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这本书就快结束了!但,还差后面一点,我必须坚持!
从开始策划,到写完这本书,大概花了一年时间。
在这一年里,送走了2012年末日,迎来了自己大学本科同学的毕业10年聚会。在10年聚会前,班里一半的人小聚了一下并策划了10年聚会的安排。小聚上,大家谈得甚欢,大家谈的更多的是大学里美好的记忆和感动的瞬间。大家的职业差距是有的,但却很少谈这个,同学关系是永远的,再牛也是同学。不过我还是认真地了解了一下大家的职业和生活状况,结果发现:70%没做自己大学学的专业,这里面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被认为是要从事本专业的;50%的人换了好几份工作,大多在读书时基本就是不安分的那种,但现在都做得很好;那些在读书时被认为有潜力的同学,现在似乎还没展现;那些在读书时被认为会很早结婚的人,现在成了剩女……这一切更加让我觉得写这本书是值得的。
每个人的可能性不应该被外界所限制和干扰,敢于寻找自己可能性的人总会找到一些可能。我在长江边的农村长大,经常会到江边玩,每每看到江里的船就会很好奇,不知道它们会驶向哪里,自己很向往能在船上一起去,甚至向往自己就是条船只,可以去很多地方。如果自己是河流中的船只,船只能到达的空间点完全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如果船只在一个池塘里,则很快会到达池塘的每一个角落,但始终是在小小的池塘里;如果船只在长江里,那么就可以去更远、更多的地方,但长江的线路似乎有些简单;如果船只在大海里,那么可以去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想过但去过就会喜欢的地方。
有人问我上大学有什么用,我会说:不要对大学抱太多希望,因为你需要独立思考;不要对大学抱太多希望,光学知识难以成就未来;不要对大学抱太多希望,因为这样你会更加努力!上大学就如将船只放到更大的河流里,去寻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我高考时,读了个不是自己选的专业,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大学并没有被专业束缚,做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没去从事自己的专业;选择做老师是我从小没有想过的事情,但老师这个职业不放过我,我激情地做了快7年了;我没想过自己会去研究职业规划,但无数学生的迷惑和咨询让我觉得职业规划界应该有我,我现在是一名职业规划师……现在回首往事,我只知道这一路上,我尽量在将自己这条小船放到更大的河流——大海里,尽管有风险,但我会坚定地去寻找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更多地需要很好地认识自己,更多地去挑战自己。2012年,我无意中认识了一个人,他叫黄西,被誉为美国的周立波。他是吉林省白山市人,大学毕业于吉林大学,主修生物化学专业。后到中科院读研,1999年取得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Rice)生化博士学位。毕业后去了剑桥(马萨诸塞州)一家跨国基因制药公司Sanofi-Aventis Genomics Center工作。这一切大家应该都觉得很正常,是合情合理的人生发展。但现在他基本不搞科研了,已成为美国著名的脱口秀演员。可能有些人觉得有点难以置信,但仔细去分析他的生平和过去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在表演上成功。黄西选择走生物化学之路,也能过得很好,熬一下时间至少也可以评一个教授。但选择走表演之路,他会过得更好,毕竟当年他研究的工作再苦也要写写笑话出场表演,哪怕没什么人认可。黄西是我认为的属于那种能很好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人,他认识了自己的特点,他坚持了自己的特点。他真的不是不务正业,而是逐渐走向了正业。
何谓正业,正业就是自己认为最有意义而且正确的事情。美国著名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的摩西奶奶(Anna Mary Robertson Moses)70多岁拿起画笔,从临摹明信片开始,喜欢描摹质朴的乡村生活,那些被埋没了大半辈子的才华一下子喷涌而出,逐渐引起公众的注意,她在101岁去世。期间她举办过15次个人画展,一共画了1600幅作品。(www.xing528.com)
我很喜欢黄西和摩西奶奶的故事,如果要将我这本书改编成电影,那他们俩就是我要选的演员。黄西要演的角色一定要表达“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这个涵义,摩西奶奶则要演绎“人生不要放弃,未来很精彩”这个主题。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方面具有自己的才能生长点,蒲松龄屡试不第,写作《聊斋志异》却身手不凡;柯南道尔行医无所作为,创作《福尔摩斯》却让世界上最高级的侦探叹为观止;陈景润笨嘴拙舌,却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们需要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并使用它,这是我们一辈子的使命。前苏联作家格拉宁曾说过:“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要大得多。”
2007年开始我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大学生关于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职业规划、求职指导等方面的咨询,他们的问题不断让我回忆起自己以前的大学生活和身边的人,觉得他们在延续着前辈的故事。10年过去了,怎么还是这些问题,难道这就是疑难的慢性病?于是我就用自己痛苦而感动的大学经历、专注的职业规划开方子,一直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知道“药到病除”的那一天很难到来,但我能做的就是要告诉他们:“别差那一点,你会有更多可能性。”这本书就是我开的一剂药方:鲍料。
记得周星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里玄奘在降水妖和猪妖失败时,他的师傅总会告诉他“还差那么一点点,可以再好一点点”。
是的,人生,别差那么一点点,可以再好一点点!
鲍金勇
2013年6月30日于广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