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
外展社会工作的典型工作对象是6~24岁的青少年,外展社工在工作队所属区域开展外展服务(包括空地、游乐场、商场、室内游乐场等),外展服务对象一般有外显行为问题(例如:逃学、离家出走、轻微犯罪……)。
香港的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到目前,该服务方法策略已相对成熟。内地引进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尝试运用这种方法的程度也相对有限。这种有限程度上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区域有限,仅在诸如上海等大城市才开展;第二,外展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手法有限,在香港,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的介入手法包括小组、个案、特别活动及社区介入手法等,而内地在青少年服务方面运用的外展社会工作介入手法比较单一,具体介入手法的成熟度也有限。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冬日阳光”行动是运用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个很好例子。尽管外展这种服务模式的多种介入手法在此次“冬日阳光”行动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出本次行动的青少年服务的专业性,可运用性也很强,值得各地青少年服务领域人士学习。“冬日阳光”行动外展服务有别于传统的青少年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外展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性——外展社工
外展社工是外展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是内涵丰富的社会工作者中的一类,他们从事的服务有其独特的理念和对象。要想成为外展社工,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接受社会工作课程和相关的专业训练。其独特的训练,具体包括:第一,助人目标的训练。通常那些被帮助的人往往处于弱势,他们在被帮助的时候很少有“发言权”。但是,外展社工秉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帮助的过程中协助案主处理自己的问题,从而发掘案主的潜能,提升案主的能力,帮助案主成长。第二,外展社工对案主问题及需求的确定、分析及需求的满足。外展社工提供的服务较传统的服务更加具有科学性,更加具有理论支持意义。外展社工的独特身份对青少年而言,有别于老师、家长,通过适当的面谈技巧,案主愿意和外展社工进行沟通交流,愿意把自身的需要或者困惑告诉外展社工。在确定案主问题之后,外展社工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行为治疗法、危机介入法、社交技巧训练等知识来分析案主的需要问题。当然,外展社工也能够从个人层面、小组层面和社区层面对案主进行多层面的介入,发掘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更好地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外展社工可以说是特殊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除了应该具有社工的共性之外,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服务介入手法,外展社工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素质要求。
1.外展社工的接纳性高
外展社工的服务对象的特殊外显行为,如吸烟、说脏话、破坏公共设施、不务正业、富攻击性等往往使其他社工对他们避而远之,更别说什么接触、建立专业关系。外展社工的高接纳也便于尴尬情绪的处理,便于和案主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典型案例中外展社工面对说脏话的案主(“那你还不回去……小心我抽你……”),面对吸烟的案主,他们都做到了很好的接纳。
2.外展社工的主动性强
外展对象经常被认定为不良青少年,他们不为社区居民所喜爱,而他们又很少会主动寻求帮助。因此,外展服务需要社工主动出击,去青少年经常流连的地方结识案主,提供服务。“冬日阳光”行动外展服务就像一个推销员上门推销商品一样,需要外展社工们很强的主动性。(www.xing528.com)
3.外展社工耐性好
外展社工发挥其主动性,不单只局限于初期的接触,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外展社工结识对象和提供服务的环境与过程都是自然及开放的,对象随时可以离开或拒绝服务,所以外展社工需运用他们的技巧去接触他们,并且稳定关系,这个过程是十分需要耐性的,外展社工需要花较大功夫和时间去与对象沟通。“冬日阳光”行动外展服务中,外展社工在网吧、商店门口等地方和案主们不厌其烦的交流就是最好的强耐性证明。
4.外展社工充满活力与朝气
外展社工在工作中经常承受许多压力,有来自工作量和质的要求,有来自工作环境的适应及来自服务对象的期望,这些都迫使工作员消耗精力,使出“浑身解数”来应付。这就要求外展社工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接受各种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主。从压力方面来讲,外展社工们所面对的压力比其他社工要大得多。“冬日阳光”行动深宵外展三林线社工小顾在深夜不顾路远,坚持护送一孩子回家,这种工作态度、这种充满关爱的活力是十分可贵的,也是外展社工们普遍具备的一种特征,这种特征能够帮助外展工作员进一步与案主进行交流沟通。典型案例中男孩被小顾的精神所感动,终于主动愿意和社工进行交流沟通了。
当然,除了以上素质要求,我们还可以从典型案例中看出外展社工警觉性高、心智成熟及使命感强等素质。这些素质十分有效地帮助了外展社工们服务的顺利开展。
二 外展的介入手法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冬日阳光”外展社会工作服务,充分运用了外展社会工作的一种传统模式——“离散工作”(Detached Work,1969)。所谓离散工作,是指青少年工作者不以青少年中心或会所为基地,他们外出往球场、街角、成人休闲场所等地方去接触那些被认为有问题的青少年,尝试去诱导他们走上正途,防止他们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简单来说,离散工作就是以系统的协助方法,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到青少年流连之处,识别易受不良影响者,与个人或群体保持紧密接触,以便进行工作。
在典型案例中,浦东社工站社工小郑深夜来到网吧进行观察,与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社工小许在路口对烟酒专卖店柜台前的青少年进行观察;社工小秦和他的十多名同事进入舞厅,和青少年进行沟通交流;社工小顾等护送青少年回家都是外展服务中离散工作模式的具体体现。当然,离散工作模式的难度系数也是可想而知的,青少年面对陌生的面孔(外展社工),他们本能地排斥、远离陌生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典型案例中小郑始终没能和服务对象接触上;小许在烟酒专卖店柜台前的外展行动中遇到的是第7个拒绝接受服务的对象;小顾把手搭在服务对象的肩膀上时,服务对象缩了缩身子,这种戒备心理等都体现了离散工作初始阶段的困难性。但是外展社工的热情、耐性以及真诚,使得他们能够面对这一系列的困难,能够屡败屡战,能够在受到挫败的时候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新的服务策略及方法。小顾不辞辛苦把服务对象安全护送到家感动了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主动向他索要联系方式就是小顾服务效果的最好体现,这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服务对象的外展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此次“冬日阳光”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服务运用的另外一个工作模式就是“个案工作”。当外展社工和服务对象正式接触,并初步建立关系之后,社工就可以运用多元的工作模式给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以达成服务目标。其中,“个案工作”是在典型案例中比较明显的外展工作服务模式之一。那为何在外展服务中需要个案工作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个案工作是一种以有效的方法去协助个人成长,加上外展服务对象形形色色,但需要我们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并认定每个人均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这群青少年具有类似的需要,但他们的背景、成长历程、性格和面对的问题都是独特的,运用个案工作手法去协助服务对象便可针对每个人的独特之处,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介入策略,去协助案主成长。
典型案例中,外展社工们在网吧周围、在街角烟酒专卖店柜台周围、舞厅里与这些场所的青少年进行接触交流,建立关系。在这些场合,应对一个个独特的服务对象,个案工作模式技巧运用得最多。社工小钱通过在网吧和服务对象有了初次接触,通过相关个案服务技巧,并介绍服务对象参加了很多活动,组织服务对象参加球赛,最终服务对象慢慢接受了社工的劝解,选择了一所中专学校读书,得到了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