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难以抑制救国之心,一心想回国。在轮船上,郭沫若爱国豪情满怀,即兴作诗一首:“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愿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经过海上三天的颠簸,郭沫若安全到达上海。
21.郭沫若投笔请缨
抗日战争之初,郭沫若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逃出,返回祖国,投入神圣的抗日战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难以抑制救国之心,一心想回国。但他是个知名人物,一直受到日本警察的多方监视,出逃谈何容易?在困难的时候,他想到了朋友刘明电。
刘明电是个台湾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四年级就迁居日本。他的父亲在东京、大阪、横滨等地经商,家境较优裕。他是郭沫若诗作的爱好者,两人早年就相识。刘明电留学德国,获得经济学博士与哲学博士的学位,回国后在东京一家研究所工作。他俩关心时局,常见面谈心,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蛮侵略行径充满了憎恶。当时全日本充满歇斯底里的战争气氛,郭沫若再也忍受不住了,于是向刘明电等几位信得过的朋友表示了回国的决心,还商量了秘密逃出日本的日期和步骤,讲定由刘明电作安排,他不是左翼文化圈内的人,因此不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这是一个有利条件。
“芦沟桥事变”发生三个星期后的一个清晨,郭沫若像平时一样,穿着浴衣出门散步,证实没有人跟踪后,就搭上去东京的车走了。按事前的约定,在东京火车站等候他的就是化了装的刘明电。他把郭沫若引到了最近处的朋友家换上西装,把去神户的火车票和神户到上海的英国“圣乔治号”轮船票交给郭沫若……就这样,郭沫若得以平安逃出日本。(www.xing528.com)
在轮船上,郭沫若爱国豪情满怀,即兴作诗一首: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愿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
经过海上三天的颠簸,郭沫若安全到达上海。他立即投入抗日救亡活动中,并与夏衍等人筹办了《救亡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