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俗语说“富不过三代”,完整的说法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看来财富的命运最短,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出在二代上,即“富二代”。第一代能干成事业,创造财富,这是为何?
过去30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造就了很多富一代。纵观10年富人榜,中国的富一代尽管在学历、年龄、当时的创业环境、机会、资源以及创富途径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他们却有很多相同之处,如大多出生家境一般,有的甚至贫寒,不安于现状敢于冒险,容易接受新事物等。这些人没有太多得到他人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们要么继续贫穷,要么自己一搏获取财富。但往往他们眼中会更多地看到第二种可能性,在不甘于现状的性格驱使下更加坚定和向往。于是大部分人都取得了成功。
富一代在创业的时候可能听到的更多是“做这个,成功很难,不太可能”,但他们会说:“我试试看。”而富二代生活富裕,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受到良好、先进的教育,他们的国际化视野会宽一些,他们能进入父母高端的人际圈子。从外在的条件来讲,他们拥有了比一般同龄人更优越的资源和基础。但富二代为什么就难以创造更多的财富,甚至说难以守住富一代的财富呢?这其实还是源于富二代的内心和思维模式。
这其中的根本问题是教育问题,富一代由于忙于自己的事业,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这种教育更多的是教养,而不仅仅是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富二代们会受到上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钱与优越感的关系。他们可能会看到:有钱可以有好的服务,有钱有时可以轻松绕开法律,有钱有时可以搞定一些关系,有钱可以省很多事……于是他们渐渐地有了一种“有钱就有优越感,有钱就是成就”的思维模式,于是他们慢慢开始沉浸在财富的环境里不断失去自我。同时他们还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些人会说:“你多好啊,家庭这么富有,别太努力,以后你老爸会给你安排好一切的。”甚至还有人会说:“别想太多,别太努力,以后继承你爸的产业就好了!”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断强化且逐渐内化成他们自己的想法时,他们慢慢会忘记自己喜欢什么,忘记自己的梦想,失去自己。
当富二代变成这样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斗志,守业变得艰难,败业变得容易。就算有些富二代很努力,知道奋斗,如果他们继承的是自己并不喜欢的产业,那么坚守也会不易,持续专注和持续坚守就更难了。假如富二代将这样的教育继续延续给下一代,那么富不过三代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www.xing528.com)
财富是一种力量,如果有效使用和分配,那是对子女最大的祝福,如果使用和分配不科学,则是对富二代最大的诅咒。
巴菲特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富一代的典型,他将大部分的钱捐给了比尔·盖茨基金会,他很少在自己的子女面前炫耀财富,甚至他的子女一度认为他失业了,他一直会告诉儿女们财富和事业无关的道理。这样的一个家庭,巴菲特的富二代们会生活得怎么样?他的大女儿是一家针织厂的老板,二儿子是一个农场主,小儿子是一名纽约的音乐评论家,基本和他的产业无关。尤其是他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他没有继承衣钵成为华尔街的金童,而是选择用音乐谱写人生最美妙的乐章。彼得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最大的一笔财富是一套人生哲学:人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能做自己!彼得在斯坦福大学读了3个学期就决定休学,并从零开始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巴菲特没有阻止自己的儿子,没有太多干涉。彼得也没有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坚持了自己的选择。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音乐节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获得了无数音乐的奖项。之后,他还去做公益,担任了NoVo基金会的会长,用行动回馈社会。这就是他的财富人生,或许不如他的父亲,但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回馈社会,这就是一个人最好的财富!
为何富不过三代,还是回归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上。富二代需要的是灵魂和自我,所以更加需要道德。需要找到自己的天赋与能力,这便是耕读。没有道德和耕读,富一代再如何富有,也富不过三代,至少在精神上一定贫乏。
富二代需要努力改变的是,千万别有那些顺理成章的思维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