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内地一些专业人士逐渐将小组工作运用到不同人群的服务之中。青少年及其群体是人群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层面,他们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他们的问题与工业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青少年小组工作在青少年发展方向指引和青少年自身成长方面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青少年小组工作在国内的实践来看,主要以开展成长小组为主。成长小组主要强调组员在小组中的完全自主性,并将小组本身看作是一个过程与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组员之间形成互动,通过组员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相对一般的小组活动而言,成长小组更侧重人生阶段的转变,因而对于正处在人生关键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社会工作教育者在我国高校进行过许多这方面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青少年小组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协助顺利完成学业,社会交往,就业辅导(生涯规划),环境适应,身心健康。
由于小组工作在中国内地发展的时间只有十年左右,将其运用到青少年群体中的时间更短,尚处在试验阶段。无论从技巧上、知识结构上,还是活动的经验上,都不太成熟,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青少年小组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价值与伦理问题(www.xing528.com)
现代小组工作源于西方,以尊重人、个别化、案主自决等作为自己的价值伦理原则,蕴含着西方现代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和体现自我意识的哲学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和小组工作方法一起被引入中国本土时,一定会涉及对本土情境的适用性问题。相比较个人至上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总体是强调家族集体本位的,注重静思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突出世俗社会的积善成德,强调至爱亲情、集体至上等价值观,虽然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跟西方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中国本土开展青少年小组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特别要关注文化的冲突,在一个本土化的处境和脉络中可以将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优势整合起来,去最大限度地助人自助。
2.小组工作技巧的反思
一是小组活动节目设计方面。小组目标是通过活动来呈现和实现的,在小组的技巧中,活动节目的设计非常关键,而活动节目通常以游戏等形式来完成。目前,我们从港台地区已经吸收了很多活动节目,相关的书籍也出版了不少,这些节目在一些青少年小组工作的各种活动中已被广泛地采用。不过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工作员只注重活动的本身而忘记了活动背后的逻辑和价值取向,注重活动技术处理而忽视了活动所蕴含的意义。这就常常会让非专业人士形成小组工作就是带领大家做游戏的印象,而忽略了小组分享讨论的意义。事实上,青少年小组工作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工作员必须清楚地知道小组活动背后的价值,并有足够的技巧使这些背后的价值得以实现,否则小组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因而注重小组工作员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成长,在推进青少年小组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组员和社会工作员之间的关系。小组工作的专业特性还不为大家所熟知,在组员和工作员的交往中,组员比较喜欢用老师来称呼工作员,在小组工作过程中也倾向于听从工作员的指导和意见,这与中国青少年习惯于政治教化、服从老师或家长的权威有关,使得青少年参与小组时对工作员抱有指导性的期望。非指导性原则是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如果案主对这种工作关系的期望就是获得某种指导的话,社工是否应该提供这种指导呢?如果是的话,社工有权利和能力这样做吗?如果不是的话,将如何体现案主为本的理念?这些问题在小组工作本土化实践中,都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