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在通往王者之路的时候,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必须有强大的心灵才能承受这些压力。
武则天在谋权最高权力的时候,心灵一步步强硬起来,手段也一次比一次凌厉。凡是阻碍她的人,无论亲人还是朋友,她一概铲除灭杀。
登上皇后宝座之后,武则天开始积极配合唐高宗处理政事。
在两个人的配合下,大唐帝国发展成东有高丽,西尽波斯,北至西伯利亚,南至林邑(越南)的疆域广大、多民族融合的强盛大国。这些政绩都是在武则天参与朝政的情况下取得的,是李、武两人配合的共同成果。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患风眩病,气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只有请武则天裁决。武则天生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都称皇帝之意,从此委以政事,权力与皇帝相等。武则天由幕后听政变成台前辅政,成了唐高宗理政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这在唐高宗本人看来是非她莫属,因为自秦汉以来,宰相权重而篡夺皇位的事屡见不鲜。如曹操权重篡汉建魏,司马懿权重改魏立晋,萧道成权重篡宋立齐,杨坚权重改周立隋。所以唐高宗患病,权不下移,靠皇后担起内外朝政大事,是一个大胆的选择,也是长期配合与信任的产物。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高宗的遗诏,无疑是留给武则天的“尚方宝剑”。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则天有了当皇帝的想法,开始了夺位的征程。为此,她用了四种手段:
第一是清除反对势力。为了有效地清除反对势力,她使用又拉又打的手段,对反对她的大臣坚决杀掉,对于态度不坚定的反对者进行安抚。
麟德元年(664年),在帝后配合出现一些误会的情况下,宦官王伏胜告发皇后请道士郭行真搞巫术,皇上大怒,上官仪利用矛盾提出废后建议并起草废后诏书,由于武则天平时的威望慑众,故左右拼死相保。武则天又亲自对唐高宗讲明原委,使其心服口服,遂改变废后意向,两人关系更加密切。上官仪也因此引来杀身之祸。
关于此事,《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李忠谋大逆,十二月十三日,仪下狱与其子庭子、王伏胜皆死。废太子忠,赐死。左相右相及朝士流贬者甚众。”
在反对的声音中,宰相刘仁轨也上书提出了警告,他陈说吕后祸败之事以申劝戒。刘仁轨的劝戒代表了大批朝臣的看法,是担心武后当政会祸乱国家,这是一种没有性别歧视的至诚劝戒,所以武则天报之以赞赏与安慰。她打出代子临朝的招牌说:“今皇帝谅喑不言,眇身且代亲政。”同时,致书赞扬刘仁轨的忠心。
第二个手段是对企图趁乱夺权的人进行镇压。
高宗驾崩之后,扬州叛乱。英国公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在贬官之后联合其弟徐敬猷及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一伙因罪遭贬的失意官僚,以匡复庐陵王李显为托词在扬州起兵。他们找了个貌似废太子李贤的人,欺骗士兵说:“李贤没有死,逃亡在扬州,令我等起兵。我们是奉李贤太子之命匡复大唐的。”他们开制三府: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徐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以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天内招兵十余万。于是传檄州县,历数武则天罪责,指控武则天弑君鸩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并张扬后宫隐私,污辱个人人格,把武则天骂得狗血喷头,于光宅元年(684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兵造反。武则天以代子临朝的正统身份与多年执政的经验,于十月初六派李孝逸率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又于十一月初四又派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出兵征讨。十一月十八日,徐敬业兵败逃至海陵界,这次反叛在四十多天的时间内便被彻底平息。朝内斩了裴炎,贬了裴炎的支持者,使内外形势暂时得以平静。
平息了扬州叛乱,又清除了潜在的威胁,武则天在洛阳宫乾元殿召集了一次群臣聚会。会上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美酒佳肴,只有令人窒息的气氛。武后端坐御椅上,用逼人的目光扫视着群臣说:“朕亲政以来,自以为无负众卿,无负于天下,众卿知否?”
群臣齐声应诺:“陛下功高德厚,天下尽知。”
武后接着说:“朕奉事先帝二十余载,一直是尽心所事,忧心天下。众卿之富贵,乃朕赐与之;天下人之安乐,是朕养育的结果。先皇驾崩之日,将天下托付于朕,朕夙夜忧叹,唯恐不能上承天意,下符民愿,所以不爱惜自己而尽心存爱百姓。对臣下更是爱之如子,恩宠有加,可是,你们为什么辜负朕呢?你们中间有的是先朝元老,可是倔犟难治有超过裴炎的吗?你们中间有不少将门之后,可是纠合亡命之徒的能耐有超过徐敬业的吗?你们中间也有不少握有兵权的宿将,可是领兵征战有超过程务挺的吗?这三个人,都是很有声望的。但他们不利于朕,与朕为敌,朕都能杀掉他们。你们有比这三人更厉害的,有异图者请早点动手,不然的话,就该洗心革面,老老实实,免得身败名裂,贻笑天下!”
被激怒的武则天言辞犀利,情绪激昂,吓得满朝文武匍匐在地,心惊肉跳地说:“陛下天威,臣愿效犬马之劳。”(www.xing528.com)
第三个手段是宗室王公反者必杀。
武则天临朝本身就是李家宗室最敏感的事。在历史上当皇权薄弱时,同室操戈是常有的。武则天面临的正是这个问题。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盯住宗室王公,有反者,必欲杀之而后快。同样,宗室王公也密切注视着武则天的一举一动,他们互相联络,出谋划策,积极准备起兵搞垮武则天。终于在武则天拜洛受图之前,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父子在博州、豫州起兵造反。武则天于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下旬派左金吾将军丘神勣率军讨伐李冲,九月初一又派左豹韬卫大将军祟裕、岑长倩等统兵十万讨伐李贞。琅邪王李冲于八月十七日起兵,先攻武水县。武水县守军与援军闭城坚守。李冲命将士推草车塞南门用火攻,结果天公不作美,火起风回,反烧了自己。将领董玄寂说:“琅邪王与国家交战,此乃反也!”李冲听了立即斩杀董玄寂,众兵士人心涣散,纷纷逃离。只有家僮数人留在李冲身边。李冲无奈败走博州,于九月二十三日行至城门被守军斩杀。这次李冲起兵七日而败。丘神勣军至博州,反叛已经平息,结果又枉杀官吏以为己功,无故增加了若干冤鬼。李贞的叛兵也是一伙乌合之众,兵无斗志,将无雄心。李贞知道李冲失败后更是归降心切,无奈祟裕大军压境,只好自杀了事。平息李贞反叛,历时不到二十天。
在平息反叛的过程中,武则天追根问底,凡参与谋划的李氏王公个个伏诛,无一幸免。
第四个手段是控制自己的儿子,让他们继位但不让他们掌权,违者必予以严惩。
作为母亲,武则天的心比一般的人要狠多了,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对亲生儿子都不肯放过。武则天亲生的儿子一共是四个,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是李显(又叫李哲),老四是李旦(又叫李轮)。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在公元656年,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
李弘为人忠厚,而且知道谦虚忍让,有一定的政治才干,高宗和众大臣对他都很满意。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但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已经习惯的政治权力,而且儿子一旦即位,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肯定要破灭了。况且,儿子对自己也不是那么听话,于是,在权力和亲情之间武则天狠心地选择了前者,在公元675年,即上元二年,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二十四岁的儿子李弘毒死。
李弘死后,高宗由于精神受到刺激,加上原来的头疼病,觉得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操劳国家大事了,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但是,由于大臣们极力反对,武则天没能如愿。这对于武则天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
在哥哥李弘死后一个月,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他和哥哥李弘一样,也很聪明,在高宗让他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又感到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想早日夺取皇位,公元680年的八月,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到了公元684年的时候,在武则天废除中宗李显后的第三天,武则天就派人到巴州将李贤杀死,同时,许多人被牵连遭杀。
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公元683年,高宗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比他的哥哥要软弱很多,所以他的即位到最后才被母亲所接受。
但中宗还没有将宝座坐热就被母亲赶了下去,当时即位还不到两个月。
中宗即位后,就没有把母亲放在眼里,他低估了母亲的力量。他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父亲高宗临死时立的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便不可一世地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幽禁中宗后,武则天把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这就是唐睿宗。
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
武则天在平息内外叛乱的时候,坚定不移地执行以上四个手段,经过一番争斗,内政外政固若金汤,人心思定。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的道路一扫而平,再无障碍。
但此时的武则天也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寡妇”,亲人都远离她而去,她唯一拥有的就是她的最爱——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