想通过“清心寡欲”,来减少以至避免追求中的烦恼。

打破束缚,勇于追求卓越

5.抛弃清心寡欲,敢于大胆追求

古人曾经大力提倡和推崇过“清心寡欲”,从庄子的虚无主义,到老子的“无为而治”,从儒教的“重义轻利”,到佛教的“四大皆空”,无不要求人们放弃追求和进取的雄心。这些东西结合到一起,构成了“清心寡欲”的深刻而又久远的思想渊源。

古人修身养性,常把“清心寡欲”奉为信条之一;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也常以“清心寡欲”来平息意中不平,冲淡心中失意。至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制度下的旧式农民,则更要时常用“清心寡欲”来进行可怜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贫穷把旧式农民的愿望压制到最低的生理限度,愚昧使他们无所求,封建专制更使他们不敢有所求。他们无力同自己的命运抗争,一小块土地便是永恒的乐园。如果风调雨顺,那是上天的恩赐;一旦徭轻赋薄,则更是皇家的仁慈。“清心寡欲”不仅使他们在最低生理限度的生活下,获得一点点可怜的欢乐和慰藉,而且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也是他们避免遭祸的一种武器。凡事知足、随遇而安以至逆来顺受,是封建专制时代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而一切与之相反的思想、行为,都被视为“大逆不道”,对古圣贤之言稍有微辞,就是“异端邪说”。因此,旧式农民有着十足的胆小怕事心理,一代接一代的长辈们,无不以“清心寡欲”、“知足常乐”训诫和管教后辈。就这样,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文人墨客的渲染称颂,加之平民百姓世代相传的“祖宗遗训”,竟使得“清心寡欲”久相流传而不息,并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深刻地浸透到民族心理素质之中,达到了“刻骨铭心”的程度。

当然,“清心寡欲”未必就是恶德。对于那些贪得无厌、利欲熏心的人来说,“清心寡欲”不啻为一副有效的良药。清心寡欲,能使想入非非者现实一些,使贪婪之徒清廉一些,使牢骚满腹、常怀不平的人心情平静一些。对这部分人来说,确实有必要提倡一下“清心寡欲”。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却很难说“清心寡欲”是一种美德,它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没有出息的。清心寡欲就意味着放弃追求和进取,意味着停滞、守旧和无所作为。它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活着的动机,没有生活的激情。它是希望的泯灭,进取动力的干涸和社会活力的衰竭。如果,现代青年都来“清心寡欲”,人人无远大志向和追求,那么,我们的民族就将是没有希望的民族。(www.xing528.com)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不允许我们“清心寡欲”。今天的世界,技术革命、知识更新、旧传统的破灭、新文明的兴起,正如浪潮般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是全面创新、奋力进取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生命在于进取,使命就是创新,一旦停止追求和进取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抛到后面。因此,我们就是要有进取的雄心、创新的欲望,在不停顿的追求中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并在为社会奋斗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

今天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允许我们“清心寡欲”。竞争就是实力的较量、进取步伐的较量,它无情地把一切惰性的人、不思进取的人、无所作为的人抛在后面。竞争使无为者屈辱,无能者恐慌,无所事事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连一天舒心的日子也过不上。如果说,在过去相对静态的社会,“烦恼皆因强出头”,那么在激烈竞争的今天,正好反过来,“烦恼皆因不出头”。落在竞争的后面,你就不得不品尝弱者的滋味,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弱者所带来的一切心理痛苦。

从心理上说,“清心寡欲”起源于对自身的消极保护。它既是对自己无法达到境界的一种自我解嘲,也是对环境过分妥协的产物。它的本意无非是想通过“清心寡欲”,来减少以至避免追求中的烦恼。因而就其本质说,与其说是自我保护,倒不如说是自我贻害。与之相反,大胆追求、永不知足的精神,则来自跳出了个人狭隘眼界的远大抱负和历史的、社会的责任感,来自对自身力量的充分信心和敢于掌握自己命运的勇气。不必用“清心寡欲”来为自己竞争中的无能寻求自我安慰,实际上正是这种消极的心理束缚了你的才智的发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力量和智慧的矿山。不管你现在显得怎样平凡,怎样微不足道,你都可以是奇迹的创造者。这里的关键,在于你必须为一个崇高的目标而永不停息地开掘你自己富饶的矿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